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百科系列-莆田木材行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莆田红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莆田红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莆田红木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红木是一种古老而尊贵的材料,其精美的纹理、质感和耐久性使得其成为家具制造中的瑰宝。

莆田作为中国红木家具的制造中心,一直以来都在红木产业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莆田红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莆田红木发展的现状。

莆田地区的红木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红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莆田的红木企业遍布全国,拥有大量的红木制造工坊和经验丰富的工匠。

这使得莆田红木具备了更高的制造工艺水平和更大的产量能力。

此外,莆田红木企业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设计,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他们不仅对传统的红木家具进行传承,还推出了一系列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产品。

这些努力为莆田红木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商业价值。

然而,莆田红木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红木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原材料的采集变得困难。

红木树木的生长周期长,因此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红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价格波动较大,这对红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不确定性。

另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也对红木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莆田红木的未来发展仍然值得乐观。

首先,莆田红木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是其竞争优势之一。

他们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工艺,可以生产出精致、优质的红木产品。

这种高品质的产品正好满足了现代人对家居生活的追求。

此外,莆田红木企业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他们参加国际家具展会,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

其次,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莆田红木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红木家具一直以来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古朴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但现代人对家居风格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因此,莆田红木企业需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和元素,创造出更具创意和时尚感的红木产品。

这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有助于红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木材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

木材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

木材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木材产业是一个传统的重要产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木材产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产品。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木材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木材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发展新的业态。

1. 绿色环保产业化趋势面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木材产业必须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推动木材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一方面,木材企业应加强原材料的监测和管理,禁止采伐和销售非法木材,推行可持续林业管理,实行木材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另一方面,木材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

同时,木材企业还可以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饰材料,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促进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2. 创新技术应用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新一代的制造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时代。

木材产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也需要借助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例如,木材企业可以引进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木材企业还可以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木材产业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木材产业主要生产木材和木制品,但新的发展趋势表明,木材产业将逐渐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木材企业可以发展木材加工业,开展木材的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木制品和家具,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木材企业还可以发展与木材相关的新兴产业,如生物质能源产业、林业旅游产业等,拓宽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市场前景。

同时,木材企业还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开发木材与其他材料的复合产品,推动产业的融合和创新。

4. 网络化和集约化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木材产业也逐渐面临着网络化和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木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木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木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木材作为人类使用最久的材料之一,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木材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需求、供给、技术、工艺等方面,对木材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就需求方面来看,木材行业的前景广阔。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家具、地板等领域对木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木材市场迅速扩大,给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木材在装饰、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景观、艺术品等,给木材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供给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森林资源的持续减少,各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同时,环保意识的普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那些具有可持续林业管理认证的木材产品。

因此,未来木材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需要加强森林管理和濒危物种保护,防止非法伐木和乱砍滥伐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推广林业认证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可持续林业管理方式,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同时,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也为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木材加工和利用方面,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比如,木材干燥设备的改进可以提高木材防虫、防腐的能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新型的木材复合材料可以使得木材的强度、防腐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宽了木材的应用范围。

此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也使得木材行业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再者,木材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木材行业的发展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如原木价格的上涨、国际贸易的摩擦等。

另一方面,木材行业还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人造板、钢木结构等替代品的出现,给传统木材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木材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莆田木雕造像分析与产业转型创新研究

莆田木雕造像分析与产业转型创新研究

莆田木雕造像分析与产业转型创新研究
莆田木雕造像是指以木材为材料,经过刻刀、透镂、立体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的艺术品。

莆田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宗教、园林等领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工业化的发展,莆田木雕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境。

首先是人才流失和传承困难问题,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导致了技艺的失传和发展停滞。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降低和同质化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低价同质的产品占据了市场,高价精品的销售遇到了困难。

最后是材料的短缺和高价问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木材的采伐和加工受到了限制,导致了材料价格的上升和数量的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莆田木雕产业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一方面需要通过传承和培训等方式加强技艺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增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品牌建设和创新设计,开发出更具艺术价值和时代感的产品,满足不同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同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需要优化和集成,如与文化旅游、建筑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和提高产业附加值。

总之,莆田木雕产业需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创新和转型为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艺术品位。

莆田百科系列-莆田医疗行业的发展

莆田百科系列-莆田医疗行业的发展

莆田百科系列-莆田医疗行业的发展来自莆田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70多万,足迹遍及4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各大中城市有50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含贸易额)2000亿元,成为福建商界的一支劲旅,并与徽商、晋商、浙商、湖商、苏商为世人所熟知。

截止2004年底,莆商在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等行业,每年为外地创造GDP600多亿,产值超2000多亿。

而在全国1500多家民营医院,高达80%也为莆商所掌控。

据莆田《湄洲日报》报道说,东庄镇有2.1万外出人口,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从事医疗行业,经营医院200多家。

据估算,全国现有上规模的民营医院约80%为东庄人所有,固定资产300多亿元,行业年创利润13亿元。

究竟有多少人在外从事医疗行业,没有人能准确给出一个统计数字。

按照当地干部的说法,他们平时与家乡的联系很少,至多也就是春节时回家几天。

在秀屿区政协主席康乃良的办公室,我们得到一份较为详实的材料。

这是区政协2004年4月对东庄镇专题调研后形成的。

据不完全统计,秀屿区在外医疗行业企业共有1万家(东庄镇占93%),资产总数360亿元,年营业额3050亿元,员工总数63万;在外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0家(东庄镇占80%),资产总数25亿元,年营业额50亿元,员工总数5万。

而在与秀屿区委书记李辉龙的交谈中,他提供的数字是:全国注册的医院1万家左右,莆田人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占15;全国2000家上规模的民营医院,莆田人占了85%。

这里说的莆田人,基本就是东庄人了。

因此,东庄究竟有多少人在全国创办了多少医院,可能还是一个谜。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镇有那么多人在全国从事医疗行业,在全国绝无仅有。

说起东庄人的从医史,如今已金盆洗手多年、身为“陈靖姑祖庙管委会主任”的陈德良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笔者注:如果说妈祖是莆田的“海上女神”,那么陈靖姑则可以说是莆田的“陆上女神”,在大陆以外也有很多信众,尤其是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

莆田木材帮 一个隐秘商帮的生存法则

莆田木材帮 一个隐秘商帮的生存法则

这种乡情在莆仙话里有一句话概括得 堂哥,全都在做木材生意,和张国林家一 比我大 2 岁,他名声好,在老家一个包工 0
关于童年,张建东对在北京石景山黄 很熨帖 :长安虽好不如 旧居。 这话是 潘 样,潘家的 7 “ ” 兄弟也是个联合体。“ 大堂哥
庄度 过 的那一 年印象 最深 。那里 的木 材厂 文春对记者说 的。在北京朝阳管庄的一处 规模 很 大 ,乌 泱泱 都是说 莆 田话 的人 ,他 院子里,记者见到了 4 岁的潘文春,他就 头那里帮我借了 钱,当时是三允息。 5 ”就 常常 在厂里 的大 圆木 和木 方垛 上爬 。一 年 是被张国林称为公司幕后 “ 大老板”的人。 这样他和堂哥潘文龙搭伙,两人一起凑了 后,他 跟 着大伯 搬 去了海 淀 的西北 旺 ,在 说起 木 材 帮的来 龙去脉 ,他 比张 家伯侄 追 二三十万元 ,就往 东北跑 。 那 里开始上学 。 张建东记得 , 时候家里 只有一 套锯 , 小 溯 得更远 。 那时候 的兴安 岭木材 资源很丰富,所 木 材 帮的 最早起 源 ,是 莆 田忠 门乡下 谓 “ 火车一响 ,黄金万 两” 。塔河 的加格达
起 回莆 田过 年。 张 国林 说 , 莆 田的元 宵 有 了三五 万块钱 的潘文春 开始正式 进入 木 ” “ 潘 文春家 有兄弟 4个,另外还有 3 个 在 绥芬 河 车站 附 近 的一 家 沙县 小 吃, 节是 全 国最 热 闹 的,去 湄洲 岛拜 妈祖 ,初 材行业 。
刚刚 1 岁的张建东用向大伯临时要的 10 六开始到处 搭台唱莆 仙戏 。 8 0 ” 元钱请记者吃了一 顿早餐。
“ 我来的时候,在北京做各种生意的 年来, 房子没有翻建过, 只是在里面改装修。
莆 田人 顶多 有一 两 万人 ,到 现在 ,连家 属 在内,已经有 1 万人。 文春说 。 5 ”潘 记者见 到潘文春是在一 个早晨 ,他 刚 刚在办公 室旁 的佛 堂做完 早课 。他 的法 名

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

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

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莆田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市,但却因其独特的产业发展而闻名于世。

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等。

本文将就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读者能对莆田的经济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要了解莆田产业的发展趋势,就需要从历史背景入手。

莆田是中国鞋都,有着悠久的鞋业历史。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莆田的鞋业开始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这个产业集群主要由鞋业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鞋厂、鞋子销售商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莆田的鞋业一直都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全球市场的变化,莆田的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鞋业的利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鞋业逐渐崛起。

面对这些挑战,莆田的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在过去几年里,莆田的一些企业开始积极转型,不再仅仅生产廉价的鞋子,而是开始注重高品质和创新。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加强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一方面,莆田的鞋业开始向高端领域发展。

一些企业开始进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他们通过与设计师合作,推出独特的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同时,他们也开始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通过这些努力,莆田的鞋业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份额。

另一方面,莆田的产业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除了鞋业之外,莆田还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

一些企业开始将农业和文化资源与鞋业相结合,推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比如,一些企业开始生产以莆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鞋子,或者推出以莆田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鞋子。

这样的多元化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够带动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莆田的产业还受到政策支持的影响。

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如减税降费、优惠贷款、扶持科技创新等。

莆田发展的发展趋势

莆田发展的发展趋势

莆田发展的发展趋势
莆田作为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产业升级和转型:莆田市将致力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莆田市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3.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莆田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4.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莆田市将着力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吸引外资外商,推动国际化发展,加快打造国际化经济合作新平台。

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实现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

综上所述,莆田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以产业升级和转型、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和国际化发展为主要方向,努力实现经
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优美、国际化水平较高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百科系列-莆田木材行业的发展随着莆田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着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鞋革行业、电子行业、水产行业、金银珠宝行业、医疗行业、建筑与木材行业、旅游业···等等都得到十分迅猛的发展态势。

“无莆不成市”、“忠门人走天下”莆田人出众的经商头脑在各行各业都暂露头角,在全国各地为各地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业绩与贡献。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自古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弃田另谋他业,背井离乡异地求谋生计,逐渐养成闯荡天下的习俗。

根据历史资料,莆田人的经商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其足迹开始涉足东南亚。

渐渐的,莆商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商帮,并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经营着从修鞋到钱庄诸种行业,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

在界外甚至流传这么一个说法:东庄人开医院,忠门人卖木材,东乔、北高人卖金银珠宝,而笏石商人受这几个地方的影响,更是横跨这三大产业,据说现在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模具钢材行业,几乎是笏石人的天下,而在全国,仙游人的仿古家具产业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据相关数据统计:莆田商人控制了全国80%的民营医院,60%的木材市场,30~40%的金银,珠宝交易。

知名产业:服装纺织类生产、鞋革类、旅游、啤酒、电子、古典工艺家具、旅游、金银首饰。

知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莆田市·截止2012年共有中国驰名商标共有14个,不包括在外地经商的莆田人在外地创造的品牌,在全国驰名商标城市名义上排名约50名,这些中国驰名商标分别是:才子服饰、雪津啤酒、卡朱米羽绒服、三棵树涂料、保兰德箱包、闽中有机食品、华昌首饰、天下农庄大米、沃特运动鞋、云敦衬衫、金威世家男装、东奕机械、国圣酱菜、百祥车饰莆田木材商业在北京木材市场,近乎100%的市场为莆田人垄断,而现在全国各主要木材集散地或口岸掌控局面的,几乎也都是莆田人。

莆田人(主要指秀屿区的忠门镇人)做木材是全国出了名的,从1980年代初,莆田人挑着木蒸笼闯荡东北做起木材生意,从单干发展到合伙经营,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武汉、昆明……把木材生意做遍全国。

“莆田帮”也在全国木材行业声名鹊起。

据介绍,莆田人在外地从事木材经营的约有16万人,经营企业8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800多家,年创产值100亿元。

据说全中国木材市场70%由福建莆田人经营。

这样一个不产木头的地方,十几年来不仅把木业做成当地的支柱产业,还成为国际木材市场不可忽视的供应商。

莆田市地处沿海,这里没有任何森林资源,可就是这样一个不产木头的地方,十几年来不仅把木业做成当地的支柱产业,还走向国际,成为国际木材市场不可忽视的供应商。

莆田木材经销商的发迹,与其说是他们选择了市场,还不如说是市场选择了他们。

莆田人早期是带着家乡传统的手艺——编蒸笼,开始走向全国的。

卖蒸笼虽然没有让莆田人富起来,但却给了他们比金钱更难得的市场信息和闯市场的经验。

莆田人敏感地捕捉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就像偌大的工地,到处在建高楼,到处需要钢筋水泥木材。

对木材有着天生好感的莆田人把目光瞄向了大森林。

中国木材最丰富的地方,不外乎两个地方:一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二是西南的深山老林。

莆田人凭着做蒸笼积攒下来的商业经验,毫不困难地找到了这两个地方。

据统计,莆田在东北经营木材,人数最多时达到10万人。

大小兴安岭的沟沟坎坎留下了无数莆田人的足迹,其中东到牡丹江,西到满洲里,北到漠河,到处可以听到发声独特的莆田口音。

莆田人在大小兴安岭挖到了“第一桶金”,他们通过市场,把东北的桦树、落叶松源源不断地运到北京、上海等基础设施正搞得红红火火的大城市……后来,莆田人的经商版图越来越大,从北京到整个华北,从上海辐射到长江流域。

如果说,莆田人到东北是把那里的森林作为建筑用材来卖,那么,莆田人跨入西南,则是把当地的檀木等贵重木材作为艺术材料来卖。

以后,莆田木雕声名远扬,正得益于这些莆田人把一批批贵重木材运到老家,为家乡工艺大师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创作材料。

现在,木雕已成为莆田市的另一个支柱产业。

这也许是莆田人经营木材意想不到的一个杰作。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国家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要求,曾经是木材资源最丰富的东北、西南,转眼间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区。

这无疑给以经营木材为主营生意的莆田人重重一击。

但也有少数莆田人从中窥探出更大的商机——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内木材必然更加紧缺,木材的供求关系必然有利于供方,只要开拓林源,就会有更大的生意。

于是,一批经过市场洗礼的莆田人走在了前头,把目光盯到了中国的邻居——俄罗斯和缅甸,这两个国家的木材分别与中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木材相似。

完成了原始财富积累的莆田人当然有能力也有财力,他们组成公司,买断俄罗斯和缅甸的林区,在当地伐木,然后再运到国内,沿着早已设计好的经营路线,继续讲述森林与财富的神话。

如果说,当初莆田人到邻国去寻找林源是被迫的,那么在事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他们到更遥远的国外去买木头,加工后再卖到外国人手中,则是主动出击、未雨绸缪——莆田人开始成熟了。

是的,如果没有成熟的目光,他们又怎能下如此巨大的决心,把寻找林源的生意整整跨越了一个大洋,把生意做到了美国土地上呢!莆田人这回盯上的是阿拉斯加,一个大部分中国人还很陌生的冰雪主宰之地。

这里滴水成冰,但也为寒带针叶林生长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树木大多上百年,结实厚重,这样的木材无疑是制作高档木材家具的理想材料。

精明的莆田人把它们不远万里运回自己的家乡。

莆田拥有天然良港——湄洲湾,这是连通世界的黄金水道。

来自美国阿拉斯加的木材一路漫游,在湄洲湾的秀屿港卸下,莆田人把它们生产成耐用、环保、美观的实木门、实木地板和家具,然后又通过黄金水道,再卖回美国本土,卖到日本、欧洲。

如今莆田生产的实木门正是众多木业中的拳头产品之一。

据莆田木业行业协会会长吴金良介绍,生产实木门所需的原料全部取材于美国阿拉斯加山脉及加拿大原始森林,检疫除害依托我国海港口岸惟一正式批准的“秀屿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

通过大方材的蒸煮、刨切、贴面、双端铣等10多道工序精心加工,产品品质上乘。

目前他们正努力开拓中东、非洲、南美洲木材家具国际新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如果说过去经营木材的莆田人是走南闯北的游击队,那么现在的莆田人开始营造自己的根据地,并开始打造真正能够闯荡天下的正规军。

这就是莆田人创造的木业神话。

除此之外,莆田还有以下这些傲立全国的头衔:莆田常太,中国枇杷第一乡,中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

莆田仙游,中国品种最优、品质最优的龙眼生产基地。

莆田仙游,中国木雕之乡,中国木雕第一乡。

莆田涵江,中国养鳗重区,中国最大的养鳗基地。

莆田南日岛,中国规模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浅海浮筏式网箱养殖)。

莆田灵川镇下尾村,中国花蛤第一村,中国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

莆田新度,中国禽苗养殖第一镇,中国最大的禽苗养殖基地。

莆田江口,中国电子科技示范区,曾一度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基地。

莆田雪津啤酒厂,中国啤酒8强,单厂产量全国第一(已为比利时英博集团收购)。

莆田佳通轮胎厂,中国轮胎巨头,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由菲律宾投资)。

不得不承认,在精明、敢于拼搏的莆田人中,的确出现了一大批“木材大王”、“陶瓷大王”、“钢铁大王”,而且在金银珠宝、运输、工艺、物流、果品、食品、鞋帽服装等领域中,也有许多颇具实力的实业家和行业经营的佼佼者。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虽然莆田市涌现出了像“雪津啤酒”、“沃特篮球鞋”、“三棵树健康漆”等一些中国名牌,但与莆田人在外纵横天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莆田本土经济尚未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莆田经济发展现状的一大遗憾局面。

近年来经济概况莆田地处东南沿海,在83年建市时,是一个偏重于农业化的城市,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莆田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民资回归工程,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逐渐优化。

2002年,全市生产总值226.57亿元,位居全省第九位。

2003-2008年,我市经济连续几年在高位平稳运行,全市生产总值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呈现出逐年提速的稳定性。

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是生产总值609.96亿元,仍保持15.0%的高增长,增幅居全省第一位: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十百千”目标。

即财政总收入增量10亿元,GDP增量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量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320.70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8.85亿元;圈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81亿元,从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出:莆田已经从一个农业市上升为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城市。

GDP:2000年183.86亿元,2001年203.48亿元,2002年232亿元,2003年242.7亿元2004年300亿元,2005年359亿元,2006年GDP423亿元,2007年512亿元。

2008年610.96亿元,比增15.0%,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增幅仍然位居全省首位。

2009年690.72亿元,2010年816.98亿元,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055.37亿元,同比增长15%,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41256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13.5%。

按近年来,这里已成为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的热点,现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56家,已建成投产“三资”企业668家。

2002年后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开始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势头,2003年和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2.4%和13.0%,增幅由全省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34.2%,增幅由全省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2005年莆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3%,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2006年GDP增长16.5%,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二位。

2007年增长16.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创莆田二十多年来最高水平。

2008GDP增长15.0%,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200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1.72亿元,增长14.5%,居全省首位。

莆田市2010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增幅位居全省首位。

莆田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GDP增幅全省首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南日镇的南日鲍、莆田枇杷、莆田桂圆、度尾文旦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