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苦难(2016年)
2021-2022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8列夫.托尔斯泰(解析版)

专题0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知识讲解1.重点字一绺(liǔ) 锃亮(zèng) 广袤(mào)禁锢(gù) 黝黑(yǒu) 滞留(zhì)愚钝(dùn) 粗糙(cāo) 轩昂(xuān)平庸(yōng) 蒙昧(mèi) 酒肆(sì)崎岖(qí qū) 缰绳(jiāng) 藏污纳垢(gòu)胆怯(qiè) 正襟危坐(jīn) 诚惶诚恐(huáng)2.重点词语犀利:(武器、语言等)锋利;锐利。
锃亮:形容闪亮耀眼。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文中比喻皮肤粗糙。
郁郁寡欢:心理苦闷,不快乐。
3.主题解说文章通过对托尔斯泰的“形”“神”独到的细致刻画,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胡髭.(zì)尴.(gān)尬.(gà)粗劣.(lüè)两颊.(jiá)B.侏.(zhū)儒粗糙.(zào)甲胄.(wèi)纠.缠(jiū)C.广袤.(mào)无垠.(gēn)掩饰.(shì)鬈.(quán)发D.敦.实(dūn)颔.首(hàn)乡绅.(shēn)长髯.(rán)【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解答】A有误。
“粗劣”的准确读音“cūliè”,注意“两颊”的读音。
2016《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三)

3.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 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 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 把这种苦难写的更深刻而真切。 4.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 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 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赤子情怀。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 心。
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 一起,把这种苦难写的更深刻而真切。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 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 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赤子情怀。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 颗赤子之心。
暗喻旧中国还处 在黎明前的黑暗
勇气和 力量
“没有灯光的晚上”和“温暖”分别 指什么?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7年冬天。祖国的深重灾难,人民的痛 苦,使诗人的心头笼罩着一种悲苦、忧郁的情绪。年底 的一个晚上,天色昏暗,像要下雪。在阴湿的房间里, 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听歌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并思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 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提 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是悲凉压 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 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另外这两句 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形象的刻画,都是沿 着这两句话展开的。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 夜的草原。
(2020年更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和答案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2016年秋期电大把《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说明:本课程共六个形考任务。
任务3、任务6为“专题讨论“,共20分,参与论坛话题讨论,教师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评判。
其它任务是“客观题”,共80分,系统默认最高分.阶段作业1题目1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选择一项:a. 《漂泊杂记》b. 《屐痕处处》c. 《西湖漫拾》d. 《湖上散记》题目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郭沫若b. 胡适c. 刘半农d. 鲁迅题目3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李大钊b. 冰心c. 周作人d. 鲁迅题目4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胡适b. 欧阳予倩c. 田汉d. 丁西林题目5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后期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
选择一项:a. 《获虎之夜》b. 《梵峨嶙和蔷薇》c. 《名优之死》d. 《咖啡店之一夜》题目6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a. 《上海屋檐下》b. 《屈原》c. 《名优之死》d. 《雷雨》题目7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5《语文》四 含答案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5《语文》必修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1.“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中“此”指代()A.有限的几个生命B.有限的几个生命……作“流言”的种子C.“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2.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这个比喻主要表明()A.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B.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C.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D.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3.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A.反对徒手请愿B.反对请愿C.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D.“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俄罗斯电影简史

俄罗斯电影简史第一章(1908--1941)俄罗斯电影诞生;苏联蒙太奇学派崛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辉煌成就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斯捷潘.拉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1917年十月革命,电影产业国有化,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鼓动电影”20年代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形成,三位大师的先锋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作: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战舰波将金》普多夫金蒙太奇叙事《成吉思汗的子孙》杜甫仁科银幕上的诗《兵工厂》声音的出现与“音画对位法”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确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3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马克辛三部曲》《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十三人》《带枪的人》蒙太奇大师将艺术探索精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作品:《肖尓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第二章(1941-1956)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电影;战后初期的战争题材电影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电影制片厂迁移,电影工作者的艰苦劳动,鼓舞斗志的“战斗电影”战役纪录片--《战时影片集》:故事短片《日尔孟克的宴会》纪录片《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乌克兰保卫战》战略反攻阶段的纪录片战争故事长片《她在保卫祖国》战后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英雄主义主题“纪念碑”电影《青年近卫军》《真正的人》《攻克柏林》“纪念碑”电影的局限性第三章(1956-1970):“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电影杰作1954年“解冻”,1957年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新浪潮四部代表作:《雁南飞》灿烂夺目的“银幕上的诗”《一个人的遭遇》从肖洛霍夫到邦达尓丘克《士兵之歌》纯洁清澈的心灵,人道主义的悲歌《伊万的童年》被炮火摧毁的童年的梦其它优秀作品:《临风而立》《生者与死者》《士兵的父亲》60年代后期--“停滞”第四章(1970--1990)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战争文学“第三浪潮”与“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全景战争”电影《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战壕真实”电影《一寸土》/《永远19岁》妇女与战争《战争中没有女性》《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狙击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儿童与战争《受伤的小鸟》《幼儿园》《自己去看》苏联最后一部战争题材“诗电影”,诗的艺术与纪实内容完美结合“改革”时代的喧嚣与躁动;“改革”时期的苏联电影插入语: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苦难历程》三部曲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静静的顿河》顿河悲歌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第五章(1991--)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未完待续)解体,电影体制变化,电影性质变化泥沙中金光闪烁(一)对现实的思考:车臣战争冷漠(《战争》)沉痛(《高加索俘虏》)现实(《急行军》)(二)对历史的认识:淡化(《太阳灼人》《小偷》)虽然不是军事题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后期战前苏联国内形势,后者描写战后的艰难生活寓言(《布谷鸟》)颠覆(《无穷无尽》)怀念(《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未列入名册)继承(《星》)参考书目:《苏联电影史纲》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编第一卷,第二卷《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二、三、四编俄苏电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于培才,李小蒸,孟广钧,王德胜等《苏联战争文学评论》南京大学出版社陈敬咏《世界电影史》(法)乔治-萨杜尔《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主编:许南明副主编:沈善《泥沙中金光闪烁--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掠影》戴光晰《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电影学院郑亚玲胡滨《战火中永生--苏联战争影片赏析》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傅保中《雕刻时光》(俄)塔尔可夫斯基《杜甫仁科选集》(苏)杜甫仁科《世界百部战争影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苏联部分撰槁人连秀凤《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任光宣《俄罗斯文化一千年》东方出版社孙成木《苏联百科辞典》等俄苏战争电影漫谈苏联电影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最为绚丽的一页。
全国自考2016年04月份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课程代码00530)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诗歌《凤凰涅集》从空间角度描绘苦难的旧中国,诅咒冷酷黑暗的旧世界的一节是A.《凤歌》B.《凰歌》C.《群鸟歌》D.《凤凰同歌》2.话剧《雷雨》中彼此交织的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A.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B.周萍和蘩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C.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是明线,鲁贵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D.周萍和蘩漪的冲突是明线,四凤和蘩漪的关系是暗线3.散文《吃瓜子》的语言特色是A.多用口语和白描B.幽默诙谐C.善用典故D.词藻华丽,节奏明快4.话剧《风雪夜归人》叙述的故事是A.魏莲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B.玉春在魏莲生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C.李蓉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D.李蓉生在马大婶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5.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重申并拥护的核心思想是A.自由和民主B.人道和博爱C.民主和科学D.科学和自由6.散文《囚绿记》表现了“绿”的“囚”与“释”的对立,借此抒发的人生感悟是A.对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谴责B.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C.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D.对现代人浮躁生活状态的鄙夷7.散文《死火》中,“我”与“死火”的对话探讨的问题是A.灵与肉的分裂B.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的矛盾C.生与死以及生存价值D.个人与集体的融合8.散文《追悼志摩》引用书信以阐明徐志摩的人生信仰,这些书信的作者是A.徐志摩、胡适B.胡适、梁启超C.朱湘、冯至D.徐志摩、梁启超9.下列作家中,提倡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践行“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是A.郁达夫B.郭沫若C.茅盾D.胡适10.诗歌《婴儿》中“婴儿”象征的是A.理想B.时代C.命运D.现实11.诗歌《给战斗者》的文体形式是A.短行体B.小诗体C.格律体D.十四行体12.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与小二黑自由恋爱的女性是A.曹七巧的女儿长安B.王老大的女儿阿毛C.三仙姑的女儿小芹D.老头子的女儿野猫子13.杂文《春末闲谈》的结尾处引用陶潜的诗句“刑天舞千戚,猛志固常在”,所表达的意思是A.对人民的力量与反抗精神抱有信心B.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C.对甘于淡泊品格的赞赏D.对刑天自不量力的讽刺14.“控诉了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度”的作品是A.钱钟书的《围城》B.茅盾的《子夜》C.老舍的《断魂枪》D.巴金的《寒夜》15.下列诗人中,被称为“汉园三诗人”的是A.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B.李广田、藏克家、何其芳C.卞之琳、艾青、何其芳D.艾青、臧克家、郭沫若16.散文《雨前》主要的艺术特征是A.旁征博引,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B.语言通俗,口语化色彩浓厚C.善于制造悬念,构思精巧D.营造多种意象,擅长象征的运用17.对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理解正确的是A.大堰河虽然在贫困中死去,但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们却在“我’’的照顾下生活得不错B.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搿我”无微不至的关怀C.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抽象观念,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D.在明丽的画面中寄寓着诗人对自然、童真和母爱的向往之情18.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A.肖像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环境描写19.诗歌《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搿黄河颂一歌颂的内容是A.黄河的地理意义、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B.黄河的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和启蒙作用C.黄河的民间传说、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D.黄河的地理意义、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20.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点是A.美丽聪明,活泼开朗B.聪明美丽,内向孤傲C.聪明好学,大胆泼辣D.大说大笑,不修边幅21.小说《春蚕》叙述的老通宝家的故事是A.春蚕丰收却破了产B.春蚕丰收家景好转C.春蚕欠收诱破了产D.春蚕欠收家破人亡22.话剧《上海屋檐下》中,暗示和影射当时令人窒息的政治气氛的自然景象是A.雷雨天气B.大风雪天气C.黄梅天气D.三伏天气23.对诗歌《死水》赏析正确的是A.用字富于色彩感,写出了“罗绮”、“绿酒”、“翡翠”的美丽B.全诗韵律和谐,一韵到底C.表达的是战争带给人的苦难D.以死水比喻那个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现实社会24.小说<骆驼祥子》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是A.祥子与曹先生的交往始末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C.祥子与车行老板的矛盾冲突D.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爱情纠葛25.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想与花狗逃到城里开始新生活,但仅限于闪念并未付诸行动的人物是A.翠姨B.二姑姑C.野猫子D.萧萧26.小说《蓑竹山房》中二姑姑的情感悲剧是A.嫁给相爱者的灵牌,在孤寂中老去B.不知情的乱伦之恋导致同归于尽C.不能嫁给相爱者而抑郁致死D.与亡夫弟弟的婚礼不被家人认可而痛苦万分27.小说<金锁记》中,因自己婚姻不幸而破坏儿女人生幸福的母亲形象是A.鲁侍萍B.曹七巧C.曾树生D.孙柔嘉28.把自然风光与人物美好心灵融为一体,使之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是A.《荷花淀》B.《蜗牛在荆棘上》C.《山峡中》D.<春桃》29.“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一个共同的黎明”,这些诗句出自A.《我爱这土地》B.《泥土》C.《力的前奏》D.《采莲曲》30.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消遣的时机”、“五光十色的新闻”等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B.反讽C. 象征D.暗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 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 。”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 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C 5.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只用了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开篇提出“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 C.为了论述运用知识才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作者列举了谷登堡和罗兰 ·布歇内尔的事例。 D.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非凡的灵感”,并非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点拨】A.搭配不当,应将“便捷”改为“广泛”;C.语义重复,“徜 徉地”与“地漫步”任意去掉一个;D.前后矛盾,“不超过”和“左右 ”矛盾,应去掉一个。
C 4.(梧州中考)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⑤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A.①③④⑤② B.⑤④①②③ C.②⑤④③① D.③②⑤④①
示例:探究结果:中国的学生往往欠缺创造性思维,中国学校培养不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批的创新性杰出人才。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方法:我们要有创新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全国1卷优秀作文集合

2016年全国1卷优秀作文集合1.曹林《你最缺的是失意时的那个吻》2.曹林《在耳光与亲吻中与孩子渐行渐远》3.王昱《别让孩子在喜怒两极中战战兢兢》4.王昱《白天不懂夜的黑》5.教育,不能缺失了“掌痕”清远清新一中邹天顺6.奖惩之后,看看现实7.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8.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江西一考生9.说尺子10.别让孩子脸上再现掴痕11.抖落两分露珠累,换得天高地远飞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龚志民12. 常惊分数临天下,谁将春风拭泪痕?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龚志民13.是为优雅的前行钟玮14.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厦门双十中学白乾政15.拒绝惟成绩是论的“实用主义”(生)福州二中韩杨煜16.回归人学,淡化分数意识泉州五中李泓17.不为数字遮望眼惠州郭日晟18.语文月刊1:岁月流逝诗心臻纯广东仲元中学:周华19.文2:唯分赏罚,教育之殇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徐晓花20. 分数,挥之不去的“雾霾”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刘卫平21. 以严为师,方成大器文/东成22.勿以分数论“英雄”23.教育应理性温情而非简单粗暴福建莆田哲理中学董立群24. 显影人生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陈志宏25.比较的学问华师侯桂新26. 分数为王是民族之殇宁德实验李家良27.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安徽省示范高中东至三中张峪铭28.从“分数引起的赏罚现象”说开去腾龙辅导中心林传名29.不唯分数是瞻湛江市第二中学尹晓峰30.写给妈妈的一封信31.孩子,我想对你说广东潘越32.奖罚,绝非教育的“终极武器”广东中山实验中学刘卫平33.优秀者的退步不是罪深圳科学高中牛程34.深圳市沙井中学王志坚极品平庸35.仁而有礼,理性待人作者:广东佛山南海狮山石门中学魏斌36.进奖退罚合情理?作者:广东茂名一中吴彬丽37. 失语的难兄难弟作者:深圳外国语学校黄晓鸿38.莫让分数异化了教育作者:东莞市东华中学张来虎39.是退亦忧,进亦忧?作者:湖南省地质中学刘超衡40.以分论赏罚的“罪与罚”作者:深圳科学高罗佰方廣東省公佈8篇優秀作文1.曹林《你最缺的是失意时的那个吻》看了这幅漫画,我们可能会心一笑,巴掌和亲吻映衬的现实镜像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人们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这种冷暖反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台子小学 王志昌
两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介绍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 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 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 属同盟国阵营,而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 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 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协约国。中国于1917年8 月14日对德、奥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 约国的胜利而告终,并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德 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四大帝国的 瓦解,并促成国际联盟的成立。
鼠疫流行;在东北沿海一带造成鼠疫、霍乱流行。侵华日 军的哈尔滨“731”细菌部队,长春“100”细菌部队、广州 波字“8604”细菌部队、南京荣字“1644”细菌部队都对中 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52年间,美国曾多次在朝鲜 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的,长海县撒布鼠疫菌、霍乱菌和脑 炎病毒,企图造成疫区,使我后方陷入瘫痪。 在生物战
(3)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 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 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 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 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 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二战灾难损失
•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 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 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 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 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 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 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名 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 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 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 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 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 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 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 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
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 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 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 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 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 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 亿美元。
他们还在饱受战争之苦(9-二)
他们还在饱受战争之苦
• 先导战争: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 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 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 多亿美元。
•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 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 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 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 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
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 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 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人 ,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 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 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 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 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 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 可怕的武器:恐怖的化学武器 1991年海湾 战争期间,当一些前线记者问及多国部队 士兵,特别是美军士兵,他们最怕什么武 器时,记者们得到的答案是:“既不怕飞 机、大炮、也不怕地雷,而最害怕伊拉克 使用化学武器,进行化学战”。
• 令人战栗的生物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0-1944年, 日本的细菌武器曾在我国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造成
“一战”损失
•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 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 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 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 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 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 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惨无人道的侵略者
“二战”介绍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 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 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 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 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 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 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 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 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 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 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 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 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 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 1000亿美元以上。
二战灾难损失
•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 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 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 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 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 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 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 争费用135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