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框 我与社会
K12课件
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通过感受社会生活,了解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生活。
K12课件
2
聚焦主题,合作探究 •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 感受社会生活
K12课件
3
• 探究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K12课件
6
K12课件
4
探究三: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K12课件
5
课堂总结:
1.感受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 感受社会生活
2.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2-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2-新人教版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 加标题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添加标题
04 这个网络明了什么?
个人是社会的 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 出点,把人与 人的关系看出 线,那么,有 各种关系连接 成的线就织成 一张“大网”, 每个人都是社 会这张“大网” 上的一个“结 点”。
05 师生关系
06 同学关系
07 母子关系
08
三幅图片和社会关系网告诉了我 们什么道理?
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09
我是消费者
1.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请你写出至 少三个身份。
2.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我是邻居大哥哥
我是学生
10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父母的子女
老师的学生
同学的同学
1
2
3
点击此处添 加标题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 加标题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zero极简主义设计, 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动,庆祝中秋佳节。
地缘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工厂给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准备了月饼等礼物。
业缘关系
15 活动学习:
让学生,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结论: 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 密不可分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社会生活带给我们什么?
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 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 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 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新乡市创文工作如火如荼。2018年初,中学生小杰 在写给新乡市市长的一封信中反映了自己小区周边流动 摊贩过多、卫生环境状况较差等情况,并强烈呼吁,请 保护环境,还我们一片净土。这封信反映的问题得到有 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还前往 现场调研,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说明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
你也会这样做,对吗?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 并献计献策。
3.我们 会更加 关心国 家发展, 或为之 自豪, 或准备 为之分 忧。
我就是我 很多人都会这样想
人与社会的 关系
关系一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你首先需要了解——社会是什么?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 往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错综复杂的社会 关系,这些社会关 系构成了人类赖以 生存的
社会。
图片带给你什么启示?(社会由什么组成?)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 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了一张“大网”,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合作探究:
你的社会关系网有哪些人构成?
---马克思
我们都不简单
关系二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③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1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1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2)表现: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 或准备为之分忧。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你我文明一 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的口号。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角度看,这说明 了( B )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D.个人的行为决定着城市文明的发展
新课讲解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 系分为不同是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 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新课讲解
(1)血缘关系
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新课讲解
(2)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我们与社会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 是如何参与社会生活的?
新课讲解






情 境 三
情 境 四
新课讲解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 解社会生活。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1)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 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2)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感受 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 能力;等等。
新课讲解
一、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 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 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2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2新人教版

(三)理解新生——幼儿——上学” 2.孩子成长的生活片段“参观博物馆、直升机体验 活动、商场购物 …….”
提问: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参加过哪些内容 的社会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环节二:深入社会生活
下列是生活中的大事件,请你选择一个事例,谈谈感受。 事件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 事件二:国家打击“长春长生”疫苗造假案件 事件三:泰国沉船事故,牵动所有中国人的神经。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 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 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 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 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环节三:成为社会一员
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在整天沉浸在悲 观之中,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就这样,他用 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 乡。而狼孩起初被狼收养,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却死亡。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导入新课
2 我与社会
(二)新知初探
1. 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 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 —,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认识——————。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会更加关心————— —,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 (2)人的身份是在————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 的身份。 (3)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和————。

【精华版】部编版2019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框我与社会教案新

【精华版】部编版2019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框我与社会教案新

我与社会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视频——《鲁滨逊漂流记》情境视频(片段))初到孤岛的鲁滨逊是绝望的,慢慢地,他不再整天沉浸在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大家想一想:流落孤岛的鲁滨逊是真的与世隔绝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1课时:我与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基于生活经验,认识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活动一:图片欣赏(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典型画面的描写呈现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横切面,意在让学生在直接或间接的在生活经验中体味生活、认识社会。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二)基于成长体验,认识社会生活空间的延展活动二:小华的暑期“大事”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华暑期的“大事”为参照,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将暑假生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通过探究认识到,如果生活是一个圈,每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

1.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2.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学生讨论回答)提示:例:敬老院做志愿者;旅游;参加兴趣班;参加夏令营等。

3.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图片展示:社会关系网2.思考:我们该如何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提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呈现网络化的权势,其特点是人们虽然属于若干群体,但可以通过熟人在不同的社交圈子与他人联系,由此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更多人,这种联系类似于计算机结点间的互相连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框我与社会共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框我与社会共课件 新人教版

受的东西。
——爱因斯坦
小华日记
我爸爸是一个多面手,他参与了港 澳跨海大桥的建设,在工地上他是一个工 程设计图纸;在家里他是一个好爸爸、好 儿子、好丈夫;他还是一个人大代表,还 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真是太忙了!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
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景二: 上午8时20分,李铭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
场买菜。
西红柿从哪儿进的?
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 ,刚摘的,新鲜着呢!
新鲜的西红柿真好看!
情景三: 下午3时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
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孩子,教奶奶怎么用手机 上网……
您点这里,打开 浏览器……
情景四: 晚上8时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电视节目并 交流看法。
他们是否真正的脱离了社会生活呢?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吃别人种的粮食, 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生病了 还可以找医生。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要从 社会中获取;我们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别 人所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社 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 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 生活产品。
六度空间理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 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 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连锁 信件实验。米尔格兰姆把信随机发送给住在美国各城市的一部分 居民,信中写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名收信 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这 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 友。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股票经纪人手中,每封信平 均经手6.2次到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框我与社会课件新人教版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C )
A.社会关系具有不同的类型 B.人能够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单个人有时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
5.“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 形象地告诉我们( A )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中社区居民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生活在社区中要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2)你所在的社区存在哪些问题?请列一列。 示例:小区占道停车现象、随意攀折花木现象、宠物狗粪便 影响出行、环境卫生脏乱差、偷盗物品现象、社区健身设施不完 善、休闲娱乐条件不足等。
8.同学们围绕“个人与社会”展开了主题辩论。
小南 请你辨析上述观点。
小芳
两位同学的观点均有道理。 (1)置身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 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 “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