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媒体特征及传统媒体改革趋势

合集下载

媒体时代的更替演变趋势

媒体时代的更替演变趋势

媒体时代的更替演变趋势
媒体时代的更替演变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和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变为数字化媒体。

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更丰富、更实时的媒体内容,如新闻、音乐、电影等。

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地域限制,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全球化。

2.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社交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媒体的个性化和大众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媒体。

3.移动化和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媒体信息。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绝大部分人获取媒体内容的主要渠道。

智能设备的普及,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使人们更加便捷地与媒体互动,实现智能家居的媒体娱乐需求。

4.多元化和个性化:随着媒体传播的多元化和分众化,人们对媒体内容的选择更加个性化。

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媒体形式和内容呈现更加多样化,如视频直播、音频播客、虚拟现实等。

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也成为媒体运营的重要方向。

5.媒体融合和跨界合作:媒体的融合和跨界合作成为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结合、媒体与科技公司的合作等跨界合作模式不断涌现,媒体业态不断创新。

媒体机构也在不断扩展业务领域,从纯粹的传媒公司向内容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拓展。

总的来说,媒体时代的更替演变趋势是数字化、互联网化、社交化,以及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媒体形态和内容将继续多样化和创新化。

互联网时代的十大特征和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十大特征和趋势

互联网时代的十大特征和趋势
一、社交媒体的崛起
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更容易地互相沟通和交流信息,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人们进行在线讨论、分享想法和文章,以及组织和参加各种线上活动。

社交媒体具有极大的传播性,正在改变传统的媒体模式,并成为了目前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二、大数据的时代
在当今的社会,大数据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的运营管理、市场分析和预测,以及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领域。

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挖掘市场信息,挖掘潜在的商机,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IoT)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技术。

物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物品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有效地收集、传输、处理大量实时数据,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物品的智能性和互联性,从而广泛地影响着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质量和推动大众消费水平。

四、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给用户,通过Web服务的形式,提供存储、计算服务的新技术,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

互联网与媒体融合的时代特点与趋势

互联网与媒体融合的时代特点与趋势

互联网与媒体融合的时代特点与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互联网与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营模式,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与媒体融合的时代特点与趋势。

一、时代特点1. 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互联网与媒体融合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对于多样化、个性化的内容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媒体机构不仅要提供传统的新闻报道,还要创新推出更多形式的内容,如短视频、直播、音频等,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2.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互联网与媒体融合使得用户参与度大大提高。

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向用户传递信息,而互联网媒体则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平台与用户进行互动。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使得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

3.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互联网与媒体融合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媒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才能将新闻传递给用户,而互联网媒体可以实时发布新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这种实时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使得互联网媒体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

二、趋势展望1.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和娱乐。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媒体的融合。

媒体机构需要将重心转移到移动端,开发适应手机屏幕的内容和应用,以满足用户在移动端的需求。

2. 视频内容的增加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视频内容的增加将成为一个趋势。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视频的传输速度将大大提高,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将更加流畅。

媒体机构需要加大对视频内容的投入,提供更多优质的视频内容,以满足用户对于视频的需求。

3. 个性化推荐的发展互联网与媒体融合使得媒体机构可以通过用户的浏览记录、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个性化推荐。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与发展之势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新媒体用户体验的不断提高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必须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对策略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体时,不应该是一味地去抵制或者排斥它们,而应该是与它们一起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

以下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一些策略:一、深度融合如今的新媒体渠道多,用户群体广泛,传统媒体可以通过深度融合的方式,发挥其媒体属性的优势,与新媒体形成互动,创新服务和内容,以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

例如,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即时性和个性化优势,开展专题直播、讲座强化用户粘性;传统媒体也应该充分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与用户建立互动,增加内容的可口性和实用性。

二、技术转型技术转型可以让传统媒体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

在技术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构建自己的技术服务平台,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增强核心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高运营效率和内容的精准性。

三、互联网化互联网化的思路可以让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时拥有更多的优势。

传统媒体应该把重点放在互联网化操作上,实现传统媒体品牌的在线化,不断改变自己的运营思路,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型。

只有采用了新的媒体渠道和运营思路,搭建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这个时代。

发展之势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需要做出必要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以下是传统媒体在发展方面的势头:一、多媒体协同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不再是单一形式的信息传递和媒体形态的竞争,多媒体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主流。

传统媒体应该紧密结合新技术以及新模式,向多媒体协同发展的方向加速发力,推动纸媒、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式的融合。

浅谈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

浅谈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

浅谈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转型机遇。

本文将就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进行浅谈。

一、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敏捷性上遭受了挑战。

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自由分享和传播信息,而传统媒体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内容筛选和制作。

互联网广告的兴起给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造成了冲击,广告主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上进行广告投放,以获取更精准的受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传统媒体的受众流失严重,许多人转而选择在手机或电脑上获取资讯,而非传统的纸质媒体。

二、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传统媒体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转型和升级。

传统媒体需要加强自身的媒体融合发展,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机结合,打破媒体的界限,在不同平台上进行内容分发和传播,提升媒体的整体影响力。

传统媒体需要进行内容创新,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不断推出新颖、有深度的内容,提升自身在信息生产上的能力。

传统媒体还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提升线上平台的用户体验,增加互动和分享功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

传统媒体还需要加强社交化传播,积极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和互动,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传统媒体还需要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寻求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包括内容付费、会员制、电商等方式,来弥补广告收入下降的缺口。

三、传统媒体转型的案例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传统媒体积极进行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以中国传媒集团旗下的《人民日报》为例,它不仅在纸质媒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影响力,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多个新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转型,新媒体的兴起也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特点1. 多样化的信息形式新媒体时代,信息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报道。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多元的传播形式,如直播、微博、短视频等,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多样。

2. 实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可以实时发布和传播信息,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及时。

同时,新媒体平台还提供了讨论和互动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与新闻发布者互动,形成更加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式。

3. 社交化传播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社交化。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分享新闻内容,形成传播网络,推动信息的快速扩散。

社交化传播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二、发展趋势1. 移动化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正朝着移动化方向发展。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出现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达效率和用户的阅读便利性。

2. 数据化新闻报道新媒体时代,数据化新闻报道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需求和阅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服务。

同时,数据化的新闻报道也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呈现事实,增加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3. 多媒体融合新媒体时代,多媒体融合将成为新闻传播的趋势。

新闻报道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的组合,还可以运用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多维度、多角度的新闻呈现,提升用户体验和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4. 自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传播者。

自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舞台,让更多的声音被传播出去。

然而,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和规范,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与发展趋势

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与发展趋势

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与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日益凸显,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讨论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差异传统媒体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它们主要在信息的传递、编辑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而网络新媒体则以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网络直播等为代表,它们更注重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体验和互动性。

可以说,传统媒体强调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而网络新媒体则更注重用户的感知和体验。

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趋势1.社交媒体方兴未艾在网络新媒体中,社交媒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也在迅速增长。

未来,社交媒体将更加注重隐私保护、用户体验、精细化运营等方面,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来提高用户粘性和价值。

2.视频内容的崛起随着网络带宽和技术的提升,视频内容成为了网络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视频内容将更多地呈现在社交媒体中,成为用户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同时,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也将成为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方向。

3.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和普及,它将会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机遇。

目前,人工智能已开始应用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

未来,它还可以帮助媒体相关企业构建更加精准的推荐系统和内容筛选系统,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困境。

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的技术和模式来实现自我更新和升级。

同时,也需要意识到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拥抱新媒体,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5.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数据分析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预测市场趋势、优化产品设计等。

未来,这方面的投资和研发将会越来越重要,媒体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数据环节的把控和运用,尽早适应这个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媒体的现状1. 多样化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

从最早的博客、论坛,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再到现在的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获取感兴趣的内容。

2. 信息爆炸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

无论是新闻、娱乐、教育还是其他领域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信息,了解世界的动态。

3. 用户参与度高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度。

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内容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互动性使得新媒体更加具有社交性和参与性,也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1. 视频化趋势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成为了新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视频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未来,视频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新媒体的主流形式。

2. 移动化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来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

新媒体平台也在不断优化移动端的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未来,移动化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3. 个性化趋势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

新媒体平台通过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其推荐相关的内容。

未来,个性化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4. 融合化趋势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发展,更是各种形式的融合。

例如,短视频平台上的直播功能,微信公众号上的小程序等。

未来,新媒体平台将更加注重不同形式的融合,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

5. 数据化趋势互联网时代,数据成为了新媒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媒体特征及传统媒体改革趋势
摘要: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运营模式,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刷新传媒行业改革频率,媒体融合的呼声日益高涨,脚步越来越急促,互联网思维下的传媒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不再是规划中的“虚拟平台”,而是成为传媒行业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引入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的优势和发展特点,嫁接到传统媒体改革的基因之中,同时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方法,改变传统媒体组织架构、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把新闻传播和内容生产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创新传播渠道,探索改革措施,将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等内容生产与互联网传播方式有机融合,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现代传媒生态。

关键词:互联网;媒体特征;改革;趋势
一、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演变特征
变革推动媒体进化,进化决定媒体存亡。

纵览传媒发展史,新技术的发明推动和造就媒介传播平台,而互联网时代将重塑中国媒体产业格局,推动媒介发展变革,新媒体发展新形态数字化、网络化、区域差异模糊化,新的传播环境也会推动电视媒体发生变革。

(一)技术引发媒体变革
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消息不再依靠口口相传而是通过报纸这种媒介广为流传,特别是15世纪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促进了纸媒的发展。

随后,爱迪生的留声机和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使
信息不再以单一的文字形式存在而通过广播将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并在传播速度和距离得以大幅度提升。

电视技术的突破和传输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电视媒体的繁荣,因为视听内容更加丰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直观感受。

而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革新,使信息获取不再局限于地点,增加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由此催生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二)数字化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

Nicholas Negroponte 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

”普华永道《全球媒体及娱乐展望报告》在2014年指出,未来5年数字媒体的消费将占据全球娱乐及媒体消费的67%,数字媒体将继续蚕食传统媒体市场,流媒体服务支出将在2016年达到110亿美元,移动互联网消费额将继续增长,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在2016年达到29亿人,计算机、智能电视、互联网推动数字化传播技术发展,传统媒体亟待有新的改革和创新。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越来越先进的数字化传播方式。

(三)个性化的消费方式
媒体消费的基础是信息,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性化,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偏好和特点,寻找与自己的信息需求相匹配的传播媒介;用户可以运用新媒体选择信息、搜索信息甚至定制信息。

所以,新媒体的时代是一个“受众个性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中具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转变为主动寻找和
制作信息的用户,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个人建立起来的双向交流的新的传播系统。

(四)媒体的界限变模糊
传统媒体正在与数字化媒体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电子报、手机报、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就是传统媒体数字化的演变方式,在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开始全面进入重构阶段。

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大河网开通视频直播、《河南手机报》(彩信新闻)、户外大屏、高铁广告等;如河南广电集团旗下的流媒体和CMMB形式的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公交),等等。

此外还存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而成的媒体,如腾讯与大河报合办的大豫网、新浪网与河南电台合作的新浪河南……一大批合资合办媒体开始涌现,电视栏目与网络视频平台的合作也日渐增多,诸如《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与爱奇艺合作,品牌效应凸显,收视率也明显提升,最终实现互利双赢。

(五)从单向传播到互动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其交互的特性,传统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所有用户,可以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用户与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都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用户成为传播平台的信息源,也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

二、网络冲击下的传统媒体改革趋势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14年播出50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全面、
系统、深入、客观地解析互联网,影片指出: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前沿。

如果我们细细琢磨,其“前沿”一词意味深远,10年前的我们,认为互联网“方兴未艾”,十年后的我们称互联网媒体为“新媒体”,那么再有10年呢,互联网是否会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电视媒体该如何自我定位,通过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予传统媒体哪些启示呢?
(一)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惊人,互联网终端、覆盖人群的基数居世界前列,中国互联网媒体已经度过了模仿期,正在向创新期过渡,必将成为全世界互联网传播标准的制定者、引领者。

随网络等新媒体强势发展势头,电视媒体传播影响力日益减弱,收视率降低、广告收入下滑,电视媒体赖以生存的渠道资源、内容生产以及传播优势正在减退。

1.传播渠道受挤压
电视传播平台不同于报纸、杂志的简单传播方式,也不同于互联网媒体的网络渠道,电视传播依赖专业的传播介质,譬如编播设备、发射台、卫星、有线电视网等。

随着宽带提速和智能硬件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广播电视传播渠道已经不再具有明显优势。

2.内容生产非专利
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主持人,都是通过多年培养加上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而锻炼出来的,有新闻敏感,有政治修养,有责任担当。

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领域,内容生产的劳动力会向互联网转移,
大批的电视专业人才将进入视频网站和网络媒体,加上广播电视设备的民用化程度提高,视频内容生产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产品,大量影视作品的播出渠道也不再限于电视播出平台,一大批专业的影视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形成巨大挑战,其专业性、唯一性越来越弱。

3.体制管理受限制
电视媒体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其管理体制虽然稳定、可靠,值得信赖,但其人员冗杂、包袱沉重也是重大问题,其灵活程度往往没有互联网媒体公司更现代化、市场化,而互联网媒体经过多次变革,新媒体法治进入常态化和精细化发展阶段。

政府和事业机构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建立“自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权威信息部门的宣传渠道转向新媒体,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媒体的功能。

4.广告资源被分化
广告客户对电视媒体的投入日渐减少,在网络媒体的广告投入日益增多。

百度的广告收入在2013年就超过中央电视台,成为国内最大的广告媒体。

2014年中国整体网络广告市场达1540亿元,同比增长40.0%,百度、淘宝、腾讯的广告市场还将继续扩大。

电视媒体的广告整体收入逆势下滑,电视广告不再是客户的第一选择,电视媒体的广告效应可见一斑。

(二)传统媒体利用互联网思维呈阶段性
1.衍生新媒体
传统媒体利用互联网,衍生出多种网络版、数字版。

新闻出版类报
纸、杂志利用互联网渠道,自办新闻网站和电子杂志,广播电视也将利用互联网相结合,自办视听网站,简单地将传统媒体内容数字化、网络化。

2.重构新媒体
传统媒体跨领域自建新媒体形式,重构以原有平台为核心的新媒体生态。

全国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等传统媒体在衍生的新媒体基础上,加强独立运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等新媒体机构,开发新形式的传播渠道,如户外大屏、楼宇广告、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

3.联姻新媒体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深度联姻,如腾讯、新浪,全国合办地方网站的模式遍地开花,如河南省的大豫网、新浪河南等。

电视栏目也和互联网媒体合作,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栏目与爱奇艺深度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双赢。

4.发展融媒体
在前期媒体融合早期阶段衍生与重构的基础上,传统媒体集团内部媒体平台和渠道实现多样化,实现融合发展,如河南广电的大象融媒体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河新媒体集团等。

(三)传统媒体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策略
1.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数字化改造
媒体的发展依赖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节目质量。

针对电视媒体而言,高清数字化技术需要普及,互动电视技术需要加强,流媒体直播点播技术需要提升。

2.以内容生产为核心,开展用户订制模式
电视媒体需要变单身的传播模式到互动模式转变,以更加精准的分类节目样式,为用户开展订制化服务,利用现在的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升级和建设定制频道,增加收视人群,同时提供贴心化的服务,收集并使用好用户信息,做好用户反馈。

3.优化内外环境,建立资源共享运营体制
大力建设融媒体平台,使各个平台真正实现完全融合,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全媒体平台,将来自于不同节点的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中心,制作成适应各个平台的媒体传播形式,再通过各个平台发布出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联动。

4.培养创新型人才,紧随信息时代变革
互联网媒体的蛋糕可以做成无限大,传统媒体需要培养与互联网接轨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客家园”,给予宽松的人才政策,学习互联网媒体大佬的成功经验,给“创客”团队独立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互联网思维办传统媒体,往往能够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5.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网络传播战略
针对电视媒体,在加快有线电视网建设的同时,实施重大的网络传播战略,与互联网媒体大佬合作,优势互补,创品牌、拓渠道、获利润,也可自建网络传播渠道,大力支持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实施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网络传播战略。

互联网时代,一切瞬息万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风险同在,如何在历史的浪潮中摘得硕果,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拔得头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