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知识介绍hf讲解共88页文档
蓝莓种植知识介绍

在水湿地上;应设置排水沟;坡地锦
四 土壤改良
1 pH值高;施硫粉调节;或者硫酸铝
2 pH值低于4 0时;重金属元素供应 过量;导致中毒;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此 时需要采取措施增加pH 最常用切有效的 方法是施用石灰 pH为3 3时;石灰8吨/公 顷可使产量提高20% pH4 8时施石灰对产 量提高没有作用 定植前一年进行
一 栽培历史
蓝莓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 于美国 1906年开始野生选种;1937年选 出15个品种进行商业性栽培 80年代;已 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良种100多个
继美国之后;各国竞相引种栽培 目 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种植; 面积达12万公顷;但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 状态
我国起步较晚;80年代从国外引入抗 寒 丰产的优良品种20余个;包括高丛 半 高丛 矮丛蓝莓等六大类型
据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质0 5 克;脂肪0 1克;碳水化合物12 9毫克;钙8 毫克;铁0 2克;磷9毫克;钾70毫克;纳1毫 克;锌0 26毫克;硒0 1克;维生素A 9微克; 维生素C 9毫克;维生素E 1毫克等 由于 化学成分独特;果实具有优异的保健功能
二 开发和利用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
的产品市场 目前主要是以果
酒供应;近三年来出现了蓝莓鲜果;但售 价昂贵;鲜果终端价格高达300400元/公 斤;且售量很小 其他产品如果酱类以及 深加工产品以及
制品类等;开始出现
在国内各大超市
北美;欧洲和日本是目前蓝莓果品的 最大消费和贸易市场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 蓝莓产品进口国;2004年进口量达4000吨; 冷冻果进口量达1万吨
蓝莓简介及栽培要点

蓝莓简介及栽培要点蓝莓,果实呈蓝色,表面有一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味道酸甜,并具有独特的馨香气味。
蓝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除鲜食外,蓝莓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制药等行业。
经济效益显著,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蓝莓栽培在20世纪初始于美国,我国蓝莓栽培历史较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蓝莓种植技术。
学习之前,先来认识一下蓝莓。
特征特性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称越橘,是多年生灌木。
根据不同品种,树高从40厘米到240厘米不等,每丛有5~12个主枝,每年不断抽生新枝,每个主枝可保留3~5个结果枝。
蓝莓树的主枝在3~5年时,结果能力最强,6年以后结果能力减弱,需要更新。
蓝莓的叶片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
叶片互生,叶长从0.7~8厘米不等,因品种不同而有别。
花为两性花,乳白色或粉红色,形如钟状,有清香气味。
花期为7~15天不等。
果实形状为圆形或扁圆形,呈深蓝色或亮蓝色,单果重0.5克~ 2.5克。
种核极小,可食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蓝莓是浅根、喜光植物,根系多是须根,没有粗大的主根。
适合在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
蓝莓喜弱酸性土壤,最适合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间。
此外,蓝莓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就是在夏季气温高于30摄氏度和冬季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蓝莓树几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辽宁大连地区,露地蓝莓多在4月中旬萌芽展叶,5月上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采收,11月份进入越冬阶段。
蓝莓定植第2年有极少量结果,形不成产量,定植第3年进入结果期,之后产量逐年递增,第5、6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内平均亩产为1000~1500千克。
经济寿命长达50年以上。
适种地区:蓝莓品种繁多,根据树形特征、生态特性及果实特点,可将蓝莓简单分为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四大类型。
蓝莓的种植的过程中,具体流程又是怎样的呢?蓝莓是每年4月末5月初,基本没有霜冻了,树体的芽鳞片开始松动时,开始撤土、覆膜。
蓝莓资料

蓝莓,学名越橘。
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
果实为蓝色或红色,果实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单果重为0.5~2.5g。
其果实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并且具有清爽宜人的香气。
其中大果类型为鲜食佳品。
其果实除了含有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外,还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 、SOD、熊果甙、花青甙、蛋白质、脂肪等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成分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据最近研究,蓝莓果实具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
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正是由于蓝莓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价值,其果实及产品风靡世界,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上售价昂贵。
在日本,蓝莓鲜果作为一种高档水果供应市场,只有20%的富有阶层消费食用。
尽管日本现有400公顷栽培面积,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每年从美国大量进口。
蓝莓果实的加工品浓缩果汁国际市场价是苹果浓缩果汁的30~40倍。
蓝莓果实是加工的上好原料,可制成原浆、原汁、酒、果酱、蜜饯、糖果、冰淇淋等。
加工品中最多的是果汁和酒。
最有营养价值、最贵的是酒。
许多蓝莓品种抗寒力很强,如矮丛蓝莓品种群中的“美登”和“斯卫克”可以抵抗-40℃低温。
蓝莓的另一个突出特性是喜强酸性、湿润土壤。
因此,在高寒山区和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的大面积酸性沼泽地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人工种植蓝莓已选培育出适应热带、温带、寒带各种气候条件的品种。
蓝莓果树的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于美国。
1906年,FV Coville首先开始了野生蓝莓的选种工作,1937年将选出的15个品种进行商业性栽培。
目前,蓝莓已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到80年代,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形成了缅因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密执安州、明尼苏达州、俄勒冈州主要经济产区,总面积19万公顷,产量20万吨。
继美国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引种栽培。
第一章 蓝莓常识

第一章蓝莓常识1、蓝莓是什么?蓝莓(Blueberry)又称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果树树种。
2、蓝莓果实的外观是什么样?蓝莓果实为蓝色,果实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单果重为0.5~2.5g。
其果实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有清爽宜人的香气。
3、蓝莓的栽培最早始于何时何地?蓝莓的栽培历史不到一个世纪,最早始于美国。
1906年,F V Coville首先开始了野生选种工作,1937年将选出的15个品种进行商业性栽培。
4、美国蓝莓的产区有哪些?到80年代,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形成了缅因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密执安州、明尼苏达州、俄勒冈州主要经济产区,总面积1.9万公顷,产量20万吨。
目前,蓝莓已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
到2003年,北美地区栽培面积达到9.6 9hm2,总产量超过40万t。
5、世界其他国家栽培蓝莓的现状如何?继美国之后,世界各国竞相引种栽培。
各国根据自己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
荷兰、加拿大、德国、奥地利、丹麦、意大利、芬兰、英国、波兰、罗马尼亚、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相继进入商业性栽培。
据统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产业化栽培,总面积目前达到12万hm2,但仍处于市场供不应求状态。
6、我国蓝莓栽培从何时开展?基础如何?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80年代初期,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采集野生资源加工果酒、饮料。
吉林省安图县山珍酒厂生产的蓝莓酒曾获农业部银质奖,其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
但由于依靠野果原料供应不稳及果酒市场的衰退,未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
在采集野生资源基础上,一些林业部门曾作过野生笃斯越橘的家植驯化栽培,但由于产量及产值低,栽培效益差,生产上也难于推广。
7、我国蓝莓研究从何时何地开始?吉林农业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到1997年,从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引入抗寒、丰产的蓝莓优良品种70余个,其中包括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矮丛蓝莓等六大类型。
蓝莓介绍

蓝莓介绍:别名:蓝梅、笃斯、笃柿、嘟嗜、都柿、甸果、笃斯越桔、笃斯越橘禁忌人群:肾脏或胆囊未治愈的患者少食。
蓝莓的基本介绍是一种小浆果,颗粒小,果实呈蓝色,并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
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是杜鹃花科越桔属野生落叶灌木,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240公分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
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
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蓝莓用在果冻、果酱与派上,也会加入玛芬中烘培。
它是许多点心与佳肴的成分之一。
许多烘培制品会加入人造蓝莓调味,事实上是不含真正蓝莓成分。
蓝莓果酱是由蓝莓、糖、水与果胶所组成的果酱。
商品包装的果酱通常含有化学防腐剂,如柠檬酸。
顶级的蓝莓果酱在加拿大与美国出产,采用野生蓝莓;其体型较小,也不易收成,但口感较好栽培蓝莓更为强烈。
主要产地在美国缅因州、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以及魁北克的圣约翰湖区。
蓝莓的营养价值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维生素C外,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钾、铁、锌、钙等矿物质元素,维生素都高于其他水果,微量元素也很高,属高氨基酸,高铜,高锌,高铁的果品。
蓝莓的功效与作用1.保护眼睛、增强视力能够减轻眼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特别适合眼睛长期工作的人。
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可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并可增进视力”。
同时更有加速视紫质朴再生的能力,而视紫质朴正是良好视力不可或缺的东西。
蓝莓

蓝莓蓝莓简介:蓝莓是杜娟科越桔属,又称越桔。
又名笃斯、野生蓝莓被称为都柿,营养价值达到普通蓝莓的10倍左右国内有人称之为蓝浆果。
是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
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在美国,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至今风靡全球。
蓝莓是世界粮食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蓝莓的分布:分布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六大洲。
亚洲日本引进蓝莓栽培最早,中国次之。
在中国蓝莓的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代有野生品种。
由于野生品种味酸、口感较差,不能鲜食,只能采摘后加工成速冻果、原汁、浓缩汁等出售。
在我国南方,主要分布在西南几省,利用价值较高的品种为乌饭树。
我国的蓝莓栽培起步较晚,主要以北高丛、办高丛、矮丛、以及兔眼蓝莓为主。
生长环境:虽我国的蓝莓起步晚,但发展前景广阔。
蓝莓为灌木果树,适应性强,喜酸性土壤,一般要求ph值为4.0~5.5;喜湿润,抗旱性差形态特征果实: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
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香气宜人。
花序:蓝莓的花为总状花序,花芽一般生在枝条顶部。
树干:灌木丛生,书高差异悬殊,高丛1~3米。
办高丛50~100cm,矮丛30~50cm。
叶:形状最常见的是卵圆形。
大部分种类叶背面被有绒毛。
矮丛蓝莓叶片很少有绒毛。
根:根系没有根毛,吸收能力小。
根系细,呈纤维状。
细根都有内生菌根真菌的寄生。
优良品种矮丛蓝莓树体矮小,高30~50cm。
抗寒,在-40℃低温可栽培,栽培技术简单,适宜于东北高寒山区大面积商业化栽培。
主要品种1. 美登是加拿大农业部肯特维尔研究中心从野生矮丛蓝莓的品种中杂交选育出的中熟品种,在我国长白山区7月中旬成熟。
果实圆形、淡蓝色,果粉多,有香味,风味好。
树势强,丰产, 5年生树平均株产0.83kg、最高达1.59kg。
抗寒力极强,为高寒山区发展蓝莓的首推品种。
蓝莓知识

蓝莓复合饮料蓝莓,一种蓝色的小浆果,果肉细腻,味道甜酸,有着香爽宜人的香气。
近年来,蓝莓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风靡全球。
这种被人们誉为“黄金浆果”和“神奇果”的水果究竟有着怎样的奇特之处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蓝莓的神奇世界吧。
品蓝莓的故事相传,最初到北美洲探险的美国人,因长期缺少新鲜的水果、蔬菜食用,患上了可怕的败血症。
当地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食用了一种因果实底部有星星状的蒂而得名的“星星果”,这种蓝色的浆果治好了美国人的败血症,因为浆果蓝色的外表,美国人给它起名蓝莓。
而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他们会把蓝莓送给朝圣者,帮助他们度过第一个冬天。
部落的长老还会发放蓝莓给孩子们以减轻饥饿,并把根和树叶作为药来使用。
欧洲民间医学史册也有记载,蓝莓的根可以冲泡茶叶来帮助妇女顺利分娩。
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在执行任务时,都会配发和食用蓝莓,因为它能帮助飞行员们保护视力,更好地完成任务。
在我国也流传着蓝莓的故事,长白山天池中的龙女“蓝莓”为了百姓的安宁,与为害一方的妖怪同归于尽。
之后,长白山周围长出了紫黑色的果实。
思念女儿的龙王,日日以泪洗面,患上了眼疾,视力变得模糊。
龙女托梦给龙王:“如果父王思念我,就每天吃几颗紫黑色的果子吧。
”食用起果子后,龙王的眼睛渐渐复原了,他还把这种果子也命名为“蓝莓”,以寄托他对女儿的思念。
当地的人们会在蓝莓成熟的季节上山采摘蓝莓,不仅把它当作可以食用的浆果,还用它来保护视力、预防眼疾。
寻蓝莓的历史狭义的蓝莓是指越橘属越橘亚属青液果组的开花植物;广义上的蓝莓可以包括越橘属中长有蓝色浆果的所有物种。
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
原生于北美洲和东亚,最早人工栽培蓝莓的国家是美国。
目前欧美市场上出售的蓝莓多来自于美国。
大洋洲1950年开始引入蓝莓没有成功,到1970年引入种子并筛选品种,到70年代后期引入苗木并开始栽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在引种的基础上,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选育出了适应本国气候的优良品种。
蓝莓百科知识

蓝莓百科知识蓝莓物种名称:越桔。
英文名称:Blueberry。
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
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
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主要生长在北纬38°地区,如内蒙加格达奇。
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
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也是射击运动员必备的食品。
分布情况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在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自然生长许多野生的笃斯越桔(俗称笃斯、都柿)、越桔(俗称红豆)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
中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主要以北高从、半高丛、矮丛、以及兔眼蓝莓为主。
地域分散,种植面积截止2009年春天大概在2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等。
其中辽宁省产业化种植面积最大。
大洋洲1950年开始引入蓝莓没有成功,到1970年引入种子并筛选品种,到70年代后期引入苗木并开始栽培,到1990年,面积达到1700ha,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高丛蓝莓中主要栽培品种是“蓝丰”,其次是“斯巴坦”和“夏普蓝”。
澳大利亚在引种的基础上,杂交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选育出了适应本国气候的优良品种,这些品种逐渐代替引入品种。
在生产上,利用南半球的地理位置进行生产,在北半球的冬季供应鲜果,并且鲜果出口到北美和欧洲。
[1]目前我国的蓝莓栽培在华中地区也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中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于2008年试种蓝莓成功,现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苗培育和生产基地。
保康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美最优质蓝莓产区的同一纬度上,全年日照充足,气候冷凉湿润,是蓝莓最适宜的自然生长区域,保康山上环境无污染,土壤呈天然的酸性,是亚洲优质蓝莓生长最为理想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