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处理装置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摘要伴随着反渗透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对于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现场运行、设备管理人员而言,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本文结合现场八英寸卷式膜元件的安装、调试情况,总结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1概述虽然膜元件平均使用寿命长达数年之久,但是作为水处理的耗材之一,都有需要进行更换的一天。
各个项目现场的安装条件、需求不同,本次更换膜元件为36根,4:2排列。
2 准备工作2.1 人员及时间的准备具体人员、时间的安排需要根据工业膜系统更换规模的大小来确定,即使是小规模的系统,建议人员至少安排4人(3人拆卸及安装,1人记录),时间上至少预留3天的时间。
2.2 工具的准备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准备如下的工具:2.2 化学品的准备主要准备食品级甘油,用于膜元件安装时密封圈的润滑。
2.3 装膜前的准备(1)对管道、设备进行充分的冲洗。
焊接管道残留的焊渣、切割PVC管道产生的碎屑、周边环境产生的灰土等,都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些杂质一旦进入膜元件内,极易划伤膜面,对膜元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透盐率的升高,所以有必要对新系统进行全面的冲洗。
(2)对于涂抹防腐涂料的水箱进行24小时的酸浸泡,并冲洗干净。
由于市面上水箱涂料的特性,在使用时会有有机物的释放,特别是初次使用时,会有大量的有机物产生,直接污染膜元件,此时可采用PH在2-3的盐酸溶液对水箱浸泡24小时,排放后冲洗干净。
(3)对前端设备填料的处理。
由于石英砂、活性炭等填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杂质及粉末的产生,对于石英砂,建议进行至少12小时的酸浸泡、12小时碱浸泡,然后冲洗至进出水浊度相同;对于活性炭,由于其孔隙小而多,应先进行24小时的水浸泡,保证充分浸润,然后再进行多次的正洗、反洗,至出水与进水浊度相同,并且没有活性炭粉末出现;对于其他的填料也应按照厂家要求进行相应处理。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DLT 951-2019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的技术条件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验收。
其他用途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656 离心泵技术条件(Ⅱ类)GB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T 20103 膜分离技术 术语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DL/T 543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导则DL 5068 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3 术语GB/T201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卷式反渗透膜组件 spiral wound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odule将一只或数只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串接且与单只反渗透膜壳组装而成的组合构件。
3.2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 disk tub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odule由碟管式膜片、水力导流盘、O型橡胶圈、唇形密封圈、中心拉杆和耐压套筒所组成,用来处理高含盐水的膜组件。
3.3保安过滤器 cartridge filter安装在反渗透本体之前的精密过滤设备,用来滤除预处理系统泄漏的固体颗粒物,以保证反渗透膜的安全。
3.4常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the common practice reverse osmosis equipment使用低压反渗透膜、苦咸水反渗透膜(包括抗污染膜)等膜元件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3.5高压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the high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 equipment使用海水反渗透膜、碟管式反渗透膜等膜元件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反渗透装置基本结构

3)膜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能力强,不易受微生物污染;
4)性能衰减慢,使用寿命长。
2
反渗透膜的性能与膜材料性能密切相关,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膜具有不同的性能。主要的膜材料有醋酸纤维膜(CA膜)、芳香聚酰胺膜(PA膜),和薄膜复合膜(TFC膜)等。CA膜会发生水解,易受微生物侵蚀,脱盐率95%,逐年衰减,在运行中膜会被压紧,因而产水量会下降,工作压力高,耗电量也较高,使用寿命仅三年,但价格便宜。PA膜化学稳定性好、脱盐率95%,不会被微生物侵蚀,在运行中膜会被压紧,产水量会下降,工作压力高,耗电大,使用寿命长,价格稍贵。TFC膜不易水解,可在PH值4~12之间运行,适用性强,抗生物侵蚀能力强,且能抗膜的压密。产水量不随时间而改变,脱盐率高达98%且基本不变,膜透水速度高,工作压力低,耗电量小,使用寿命一般在五年以上且性能不变,但抗氯性差,价格较高。综上所述TFC膜有很多优点,现在使用比较普遍,但也有缺点,比如对进水的Cl2、氧化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控制要求高,否则会影响膜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在具体项目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理想的反渗透膜。
(3)、卷式:由于支撑材料和原水流道很薄,因此卷式结构的堆积密度较大,单位容积的产水能力亦大,拆装方便,缺点是整个膜元件若有一处漏洞将会使其失效。这种结构是目前反渗透装置中用的最多的一种。
(4)、中空纤维式:这是一种无支撑材料的结构,由于纤维很细,故膜的堆积密度很大,因此工作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其缺点是单位膜面积透水量较小,制膜抽丝工艺和制备膜元件技术也较复杂,且很易断丝,因此在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图3-1螺旋卷绕反渗透组件
1-源水;2-废弃液体;3-反渗透水出口;4-源水的流向;5-反渗透水的流向;6-膜的保护层;7-膜组件与外壳之间的密封;8-收集反渗透水的多孔管;9-隔离网;10-反渗透膜;11-反渗透水的收集系统;12-反渗透膜;13-隔离网;14-连接两层膜之间的缝线
RO反渗透装置

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在除盐系统中属关键设备,装置利用膜分离技术除去水中大部份离子、SiO2等,大幅降低TDS、减轻后续除盐设备的运行负荷。
RO是将原水中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原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
膜元件的水通量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浓缩的程度越高,由于浓缩作用,膜表面处的物质溶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
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的浓度高,增大膜的渗透压,引起盐透过率增大,和为提高给水的压力而需要多消耗能量,此时应采用清洗的方法进行恢复。
二、结构形式:反渗透装置由复合膜元件、玻璃钢压力容器、碳钢滑架和仪表控制柜组成。
仪表控制柜装备电导、流量、压力等各种仪表,便于用户随时检测和实现装置运行自动化。
三、性能参数表:1、性能参数表注:实际脱盐率视原水含盐量大小及具体水质而有所变化。
2、进水水质指标:为了保证反渗透装置安全正常的运行,进装置的原水进行适当处理和调整以达到下列指示:四、装置安装: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必须按下列条件执行:1.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高于38℃。
当温度高于35℃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装置到达后,应在一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应立即进行通水试车运行。
3.装置在未进行通水试车之前,任何阀门均不得开启,以免保护溶液流出,致使元件损坏。
4.装置就位后,应调整装置支承点,使组件处于基本水平的位置,且与基础接触可靠。
5.装置与供水泵相接的管路及阀门在连接之前应进行脱脂处理,供水泵过流部份也应进行脱脂处理。
6.装置的产水输出管最大输出高度应小于8米。
注:2、3点仅针对RO装置内已安装膜元件的装置。
五、调试步骤:1.对装置的进水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符合进水要求,方可进行装置通水调试。
2.对供水泵的压力控制,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调整。
3.检查装置所有管道之间连接是否完善、压力表是否齐全、低压管道连接处是否紧密,有否短缺。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一、工作原理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指水)通过反渗透膜(又称半透膜)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
根据各种物料(这里指水)的不同渗透压,用大于其渗透压的压力强迫水分子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性透过作用的反渗透膜即是反渗透装置的除盐原理。
反渗透膜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半透膜半透膜半透膜溶质+溶剂溶剂溶质+溶剂溶剂溶质+溶剂溶剂初始状态渗透及渗透平衡状态反渗透状态二、进水主要参数SDI值(15min、30psi)<4 PH值:3~10 余氯≤0.1ppm 温度5~40℃COD(化学耗氧量):≤0.1ppm 铁≤0.1ppm LSI值:<0其中:SDI为污染指数,LSI为朗格利尔饱和指数。
三、反渗透装置主要术语⑴反渗透(RO):一种借助选择性透过膜(半透膜)功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⑵RO 组件:一种能使RO 技术付诸实际应用的最小单元。
⑶原水: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等。
⑷预处理:用投加化学药剂、过滤、活性碳吸附、软化、精密过滤等方法对原水进行处理,使水质符合RO 膜的进水水质要求。
⑸进水:经预处理后进入RO 系统的水。
⑹产水:RO 系统中透过RO 膜的那一部分水。
⑺浓水:RO 系统中未透过RO膜的那一部分水,一般排放或回用。
⑻压力及压差:压力是指RO系统的进水压力、纯水压力、浓水压力。
压差为进水压力和浓水压力的差值,通常指每段压差,每段压差的和即是装置总压差。
⑼渗透压: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侧的液面高出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相对应的压力就是渗透压。
⑽电导率:在一定温度下,面积为1cm 且相距1cm的电极,带电荷的离子在水中迁移的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μs/ cm。
⑾胶体:粒径小于1μm 的悬浮在液体(水)中的分散物质。
⑿污染指数(FI):一种表示溶液中胶体含量对RO 膜污染堵塞程度的指数,亦以SDI 表示。
⒀朗格利尔饱和指数(LSI):由钙浓度、总碱度、PH 值、溶解总固体和溶液的温度等计算而得到的表示碳酸钙在水溶液中沉淀或溶解的一种指数。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

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Sanitary Standard for Hygienic Safety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on Treatment Devices of Drinking Water ——Reverse Osmosis Device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定义,与水接触材料的卫生要求,卫生安全性与功能性试验,净化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以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水源的家庭和集团反渗透饮水处理装置。
其它各类生产纯水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参照本规范执行。
2.引用资料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规范(2001)瓶装饮用纯净水(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1998)反渗透饮水处理装置(ANSI/NSF 58 1996)美国国家标准/全国卫生基金委员会国际标准3.定义3.1反渗透处理装置:以市政自来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为原水,采用反渗透技术净水,旨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获得作为饮水的纯水处理装置。
4.反渗透处理装置与水接触材料卫生要求4.1 反渗透处理装置所用材料必须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鉴定,符合要求的产品方可使用。
4.2用于组装反渗透处理装置的材料和直接与饮水接触的成型部件及过滤材料,按照卫生部《水质处理器中与水接触的材料卫生安全证明文件的规定》提供卫生安全证明文件,否则必须进行浸泡试验。
4.2.1反渗透处理装置所用材料浸泡试验步骤、浸泡水配制方法和检验结果的评价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进行。
5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卫生安全试验反渗透处理装置卫生安全性试验采用整机浸泡试验方法。
先用纯水注入反渗透处理装置中冲洗,然后用纯水于室温浸泡24小时,测定浸泡水。
浸泡后水与原纯水比较,增加量不得超过表1至表5中所列限值。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标准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标准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是一种利用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为了确保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性能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
首先,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结构、材料选用、工艺流程等方面。
设计应考虑到处理水的水质特点,确保能够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同时,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日常管理。
其次,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工艺标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流程,材料选用应符合规定,对设备的关键部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对设备的防腐防锈处理,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
安装和调试是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投入运行前的重要环节。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以确保设备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运行管理是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运行管理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对设备的运行参数、水质指标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的问题,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备的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够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稳定,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洁、健康的水资源。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标准,能够推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组成原理及技术详解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组成原理及技术详解一、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概述随着工业上对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膜材料、制膜方法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其中,反渗透设备处理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原理半透膜将溶液与纯溶剂分开,因为存在着浓度差,纯溶剂会向溶液一侧扩散,这就叫渗透。
若在溶液一侧加压,使压力超过渗透压,则溶液一侧的溶剂会向着纯溶剂一侧流动,从而实现溶质与溶剂的分离,这就叫反渗透。
二、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特点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的情况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与有相变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杂质去除范围广,可以去除无机盐类、有机物杂质、细菌、病毒等。
3、脱盐率高,可实现大于99%。
4、分离装置简单,易操作、控制和维护。
5、对进水水质有一定要求,如污染密度指数(SDI15≤5、浊度<1.0NTU、保证没有余氯或类似氧化物等。
1.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硬度、有机物和余氯等妨碍后续反渗透运行的杂质。
处理设施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反洗水泵、板式换热器、双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絮凝剂加药系统。
2. 双介质过滤器双介质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通过在其进水管道投加PAC 絮凝剂,采用微絮凝过滤方式,使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变成微絮体在双介质滤层中截留而去除,双介质过滤器共采用1台.双介质过滤器的反洗可根据运行时间来决定反洗。
3. 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系统采用1台活性炭过滤器.4.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利用蒸汽加热,使反渗透进水温度保持在25℃以上,防止因水温过低造成反渗透膜产水量不足。
5 .超纯水的制备超纯水的制备包括加阻垢剂装置、二级反渗透装置、EDI 装置、脱氧膜组、去TOC 紫外灯、抛光混床、超纯水箱。
6 .加阻垢剂装置由于反渗透膜脱盐装置为溶解固形物浓缩排放和淡水的利用,根据原水水质分析报告, 为了防止浓水端,特别是RO 压力容器中最后一根膜元件的浓水侧出现诸如CaCO3、CaSO4浓度积大于其平衡溶解度指数而结晶析出,从而损坏膜元件的应用特性,因此在进入膜元件之前设置了阻垢剂投加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渗透处理装置
反渗透装置概述
循环水经过弱酸与超滤处理后,进入超滤水箱,用超滤给水泵打至保安过滤器后,通过反渗透高压泵进入反渗透装置,出水进入淡水箱。
反渗透装置共设有两套,由两套保安过滤器与高压泵分别成套运行,两套设备可以同时运行,也可单独运行,产水量为:反渗透装置2×100m3/h。
反渗透原理
渗透: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溶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度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反渗透: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半渗透的选择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液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
R/O膜技术为现有科技中最为有效的水处理方式之一,它几乎可去除所有杂质,能有效去除水中盐类(如钙、镁等硬度杂质)、重金属,化学残留物质去除率达95%—99%以上。
除了水分子及少量溶于水中之微量对人体有益的离子能渗透,其余物质均被拦截去除。
●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的运行
●投运前的检查
●1、确认反渗透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确认高压泵处于备用状态;
●3、保安过滤器、超滤装置运行正常,超滤水箱高液位;
●4、来水水质合格后,污染指数SDI≤5;
●5、确认阻垢剂计量泵正常备用,药品充足,管路正常;
●6、各在线仪表良好备用;
●7、各阀门开关灵活,产品不合格排放水门,浓水流量控制门处于
开启状态;
●8、压缩空气压力>0.4Mpa.
●投运
●将各仪表按要求投入运行;将超滤装置投入运行;启动阻垢剂计
量泵进行加药;打开冲洗排放门、浓水排放门和高压泵出口门,让前级来水进入反渗透装置,将反渗透组件中的空气排出,浓水排放门出水;首次启动高压泵时,稍开出口门,启动高压泵,运转正常后,打开出口门,手动调节是进水流量为100m3/h,同时关小浓水排放门,观察反渗透组件进水(一段)压力表,使其压力逐渐升高(在反渗透装置升压时观察一段进、二段进及末端三个压力表之间的压力差,每段压差不应大于0.25Mpa,观察淡水和浓水流量计的流量,淡水:浓水=3:1);继续调整入口门和浓水排放门,使进水压力达到规定值(调试时确定);直至淡水流量
75m3/h和75%的回收率;当系统稳定后,记录所有运行参数,关闭产品不合格排放门,反渗透开始正常运行。
●停运
●1、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反渗透应停止运行:
RO进水水质不合格;保安过滤器、超滤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反渗透发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排除的故障;除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需要停运时。
●2、停运步骤:
●首先关闭高压泵出口门,打开浓水排放门,逐渐降低运行压力,
待压力降至0.5Mpa时,停止高压泵运行;打开冲洗水排放门,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出口门,低压冲洗反渗透装置约30min;关闭出口门,停冲洗水泵,关闭冲洗水排放门,冲洗水进水门,反渗透备用。
●3、停运保护:
●反渗透装置停运少于三天时,不用保护液保护,每天进行一次冲
洗工作就可以。
●反渗透装置长期停运的保护:
●反渗透装置在正常情况下运行48小时以上时,可采用本方法:●(1) 反渗透装置停止运行后,使用0.5-1.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清
洗膜组件,连续冲洗直至排放水中含有0.5%的亚硫酸氢钠为止。
冲洗时按照规定的冲洗流量、时间可在30分钟左右。
●(2) 系统中充满了冲洗溶液后,关闭所有的进、出水门。
●(3) 在反渗透装置长期停运时,冬季每30天重复1、2操作一次,
夏季每15天重复1、2操作一次。
●注意事项:
●(1) 配置溶液的水必须用不含有微量的Cl2或者类似的氧化剂。
●(2) 在反渗透装置长期停运一段时间须重新启动时,必须至少将
产品水排放1小时,以便冲走微量的保护液。
●(3) 重新启动时,可能发生临时性的水通量的损失,但这种情况
不会持续两天以上。
●12.5.3.4 清洗
●当反渗透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对反渗透装置进行清洗,
以恢复正常工作能力:
● 1.淡水产量下降了10—15%;脱盐率下降了10—15%;为维持正常
产水量,进水压力增加了10—15;2.已证实装置内部有严重污染物或结垢物;反渗透装置长期停用前;反渗透装置的例行维护。
●清洗步骤:
●停止反渗透装置运行;根据需要配置好清洗液,使其浓度、PH值、
温度在要求范围内;清洗一段:打开一段清洗液入口门,一段清洗液出口门,启动清洗泵进行循环清洗至清洗液浓度不发生变化;
清洗二段,打开二段清洗液入口门,二段清洗液出口门,启动清洗泵进行循环清洗至清洗液浓度不发生变化;冲洗,用清洗泵进行冲洗至出水与进水水质相同;串联清洗,打开一段清洗液入口门,二段清洗液出口门,启动清洗泵进行循环清洗;冲洗,用清
洗泵进行冲洗至出水与进水水质相同。
●反渗透装置的异常处理
●
序号异常原因产生原因处理措施
1 膜产水量下降
压差上升膜表面被悬浮物或沉
积无机盐所污染
及时对膜进行清洗(水冲洗
或化学清洗),还应检查进
水SDI及水中重金属离子
2 膜产水量下降
产品水电导上
升浓差极化,由于浓水浓
度太大,造成膜的两侧
浓度太大,透水的反向
力加强
加大浓水流量降低浓水浓
度
3 膜产水量上
升,产品水电
导上升①膜损坏②进水压力
大
①更换膜②降低进水压力
4 计量泵不打药①泵入口门未开②入
口管道堵塞③计量箱
内液位低①打开入口门②清理入口管③向计量箱内加药
5 喷射器不上药①再生液流量低②吸
酸碱管道连接出漏气
③喷射器堵塞④有关
阀门损坏⑤有关阀门
未开或开度小①提高再生水流量②紧固法兰螺栓③反冲洗,无效时检修④联系检修⑤打开阀门或增大开度
6 弱阳床周期制
水量减少①进水水质变差②配
水装置损坏③再生效
果差④树脂减少⑤树
脂被污染
①改善水质②联系检修③
重新再生④补充树脂⑤清
洗树脂或进行复苏
7 压缩空气压力
低停气源或气源压力低①检查系统是否有大量漏
气若有大量漏气应停再生
设备关闭各阀门,联系检修
②立即检查运行设备及备
用设备各气动阀门是否在
正常状态,否则应恢复到正
常状态③气源压力低无漏
点时,应尽快启动空压机,
保证正常供气④启动正常
后各设备及阀门及时恢复
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