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激素治疗方法
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周和来氟米特10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的松10mg,每天一次,疗程48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握力、血沉(ESR)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变化(P<0.05)。
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与甲氨蝶呤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来氟米特激素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0128-02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慢作用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与甲氨蝶呤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
对照组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0-80岁。
病程0.5年-7年。
治疗组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44-85岁,病程1-6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主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以双手、腕、膝、足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
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作者:李其战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8例,采用口服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59例,采用常规抗风湿药物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改善百分比、血沉改善百分比、C反应蛋白改善百分比和关节肿胀数减少数改善程度都明显比对照组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肿痛症状和炎症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激素doi:10.14033/ki.cfmr.2017.23.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040-02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全身的骨关节炎症会发生改变,导致患者的关节肿胀和关节疼痛,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主要以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抗炎止痛药为主,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来,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笔者所在医院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激素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历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58例,其中女23例,男35例,年龄38~83岁,平均(63.8±2.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2±0.3)年。
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激素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情活动度、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病情活动度、各临床指标等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病情活动度、各临床指标等改善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与对照组26.67%(12/45)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即能显著减轻患者病情,并缓解其各种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剂量激素;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研究在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一般多发于中年后绝经期妇女。
该病症最初表现为关节软骨、滑膜等炎症性病变,由于病情的发展,患者全身各个系统均会受到累及【1】。
而在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则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并促使其达到理想疗效【2】。
因此本文对小剂量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年龄为(52.12±3.48)岁。
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53.24±4.27)岁。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即口服安慰剂进行治疗,同时采用柳氮磺胺吡啶0.5 tid;甲氨蝶呤10mg qw,口服。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doc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面和我具体了解下。
类风湿关节炎的西医治疗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
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
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
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
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
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法

健康域用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关节疼痛、肢体僵硬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终身治疗,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那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呢?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多用于疾病初期,能够减轻关节肿痛,但不能控制病情发展,常见的有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
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非甾体抗炎药的类型、剂量及剂型的个性化;尽量采用最小有效剂量,缩短给药周期;如果在数日到一星期内没有效果,就应该加大剂量;如果还是不起作用,就应该改用别的药;不要同时服用超过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可以使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必要时可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患者,可以服用半衰期较短或剂量较低的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醋酸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可以用于病情严重、内脏损伤或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不宜长期服用。
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常规的抗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并在病情缓解的同时逐渐减量。
糖皮质激素可以在下列条件下使用: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伴有血管炎及其他关节外症状的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局部激素疗法的适应症(如关节内注射)。
类风湿关节炎的激素治疗一般采用小剂量、短期治疗。
除了应用激素外,还要配合应用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在进行激素疗法时,需要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关节腔注射激素可以缓解关节炎,但是太多的穿孔则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并且有可能造成类固醇所致的结晶性关节炎。
DMARDs此类药物为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慢作用药,包括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胶囊、来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其中的艾拉莫德片主要是通过降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产生抗骨吸收、抗风湿病的作用,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过程中能够更快减轻症状。
甲氨蝶呤联合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80例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对 比( 例)
关节的功能受 限和畸形等 。 目前 临床治疗类 风湿关节 炎多是 以抗风湿药 、 非甾类抗 炎药及糖 皮质激 素为主 , 现笔者将 2 0 1 2
年 2月 ~ 2 0 1 4年 2月甲氨蝶 呤联合激 素治疗类风湿 关节炎 的
临 床 疗 效 和安 全 性 研 究 资 料整 理 总 结 , 现报告如下。
类风湿关节 炎 ( R A) 是临床常见 的全身性 自身免疫疾 病 , 具体的临床表现有晨僵 、 四肢呈 现多关节 、 对称 的关节炎症 … ,
且 常 伴有 关 节 外 器 官 如 心 脏 、 肾脏受 累的情况 , 查 血 清 类 风 湿 因子 多是 阳性 , 若 不 能 得 到 及 时 的治 疗 和 控 制 会 逐 渐 导 致 相 关
( 3 9 . 6± 5 . 4 ) 岁, 病 程 5个 月 ~1 6年 , 平均病 程 ( 3 . 8±1 . 2 ) 年;
观察组男 1 1例 , 女2 9 例, 年龄 2 2~ 5 8 岁, 平均 ( 3 8 . 6± 5 . 1 ) 岁, 病程 4个月 一1 5年 , 平均 病程 ( 3 . 5±1 . 1 ) 年, 两组 患者一般 资
球公认的治疗类 风湿关节 炎首选药物 J , 对 于改变病情 , 缓解
关节症状效果显著 。研 究发现 , 甲氨蝶 呤起效 时问平均在 4周 左右 , 因此 , 需要 长 时 间 的服药 , 在 3— 6个 月 时效 果 达 到最 佳 。近年来研究发现 ,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确切 , 相 比于非甾体抗炎药能更 好地缓解关节肿胀 、 减 轻痛苦 ,
年 2月我院收治的 8 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 其 中4 0例患者单纯采用 甲氨蝶呤治疗 ( 对照组) , 另4 0例患者采 用 甲氨蝶呤联合激 素 治疗 ( 观察组 ) ,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 在治疗后 8周 , 对照组患者 总有效率 6 5 %( 2 6 / 4 0 ) , 出现不 良反应 发生 率 2 7 . 5 %( 1 1 / 0) 4 ;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9 0 %( 3 6 / 0) 4 , 出现不 良反应发生率 3 0 %( 1 2 / 4 0 )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P< 0 . 0 5 ) , 而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

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发表时间:2017-03-21T15:33:27.0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作者:熊原[导读] 对抑制患者骨质破坏以及弥补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使用不足均存在积极作用[6],促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益阳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目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研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组方法是抽签法,组别是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数据。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关节肿胀个数、患者VAS评分、双手握力、CRP、ESR均显著性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发现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差异性不明显且P>0.05。
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小剂量;激素为了进一步探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我院自1年来所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74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性资料采取自愿原则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74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是15例,女性患者是22例,最大年龄是74岁,最小年龄是44岁,中位年龄为(52.66±5.56)岁;研究组中患者例数是37例,男性患者是16例,女性患者是21例,最大年龄是76岁,最小年龄是45岁,中位年龄为(55.14±5.35)岁。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依那西普、美洛昔康等联合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来氟米特、托法替布、依那西普、美洛昔康等联合用药禁忌、作用及用法用量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发病初期的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
RA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等。
艾拉莫德是新一代有机小分子抗风湿药,具有抗炎、抑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生成、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作用。
IGU作为免疫调节剂类抗风湿药物,不仅作用于T淋巴细胞,也作用于B淋巴细胞,调节免疫平衡,还通过抑制典型的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 NF-κB) 和IL-17R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GU 可以下调循环中前炎症因子及部分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全身炎症,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IGU用法用量:口服25mg(1片),2次/d,饭后服用,早、晚各1次。
IGU+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仍是RA治疗的首选药物,部分患者对MTX没有表现出足够反应,出现耐药性或者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负荷过大,导致放弃继续接受MTX治疗,失去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面临更严重的疾病表现。
MTX联合IGU的疗效比MTX联合羟氯喹更为明显。
MTX和IGU的联合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发挥免疫调控和抗炎作用。
IGU 联合MTX可以明显缩短RA患者的晨僵时间,减少其关节疼痛数,增加关节活动度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表达水平。
用药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IGU,用法用量同上;口服MTX每周10 mg,1次/周。
疗程3个月。
IGU联合MTX治疗中重度RA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骨代谢,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关节病变,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难治性RA主要指被确诊为RA后经过2种及以上抗风湿药物持续治疗半年以上,病情仍处于活动状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吊的慢性疾病,我们是不能拖延了治疗时间的,要及早做好治疗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可是这样的疾病治疗起来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下面小编来讲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治疗方法有哪些?
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很多的患者都存在着很多的错误想法,认为只要能够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木器就可以,比如很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于激素治疗就存在这样的误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使用激素的治疗的,那么对于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都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激素治疗风湿病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5%的风湿病病人是需要用激素治疗的,但据门诊接诊时,发现有75%~85%的病人曾经用过激素。
风湿病为缠绵难愈的疾病,病人要求药到病除,速战速决是不现实的。
偏偏遇上有的医生不了解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治疗风湿病的适应症。
还有的医生以盈利为目的,将激素装入胶囊中,称之为某某特效风湿灵,给求医心切的病人服用。
用激素后,痛僵稍减轻,活动可改善,病情有一些缓解,病人就为此高兴。
殊不知激素有许多副作用,如发胖、低钾感染、并发胃出血、糖尿病;而且,长期应用激素,一旦停药,症状会重新出现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然而,x光片显示骨质破坏仍在发展。
因此,奉劝医生和病人不要滥用激素。
只有当炎症急性期、发热、全身严重、多脏器损害、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用一点激素,病情一稳定,就逐步撤药。
激素不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但并非禁忌药。
重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适当加用小剂量激素有助于迅速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从某种意义而言,激素虽对本病没有根治作用,且有许多副作用,但在当前还没有一种类似泼尼松那样的药物,能如此迅速地改善病人的症状,以致于能在短期内使病人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还是认为,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仍占有一定地位。
在以下情况,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仍有必要应用激素:
①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或急性期患者,有发热、全身多数性关节肿胀(关节肿胀数在20个以上)的患者;②心脏炎病变,心脏传导阻滞;③虹膜睫状体炎等。
剂量一般宜小,泼尼松每天10毫克为宜,症状改善后应及时逐渐减量以防对激素依赖。
必须强调及早应用甲氨喋呤或其他综合性治疗措施。
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激素治疗方法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治疗方法,才能够在患病的时候正确的做好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愿每一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都能够做到正确治疗,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有效的远离这样的疾病。
老中医珍藏几辈的腰腿痛秘方---值得收藏
老中医祖辈留下来的治疗各类风湿病,关节炎、脊椎肩周、腰腿痛、四肢麻木-五莲山药酒秘方方,秘方是经得起考验的经验药方,用起来真的是妙不可言,这些药方的配伍您在网上是搜不到的,在药书上也找不出相同的药方,这是无形资产。
相信大家是能够从中受益匪浅的。
真心希望朋友们能够把这些药方收藏转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五莲山药酒秘方配方:
五莲山土虫20个、大柴胡根15克、清骨风10克
拉拉秧根15克、李枣根10克、山乌子2个、仙凌花3朵、贫丝网10克、球须草10克、杜仲皮20克、双树枝20克、金狗脊20克、山牛膝15克、五莲山蝎子3只、结骨草10克、五莲山蜈蚣3条、山桃仁10克、山木瓜10克、山旁风10克、毛龙根10克、爬山虎10克、
以上用50度以上的白酒5斤,泡7天就可以喝了。
每天中午、晚上各喝一次、每次30至50毫升
外用药酒涂搽患处部位,最好揉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每日1~2次。
20天---30天一个疗程、病轻的一个疗程见效、严重的连服3到5个疗程见效。
本五莲山药酒秘方能补益肝肾、活血行气、祛风散寒,化痞去瘀、消肿止痛。
主要治疗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屈伸不利、骨质增生、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忌口;:服药期间忌、骡肉、马肉、母猪肉。
此药方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当地民众常用的秘方,药名是五莲山当地百姓叫的地方名,此药方已让上万患者恢复了身体健康。
有很多外地朋友用【五莲山药酒秘方】效果不佳,疗效不明显,解释一下,药材产地不同药效就不同,治病要用地道药材,也就是说要想得到治疗效果就选地道野生的药材,只有选择五莲山当地药材配伍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中药的产地不同他的成分含量就不同,朋友们买药时一定要买正品药材,以便给身体带来不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