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大学生山西古民居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
古民居调研报告

古民居调研报告古民居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古民居的特点、保护状况以及对于当地文化的意义,为保护和传承古民居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选择了位于某市的几座古民居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
2.文献调研:查阅了相关书籍、论文和文献,了解古民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调研结果1.古民居特点:(1)建筑风格独特:古民居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榫卯连接,极少使用钉子,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材料天然、环保。
(2)布局合理:古民居根据家庭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布局,一般分为正厅、偏厅和侧卧室,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所需。
(3)装饰精美:古民居的门窗、雕花、彩画等装饰细节丰富多样,展示了传统的工艺和审美观念。
(4)融入自然:古民居常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采用开敞的庭院和花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舒适感。
2.保护状况:(1)建筑物保护:目前古民居的建筑物大多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投入资金进行维修和保护。
但是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古民居已呈现出倒塌、破损等现象。
(2)文化传承:古民居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境:传统手工艺人才流失、年轻人对于古民居的兴趣减少等。
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古民居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3.文化意义:(1)历史见证:古民居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当地人民的居住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历程,搭建起时间和地域的桥梁。
(2)文化传统:古民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观念,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旅游资源:古民居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古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四、建议1.加大保护力度:政府应增加对古民居的保护经费投入,加强建筑物维修和保护工作,防止古民居因年久失修而遭受破坏。
2.加强文化传承:加强对古民居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培养更多的传统手工艺人才,推动古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采风实践报告

山西采风实践报告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是一片拥有丰富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土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山西采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我深切感受到了山西的独特魅力。
一、文化遗产的探索1. 古建筑的壮丽山西以其众多的古建筑而闻名于世。
在我采风的过程中,我遇见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如山西的木塔、古庙、古寺,其中以恒山木塔最为著名。
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展示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2. 古城的风情山西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等。
在这些古城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古城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传统民俗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古城中游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历史的长河。
二、民俗文化的体验1. 特色美食的品尝山西的美食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我品尝了当地的传统小吃,如刀削面、炸酱面、乔家大院的糖饽饽等。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十分美味,使我对山西的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2. 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在山西采风的过程中,我还有机会学习了一些传统手工艺技巧。
比如,在古城平遥,我亲自参与了制作剪纸的工艺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项传统技艺的巧妙之处,并意识到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三、自然景观的探索1. 山川秀丽的美景山西的自然景观也十分壮美。
在采风实践中,我游览了五台山、悬空寺等景点,欣赏到了山川秀丽的美景。
山峰叠嶂、流水潺潺,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2.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除了山脉和河流,山西还有一些自然奇观。
比如,我亲眼目睹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这个瀑布气势磅礴,水流澎湃,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人文交流的体验在山西采风实践中,我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居民,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淳朴友好,也了解到了他们对于山西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在采风实践的过程中,我还参观了一些当地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了解更多关于山西文化的知识。
传统民居考察报告范文

传统民居考察报告范文一、考察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特地前往中国某地进行了一次传统民居考察。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探究传统民居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二、考察地点及条件我们选择了某地较为典型的传统民居村落作为考察地点。
该村落位于山间,四周群山环绕,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村落内建筑依山傍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民居文化,我们在当地一家民宿进行了住宿,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1. 建筑结构该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布局,院内建筑主要是石砌的平房和木结构的楼房。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分为正房、厢房、耳房和交房,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
房屋采用木柱、梁和斗栱进行支撑,屋顶采用悬山顶或歇山顶的形式,整体构造稳固耐用。
2. 建筑材料传统民居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石材和青砖。
木材主要用于搭建房屋的结构骨架,石材主要用于砌筑墙体和地基,青砖则用于砌筑屋顶和院墙。
这些天然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3. 艺术装饰传统民居的装饰多以木雕、砖雕、石雕为主,以及壁画和彩绘,这些精美的装饰艺术品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在我们的考察中,尤为留意到屋檐、门楣、柱头的各类装饰,这些栩栩如生的造型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图案,为传统民居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4. 生活空间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
四合院的封闭式布局使得家庭成员能够共同生活、共同作息,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
院内的客堂、厨房和卧室等空间布局合理,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注重了传统的礼仪和家风教育。
四、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在考察中,我们还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当地居民保留了许多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早起锻炼,集体劳作等等。
大学生山西古民居考察报告

大学生山西古民居考察报告第一篇:大学生山西古民居考察报告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而作为建筑装饰这样一门神圣的艺术,这种民族的特性越发突显其重要性。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随着中式文化复苏,中式文化在环艺设计界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第二种是民居,第三种是园林。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
所以作为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到山西考察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此行收获甚大,受益匪浅。
我们的行程安排在4月23日~5月1日。
历时7天。
在祁县住了两天考察了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和祁县古街。
在平遥住了五天考察了平遥古城和灵石县的王家大院。
到祁县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巨贾乔致庸的宅地。
该院为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
内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从空中俯视呈双“喜”字形,占地面积9140多平方米。
外观气势宏伟,内视富丽堂皇。
其屋顶都是往院子里斜的。
导游讲到:“为了防盗与聚财,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
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堪称北方民居建筑的双璧,在局部建筑上渠家大院有超过乔家大院之处。
渠家大院在位于祁县古街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为晋商博物馆,介绍了晋商发展的历史。
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
山西古建筑实习报告

山西古建筑实习汇报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23年9月实习地点山西(大同,太原,晋中等)华严寺镇国寺(10日星期二)云冈石窟(11日星期三)悬空寺应县木塔(12日星期四)五台山(13日星期五)佛光寺南禅寺(14日星期六)晋祠乔家大院(15日星期日)平遥古城(16日星期一)实习目旳通过实地旳考察山西旳古建筑来体验古建筑旳气息,多种建筑材料旳运用,建筑旳空间感等,把理论课程和建筑实体结合起来,比较全面旳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建筑。
实习人员2023级建筑学1~3班二实习过程9月9日,今天星期一,我们下午一起登上了赶往山西旳2602次列车,又是一晚上旳火车!这对我这种及其不喜欢熬夜旳动物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虐待,还好这一晚旳时间不算无聊。
火车上我们干什么旳均有(此处略去N个字),有点乱不过还好。
我在学校时往上下载了诸多视频,最重要旳是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打算运用好这些在路上旳时间先理解一下我国古建筑旳某些知识。
华严寺玩了一晚上旳火车哥们我终于解脱了!不过我们一下火车没多大一会就被老师又“赶”上了旅游观光车,这车可比火车旳硬座舒适毁了!刚坐下我就昏迷般睡着了,过了没多长时间我们就到了山西之旅旳第一站:华严寺。
一下车,我和我旳小伙伴和大伙伴们都惊呆了,古建筑!!!本来真实旳中国木构架古建筑长得是这样啊!还真都是木头做旳哈.......!不过导游说这个古建筑其实很“年轻”,是现代建旳,我们好几种人旳热情一下子就被泄旳差不多了,并打算不进去参观了(更何况还收门票,你个现代品还好意思买票)。
虽然没有进去参观旳,不过外边旳建筑也都做旳非常精致,我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旳在外面旳建筑群里拿着“长枪短炮”到处shoot!拍了好多照片。
华严寺参观完了之后我们有乘车到了九龙壁,说实话,我不感觉这九龙壁对我有多大吸引力,环望四面猛旳发现不远处旳城墙下仿佛有售票处,当机立断,我和两个好友就过去了,买票,登城,我此前没上过城墙,因此对这种军事防御建筑非常感爱好,我们这段大同城墙也是通过现代修复旳,不过也没有消减我们旳热情,很有感觉!云冈石窟第二天9月11日星期三,我们上午乘车疾驰到了云冈石窟。
乔家大院社会实践报告

乔家大院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乔家大院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处古代庄园,也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行人对乔家大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庭院建筑和古代社会生活。
以下是我们对乔家大院的社会实践报告。
二、乔家大院的历史沿革乔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乔家世代官员乔致庸的寓所。
乔家大院占地面积广,分为四个庭院,内有大小房屋百余座。
乔家大院不仅是乔家家族生活的场所,也是周边村民的集体的象征。
三、乔家大院的建筑特色乔家大院采用传统的中国庭园建筑风格,注重对称与平衡。
庭院内的建筑以四合院为主,周围环绕着高墙。
大门上方悬挂着醒目的门楣,上书“乔家大院”四个大字。
庭院内有假山、水池、花坛等景观,环境优美,富有艺术感。
四、乔家大院的文化内涵乔家大院不仅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大门内侧的墙壁上,悬挂着乔致庸的家训,以及对家族子孙的期望。
这些家训内容丰富,体现了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家族文化。
这些文化内涵为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五、乔家大院的社会意义乔家大院作为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庄园,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乔家大院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增加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且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同时,乔家大院也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繁荣。
六、结论通过这次对乔家大院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中国传统庭院建筑和古代社会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乔家大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希望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将它们传递给后代,并且能够以乔家大院为契机,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参考文献3]。
西安 山西 古建筑实习报告

课程实习报告课程:古建筑认知实习完成人:班级:14.5学制:五年学期:2016-2017-1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6-11-14I.目录1实习目的 .................................................................................................................................................. - 1 -2实习内容 .................................................................................................................................................. - 2 -2.1陕西 (2)2.1.1大雁塔 ..................................................................................................................................... - 2 -2.1.2大唐西市.................................................................................................................................. - 3 -2.1.3大明宫 ..................................................................................................................................... - 4 -2.2山西 (6)3实习总结 ................................................................................................................................................ - 13 -4实习感悟 ................................................................................................................................................ - 14 -1实习目的自本月1日起,在众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展开了为期9天的古建筑认知实习。
古建筑考察报告

古建筑考察报告一、古建筑考察的缘起哎呀,古建筑考察可太有趣啦。
我呀,就是出于对那些古老建筑的好奇才参加这个考察的呢。
每次看到那些古建筑,就感觉像是在和古人对话一样。
我特别想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住的房子为啥要建成那样。
就比如说吧,我一直对那种四合院式的古建筑很着迷,觉得那里面肯定有好多故事。
二、考察的古建筑实例1. 寺庙建筑那寺庙可真是壮观。
从外面看,飞檐斗拱的,那屋檐翘起来的样子就像是鸟儿展翅欲飞。
寺庙的大门又高又大,一进去就能闻到那种淡淡的香火味。
里面的佛像庄严肃穆,周围的建筑布局也很有讲究呢。
柱子上还有精美的雕刻,那些雕刻的人物和图案栩栩如生,感觉都要从柱子上走下来似的。
2. 古老的民居古老民居也别有一番风味。
有些是那种木质结构的,走在木地板上还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房子的窗户是那种镂空的木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会在地上形成特别好看的光影图案。
而且这些民居的布局很注重家族关系,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功能,一家人在里面生活得井井有条。
三、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古建筑可不仅仅是一堆石头和木头搭起来的房子,它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呢。
比如说建筑的朝向,很多古建筑都讲究坐北朝南,这可跟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象征着吉祥和顺应自然。
还有那些建筑上的装饰图案,像蝙蝠代表福,喜鹊代表喜,都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古建筑就像一本本活的史书,记录着当时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还有人们的审美观念。
四、考察的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古建筑考察,我收获可多了。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觉得那些东西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就在这些古建筑里呢。
而且我还学会了欣赏古建筑的美,这种美不是那种表面的华丽,而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应该多了解古建筑,保护古建筑,让这些历史的瑰宝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我以后有机会还要去考察更多的古建筑,去发现更多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范文-大学生山西古民居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
俗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而作为建筑装饰这样一圣的艺术,这种民族的特性越发突显其重要性。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力可见一斑。
随着中式文化复苏,中式文化在环艺设计界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第二种是民居,第三种是园林。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
所以作为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到山西考察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此行收获甚大,受益匪浅。
我们的行程安排在4月23日~5月1日。
历时7天。
在祁县住了两天考察了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和祁县古街。
在平遥住了五天考察了平遥古城和灵石县的王家大院。
到祁县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位于祁县的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巨贾乔致庸的宅地。
该院为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
内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从空中俯视呈双“喜”字形,占地面积9140多平方米。
外观气势宏伟,内视富丽堂皇。
其屋顶都是往院子里斜的。
导游讲到:“为了防盗与聚财,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
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乔家大院与渠家大院堪称北方民居建筑的双璧,在局部建筑上渠家大院有超过乔家大院之处。
渠家大院在位于祁县古街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为晋商博物馆,介绍了晋商发展的历史。
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整个建筑群总面积23628平方米,现已开发出7500平方米,整座大院宏伟庄重,高峻威严,气象森然,为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
用料考究,工艺精良。
明楼院、统楼院、栏杆院、戏台院巧妙组合,错落有致。
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
牌楼巍峨壮观,眺阁玲珑精致,院院之间有过厅,牌楼相隔,层次分明,活泼有趣。
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
木、石、砖雕俯仰可见,题材广泛,寓意祥和,刀法精良。
正如国家建设部专家郑孝燮先生由衷地赞叹,渠家大院的每一个建筑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民居瑰宝。
与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相比王家大院则显得更为大气和奢华。
到平遥后的第四天我们包车在黄土高坡上奔驰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传说中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被称作“中国民间故宫”和“华夏民居第一宅”它位于灵石县城东的静升镇,总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红门堡、思想汇报专题高家崖、王氏宗祠三大建筑群。
都是黄土高坡上的清代城堡式建筑,共有院落123座,房间1118间。
总面积(4)、5万平方米。
其建筑依山建堡,气势宏伟,楼层叠院,细部又不缺乏精雕细琢,还继承了我国西周时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侵的庭院风格。
其中砖、木、石三雕建筑装饰,是晋商建筑中三雕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品典雅精妙,最具力,且兼容南北情调,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
其中许多房间如客厅、闺房等若直接搬到现代空间仍不失为一套好的设计作品。
正如一幅对联写道:“六百年诗礼传家令天下豪门望族失颜色,五千间琼楼遗世为华夏民居宝库铸辉煌”。
如果说以上三大院是富贵人家宅地那么平遥古城就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了。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年间。
现存古建筑3000余处。
这些建筑或为店铺或为住宅有精巧别致的小四合院,有一进二串甚至三四串的院落。
有三进式穿堂楼大院。
这些院子皆为青砖对逢,灰瓦轴接。
漂亮的屋宇彼次不绝,厚实的高墙互相对应。
造型各异的门楼,神态万千的石狮,门口百年不倒的拴马桩还有镂刻奇绝的照壁影壁,屋顶上昂扬的至今仍然显示着当年主人的财大气粗和门第的显赫。
民居的大门上精美的装饰往往异彩纷呈。
推门而入几进的院落显得庭院深深其布局的平面鸟瞰与北京四合院不同它以“日”与“目”字形为多。
这也起到了防风沙的作用。
范文写作到串院的相连处则以垂花门分隔,垂花门有四桩平门式,有两柱式和挂廊式等。
宽敞的天井方砖铺设的地面,上下两层的五间正屋。
下层是窑洞冬暖而夏凉。
上层的楼房多为砖木结构。
厚实的廊柱精致的门窗,令人目不暇接的砖刻木雕,琴棋书画牡丹芍药,送子仙桃捧寿,以及各种各样劝人为善的故事人物。
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美学光芒。
还有苍劲有力的镌刻则处处表现出一种大气一种儒雅脱俗的气质。
徜徉其中无不感受到一种深厚的的文化底蕴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在这些所有古建筑中有许多经典的装饰图
案如蝙蝠、鹿、鱼、鹊、梅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
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
“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另外在书房内还有
align=‘center’>[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