风湿类风中药方外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

合集下载

家传秘方克骨痹——家传方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家传秘方克骨痹——家传方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16 期2018 Vol.5 No.1648家传秘方克骨痹——家传方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许正顺(中国镇江许正顺诊所,江苏镇江 212004)【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慢性免疫性,以关节为主的疾病,迁延难愈,被誉为:不死的癌症,严重困扰患者身心健康,家传方几百年的实践证明,内服与外贴膏药,通过健脾胃益气血,化痰去瘀,补肝益肾养精,使患者自身产生抗邪能力,终致正气复,邪气祛,顽疾愈,此乃国粹-中医,中药之妙也。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6.48.011 蛇蝎祛痹汤药物组成:人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制半夏1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淫羊藿10克,白芍20克,肉苁蓉10克,制附子10克,熟地15克,穿山甲10克,制蜈蚣二条,制全蝎10克,地鳖虫10克,乌梢蛇15克,威灵仙20克,白僵蚕10克,延胡索15克,甘草10克。

功能: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家传方以骨痹论治,人以胃气为本,正如《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家方以四君子汤配熟地,黄芪,半夏,健脾胃,益气血,以资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饮食水谷能化生精,洒陈于六腑而气至,调和于五脏而生血,内灌五脏六腑,外注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筋骨脉皆得其养,形体始壮,神气乃昌,自身产生足够的抗邪能力,骨痹自然而愈;家方解决骨痹病情反复发作,持续不解,关节变形及皮下结节的重要治法,就是祛瘀,正如《类证治裁.痹证》云:“痹久必瘀”,方中地鳖虫,穿山甲,全蝎,蜈蚣,乌梢蛇,白僵蚕,威灵仙,白芍,等化痰祛瘀,通络散结,使痰瘀胶着于骨骱,痹阻经络,损害筋络,关节现象得以改变,使肿大变形僵硬的四肢得到彻底改善,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筋骨失于充养,至虚之处,就是容邪之所,风寒湿乘虚而入,合而为痹,痹阻经络而至骨痹。

类风湿关节炎吃什么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吃什么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吃什么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假设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假设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假设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假设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病例验证】李某,女,30 岁。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手指关节呈梭形改变,腕踝关节肿痛僵硬,长期服用芬必得、地塞米松,效果欠佳。

近两年来,日渐加重,疼痛剧烈,夜间尤甚,得温稍舒,生活不能自理,舌苔薄白而腻,脉沉弦。

化验血沉6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以本方加减治疗,连服20剂后,关节肿胀已减轻,疼痛好转;原方又服 60剂,病症根本消失,生活已能自理,可下床行走。

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20mm/h,后又服30剂稳固疗效,至今尚好。

桂枝川乌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证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得热那么痛稍缓,或疼痛呈游走性,或疼如刀割针扎,或酸痛,关节肿胀,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或浮缓。

【偏方组成】桂枝、制川乌(先煎)、当归、乌梢蛇各10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鹿衔草30克,甘草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避风寒。

【加减】假设风盛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20克;湿盛者,加苍术、白术各10克,生薏仁、炒薏仁各15克;寒盛者,加制草乌(先煎)、熟附片各10克;刺痛者,加地鳖虫10克,参三七3克(研冲),延胡15克;痛剧者,加炙全蝎3克(研冲)。

治类风湿的偏方

治类风湿的偏方

两个治类风湿的偏方两个治类风湿的偏方有的人总是四方搜求偏方,但好的偏方如牛毛如海,多数的是没有什么实际的疗效的,这里抄录两个疗效不错的偏方,以供研究。

一、地黄当归金甲汤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制用法:干地黄95克当归3克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刺三甲5克二、仙壹药酒组方: 黄精、乌梢蛇、蝮蛇、木瓜、郁李仁、沙棘、桑椹大黄藤、绞股蓝、柠檬黄、亮蓝等。

用法:每日25ml 引用药酒身体会燥热消除湿毒偏方有的能治大病,这是有过事实的。

但这样的事情往往千载一逢。

上面的两个是疗效比较得到肯定的偏方,如要服用,请咨询医生。

吃蚂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蚂蚁是一种群居类的昆虫,他们成群结队的觅食。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寻到这种顽强的生命。

有一个偏方就是用蚂蚁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

(1)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2)功效: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

(3)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4)用法用量: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请先验血:验完血后可以判定是风湿还是类风湿。

治疗类风湿方子穿山甲珠30g 青风藤30g 海风藤30g 千年见30g 追地风30g当归10g 赤勺12g 生地12g 川雄10g 桂枝15g 红花10g用3斤白酒(最好是65度)红糖最少1斤半,药放酒里泡7天。

然后把凉水倒入盆子里,把盆子放在火上,把酒瓶放在凉水盆里等水开后1到2分钟拿下。

早晚各喝一大口。

这是从一位出家师父那里得到的方子,这位出家师父曾得类风湿,夏天手不能沾凉水,腿无法打坐。

服用此方后,已经痊愈。

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红喇叭花)、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

类风湿医案

类风湿医案

类风湿关节炎医案朱良春案1:(类风湿关节炎)张某,男,48岁,工人。

1985年3月12日初诊。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4年余,经常发作,发则周身关节游走肿痛。

遇寒更甚,气交之变增剧。

此次发作,症情同前,但局部有灼热感,初得凉稍舒,稍久则仍以温为适,口干而苦。

抗“O”为833u,血沉32mm/h。

苔薄黄,舌质红,脉细弦带数。

迭进温经散寒、蠲痹通络之品无效。

此寒湿痹阻经隧,郁久化热伤阴之证。

治宜泄化郁热,养血顾阴,佐以温经通络。

生地黄45g,肥知母12g,全当归10g,鸡血藤30g,广地龙10g,青风藤30g,制川乌8g,忍冬藤30g,土茯苓30g,虎杖20g,甘草6g,7剂。

3月20日二诊:药后自觉较适,关节热痛及口干苦减轻,苔薄舌红,脉细弦。

原方续服7剂。

3月27日三诊:关节热痛趋缓,口干已释,苔薄,脉细弦。

改服丸药巩固之。

益肾蠲痹丸3袋,每次6g,每日2次,食后服。

4月10日四诊:症情平稳,复查血沉18毫米/小时,抗“O”<500u。

继服丸剂以善其后。

[注]:益肾蠲痹丸处方:熟地黄、当归、仙灵脾、鹿衔草、炙全蝎、炙蜈蚣、炙乌梢蛇(蕲蛇效更好,但价格较昂)、炙蜂房、炙地鳖虫、炙僵蚕、炙蜣螂虫、甘草等,共研极细末。

另用生地黄、鸡血藤、老鹤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

每服8g,日2~3次,食后服。

妇女经期或妊娠忌服。

案2:(类风湿关节炎)杨某,女,33岁,工人。

1986年4月5日初诊:去年10月开始周身关节疼痛,怕冷恶热,血沉147mm/h,经常发热(37.5℃~38.2℃),一度怀疑为红斑狼疮,但未找到LE细胞,嗣查类风湿因子(+),乃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迭用抗风湿类药物无效,长期服用地塞米松(3片/日)以缓其苦。

目前关节肿痛、强硬,晨僵明显,活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面部潮红虚浮,足肿,腰痛,尿检蛋白(++~+++),苔薄黄,舌质紫,脉细弦。

郁热内蕴,经脉痹阻,肾气亏虚,精微失固。

治宜清化郁热,疏通经脉,益肾固下。

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

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

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文章目录*一、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二、得了类风湿病可以生孩子吗*三、类风湿按摩哪些穴位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1、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一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仙茅10克,菟丝子30克,仙灵脾10克,白芍15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5枚。

2、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二川乌粥,原料:制川乌2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适量。

烹制方法:将川乌研末,粳米洗净,同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沸后加入川乌,用文火煮2~3小时,待米熟烂后加入生姜汁和蜂蜜,搅匀,再煮1~2沸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3、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三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泽兰15克。

共三味药。

用一斤黄酒煎,用小火。

大火煎开,用小小火煎15-20分种。

放少许红糖,去渣喝酒,视酒量。

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坚持。

4、类风湿中药断根偏方四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忌食辛辣之品。

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

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粳米气寒,配知母养阴液;桑枝性平,络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得了类风湿病可以生孩子吗大量资料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本身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然而当母亲患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体检测为阳性时,可导致新生儿红斑狼疮。

一般来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是可以生育的,但必须以病情得到适当控制为前提。

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在病情处于活动时,一方面“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往往四肢关节肿痛,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照顾自己尚有困难,又哪来精力照看好孩子呢?另一方面,即使怀孕,在服用较多药物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对下一代不会产生影响。

本草纲目类风湿药方有什么

本草纲目类风湿药方有什么

本草纲目类风湿药方有什么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本草纲目类风湿的中药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本草纲目类风湿的中药药方(一)风湿疾病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用1斤醋煮1斤鲜葱(1天的量),煮沸以后,再煮一会儿,直到把葱煮蔫了。

煮好后,用此水一天洗6次,一次洗10分钟。

每天坚持这样洗,直到洗好为止。

据石化总厂的许力讲,在三伏天用此办法洗了24天,她的风湿性关节炎基本好了,去年冬天,她的腿没有冒凉风。

药理:风湿性关节炎,因寒而生。

此方中的葱,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的功能。

醋,也有杀菌、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提示:冬病夏治,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想用此方,在夏季伏天时就开始用。

2、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当归尾50克,生白芥子50克,蚕豆50克(浸泡去皮),红砂糖80克。

诸药共岛城糊状,洗净患处,皮肤消毒后,用此药膏敷患处。

每日1次,连敷3天,间隔3天可继续敷贴。

如患处起泡,用针刺破,碘伏消毒即可。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在二伏天的早晨,采1斤老苍籽叶或籽,将其捣碎,用布或塑料布包上。

然后,患者将其敷在关节疼痛部位。

男性患者,敷此药不超过2小时;女性患者不超过1.5小时。

每隔一天,按此方法使用一次。

一般3次就能治好风湿性关节炎。

4、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买一整捆黄香,用一些整根的干艾蒿将香的外面包严、缠紧。

然后,将香点燃,烤关节疼痛部位。

烤时,要尽量贴近疼痛部位,以不考坏皮肤为度。

每天烤一次,轻者,一周见效;重者,一个月见效。

药理:艾蒿,本身就有去寒功效。

很多做完月子的女性,在孩子满月当天,泡一个热乎乎、舒舒服服的艾蒿澡,就能防止得产后风。

而产后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得病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方子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科学依据。

在中医里,针灸有针法和灸法,这个方子使用黄香,就类似灸法。

老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

老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骨关节疾患,患者多为青壮年人,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多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僵直畸形,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萎缩而丧失劳力;其病变主要在于关节局部组织,如骨质、软骨、滑膜及其韧带肌腱等,但亦可累及于全身其他部位,故属于一种慢性全身性较顽固的病变。

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因而治疗上也比较困难。

在祖国医学里虽无此病名,但有“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顽痹、骨痹”等类似此病的记载,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辨证论治(一)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临床常见有以下三大类型:1.热胜型主证:手足小关节红肿胀痛,局部灼热,皮肤稍红或脊椎胀痛,四肢活动障碍,持物不便,行动艰难,或伴有全身低热不适,或自觉全身有发热感,烦渴汗出,面色黄、红,舌苔薄白、质红,脉弦滑数。

化验: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降率增速,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或不高。

【辨证】伏邪郁闭,化热成毒,内伤营卫、筋脉,气滞血瘀,关节失利。

【治法】清热解毒,通经化瘀为主,少佐搜剔络邪。

【方药】银花60克,连翘25克,桑枝30克,银藤3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丹皮10克,地龙12克。

加减:清热解毒,选加紫地丁、野菊花、草河车、蒲公英、黄柏、白鲜皮、天花粉、生甘草;气分热重,发热烦渴者,选加生石膏、知母;营血分热重,关节疼痛,夜重昼轻或身现斑点,有衄血等血证者,选加生地、白芍、元参、广角片;热甚血瘀,有发热身疼,舌体有瘀血斑点者,选加桃仁、赤芍、元胡;热甚阻络,周身疼甚而又无瘀血见证者,选加丝瓜络、王不留行、木瓜、竹茹;热重肿甚,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红肿热痛重者,选加防己、茯苓皮、川萆薢、酒军、元明粉;瘀滞日久,关节麻木僵直骨节畸形者,选加蜂房、皂刺、乌蛇。

【方解】热胜型以热胜毒甚为主因,方中治疗用药以重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主药;辅以桑枝、银藤清热通络;丹参、红花、丹皮凉血化瘀;少佐地龙清热搜剔络邪。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偏方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偏方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治疗偏方有哪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常见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患者们都不希望被该疾病长期困扰,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很多人也会选择寻找有效的治疗偏方来改善自己的病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偏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偏方1、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

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处,每日数次。

偏方2、穿山甲、全蝎、当归、僵蚕、麻黄、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断、红花各10克,甘草3克。

取乌鸡一只去内脏,将上药放鸡腹中,入锅内煮熟(不放盐),食肉喝汤。

偏方3、桑枝500克,海风藤、络石藤各200克,豨莶草10克,海桐皮、忍冬藤各60克。

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过滤去渣,乘热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7-10天为一疗程。

偏方4、马钱子30克,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克,朱砂0.3克。

先将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至有响爆之声,外观呈棕黄色,切开呈紫药色时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后入朱砂,制成蜜丸40粒。

睡前用糖水送服1粒。

(若服不周后不见效,可于每晨加服1粒)偏方5、木瓜、防己、防风、红花各30克,生地、威灵仙、当归、土茯苓各60克。

泡入酒中,3周后取滤液。

另用白花蛇1条、蕲蛇3条、乌梢蛇3条,泡酒3周后取滤液。

两种滤液混合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

偏方6、生石膏50克,薏苡仁30克,防己、滑石、连翘各20克,桂枝、姜黄、黄柏、桑枝、苍术、海桐皮各15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偏方7、干辣椒末30克,生姜120克,大葱150克,烧酒250毫升。

将葱、姜捣烂如泥,再入辣椒末与酒,和匀后敷于疼痛部位,直至皮肤发红有烧灼感为止。

在同一部位一般用1-2次。

偏方8、附子30克,桂枝12克,麻黄、生姜、防风、白术、白芍、知母、甘草各10克。

先煎附子2小时,后入诸药,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

症状缓解后,方中加黄芪30克,以巩固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类风中药方外洗方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受累关节晨僵、疼痛、压痛、肿胀及活动受限,初呈游走性,以后固定。

由单个至多个关节受累。

且呈对称性。

手足小关节先受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受累多见。

最多见的畸形有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大、爪形手、手指“天鹅颈”畸形、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半脱位及腕关节固定等。

2.关节周围可发生腱鞘炎、滑囊炎、肌萎缩等。

3.皮下结节,多见于关节突起部及经常受压处,质韧如橡皮,无明显压痛,存在时间较长。

4.血管炎。

5.慢性纤维性肺炎。

6.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7.结节性肺病。

8.类风湿性尘肺。

9.胸膜炎。

10.心脏类风湿性肉芽肿。

11.局源性心肌炎。

12.冠状动脉炎。

13.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

14.类风湿性心包炎。

15.其他:肌炎、周围神经炎、巩膜炎等。

诊断依据1.晨僵至少一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6周)。

5.手部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

6.皮下有类风湿结节。

7.类风湿因数阳性(滴定度>1:32)。

具备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原则1.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

2.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3.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4.晚期患者可行关节畸形矫形外科手术。

用药原则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等为主。

2.中期及晚期病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或氯奎、雷公藤多甙片等。

3.重症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严重关节外病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和“C”项药物,但用量应少、时间宜短。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关节肿胀的关节Inflamed PIP Joint. Arrow Points to Pannus.Synovial Inflammation with VillousProjectionsInflamed SynoviumDestruction of MP and PIP JointsUlnar DeviationSwan Neck Deformity Joint FluidRheumatoid ArthritisSubcutaneous Rheumatoid NoduleRheumatoid Nodule Rheumatoid Nodule Giant Cells in a Rheumatoid Nodule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是现在办公室族的常见病,这个病很多人都有,大部分人表现是颈椎酸痛,压迫神经后会导致肩膀、手臂、手指有酸麻疼痛现象,再严重的会压迫动脉,会导致头晕,恶心等现象。

这个病严重后才会引起重视,而且你说的很对,医院只会做手术,不过手术后,复发的机率是很大的,所以手术是治标不治本,而且伤身。

我父亲类风湿关节炎也有三五年,只是每到天凉疼痛厉害,常年吃西药,把胃也吃坏了,我有一次去西藏出差,听同事们说他们这有个叫"龙布峰针贴"的,是专门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是两代蔵医发明的,我最后让同事给我父亲邮寄了一些回去,还真别说,有一天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关节不疼了,而且都停用了快两个月了。

我回来后一直是在网上买了以后送礼的,反应都很好。

我告诉你他们的官网400-1833-3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

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 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 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 研末水冲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6.蛇虫丸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白花蛇10条,蜈蚣炙20条,全蝎炙30克,马钱子制20克,蜂房炙、广地龙、白僵蚕各100克。

[制用法] 将马钱子与绿豆同煮,煮至绿豆开花为度,剥去皮,切片晒干,用土炒至褐色。

余6味文火焙干。

共研细末,过极细筛,装入零号胶囊900~1000粒。

每天服3次,每次8粒,连服40天为1疗程。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7.防风茯苓治风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防风、茯苓各12克,麻黄炙、葛根、甘草炙各6克,当归、桂枝各10克,秦艽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多见于上肢及肩背,初起可兼表证,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要症状的风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8.乌头通痹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制乌头(先煎)9克,黄芪15克,桂枝6克,芍药12 克,穿山龙15克,地龙15克,青风藤15克,钻地风15克,僵蚕15克,乌梢蛇15克,蜂房9克,甘草6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9.黄芪秦艽白芷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黄芪20克,秦艽20克,防己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青风藤20克,海风藤20克,地龙15克,桂枝15克,牛膝15 克,甲珠15克,白芷15克,白鲜皮15克,甘草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驱风散寒,除湿清热,通痹行瘀。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0.消痛饮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桑寄生2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独活14克,细辛3克,秦艽10克,威灵仙10克,川乌10克,穿山甲10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早、晚饭后2次水煎服。

[功效] 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足趾、腕、踝等小关节肿痛,功能障碍,屈伸不利。

11.补肾活血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川芎6克,丹皮9、克,木瓜10克,露蜂房6克,桂枝6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补肾活血,调肝养阴,强筋壮骨。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2.加味四藤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钩藤30克,排风藤30克,银花藤30克,鸡血藤30 克,老鹤草20克,黄芪20克,石斛20克,生地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制没药6克,制乳香6克,甘草6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3次服,10日为1疗程。

[功效] 活血通络,散风除痹。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13.加味龙蛇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干地龙30克,白花蛇(或金钱蛇2条)30克,蜈蚣5 条,全蝎15克,玄胡20克,胃复安200毫克。

[制用法] 晒干,微焙,研细末,去粗皮,再兑人胃复安粉,装入胶囊,每粒约0.25克,每次4~5粒,每日3次口服。

[功效] 消炎镇痛,调整免疫机能。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活动期)。

14.蠲痹定痛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乌梢蛇9克,蜈蚣2条,川桂枝6~8克,细辛3~4克,甘草节4克,雷公藤10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4克,制草乌4 克,制川乌4克。

[制用法] 上药加冷水浸泡2小时,置砂罐中煎沸后小火煮1小时,药渣再加水煎沸后小火煮半小时。

晚睡前热服头汁,次日清晨热服二汁。

[功效] 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见关节疼痛或肿胀者。

15.通络熄风汤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桑枝12克,忍冬藤12克,白芍12克,萆薢12克,秦艽10克,当归尾12克,蚕砂10克,稀莶草15克,薏苡仁15 克,甘草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活络祛湿,熄风缓痛。

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方一:宣络通痹汤。

辨证:风寒湿邪,瘀滞经络。

治法:活络止痛。

组成:当归15克,熟地15克,苍耳子10克,蜂房10克,乌蛇20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山甲珠10克,山龙30克,淫羊藿20克,鸡血藤25克,蜣螂5个,海桐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二:龙蛇散辨证:风湿瘀滞经络。

治法:驱风胜湿,祛瘀通络。

组成:地龙250克,蜂房60克,全虫20克,白花蛇4-6条,乌梢蛇60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装入胶囊,每次服4-6粒,日服3次。

方三:地黄合剂辨证:肾精不充,风挟痰湿成痹。

治法:填精养液,化湿通络,搜风定痛。

组成:生地60克,熟地60克,炒白术60克,淡干姜12克,制川乌6克,细辛4.5克,蜈蚣3条,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 活络祛湿,熄风缓痛。

用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