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测量实习报告.doc
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通过使用步频计算器测量碎步速度,然后将
数据与预测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步频计算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步骤:
1. 将步频计算器附着在袜子上。
2. 尝试使用步频计算器进行步行测试。
测试时,使用碎步运动,即尽可能保持步幅不变,只变换步频。
3. 测试期间,保持一致的步幅并计算出步频。
4. 记录测试数据并将其放入 Excel 表格中以便处理和分析。
5. 计算预测步频并将其与实际步频比较。
实验结果:
测试数据表明,步频计算器的准确性和精度较高。
在测试期间,步频计算器以 95%的可信度值提供了准确的测量结果。
此外,预
测步频与实际步频几乎没有差别。
结论:
基于我们的实验数据和分析,可以很有信心地推断出步频计算
器在此类测试中是一个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设备。
此外,许多因
素(如鞋子、地形等)可能对步频测量产生影响,我们需要考虑
这些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区域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区域碎步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区域碎步测量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区域碎步测量实验的进行,了解区域碎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实际操作的技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区域碎步测量仪2. 测量带3. 测量标桩4. 打点器5. 锤子6. 图钉实验步骤:1. 在需要进行区域碎步测量的区域选择一个点作为参考点,并在该点打上一个标志,例如用图钉固定在地面。
2. 在参考点旁边的地面上使用测量带进行测量,确定参考点的坐标。
3. 从参考点开始,按照一定方向和距离进行碎步测量。
每走一段距离,使用打点器在地面上固定一个标志,并记录该点的坐标。
4. 根据测量带的长度和测量标桩的高度,可以计算出每个点的高程。
5. 经过多个点的测量后,可以绘制出区域的地形曲线图。
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确保测量带的拉直,防止带子弯曲影响测量准确性。
2. 在使用打点器固定标志时,要力度适中,以免损坏测量仪器或地面。
3. 在记录坐标时,要准确无误地记录每个测量点的坐标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进行区域碎步测量实验,我们得到了区域各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并绘制了地形曲线图。
根据地形曲线图,可以了解到该区域的地势变化情况,进而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总结:区域碎步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通过对区域各个点的测量,可以了解到地势的变化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掌握了区域碎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实际操作的技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对该区域的地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后续的相关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碎步点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碎部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地形、建筑物等碎部点的测量,获取其空间位置和高程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掌握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的测量,并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成果绘制。
二、实习内容与步骤1. 实习内容(1)了解碎部测量的原理和意义,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习如何设置测站,对中整平,瞄准目标点并测距。
(3)掌握如何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4)学会绘制碎部点测量成果图。
2. 实习步骤(1)准备工作:了解实习场地情况,确定测站位置,准备全站仪、棱镜、测距仪等仪器设备。
(2)测站设置:在每个测站位置,对中整平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的垂直度和平行度。
(3)瞄准测量:使用全站仪瞄准相邻的测站或已知点,测距并记录数据。
(4)数据记录:将测量到的数据包括测站坐标、目标点坐标、测距值等记录在测量记录表格中。
(5)数据处理:利用测量数据计算目标点的高程,并进行数据整理。
(6)成果绘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碎部点测量成果图。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碎部测量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设置测站、瞄准目标点并测距。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实习,我意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测量成果的必要性。
在实习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测量过程中对全站仪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测量精度受到影响。
此外,在数据记录和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错误,如数据记录不规范、计算失误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测量成果的必要性。
碎步测量实习报告

碎步测量实习报告碎步测量实习报告篇一:测量学实习报告总结篇一:测量实习报告心得体会一、实习目的: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
短学期的实习,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花杆、三脚架、水准尺、罗盘仪:三、实习内容: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 绘图。
四、实习步骤:1、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导线测量:(1)导线测量概述: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
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后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3.碎步测量:(1)碎步点的选择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碎部点测量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
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4.绘图: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测量碎部实习报告每日小结

测量碎部实习报告每日小结实习日期:X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公司小组成员:组长:XXX;组员:XXX指导教师:XXX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旨在掌握测量碎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学习测量碎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测量碎部所需的仪器设备及操作步骤;3. 进行实地测量,测定地形图上的碎部;4. 整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绘制地形图。
三、实习步骤1. 上午,我们学习了测量碎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了解到测量碎部是地形图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详细反映地形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我们深入学习了测量碎部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测站点、安装仪器、瞄准目标点、记录数据等。
2. 下午,我们前往实地进行测量碎部。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组进行测量工作。
首先,我们设立了测站点,然后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站点上,进行整平和瞄准目标点。
我们使用全站仪的激光瞄准器对准目标点,并记录下目标点的位置和高程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测量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测量结束后,我们回到实验室,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专业软件将测量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
通过数据处理,我们计算出各个碎部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将它们绘制成地形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以及如何绘制地形图。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测量碎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掌握了测量碎部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数据处理和地形图的绘制,为今后从事工程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体会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测量碎部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碎步点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碎步点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碎步点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我们实际操作仪器、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实习任务是完成某一工程区域内的碎步点测量工作,绘制出该区域的地形图。
二、实习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对碎步点测量原理、方法以及相关仪器操作进行了理论学习。
实习所需仪器有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等。
三、实习过程1. 控制测量首先,我们根据已知的水准点和经纬度,设立了若干个控制点。
使用水准仪和经纬仪对控制点进行测量,测定各点的高程和坐标。
2. 碎步测量在控制点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测钎和直尺等工具,沿着地形走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立一个碎步点。
对每个碎步点进行高程和坐标的测定。
3. 数据处理采集到数据后,我们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每个碎步点的高程和坐标,以及各点之间的相对高差。
4. 地形图绘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我们绘制出了该工程区域的地形图,反映了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地貌特征。
四、实习成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碎步点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相关仪器的操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严谨细致的态度是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实习期间,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天气恶劣、仪器故障等,但通过团队协作和请教老师,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完成了实习任务。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为今后的工程测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纬仪碎部测量实习报告

经纬仪碎部测量实习报告篇一: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地点:南华大学起讫日期:班级:土木1204班组别:5组姓名:张玳辉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三、实习时间安排四、测区概况五、图根控制测量六、地形图测绘七、建筑物测量八、结束语附录前言通过学习《测量学》一书,我们对测量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周末的测量学实验,我们学会了仪器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测量方法。
综合所学,这两周的时间,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习,这让我们对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们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利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过硬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或道路曲线的测设,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为今后解决实践工作中有关测量问题打好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⑴测绘图幅为20×20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1张;⑵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设计1栋建筑物,计算出测设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坐标,将它们测设于实地,并作必要检核;⑶了解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 接收机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三、实习时间安排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土木1201班测量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四、测区概况1、位置:南华大学南华广场喷水池北面到公路面积:大约7600 m22、主要建筑物:花圃3五、图根控制测量(一)导线测量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2、观测、纲要(丈量、瞄准)、限差①边长测量②水平角测量3、计算①整理测量数据,绘略图,再填入数据②坐标利用及反算③导线计算程序1°边长测量,用钢尺的一般丈量方法,导线边往返丈量、计算,每尺段均应丈量2次,2次长度之差≤6mm,边长往返丈量相对较差K≤1/3000。
碎部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碎部测量是测绘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技能,它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基础。
通过碎部测量,我们可以获得地形地貌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测绘理论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碎部测量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解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碎部测量的仪器操作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对地形地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测绘实习基地四、实习内容1. 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实习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
碎部测量是指在地形图上精确地表示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的实际情况反映到图纸上,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等提供依据。
2. 碎部测量的仪器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方法。
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和指导,我们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水平角测量、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等。
3. 碎部测量的实地操作在实习基地,我们进行了实地碎部测量。
首先,我们确定了测区的范围,并进行了平面控制点的布设。
然后,我们按照碎部测量的要求,对测区内的地形地貌、地物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
4. 碎部测量的数据处理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
实习结束后,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了地形图和地物图。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碎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操作技巧;3. 提高了地形地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4. 培养了团队协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碎部测量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碎部测量在工程、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碎部测量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需要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数字测图实习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学院: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地点:三校区、大花岭
班级:0908
组号:07
姓名:胡冯伟
学号:2009301610284
教师:曾文宪
申丽丽
20011年06月14日至 20011年06月26日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的过程
3.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二、测区概况及实习任务
地物测量:在信息学部观测500m*500m范围的地形图
地貌测量:主要以大花岭为主观测500m*500m范围的地形图(等高线为主)
所成的地形图都是1:500比例尺
三、作业所需仪器及其依据的规范
1.测量仪器:5’’全站仪一台、棱镜两个、脚架3个、棱镜杆一根
2.其他工具:计算器一个,雨伞一把
3.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14912-200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四、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过程
1.技术设计:
任务概述:信息学部以地物为主,大花岭以地貌为主,测量两幅以1:500
比例尺地形图
测区情况:信息学部主要是公路、教学楼,图书馆,房屋公寓,及人工草
地和花坛为主的地物,所涉及的地貌很少,高程点主要以一定
密度的高程注记为主
大花岭主要是四座小山丘,配合有一定的地物(公路,草地,
食堂,教学楼)
技术方案设计:
在信息学部先通过控制测量建立控制网,然后将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平差。
最后在控制点的基础上碎步测量,在碎步测量期间,如果有直接观测不
到的点,就通过支导线来解决,支导线不参与平差计算
由于时间有限在大花岭不通过建立控制网,直接运用碎步测量的方法计算各个控制点的坐标,不经过平差计算,控制点随着碎步点同时测量(一步测图
法)。
组织与劳动计划:
在信息学部测图的过程中,胡冯伟,万磊负责草图,李杨,彭敏负责测量,每隔一天测量人员和草图人员互换
在大花岭实习过程中,主要是以山头做为边界,彭敏画南面山头,李杨画东面山头,万磊画西面山头,胡冯伟画地物,在山头上扶尺人员按照信息学部测图的人员安排。
整个测图期间胡冯伟保管全站仪和一个三脚架,彭敏保管棱镜杆和工具包,万磊保管一个棱镜和一个三角架,李杨保管一个棱镜和三脚架
财务预算:主要是在大花岭实习过程中中午吃饭,大家AA制
2.图根控制测量
①控制点不设及网图
采用图根导线测量,在高级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在特别困难的地段布设成支导线,并假设一点坐标及一边的坐标方位角作为起始数据;
方便仪器安置且通视良好利于导线测角和测距;周围无遮挡、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点;考虑仪器与人的安全问题,避免选在道路中央;选定点后,立即用红油漆标记并编号
②测量方法
测距:往返观测一测回
测角:观测一个侧回,采用盘左,盘右观测
高程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方法
布设支导线,水平角观测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
③技术指标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正负0.5mm 邻近地物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正负0.4mm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正负0.15mm
图根导线测量:导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2500;测回数1;方向角闭合差不大于正负40倍根号n秒;圆周角闭合差不超过正负40’’
三角高程测量:联测是用四等水准测量方向法观测,其往返高差不符值不超过正负20被根号L(L为路线长度,以km计);竖角指标差不超过25’’;
对向观测较差不超过0.4*S;环线闭合差不超过正负40倍根号D(D为导线总水平距离)
④计算成果及质量分析评价
见所计算的表格(三角高程计算表、导线坐标计算表)
3.碎步测量
①测量步骤
首先建立控制点和碎步点文件,在控制点假设全站仪,棱镜放到与其邻近的控制点,在全站仪上输入测站坐标(采用调用的方式),然后调用后
视点的坐标,瞄准棱镜,输入仪器高和棱镜高,进行检核和定向。
一切满
足精度后,进行碎步测量;棱镜杆放在所测的点上,用全站仪测量碎步点
的坐标和高程,草图人员跟着扶尺人员绘制工作草图,在工作草图上记录
地形要素名称,碎步点的连接关系。
②地物地貌特征点的选取
地物特征点主要是房角点,公路的转点,花坛的边界点、适当密度的高程注记点,在圆弧处适当多选取几点
地貌特征点主要是山脊线和山谷线,在山谷线和山脊线上适当选取多点,然后再山的两面按照10——15m的距离选取一定的碎步点
③碎步测量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
在遇到一些测不了的点时,采用支导线的方法解决,
测量房屋的房角点时,有时只能测量房屋的两个房角点,用支导线又太麻烦,采用卷尺量取房屋的宽度和长度,这样减少了工作量
在导入数据的时候,出现导入数据的格式不对,在几台电脑上导入数据(所有的参数都正确的前提下)都不成功的前提下,各组先是讨论问题,
然后问老师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最后只得在一定的时间测完后到老师办公
室导数据。
测量地物时,在山头上选取碎步点的间距不清楚应该是多少,主动问老师解决问题(是10——15m)
在测量碎步点定向检核时出现了测量的坐标与输入的坐标差了太多,先是检查后视点的点位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再检查测站点的坐标调用
是否正确,如果都不正确的话,让扶尺的人将尺子扶正。
4.内业成图
①成图要点
定显示区:进入CASS7.0后移动鼠标至“绘图处理”项,按左键
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选择“绘图处理”中的“展野外点点号”,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
点号定位:选择屏幕右侧“点号定位”,选取相应的数据文件
然后根据草图中各个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其相应的地物属性,连接各个点
绘等高线:展高程点。
用鼠标左键点取“绘图处理”菜单下的“展高程点”,将会弹出数据文件的对话框,找到C:\CASS50\DEMO\STUDY.DAT,选择“OK”,命令区提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米):直接回车,表示不对高程点注记进行取舍,全部展出来。
建立DTM:用鼠标左键点取“等高线”菜单下“用数据文件生成DTM”,将会弹出数据文件的对话框,找到相应的数据文件,选择“OK”。
然后在画图区域选取一定的范围,按下enter键
画等高线:在“等高线”中选取“绘制等高线”
画图幅:在“绘图处理”中选取“图纸空间图幅”,精确到米,指定图幅的左下角坐标。
②成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由于定向不准的问题,导致整幅图偏了,在cass中“编辑”选取“旋转”按照提示旋转所需旋转的图形
在所有的画图结束后,发现图幅不够,只能再到现场补测,以填补空缺的图幅在cass成图的过程中由于扶尺不是那么的精确,导致房屋有些角不是直角,通过移动点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遇到有些需要修剪的图形,可以再工具栏中选择修剪命令,修剪相应的边
绘制等高线时,发现有些等高线竟然相交了,这是不允许的。
还是通过移动点的方式解决问题
由于cass是盗版,可能有些命令无法实现,在等高线修剪时,在通过亭子,花
圃等的地方无法修剪等高线,还是通过修剪的方式,修剪等高线
四、成图结果
大花岭地物图
大花岭的细部图幅组成
信息学部数字化成图:
信息学部数字化成图细部图幅处理:
五、实习总结
1.个人在实习中所做的工作
在图根控制测量中,参与实地选点、担任测量人员、并计
算导线计算表。
在碎步测量中担任画草图人员、扶尺人员、测量人员
看管全站仪和一个脚架
同时还作为小组的安全保卫任务,时刻提醒小组成员安全
第一
参与了小组整个实习计划的制定
2.对实习的建议
就是在大花岭实习的时间可以适当的加长,在大花岭的实习的日期可以选择天气比较炎热的天气,这
样可以更好的让同学们体会测绘的艰辛,从而培养吃苦耐
劳的精神。
还有就是全站仪导数据的数据线可能有点过时了,好多电脑都没有配套的借口,建议学院换个直接
可以用USB作为借口的数据线。
在测量大花岭地形图时,很有可能因为天气的原因会有体质差的同学中暑,所以建议学院在野外实习
的时候配上一名护理医生。
这并不会影响同学们实习锻炼。
综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