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专利申请号的新变化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年和1993年的两次调整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年~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
专利号前的ZL 为汉语“专利”的声母组合, 一 般用在专利公报或检索工具中。
共用一套号码的编号方式,突出的优点是方便查阅, 易于检索。
不足之处是:由于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撤回、驳回、修改或补正,使申请文件不可能全部公开或按申请号的顺序依次公开,从而造成文献的缺号和跳号(号码不连贯)现象,给文献的收藏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1989年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作了调整。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专利文献中,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 89103229.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它含义不变。
(2)自 1989年开始出版的所有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序列 顺排,逐年累计。
起始号分别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 开始,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 开始,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 开始,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 开始。
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伴随1994年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 ),1995年4月开始公布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为此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又有新变化。
第三阶段:1993年后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位数字组成。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介绍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及法律特征严笑卫1991年和1992年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发明保护领域通过了两部具有根本性转变的法律,从而导致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专利文献在名称、组成和内容上发生重大变化。
自1931年至1991年7月1日以前,前苏联对发明实行发明人证书及专利的所谓“双轨制”保护并采取完全审查制。
因此,发明说明书具体划分有以下4种形式:1.授予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1。
2.授予补充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2。
3.授予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3。
4.授予补充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4。
1991年7月1日“前苏联发明法”生效。
正是这部法结束了历时60年的“双轨制”保护制度,采用国际通行的单一专利制度。
在实施该法的过渡时期,对要求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尚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人证书申请,或对申请已做出授予发明人证书决定的,以及在1991年7月1日已授予发明人证书有效期自申请提交之日未满20年的,前苏联专利局根据发明人与申请人共同提交的书面请求授予专利权。
属于最后这种情况,即根据发明人证书剩余有效期转换的专利,原有的文献号编排顺序不变,也不再出版转换后的说明书全文。
只是在《发明》公报的“转换为专利的发明人证书”通告栏中公布这些专利文献号码清单。
转换的专利号共有6689件,其中3981件在1992年的公报中通告,2708件于1993年通告。
对在1991年7月1日还未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将专利权授予前苏联国家发明基金会。
这类专利共有100余件。
法律还规定,在1992年7月1日前未提交上述书面请求的原已颁发的发明人证书仍然有效。
对要求授予专利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前已授予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尚未届满的视为根据“苏联发明法”授予的专利。
随着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的解体,统一的发明保护领域被打破。
从专利申请看技术创新的趋势

从专利申请看技术创新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竞争,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专利作为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技术创新的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专利申请的数量、技术领域、国家差异等方面来探讨技术创新的趋势。
一、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据国际专利组织(WIPO)的数据显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等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更加迅猛。
这一现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二、技术领域的变化和创新热点技术创新的发展是与各个领域的创新需求密切相关的。
在近年来的专利申请中,一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明显的热点趋势。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
这些领域的兴起与社会的需求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一些传统领域如能源、电子、制造等仍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不断出现新的技术背后的专利申请。
三、国家差异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不同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也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专利申请数量和技术领域的分布上。
一些国家如美国、中国、日本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领先地位。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在专利申请方面仍然相对较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此外,不同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分布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在某些领域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其他国家则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这种国家间的角力也推动着全球技术创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
技术创新的趋势不仅体现在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还体现在技术领域的多样化和国家间的竞争中。
中国专利申请编号

中国专利申请编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是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受理专利申请时给予的唯一标识号码。
申请号对于申请发明创造的临时保护、专利文献的索引以及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的编号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最新的编号体系中,申请号由13位数字组成,包括申请年号、申请种类号和申请流水号三个部分。
其中,申请年号表示专利申请受理的年份,申请种类号用1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表示发明,2表示实用新型,3表示外观设计),申请流水号用7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的顺序号。
申请号中还包括一个小数点和一个计算机校验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与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等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编号规则和含义。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和识别。
PCT编号说明

国际申请公布,不
为 WO+4 位年
2008.12.31
A2
2004/000003A2 带国际检索报告
布号按年连续编排, 代/6 位阿拉伯
2003-12-31
文献类型按 A1,
数字号码+文献
国际检索报告在 WO
A2,A3 进行区分。 种类标识代码
A3
后公布,带有修订 2004/000003A3
(A1,A2,A3)
文献动态与服务专利文献研究表1国际局公布的国际申请说明书文献编号情况出版年代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19781019200207a3a2文献类型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国际申请公布不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报告在后公布带有修订的扉页a120027420031230a3a2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国际申请公布不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报告在后公布带有修订的扉页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表现形式wo8603580a119860619wo0122902a220010405wo0122902a320011025wo02051231a120020704wo02067564a220020829wo02067564a320021010wo2008136029a120081113wo2004000003a220031231wo2004000003a320050106wo2009124327a120091015wo2009064654a220090522wo2009064654a320090813wo2009064654a420091015文献号的标准形式及说明woyynnnnnkn为wo2位年代5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nnnnnnkn为wo2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yynnnnnnkn为wo4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yynnnnnnkn为wo4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a4a8a9每件申请给予一个国际申请公布号公布号按年连续编排文献类型按a1a2a3a4a8a9进行区分
专利说明书种类识别代码及其含义.

根据WIPO PCIPI制定的ST.16专利文献 类型识别代码,2001年1月2日美国专利说明 书种类标识代码全面调整,下面括号中的标 识为调整后的代码。目前已经出版的专利说 明书种类有以下几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
美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特点:
(1)申请号为多年循环编号(一个循环期约为一百万号),系列码含义 (申请种类、起始年代) 发明专利申请、植物专利申请01/000001—28/000001(自2004年12月至今 进入系列码为11的循环期)。 例:08/101840为一件植物专利申请号,08/101841则为一件发明专利 申请号。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9/000001~ 临时专利申请 60/000001~ 单方再审查请求 90/000001~ 双方再审查请求 95/000001~ (2)自2001年出版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号按年编排,例 US2001/0000001A1 (3)其它专利文献号按各自流水号系列顺排
4
中国专利说明书 1.1985-1992年各类说明书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 这是一种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 利权的说明书。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后,经初 步(形式)审查合格,自申请日(或优先权 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出版发明专利申 请公开说明书(见图1)。1985年出版至今。
5
申请号 发 明 2003 1 0100002. X 专利号 ZL 2003 1 0100002. X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发明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2003 8 0100002. X
2003 2 0100002.5 2004 9 0000001.3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澳大利亚专利文献编号及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变化分类文档处霍庆云随着2001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新的专利种类——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产生以来,澳大利亚专利局于2001年9月开始酝酿使用新的专利文献号码系统及新的文献标识,并经过两年的准备,于2003年8月7日启用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和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一、 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将专利和创新专利的号码分别按以下方式编排:1.专利申请号与授权专利号使用同一号码系列。
专利申请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组成:年代4位数字,申请序号6位数字,申请序号从200000号开始。
完整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3200008,授权专利号同样为2003200008。
2.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替代原来的小专利(petty patent)。
创新专利申请号也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100000号开始编排。
完整的创新专利申请号为2003100005,授权创新专利号同样是2003100005。
3.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也为临时专利申请号规定了编排方式,同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900000号开始编排。
为了便于区别新旧澳大利亚专利编号体系,现将新、旧专利编号体系通过下表做一对照:编号体系 专利种类 申请号 授权专利号 创新专利 N/A N/A旧体系专利 12345/2001 516345旧体系 临时申请 PA1234创新专利 2001 100005 2001 100005专利 2003 200008 2003 200008新体系临时申请 2003 900000二、 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采用WIPO的国际标准,将原来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A1、B1、B2和B3扩展为A1、A2、A4、A5、A6、A8、A9、B1、B2、B4、B8、B9、C1、C4、C8和C9,并赋予相应的名称。
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实用新型授权号

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实用新型授权号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专利号的组成方法如下: a.申请号的组成:年份(2位)-专利类型(1位)-流水号(5位)-.X(校验位)。
如02126306.x,前两位02表示2002年申请的;第三位的1表示发明专利(如果是2则表示实用新型专利,3则是外观设计专利,8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发明专利申请;9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四至八位表示当年的流水号,也可看作是2002年第26306位申请者;最后.X为校验位,是指以专利申请号中使用的数字组合作为源数据经过计算得出的1位阿拉伯数字(0至9)或大写英文字母X。
专利申请号于2003年底作了更改,其中年位为四位,如02年申请的,则用2004表示;专利类型没变,流水号由原来的五位升到现在的7位,如200410001635。
b.公开号:亦称专利文献号,在专利的初审结束后,给予公开号,组成方式为“国别号+分类号+流水号+标识代码”,如CN1340998A,表示中国的第340998号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阶段是怎样的?刚刚在超凡申请过实用新型专利,刚拿到授权,主要是以下两个步骤:(1)授权:在通过初步审查后,审查员会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
申请人在接到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之后,需要办理以下登记手续: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公告印刷费以及专利证书印花税。
(2)颁发证书:申请人在办理登记手续之后即可获得专利证书。
此段时间约为2-3个月左右。
实用新型多久可授权实用新型,从申请日到授权公告(拿到专利证书),6-8个月。
实用新型目前没有加快程序。
基本上一样,不过实用新型是一定要提供附图的,至少一幅。
实用新型专利多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递交申请以后4个月左右授权,授权了需要及时缴纳登记费,印花税和年费,科易专利站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实用新型专利拿到了授权通知书意味着专利已经授权吗?此时申请号已经成为授权号了?实用新型伐经过实质性审查,拿到授权通知书后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拿到专利证书后就是授权了,这时申请号就是专利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号举例
说明
DE
德国
1 95 00002.1
2 95 00001.5
3 99 02380.1
4 99 03073.7
5 89 00001.2
6 89 00001.4
10 2004 000001.7
20 2004 000001.3
50 2004 000001.4
60 2004 000001.9
3 04 30800.5
第6-10位数字表示00000-99999之间的申请顺序号
2001年பைடு நூலகம்月24日以后的编号体系:
创新申请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1”表示创新专利申请*
第6-10位数字表示00000-99999之间的申请顺序号
*2001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正式建立创新体系,创新专利逐步取代原有的“小专利”,经形式审查即可授权,有效期由6年改为8年。
第二个破折号后的7位数字表示申请顺序号
申请顺序号大于700000的表示PCT申请。
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PCT/DE79/00016
PCT/IB94/00041
PCT/CA2004/123456
2004年前的编号体系:
PCT=表示PCT申请
斜线中的字母代码表示PCT申请受理国(局)
斜线中的数字表示PCT申请年号
各国专利申请号的新变化
专利文献部严笑卫霍庆云
为便于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我们对各国专利申请号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跟踪。在这里我们将各国的专利申请号与原有的专利申请号汇总列表如下,以有利于方便的使用各国的专利文献。
在资料汇总中为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将专利文献使用频率较高的国家优先列出,并按国家代码的英文字母排序。
AU
澳大利亚
PA0001
81895/87或
1993 46915
2002 9 01123
2002 2 00345
2001 1 00123
2002年7月5日前的编号体系:
P=临时申请,1970.1.1~2002.7.5提交的临时申请按PA0001~ PA9999,PB0001~ PB9999形式编排,依次类推。
10-2002-0123456
10-2002-7012345
1999年前的编号体系:
前2或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后6位数字表示申请顺序号
申请顺序号大于700000的表示PCT申请。
1999年后的编号体系: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种类,其中:
10=专利
20=实用新型
30=工业品外观设计
40-50=商标
第一个破折号后的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U 200150001(7)
1986-1999年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字母代码表示,其中:
P=发明申请,U=实用新型申请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中的数字为计算机校验位。
2000年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略有改变,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5”表示进入国家阶段的PCT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
実願=实用新型申请,意願=外观设计申请
平=平成年(日本天皇纪年)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平5年=1993年)
2000年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略有改变,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日本天皇纪年改为公元年)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KR
韩国
95-012345或
1995-012345
95-701234或
1995-701234
6=欧洲专利(用英、法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1989年开始使用)
2004年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2位数字表示,其中:
10=德国专利申请
11=进入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
12=补充保护证书申请
20=实用新型申请
21=进入国家阶段的PCT实用新型申请
22=拓扑图申请
5=欧洲专利(用德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
6=欧洲专利(用英、法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
第3-6位数字:申请年号
第7-12位数字:申请顺序号
第13位数字:计算机校验位
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号同前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ES
西班牙
P 8802029(0)
U 8900627(5)
P 200100123(1)
U 200100123(1)
P 200150001(7)
表示标准专利申请号
斜线后的数字,或无斜线序列中的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标准专利申请(也称完整专利申请)每年从10000号开始排序。
2002年7月5日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申请年号+申请种类+顺序号
申请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9”表示临时专利申请
第5位数字“2-7”表示标准专利申请
()中的数字为计算机校验位
JP
日本
特願昭46-69807
実願平5-22143
意願平5-12345
特願2000-312828
実願2001-8488
意願2000-123456
2000年前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
特願=专利申请
昭=昭和年(日本天皇纪年)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昭46年=1971年)
4 04 02118.2
1995-2003年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1位数字表示,其中:
1=国家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PCT申请,补充保护证书申请。
2=实用新型申请,拓扑图申请
3=商标
4=工业品外观设计(1997年开始使用)
5=欧洲专利(用德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1989年开始使用)
第2条斜线后的5位数字表示PCT申请顺序号
2004年后的编号体系:
斜线中的4位数字表示PCT申请年号
第2条斜线后的6位数字表示PCT申请顺序号
(未完待续)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AT
奥地利
A 1234/95
GM 123/95
A 733/2003
GM 158/2003
2000年前的编号体系:
结构:申请种类+顺序号+申请年号
A=表示专利申请号的字母代码
GM=表示实用新型申请号的字母代码
2000年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不变。专利申请号和实用新型申请号每年从1号开始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