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海水鱼厌食及正确喂食的方式
鱼儿吃食不好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鱼儿吃食不好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引起鱼类吃食不好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几种情况及对策如下:1、寄生虫病引起鱼吃食不好。
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都会直接引起养殖鱼类吃食量下降,患绦虫病严重时会使养殖鱼类停食,在水质正常的情况下,养殖鱼类吃食量下降时,通常会首先考虑寄生虫病的防治。
预防性杀虫防治寄生虫引起鱼吃食不好,通常低温期全池泼洒“鱼鳋静”或“双效鱼鳋静”,高温期全池泼洒“弄水停”或“辛硫磷溶液”等。
2、细菌、病毒性疾病引起鱼吃食不好。
细菌或病毒性疾病同样也会引起养殖鱼类吃食不好或不吃食,通常情况下患病初期表现为吃食不好,但在发病前多表现为吃食量的突然增加如病毒性疾病。
当然通过患病鱼的症状就可初步确定是那一类疾病,如用药正确,疾病治愈后吃食量会恢复。
3、亚硝酸氮、氨氮等引起鱼吃食不好。
亚硝酸氮或氨氮不仅影响养殖鱼类血液的载氧能力,同时还会引起鱼类的食量的下降,当然也会使养殖鱼类发生如溜边、跳岸等非正常活动。
当使用药物降解后,鱼类的吃食情况也会恢复如初。
如亚硝酸氮过高全池泼洒“中博安”,如氨氮过高全池泼洒“氨净”。
4、藻毒素引起鱼吃食不好。
藻毒素如蓝藻毒素、甲藻毒素等会引起养殖鱼类吃食不好,判断是否是藻毒素引起可通过观察水色或检察养殖水体中藻类结构确定。
如因藻毒素引起可全池泼洒“有机酸活水解毒液”或“中博高”。
5、气压低、闷热天、暴雨、台风等不良天气引起鱼吃食不好。
不良天气主要是通过溶氧降低、水温或盐度急骤变化等而引起养殖鱼类吃食量下降,是养殖鱼类的一种应激反应。
因天气突变可全池泼洒“酶合电解多维”或“葡聚糖包膜维C”6、药物中毒或残毒引起鱼吃食不好。
无论是药物中毒或药物残毒均会引起养殖鱼类吃食量下降,消除这种情况的办法是使用药物中和或降解,通常情况下对杀虫剂是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对含氯氯制剂是全池泼洒“解毒调水宝”,对重金属离子是全池泼洒“EDTA二钠”,对氧化剂药物全池泼洒还原剂药物,等等。
7、改变饲料种类或饲料不适口或变质也可引起鱼吃食不好。
2023年鱼厌食的几点原因浅析

鱼厌食的几点原因浅析鱼厌食、不吃料的缘由许多,找到缘由,对症处理,才能事半功倍□文/图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程星红李君侨随着近几年养殖业的进展,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养殖户对养殖的效益期盼渐渐增大,因此对养殖过程的管理也渐渐重视起来。
许多渔民在投喂饲料的过程中发觉,鱼吃食的效果不尽相同。
笔者依据这几年做技术服务的阅历,想就此再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缺氧溶解氧是打算鱼能否生活在水里的必要条件,水中溶解氧的削减或者增多直接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
一般状况下,养殖池塘水体的溶氧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1)空气中O2的溶解;(2)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3)外源水体补给增氧,但最主要的还是光合作用增氧。
鱼感觉到水体缺氧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1、水体溶氧量少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1)水中浮游动物的呼吸耗氧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的溶氧,同时吃掉水中大多数的藻类。
水体假如在短时间内补充不了溶氧,鱼就会消失浮头,甚至死亡。
此类状况消失时首先要杀灭过多的浮游动物再培水,假如是小型的浮游动物如轮虫过多,建议可以选择硫酸铜进行杀灭,假如是大型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渔民可以选择早晨或者傍晚沿着池边一米左右的宽度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泼洒,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浮游动物数量。
(2)藻相不平衡养殖池塘中较常见的藻类主要以绿藻、裸藻及隐藻为主,有时甲藻、金藻以及蓝藻中的一些种类在肯定条件下也能形成优势种群。
依据笔者的阅历,养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绿藻、裸甲藻为主,少量的隐藻、裸藻,这种水体鱼吃食均较好。
而单一藻类过多的池塘一般鱼会吃食不好,特殊是养殖的中、后期,池塘过于肥沃而造成裸藻的大量发生,这种水体鱼通常吃食不好,而且水体环境不稳定。
一旦遇上阴雨天气,裸藻大量死亡简单造成泛塘。
此外,由于裸藻的个体较大,白天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增氧,但晚上耗氧却很厉害。
鱼类厌食有这么几个原因,对症处理才能事半功倍

鱼类厌食有这么几个原因,对症处理才能事半功倍寒冬季节除了卖鱼场景热闹,水产人大多都在休整,有极少数养殖户在反思总结今年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下来这篇文章值得水产人收藏,因为他关系到整个养殖过程投喂的效果好坏,尽管相同的饵料投入产生就是不同。
让我们一起学习后收藏吧!厌食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一、中毒中毒直接会影响鱼类的摄食,严重的中毒还会危及鱼类的生命。
中毒主要包括藻类中毒、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化学物质中毒、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等。
1.藻类中毒淡水水体中能引起鱼类中毒的主要是蓝藻门的微囊藻和金藻门的三毛金藻。
微囊藻大量繁殖,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轻者影响鱼类摄食,重者毒死鱼类。
微囊藻过多的池塘可全池泼洒0.7mg/L的硫酸铜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洒药后立即开动氧机,第二天清晨加注一定量清水,防止鱼浮头。
而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主要是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产生大量的鱼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毒素以及神经毒素等,引起鱼类中毒。
如果是三毛金藻引起的鱼类中毒,首先加注新水,然后亩一米水深用4kg 碳酸氢氨,可使三毛金藻膨胀解体直至死亡。
此外,通过施肥培育其它藻类的生长,从而抑制三毛金藻的大量繁殖。
2.农药中毒(1)有机氯杀虫药如DDT、六六六等。
(2)有机磷杀虫药如敌百虫、敌敌畏等,此类毒物在一定范围类对鱼的皮肤有明显的毒性,中毒途径主要通过鱼的呼吸、皮肤接触、吞食受污染的饲料等;(3)有机硫杀虫剂如代森锌、代森铵等。
出现农药中毒,首先应该大量换水以稀释有毒物浓度,最好能找出污染物,对症用解毒药品。
3.重金属中毒重金属对水产动物的毒性一般以汞最大,银、铜、镉、铅次之。
主要致害机制是:重金属离子与鱼鳃所分泌的黏液结合成为蛋白的复合物,覆盖在整个鳃部并填塞鳃丝间隙,阻碍鳃组织与水的接触面,使其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发生窒息而死。
此外,重金属一旦进入鱼体会在体内累积,与鱼体主要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中硫氢基结合成难溶的硫酸盐,抑制酶活,妨碍机体的代谢。
鱼类喂食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何处理鱼类食欲下降的情况

鱼类喂食的常见问题解答如何处理鱼类食欲下降的情况饲养水族馆里的鱼类是一项令人愉悦且充满乐趣的活动。
然而,饲养鱼类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鱼类食欲下降的情况。
这种情况意味着鱼类不再吃食物或者食量明显减少。
为了帮助您处理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水质问题1. 水温过高或过低:鱼类对水温非常敏感。
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鱼类的新陈代谢能力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食欲下降的情况发生。
解决方法是使用恰当的加热器或冷却器来调节水温,确保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 水质污染: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食欲。
水中过多的废物、过高的氨氮含量或者缺氧等因素都会导致鱼类食欲下降。
解决方法是定期清洁鱼缸,控制饲养的鱼类数量,并采用适当的过滤装置和添加水质稳定剂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二、饮食问题1. 食物选择不当:鱼类对食物的种类和口感有不同的喜好。
如果提供的食物不符合鱼类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它们可能会拒绝进食。
解决方法是了解所饲养鱼类的食性特点,为其提供适当的食物种类和食物形态。
2. 过度喂食或欠缺营养:饲养者过度喂食鱼类可能会导致鱼类饱腹感,从而减少食欲。
另外,食物缺乏所需的营养也会导致鱼类食欲下降。
解决方法是根据鱼类的需求量适当喂食,并确保食物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成分。
三、环境问题1. 群体压力:如果鱼缸内鱼的数量过多或者种类不匹配,会造成鱼类之间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影响鱼类的食欲和行为。
解决方法是确保鱼缸内的鱼类数量适宜,并选择相容性良好的鱼类进行饲养。
2. 缺乏隐蔽场所:鱼类需要有自己的隐蔽场所来避免紧张和压力。
如果鱼缸没有提供足够的隐蔽场所,鱼类可能会感到不安从而减少进食。
解决方法是在鱼缸中添加足够的栖息地或装饰品,以提供鱼类安全感。
鱼类食欲下降是饲养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但请不要慌张。
通过了解并解决引起鱼类食欲下降的原因,您可以改善鱼类饲养环境,帮助它们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海水鱼喂养要诀

海水鱼喂养要诀
摘要:关于海水鱼喂养问题,有20多年海洋水族饲养经验的专家亨特,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若饲养得当,海水鱼比金鱼、淡水热带鱼更容易喂养。
”据亨特介绍,至关重要的是,要营造适合海鱼生长的小生物圈:多养些海葵、海胆、海藻、海星、珊瑚、清洁虾之内的底栖动植物;要有个关于海水鱼喂养问题,有20多年海洋水族饲养经验的专家亨特,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若饲养得当,海水鱼比金鱼、淡水热带鱼更容易喂养。
”
据亨特介绍,至关重要的是,要营造适合海鱼生长的小生物圈:多养些海葵、海胆、海藻、海星、珊瑚、清洁虾之内的底栖动植物;要有个不小于3立方米的养殖空间。
因为海鱼体型一般比淡水鱼颀长,在海洋里鱼与鱼之间的间隔大,所以应尽量选用大的水族箱;购买海盐来勾兑海水。
一般一年换次水,每次只需换1/3就行了,关键是水质和盐度的控制,盐度大致在1.020%~1.023%之间。
同时,用活体饵料喂养。
专家认为,除市场内能买到的专用饲料外,用活体饵料是促进海水鱼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一是大多数鱼喜欢啄食虾卵、虾苗;二是剁碎的鱿鱼,
特别是鱿鱼须,更是体型较大海鱼的最爱;三是按时加用营养液;四是饲养黑鳍鲨等小型鲨,每天至少要喂食一次,每次喂一两条草鱼或鲫鱼。
另外,亨特等专家认为必须纠正几个误区:直接用上海临海海水喂养。
由于观赏鱼均来自水质纯净、微生物丰富的深洋大海,如就地取材,用上海近海海水养鱼,海鱼定有性命之虞;凶猛的鲨鱼可镇宅。
但即使最迷你的也有1米多长,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不太适合家庭喂养;水温须特别加热。
其实水温与室内温度相仿即可,是无须专门加温的。
海水鱼类喂食秘籍如何满足它们的特殊营养需求

海水鱼类喂食秘籍如何满足它们的特殊营养需求海水鱼类是热带海洋里生活的美丽生物,它们的饲养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
与淡水鱼相比,海水鱼的饮食和营养需求更为复杂。
本文将介绍海水鱼类的特殊营养需求以及如何满足它们的喂食需求。
一、海水鱼类的特殊营养需求海水鱼类对特定的营养物质有更高的需求,因此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海水鱼类是肉食性动物,蛋白质是它们生长和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可以包括鱼虾、贝类等海洋动物。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饲料来满足它们的需求。
2. 脂肪:海水鱼类对脂肪的需求相对较高,脂肪不仅为它们提供能量,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富含优质脂肪的饲料,如鱼油等,可以帮助满足海水鱼类对脂肪的需求。
3. 维生素和矿物质:海水鱼类需要摄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钙、磷、锌等矿物质是海水鱼类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
4. 必需氨基酸:海水鱼类无法自行合成一些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它们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这些氨基酸。
因此,提供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食物对于海水鱼类的饮食非常重要。
二、满足海水鱼类特殊营养需求的喂食秘籍为了满足海水鱼类的特殊营养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样化饮食:提供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确保海水鱼类获得全面且均衡的营养。
可以根据鱼类的饮食习惯选择不同的鱼类、贝类、藻类等作为食物,以确保满足它们的不同营养需求。
2. 注意饲料选择:选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优质饲料,如鱼粉、虾米粉等,为海水鱼类提供全面的营养。
此外,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专门针对海水鱼类的营养补充剂,以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3. 控制喂食量和频率:根据不同种类的海水鱼,控制喂食的量和频率非常重要。
过量喂食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营养过剩,而喂食不足则会导致鱼类的生长受限。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喂食计划,确保海水鱼类获得适量的营养。
给鱼喂食的正确方法

给鱼喂食的正确方法首先,要选择适合的鱼食。
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它们的饲料。
一般来说,市面上有颗粒状、片状、粉状等多种类型的饲料,可以根据鱼的种类和口感来选择。
另外,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冷冻或活饵,比如冻虫、活水蚤等,丰富饲料种类,提高鱼儿的食欲。
其次,要控制好喂食的数量和频率。
过多的喂食会导致饲料残渣在水中堆积,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鱼儿的健康。
因此,一般来说每天喂食一到两次即可,每次的饲料量要适中,不要过多。
另外,如果是初次饲养鱼类,可以先观察鱼儿的进食情况,逐渐掌握它们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喂食的数量和频率。
再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选择优质的饲料可以保证鱼儿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同时,要定期清理饲料盒和水族箱,避免饲料变质或者发霉,影响鱼儿的健康。
另外,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提高鱼儿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最后,要观察鱼儿的状态,及时调整喂食方式。
饲养过程中,要时刻观察鱼儿的状态,包括食欲、行为、体态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喂食方式。
比如,如果鱼儿长时间不进食,可能是因为喂食量过多或者饲料不适合,需要适当减少喂食量或者更换饲料;如果发现鱼儿有异常行为,可能是因为水质不佳或者饲料有问题,需要及时清理水族箱,调整饲料类型。
总之,给鱼喂食是饲养鱼类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喂食方法可以保证鱼儿的健康成长,避免水质污染。
选择适合的饲料,控制好喂食的数量和频率,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及时观察鱼儿的状态,都是保证喂食效果的关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鱼儿健康快乐成长!。
海水观赏鱼饲养要注意的程序或者方法(水族箱日常护理)

在水族店第一次见到海水观赏鱼的人,一定会为它绚丽迷人的色彩而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也许从那时开始在您心灵的深处便时常会萌发一种想拥有这些神秘精灵的愿望可是由于听到的太多关于海水鱼难养的经验之谈,又不得不让您望而却步。
海水鱼饲养可算是一项较大的投资,若因错误的操作而痛失鱼只,不仅承受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成为您心灵中的伤痛。
正是大多数海水鱼爱好者目前的这种心态,使许多人陷入敢爱又不敢养的被动局面。
其实在水族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只要在正确的饲养方法指导下,您完全可以弥补这个遗憾,拥有一缸漂亮的海水鱼,深圳市自然好水族的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就海水鱼饲养过程中一系列操作环节作一些基本概述,希望能帮助您建立信心,养好海水观赏鱼。
一、珊瑚石的杀菌清洗在海水水族箱中大多情况下,都是以珊瑚石作为装饰品,一来让仪态万千、色彩鲜艳的海水鱼悠游于珊瑚丛中,营造出更接近于天然珊瑚礁海域的氛围,减少鱼只的紧迫感,二来将海洋的神秘气息融入您的居室,同时也为海水鱼凭添几分生动的色彩,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珊瑚是海里成千上万的腔肠动物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成的珊瑚礁的一部分,因而您从水族店购买的珊瑚在其弯曲回旋的沟道中仍保留着许多生活在上面的微生物的残骸,若将珊瑚直接放入水族箱中,遇到水后这些残骸会很快腐烂发臭,进而污染水族箱中的水质,因此必须彻底清洗珊瑚后才可放入水族箱。
由于珊瑚的清洗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您决定饲养海水鱼之前,最好提前清洗珊瑚,以免到时延误设缸。
清洗珊瑚有两种较普遍的方法:漂白水溶液清洗:在4.5升水中加入两杯漂白水调配成漂白水溶液,将珊瑚石在漂白水溶液中浸泡消毒一星期,然后改用清洁水再浸泡一周,以去除珊瑚石上吸附遗留的漂白粉味道。
在清洗多次后,若漂白粉异味还不能彻底去除,可以用流动的清洁水冲洗珊瑚石,直到无异味为止。
煮沸、曝晒杀菌:对于小片的珊瑚石可以放入清洁水中加温至煮沸,大约1小时后取出用自来水整个冲洗一遍,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碎屑,然后在清洁水中浸泡10~12小时,再用水管冲洗一次,最后将珊瑚放在太阳下曝晒、杀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谈海水鱼厌食及正确喂食的方式
在水族箱中饲养海水鱼,在购买鱼只之间经过目测健康状态的观察之后,恐怕最关心的就是它开不开口吃东西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些水族商店的新进鱼只大约需要经过2天,或者一个星期的时间才会适应环境,并且接受食物。
这主要的原因则是:基本上在这些鱼通过层层经销商辗转以“商品”的名义逐层销售的时候,就可能为避免造成运输途中包装袋内的水质发生污染问题而停食日久,加上每一个经手的经销商的处理新鱼的手法大都各有一套,所以这些措施实在可以说对于鱼更多的是一种折磨;再加上运输途中狭小的空间的包装方式,这些新到的鱼只可以说已经是元气大伤了,需要时日才能得以恢复,所以“开口”的时间也就是需要在它们适应了环境以后。
而我们通常喂食海水鱼的饵料大多数是五种:活饵(例如:水蚤、丰年虾等等)、冰冻饵(例如:丰年虾、血虫等等)、人工饵料(例如:颗粒、薄片等等)以及一些买自菜市场的自己加工的新鲜海产饵料(例如:新鲜的虾肉、贝肉等等)和一些新鲜的蔬菜类饵料(例如:菠菜、生菜、青菜等等新鲜蔬菜的叶子)。
虽然看起来品种繁多,但这些可以用的饵料还是有所局限,毕竟大自然的天然饵料是无法模仿的。
也因此,一些嗜好特定活饵的海水鱼类,我们无法长期饲养,或者说需要花费很大量的照顾时间;例如:海马、海龙、剃刀、管口鱼等等,这类鱼几乎只吃很细小的活饵,而游动能力以及抢食能力又并不强,于是在大多数海水水族箱“强劲的水流和过滤设备”备置的情况下,变得很矛盾,或者说很麻烦,因为要是投喂活饵的量要是不太大,恐怕还是先被环境中的其他混养鱼类先吃掉;而如果加大投喂量,除了考虑残余饵料造成的水质污染之外,恐怕还得考虑因饱食而排泄的污染问题,当然也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单独饲养,这无疑非常花费时间和饲养空间……而另一些鲽鱼或棘鲽鱼(或是其他科别的鱼类)等等的一些品种只以某些特定的活珊瑚或海绵等天然生物为食物,除非饲养者能够不停地愿意耗费财力购买这些物种来当作它们的食物,否则也是很难饲育长久……所以说,并不是每一种自海洋中捕捉而来的海水鱼都是能够在水族箱里长期饲养的,因为不接受食物的最终的归宿还是死亡。
多数新鱼在不接受食物的主要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状态尚未恢复以及自身食物对象的问题之外,其余可能的原因大致上还有下面这些:
1.患病的鱼只--可能因为鱼只本身捕捉自海洋的时候就因为捕捉方式不当造成的内伤,或因为辗转运输过程中以及处理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感染,生病的鱼肯定是会食欲不佳。
2.环境水质--如果饲养环境的水质、水温发生变化幅度过大,或是新鱼进缸“兑水”作业没有适当,也往往会造成鱼只不适应而停食。
3.饲养群体--一些群居的鱼类,或者是成对饲养的鱼类,被单独饲养,或被饲养环境中其他混养鱼类的不适,造成的“紧迫”而拒食。
4.环境空间--如果饲养鱼类的体型过大,而饲养环境的空间又较小,这种情况下也容易造成鱼迟迟不肯开口。
5.营养问题--这个问题时常发生在一些原本已经开口吃食的鱼类莫名其妙或者转变环境后就停食的现象。
除了新环境的适应之外,其他可能的原因则是,之前长期单一的营养供给造成的体质虚弱,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突然地表现了出来。
在这些因素得以考虑到并做出相应针对措施之后,对一条新鱼来说,哪怕是四种类型饵料中的任何一种,也许都是陌生的。
这就需要引导进食的鱼了。
当新鱼适应了新环境,也适应了饲养空间内混养鱼类,此时同类的鱼争抢饵料对于它来说是一种行为上的刺激,它也会有一种试图尝试的欲望,这样开口的问题也就可能迎刃而解了
但是在日常喂食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考虑,一些鱼会很“专一”的嗜好某一种很独特的饵料,长期以往往往就会营养不良,所以最好能够以多元化的饵料来进行喂食(也可以趁此机会尝试将活饵、冰冻饵等的食性转换为更为方便且污染性较少、营养性又高的人工饵料),以增加择饵的机会,并使得营养均衡;再者,吃饱和过量喂食,只是饲养者的一念之差,也的确很难使得饲养环境中的每一只鱼都能够进食均衡,但是残饵更容易导致水质的污染,毕竟即使再强劲的生物过滤里的硝化细菌也是无法能够直接分解掉这些有机物的;所以宁愿选择少吃多餐的喂食方式,也不应该一次投喂很大的量。
在饵料喂食正常,饲养鱼只健康的前提下,过于肥胖的鱼也并不一定代表就是健康的鱼,所以也应该考虑短期的停食措施,毕竟鱼只在大自然的海洋中也有找不到饵料的时候,况且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它们在短期没有饵料投喂的情况下,也是可以从缸内的生物石、底床等等场所寻觅到其他萌发的细小微生物。
但这种停食措施只能是短期,根据水族展馆的朋友介绍,基本上,在他们的超大型水槽中饲养的鱼类,每星期至少是停食一天,而这短短的一天并不会影响到鱼类的健康。
本文转自CRC海洋生物论坛
关键词:crc、海水、海水鱼、海水论坛、海水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