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三健核心宣传信息

合集下载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手册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手册

你想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你知道什么是三减三健吗?不了解不要紧,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

三减三健知识科普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应注意三减三健。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三健:健康口腔 健康体重 健康骨骼 我们有不同的渠道来控制来减少食盐的摄入渠道一:使用定量的盐勺;渠道二:少吃腌制的食物;渠道三:其他调味品代替;渠道四: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有些人喜欢吃油炸的食物,摄入过多油脂,会导致脂肪肝、冠心病、脑卒中或者肾动脉硬化等症状。

胃病肥胖骨质疏松 血压食盐摄入量过高,容易诱发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摄入的量不同 2-3岁≤2克 4-6岁≤3克 7-10岁≤4克 成人≤6克 老年≤5克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减少添加糖的摄入。

添加糖指的是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相信添加糖摄入过量的坏处很多人都知道,例如:饮食质量不佳、慢性疾病风险、肥胖。

每个人一天摄入的糖分最好在25克以下,不超过50克,因此要多注意糖摄入的渠道,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而婴幼儿食物是无需添加糖分的。

健康口腔指的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成年人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年一次,平时也要注意睡前、起床后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当然少吃含糖食物也能有效预防蛀牙等疾病症状哦。

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提倡安全减重,定期测量体重指数,不可能心急采取一些有害身体健康的做法,健康体重对骨骼的健康也很有帮助。

健康骨骼,避免骨质疏松和其并发症,预防骨质疏松,要多吃含钙食物,以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少饮酒不吸烟,老人要预防跌倒,高危人群要早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管住嘴,多动腿,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冠心病 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多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用油吃油方食品,不喝菜汤、少用烹调物油,尽量不用动物性脂肪炒以上就是我们三减三健的内容啦,你们学到了吗?龙州县中医医院2018年9月11日。

健康三减三健宣传内容

健康三减三健宣传内容

健康三减三健宣传内容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而三减三健是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

通过宣传和普及三减三健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以下是三个减肥和三个健康的宣传内容:减肥方面:1. 控制饮食: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食量和均衡饮食来减少卡路里的摄入,减少高热量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减肥的基础。

2. 增加运动量: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体内的多余热量,加速代谢,同时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塑造身材。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游泳、瑜伽等,坚持锻炼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3. 改变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于减肥至关重要。

合理控制饮食、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都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

如果我们能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减肥将变得更加容易。

健康方面:1. 注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2. 提高免疫力:免疫力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和健康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适量晒太阳等方式来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期体检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三减三健作为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普及和宣传减肥和健康的相关知识,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行动,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

只有保持健康的体魄,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减三保健宣传手册

三减三保健宣传手册

三减三保健宣传手册介绍:这是一个致力于提倡“三减三保健”的宣传手册。

通过提供简单易行的健康保健策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并预防三高症等常见健康问题。

本手册包含以下三个减少和三个保持的关键内容。

三减:1. 少油脂:饮食中减少摄入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和肥肉。

选择低脂牛奶和乳制品,避免过多摄入动物脂肪。

保持适度的油脂摄入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肥胖。

2. 少糖分:减少糖分摄入,避免过多食用加糖饮料和糕点。

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并对牙齿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建议选择天然含糖果实作为甜品,减少对人工糖分的依赖。

3. 少盐分:控制盐分摄入量,尽量减少食物中的盐分添加。

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选择新鲜食材,使用香料和草药来增添食物的味道,减少对盐的需求。

三保:1.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建议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豆类,合理搭配各类营养成分。

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和快餐,尽量选择自烹饪的健康餐品。

2. 积极运动:定期参加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速度。

同时,力量训练也是保持肌肉健康的重要方式。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对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有益处。

尽量保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和睡眠不足。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并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提升工作效率。

总结:希望通过这份宣传手册向大家传达“三减三保健”的健康理念,引导人们优化生活方式,预防常见健康问题。

坚持少油脂、少糖分、少盐分的饮食惯,同时保持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和规律作息的生活惯,将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三减三健身宣传手册

三减三健身宣传手册

三减三健身宣传手册介绍欢迎参加三减三健身计划!这是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全面健身计划,旨在帮助您减少体重、塑造身材和提高健康水平。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有关计划内容、注意事项和健身建议的详细信息。

计划内容三减三健身计划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成功减重的关键。

在计划期间,您将得到专业的饮食建议和方案,帮助您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合理控制卡路里摄入量,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并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2. 有效运动运动是塑造身材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锻炼指导,推荐适合您的锻炼方式和时长。

坚持每周规律的运动计划,帮助您燃烧脂肪、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心肺功能。

3. 积极心态健康的身体需要积极的心态。

我们将提供心理辅导和鼓励,帮助您克服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相信您可以取得成功,并且在计划结束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惯。

注意事项在参与三减三健身计划之前,请注意以下事项:1. 请在开始计划前咨询您的医生,确保您没有任何不适合参与计划的健康问题。

2. 请严格按照饮食和运动指导执行计划,避免擅自调整或忽略任何建议。

3. 如果您在计划期间遇到身体不适或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咨询和支持。

健身建议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更好地参与三减三健身计划:- 坚持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 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或瑜伽等。

- 在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受伤。

- 将锻炼时间融入您的日常生活,例如步行代替坐车、楼梯代替电梯等。

- 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合理调整运动强度和频率。

希望通过三减三健身计划,您能够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为您提供全程指导和支持。

三减三健

三减三健

(四)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日常
生活中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22
“减糖行动”核心信息
(五)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
为达到相应的口味,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也会添加很多糖,如饼
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应减少这些
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高血压
脑卒中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疾 病
糖 龋齿 肥胖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历次中国调查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8
2002和2012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9
背景
盐 油 糖
现状
推荐
10.5g 6g
42.1g 25-30g 50g
重点人群
减盐
餐饮从业人员
减油
餐饮从业人员
减糖
“减盐行动”核心信息
(七)逐渐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减盐需要一步步来,让您的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您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降低。 (八)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尽可能购买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和选择标有“低 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九)在外出就餐时选择低盐食品
“减盐行动”核心信息
(一)高盐饮食的健康危害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另外,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
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食盐推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 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三)少放盐,正确使用定量盐勺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手册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手册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手册你想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吗?那你了解三减三健吗?如果不了解,现在就来研究一下。

XXX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减盐、减油、减糖,保持口腔健康、体重健康和骨骼健康。

减盐是为了预防胃病、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天应该摄入不同量的盐,成人每天摄入不超过6克,老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2-3岁儿童每天摄入不超过2克,4-6岁儿童每天摄入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每天摄入不超过4克。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定量的盐勺、少吃腌制食品、使用其他调味品代替、少吃高盐包装食品等渠道来控制盐的摄入量。

减油是为了预防脂肪肝、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动脉硬化等疾病。

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用油吃油方法,不使用动物性脂肪炒菜,少吃油炸食品,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多。

减糖是为了预防肥胖、慢性疾病和齿龈出血等疾病。

我们应该减少添加糖的摄入,尽量不在食品中添加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每个人一天摄入的糖分最好在25克以下,不超过50克。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等渠道来控制糖的摄入量。

保持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成年人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每年一次,平时也要注意睡前、起床后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要及时用清水漱口,少吃含糖食物也能有效预防蛀牙等疾病症状。

保持体重健康是为了预防超重肥胖和其引发的各种疾病。

我们应该长期坚持减重计划,提倡安全减重,定期测量体重指数,不采取有害身体健康的做法。

保持骨骼健康是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和其并发症。

我们应该多吃含钙食物,以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少饮酒不吸烟,老人要预防跌倒,高危人群要早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三减三健”健康知识宣传处方

三减三健”健康知识宣传处方

1. 健康生活,三减三健:减肥、减糖、减盐,增加锻炼、增加水果、增加蔬菜,让健康成为你的生活处方。

2. 减肥有道,健康更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肥胖,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坚持适量运动,让身体迎来活力与健康。

3. 少一勺糖,换来久远健康:糖多则脂肪多,摄入过多的糖将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适度减少糖的摄入,换来更健康的体魄。

4. 少一勺盐,延年益寿: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减少盐的用量,多采用香料调味,保护心脏健康。

5. 动起来,加倍生活活力: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并减少患疾病的风险。

让健康成为你的动力。

6. 水果,天然的维生素: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每天多吃水果,让身体更健康。

7. 多蔬菜,多健康:蔬菜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每天摄入丰富的蔬菜,为身体提供全方位的营养。

8. 三减三健,不可偷懒:减肥、减糖、减盐需要坚持,增加锻炼、增加水果、增加蔬菜也需要持之以恒。

不偷懒,才能迎来健康的人生。

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三减三健的原则,健康不再是遥不可及。

与身体和谐相处,享受健康人生。

10. 三减三健,新时尚:跟随“三减三健”宣传处方,告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抱健康的新时尚,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活力。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三减”一、减盐核心信息(一)高盐饮食的健康危害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另外,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食盐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

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三)少放盐,正确使用定量盐勺。

烹调食品时应少放盐,少放5%-10%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儿。

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

(四)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用无盐混合调味料,减少对咸味儿的关注。

(五)少吃咸菜。

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或选择低盐榨菜。

(六)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例如咸牛肉、火腿肉、卤蛋、咸蛋、牛肉干、鱼罐头)的钠盐含量很高,所以应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不吃或少吃那些添加了食盐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七)逐渐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减盐需要一步步来,让您的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您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八)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尽可能购买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和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九)在外出就餐时选择低盐食品。

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如有可能,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十)关注调味品。

像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和调料包这类调味品的钠盐含量都很高。

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用量,使用混合调味包时只洒一点点,而不是将整包用完。

(十一)警惕“藏起来”的盐。

除了调味品、腌制品、熟肉制品外,还有一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和零食(如五香瓜子、话梅、果脯、薯条等)里含有过多的不可见的盐,有些食品甚至尝起来根本不觉得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核心宣传信息一、“减盐行动”(一)高盐饮食的健康危害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另外,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食盐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

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三)少放盐,正确使用定量盐勺烹调食品时应少放盐,少放5%-10%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儿。

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

(四)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用无盐混合调味料,减少对咸味儿的关注。

(五)少吃咸菜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或选择低盐榨菜。

(六)少吃高盐包装食品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例如咸牛肉、火腿肉、卤蛋、咸蛋、牛肉干、鱼罐头)的钠盐含量很高,所以应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不吃或少吃那些添加了食盐的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七)逐渐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减盐需要一步步来,让您的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您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八)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尽可能购买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和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九)在外出就餐时选择低盐食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如有可能,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十)关注调味品像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和调料包这类调味品的钠盐含量都很高。

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用量,使用混合调味包时只洒一点点,而不是将整包用完。

(十一)警惕“藏起来”的盐除了调味品、腌制品、熟肉制品外,还有一些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和零食(如五香瓜子、话梅、果脯、薯条等)里含有过多的不可见的盐,有些食品甚至尝起来根本不觉得咸。

我们要少吃这些藏盐的加工食品。

(十二)增加钾的摄入量选择含钾的食品,例如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含钠少、含钾高,建议每餐都有新鲜的蔬菜或水果。

这样有助于降低血压。

其它含钾的食品还包括酸奶、蛤蜊、比目鱼、橙汁和牛奶等。

二、“减油行动”(一)油摄入过多的危害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疾病。

高脂肪膳食也是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油摄入量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三)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烹调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四)用煎代替炸用煎的方法代替炸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五)使用控油壶,减少油摄入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

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六)少吃油炸食品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并且在外就餐时,少点油炸类菜品。

(七)尽量不用动物性脂肪炒菜做饭。

(八)吃多种植物油不同植物油的营养特点不同,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

(九)不喝菜汤由于一部分炒菜的油会留在菜汤里,所以不要喝菜汤。

(十)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三、“减糖行动”(一)添加糖是指什么添加糖是指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二)添加糖的危害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

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

(三)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四)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

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五)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为达到相应的口味,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也会添加很多糖,如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频率。

(六)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因此,外出就餐时,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

(七)烹调食物时少放糖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以较少味蕾对甜味儿的关注。

(八)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如喝果汁,请喝鲜榨汁、不要额外添加糖;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培养让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味,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四、“健康口腔”(一)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二)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1次。

睡前刷牙更重要,养成刷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

(三)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

(四)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帮助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五)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高氟地区除外)(六)餐后、食用零食、饮用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可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

(七)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

饼干、冰激凌、蛋糕、巧克力等含糖量高或粘度大食物容易引起龋病,应减少这部分食物的摄入频率。

(八)儿童易患龋齿且进展较快,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五、“健康体重”(一)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定期测量体重指数(BMI),维持健康体重。

体重指数(BMI):BMI(kg/m2) =体重(kg)/身高2(m2)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 为体重过低18.5≤BMI<24 为体重正常24≤BMI<28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三)成人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长期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体重增加;长期消耗能量大于摄入能量,体重减轻。

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

(四)能量摄入适量,食物多样化,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五)按照“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

(六)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

超重肥胖者制定的减重目标不宜过高,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1千克,使体重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

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来减少约1/3。

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分钟。

建议做好饮食、身体活动和体重变化的记录,以利于长期坚持。

(七)儿童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的习惯。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增加其成年后的肥胖风险。

儿童肥胖治疗的方法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

儿童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

(八)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宜活动。

老年人不必过分强调减重,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

(九)提倡安全减重,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受伤,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重。

六、“健康骨骼”(一)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二)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骨折及其引发的多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三)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四)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五)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 维生素D对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六)适量运动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预防跌倒十分重要。

(八)不嗜烟。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九)不过量饮酒。

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