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重走红军路学习心得
关于“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五篇

关于“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五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180年前,两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地球上的红飘带舞出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80年间,长征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却在时代中淬火升华,激励着中华儿女夺取革命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中华民族拼搏与奋斗的征程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翻开长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仅红一方面军就翻越山脉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份25000华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正是这样的磨砺,产生了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
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
旗帜指引方向,精神穿越时空。
纵然时代在发展,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变化,但长征精神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在历史长河反复淘洗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长征留下的精神火种已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22017年11月16日雁江区工商局在李雪梅副局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重走长征路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领导精心筹划,细心安排,在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同时着重突出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他们希望,这次活动不单只是一次对革命前辈的纪念活动,同时这次活动也会是我们所有成员的一次踏实的自我践行,一次震撼的自我触动,一次全面的自我升华,希望我们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对于两学一做的精神有一个更加深入的学习。
通过重走长征路,我们在了解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同时,也会让大家通过自身作为与革命先辈的事迹对比来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如何做合格党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目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2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一:一、前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进行的一次举世闻名的历史性远征。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发向前的强大动力。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沿着红军的足迹,亲身体验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
以下是我在重走长征路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心得体会1.深刻领悟长征精神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
长征精神主要包括坚定信仰、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勇于胜利等方面。
在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始终坚定信仰,坚信革命事业一定能够成功。
这种信仰的力量,使他们战胜了重重困难,走出了一条胜利的道路。
2.体验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们途径了许多红军战斗过的地方,亲身感受到了他们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红军在长征途中,不仅要与敌人作战,还要与饥饿、寒冷、疾病作斗争。
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风餐露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
这种精神风貌,让我们深感敬佩。
3.感受军民鱼水情深在长征途中,红军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尊重群众,关心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深。
沿途的群众热情接待我们,为我们讲述红军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传承长征精神,奋发向前重走长征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的伟大。
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具体到个人,我们要坚定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三、结语重走长征路,让我深切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仰和信念。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走红军路心得体会六篇

重走红军路心得体会六篇重走红军路心得体会六篇【篇一】2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县王步文故居,王步文是安徽第一任省委书记。
故居里展满了王步文同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英勇事迹,王步文同志为革命甘愿牺牲、视死如归的凛然大义,他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让我深受震撼。
如今先烈英魂长眠在这片革命热土下,可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源远流长、永垂不朽。
当天下午,我们先聆听了岳西县委党校《红色岳西绿色家园》的专题课,对红色老区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有了新的认识。
课后,我们参观了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在饱经沧桑的汪氏宗祠感受中央红军独立第二师革命先辈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
25日上午,我们早早地来到大别山烈士陵园举行凭吊仪式、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王步文墓。
在标志性的烈士纪念碑前,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革命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
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的心情是如此沉重,我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
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先烈们的革命精神鞭策自己、鼓舞自己,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
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张张革命先烈的照片、一件件静默无语的实物、一个个催人泪下的事迹,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
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先烈们的牺牲才使得我们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3篇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范文3篇由于字数限制,我无法一次性为您提供三篇3000字以上的完整范文。
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篇详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约1000字左右,您可以根据这个范本扩展出三篇不同侧重点的文章。
以下是第一篇范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信仰的力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我有幸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信仰的力量,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一、信仰的力量在长征路上,革命先辈们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质条件,始终坚定信仰,坚信革命事业一定会成功。
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紧密团结,互相扶持。
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们同仇敌忾,英勇斗争;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使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三、为人民服务长征途中,红军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红军才能在长征中不断壮大,取得最终的胜利。
四、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们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战胜严寒酷暑,以惊人的毅力,一步步走向胜利。
五、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在长征路上,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通过重走长征路,我深刻领悟到了信仰的力量,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同时,我也认识到团结协作、为人民服务、勇往直前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以下是另外两篇心得体会的主题和提纲,供您参考:第二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一、长征途中团结协作的体现1. 同仇敌忾,英勇斗争2.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维护群众利益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1. 团结协作是战胜困难的关键2. 团结协作是取得胜利的保证第三篇: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红军长征途中为人民服务的体现1.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2.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3. 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二、为人民服务的现实意义1.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3. 为人民服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您可以根据这些主题和提纲,结合自己的感悟,扩展成三篇心得体会文章。
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重走长征路的心得

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心得体会栏目。
重走长征路的心得体会【一】在20XX年6月11日,作为一名今年刚被党组织讨论吸收的预备党员的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单位院内,生穿红T恤,佩戴共产党员标志,乘车到六盘山山顶,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历程,并进行了宣誓,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每一项活动,认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震撼,仔细品味着每一次心灵交流的感动,切身体会着团队协作的力量。
这次活动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效果良好,既对全体参加活动的集团干部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增进了大家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红色之旅”、“教育之旅”、“快乐之旅”和“团结之旅”。
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的英雄壮举,是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铸成的历史,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长征75周年的日子,但是长征精神永不落伍,依然散发着激荡人心的神奇魅力,它不仅激励着中国几代人,而且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长征精神紧扣着时代脉搏一起律动,将永远奏响出时代的最强音。
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预备党员,我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来自于影像和文字。
这是当代人的缺憾,亦是一种历史记忆的淡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小时候读着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心中对长征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长大以后,有幸参与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背后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踏上长征路,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年代。
一路上,崇山峻岭、江河险阻,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但正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红军战士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我们走过了泥泞的小路,那是当年红军战士们走过的道路。
如今,我们穿着舒适的鞋子,都觉得路途艰难,难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们穿着草鞋,是如何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行的。
路边的荆棘划破了我们的衣服,而当年,这些荆棘可能会给红军战士们带来更多的伤痛。
经过一座陡峭的山峰时,望着那几乎垂直的山路,心中不禁一阵寒颤。
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犹豫地攀爬上去,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无所畏惧。
站在山顶,俯瞰着山下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在途中,我们参观了许多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那些陈旧的武器、简陋的营地,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依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巧妙地与敌人周旋,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小村庄,这里曾经是红军的临时休整地。
当地的老百姓为红军提供了粮食和住所,军民一家亲的场景令人动容。
老百姓们相信红军,支持红军,因为他们知道红军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战斗。
这种军民鱼水情,让红军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力量和支持。
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长征不是一个人的征程,而是一群人的奋斗。
红军战士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在过草地的时候,有的战士陷入了泥潭,其他战士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其拉出。
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让我明白,在面对困难时,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一切。
重踏红军路的感悟:六篇心得体验

重踏红军路的感悟:六篇心得体验第一篇:红军长征路的艰辛与毅力红军长征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毅力的历程。
在这篇心得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在长征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他们面对极端的环境,承受着饥饿、疲劳和敌人的严密追捕,却始终坚守信念,为了革命事业而不懈奋斗。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毅力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坚持自己的。
第二篇:红军与群众的紧密联系红军在长征中始终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这是我在这篇心得中体会到的重要观点。
红军战士深入农村,与农民建立起亲密关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紧密的联系不仅增强了红军的凝聚力,也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这让我明白了在实践中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三篇:红军的组织纪律与战斗力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了高度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在这篇心得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纪律对于战斗力的重要性。
红军严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保持队伍的统一和稳定。
这种组织纪律为红军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也为我提供了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纪律性的启示。
第四篇:红军的革命精神与斗争意志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了坚定的革命精神和不屈的斗争意志。
这篇心得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崇高品质。
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
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了追求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以及为之奋斗的意义。
第五篇:红军的军事战略与智慧谋划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战略与智慧谋划。
这篇心得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军事智慧的重要性。
红军通过巧妙的战略布局和灵活的战术应对,成功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和围剿。
这种智慧谋划为红军取得了重大战略胜利,也给我提供了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制定合理计划的启示。
第六篇:红军的忠诚与担当精神红军在长征中展现出了忠诚与担当精神。
这篇心得让我深受感动。
红军战士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担当精神令人钦佩。
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始终坚守初心。
重走长征路心得重走长征路心得感悟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

重走长征路心得重走长征路心得感悟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重走长征路心得一】重走长征路是青春岁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感悟一:同甘共苦磨练一个团队。
经过长征路上十天左右的相处,团队成员从陌生到熟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一件件事情,你帮我背包,我帮你盛饭倒水,一度上的点点滴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让“重走长征路”这个团队有一种团队的温度,团结进去。
共同进步。
感悟二:长征的不易。
在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我们原定徒步四五公里,但是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我们的女同志们占队员人数的一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徒步行军了三公里左右。
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大家穿上长裤长袖,系好绑腿,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后来,在照片中,我也能感觉到大家神情上略带一丝疲惫。
我们的团队遇到很多高温导致的艰辛和困苦,但是大家相互之间互相鼓励、给伙伴战友打劲。
金国琴的身材偏瘦,徒步的时候温度很高,她的额头上冒着冷汗,我们每一个人都过去给他精神上的鼓励,汪磊帮她背上她的长枪和行李,程老师更是对她说了红军长征时的辛苦和不易,金国琴在大家的鼓励之下坚持走到了目的地。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长征路上革命先辈走了两万五千里,那是现代人很少能体验到的,我们虽然只走了两三公里,但是设身处地切切实实能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
吃苦耐劳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感悟三:角色分工的重要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们的团队分工很明确,刘俊担任队长负责领队,汪磊走在队伍最后负责安全保障工作,我和江太负责活动的开展和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女生们负责宣传。
团队运作很有序,这样我们的团队很少出现问题,大家负责自己的工作而不会一团乱麻。
角色分工是很重要的,军队里还有各种职位,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要学会分工,这样团队的效率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
感悟四: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在鲁班红军烈士陵园,我们团队遇到了几位老人,经过沟通,得知几位老人是红军后代,当年鲁班场战役打响时他们有的还是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走红色之路,争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
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五四青年节之际,局机关党委组织青年党员赴岳西县进行“重走红色之路,争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我怀着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走进“三生福地,净土岳西”,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山区腹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岳西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反动势力猖獗,到处滥施淫威,但是偏僻之地也有利于革命力量的潜伏集结,当三十年代第一次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之时,以王步文、储应时、高敬亭为代表的岳西进步青年也开始了启发民智,传播革命进步思想,走上了一条为百姓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
最让人铭记的是整个战争年代岳西共有3万8千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的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岳西成为红28军的政治、经济、后勤补给中心,岳西人民与28军战士同生死、共患难,节衣缩食为部队提供粮食物资,英勇无畏的掩护红军战士,养护红军伤病人员,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功勋。
学习期间,当我在烈士陵园读到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
临刑前写下的“复苏爱妻:我为革命而死了,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以及战友为他写的挽联“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儿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时,内心深受震撼,内心感叹如此的生命情怀,如此的革命志向,如此的人生价值,正是当代青年党员立志为民,挥洒青春,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楷模。
进入新时代下的岳西,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我省唯一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一体的县份,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4.1%,拥有山林泉瀑,奇花珍本,古寺石刻,峡谷山寨,休闲度假养生游和乡村农家旅游、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五河镇思河村是此次考察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全村21个村民组,315户,1160人,其中贫困户131户,397人,贫困人口占比34%。
一直以来,村民仅依靠传统手工造纸业、石灰石开采维持基本生计。
2000年左右,村党委适时做出决定,立足改革创新,相继发展起了锡箔加工、桑蚕种植、高标准毛竹种植、茶园示范基地、红色农家旅游,依托境内水电站2000平米水面搞起鱼类养殖,依托精准扶贫发展集体光伏电站,乡村面貌发生
了很大的改观,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大山深处陆续走出了20名大专生,11名本科,2名研究生,相信在不远的几年内思河人民定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人居优美、生态美好的幸福山村。
两天时间,老区人民立志脱贫、改革创新、奋勇拼搏的精神如春风般扑面而来,让人的斗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岳西,确是一方红色的土地,奋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