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逵:感觉统合训练个案
感统训练实践个案

感统训练实践个案李彬本学期,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确定了感统教研的任务,即感统评估标准的修订。
这项工作的完成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修订,使感统评估标准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在这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其次,此评估标准不仅能够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优劣势,指导我们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训练计划。
第三,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进步,进一步地验证我们所运用的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一、评估标准的修改现以“双脚跳”为例说明。
最初的时候我们确定从主动性、辅助、下肢动作、跳跃距离、连续性、耐力、是否快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耐力领域的评估尚不够系统,对跳跃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无明确表述,经过我们感统组全体老师的研讨,进行了如下修改:将简单的以跳跃次数为标准修订为以在相同时间内连续跳跃的次数为标准。
二、学生实例观察现以学生高宇晖为例进行说明。
该学生为智障,本体觉发育迟缓,腰部肌肉僵硬,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对该生进行双脚跳训练以加强腰部和腿肌肉的锻炼及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该生注意力并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在学期初对该生的初评中,我发现该生耐力、下肢、连续性、主动性等方面非常差,得分仅为0、1、1、1、分。
通过分析,我找出了该生在双脚跳项目中的弱势,便根据此分析制订了训练方案,并在进行此项训练的过程中,重点针对以上的几方面的弱势进行强化训练。
以耐力训练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在耐力项目训练中,我重点加强对该生耐力的训练,采取蹲起(8分/组)、推小车(20米/组)等方法来锻炼其下肢肌力,并运用激励法、代币等方法来鼓励她,使其坚持完成训练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训练,我对高宇晖进行了末期测评,该生耐力得分为2分即在一分钟内可完成跳跃15次。
通过运用此评估标准,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该生在耐力方面的进步。
其他方面的训练也如此。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点击上方「幼儿园管理运营」关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感觉统合器材基本部分滑梯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对头部,颈肌的同时收缩,促进前庭神经合脑干体系的活跃化。
滑板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合触觉运动中视情报的大量输入,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三角滑板器材图片训练目的: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的活动羊角球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姿势和双侧的统合,促进高程度的运作企划插棍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四角晃动平衡木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发展平衡能力独角椅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联系伸展和保持平衡,控制重力感协调身体,建立前庭感觉机能圆筒吊缆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圆木马吊缆器材图片:训练目的:促进身体固有感觉统合功能,发展平衡能力跳跳床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读息矮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晃动平衡木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发展平衡能力脚步器器材图片:训练目的:提供幼儿手脚协调能力训练,字母、数字及颜色的认知和巩固,并且练习跳跃能力,使幼儿在游戏中,促进对大脑的刺激,达到全身体能的协调能力的训练阳光隧道器材图片:训练目的:进出隧道的时光,声音的改变可增加对孩子视听觉的刺激平衡台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对前庭固有感觉及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作用趴地推球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加强眼球集中注视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是减轻障碍的良好活动前后平衡台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左右平衡台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袋鼠跳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S平衡木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建立身体平衡能力A字铁架器材图片:训练目的:促进身体固有感觉统合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太极盘器材图片:训练目的: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矮正重力平衡,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感觉统合器材延伸部分大龙球器材图片:训练目的:测试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摇滚翘翘板器材图片:训练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应用感觉统合训练促进智障儿童平衡能力的个案研究

感知训练促进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个案研究【摘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制定感觉统合训练个别化训练计划,以上海某特殊学校中的一名智力障碍学生为例,对该生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训练。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训练,该学生的平衡觉,视觉等方面有了正向的改变,并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感知训练智力障碍感觉统合个案研究智障儿童智力水平低于常人且伴有适应功能障碍, 国内外感觉统合训练多应用于智力正常感觉统合失调症、学习障碍等,但对特殊教育中占主体的中重度智障儿童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研究较少,缺乏对障碍症状改善明显的系统操作方法[1]。
本文选择了一个智力落后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宋**,女, 2001年2月16日出生,2007年9月入特殊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该生读书至今,发现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都不太理想。
该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生活中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穿反。
2训练前评估2.1 智力评估采用韦氏智力量表得出该生的智商是65,诊断为智力落后儿童。
2.2 感觉统合能力评估根据《儿童感知能力评估》(初试版)评估(见表1)得出视觉、平衡觉稍低于同龄学生的功能,不能区分常见线性形态,基本的立体模型,不能区分物体的长度,宽度以及其动态平衡较差,闭目单腿站立持续时间低于5秒。
表1 训练前感知能力评估2.3 平衡能力评估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 ①睁眼静力平衡能力测试: 受试儿童睁眼, 双手叉腰, 以优势腿单足站立, 另一腿屈膝使足离开地面。
从单足离开地面开始计时, 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结束, 记录睁眼单足站立的时间。
测试两次, 记录最好成绩。
②闭眼静力平衡能力测试: 受试儿童闭眼, 双手叉腰, 以优势腿单足站立, 另一腿屈膝使足离开地面。
从单足离开地面开始计时, 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结束, 记录闭眼单足站立的时间。
测试两次, 记录最好成绩。
动态平衡能力的测试: 受试儿童沿宽14cm, 高14cm, 长5m 的平衡木行走, 以秒表记录完成时间。
感觉统合失调幼儿的个案研究

感觉统合失调幼儿的个案研究感觉统合失调幼儿的个案研究网络感觉统合失调幼儿的个案研究一、个案情况姓名:楚楚(化名);性别:女;年龄:4岁。
根据教师和家长的反映,楚楚在行为发展方面,注意力极不集中,易受环境影响,自控能力差,容易发脾气,爱哭闹;在语言发展方面,口语发音不清,语言表达不明;在社会交往方面,经常自言自语,无故嬉笑,目光游离,不与人对视,喜欢自己一个人躲在区角独自游戏,平时很少和小朋友交流;在身体发展方面,躯体动作发展比同龄幼儿滞后。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岁~6岁)》的评定结果显示,楚楚各方面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的15%,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及动作技能各方面发展滞后。
经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试显示,楚楚在情绪、行为、社交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根据《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来看,楚楚感觉统合重度失调,前庭觉与触觉失调情况严重。
二、成因分析楚楚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生物学因素国外研究提示,遗传、脑损伤、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等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中,母孕期有害因素是儿童行为问题中重要的生物学因素。
据楚楚母亲自述,她怀孕时36岁,整个怀孕过程不太稳定,曾经打过保胎针,照过六次B超。
当时经抽血检验,医生怀疑胎儿有患唐氏综合症的风险。
在等待羊水检验结果的期间,母亲由于担忧,情绪极为焦虑。
在分娩的过程中,一度因羊水过少而需要催产。
国内学者刘宝花等研究提示,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行为问题儿童多有前庭功能协调障碍,还伴有脑神经发育迟缓的现象。
经量表测试表明,楚楚有重度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导致她注意力缺陷、多动,造成交往和学习困难,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障碍的问题。
(二)早期成长因素楚楚6个月前由母亲带养,之后一直由保姆照顾,但是保姆更换比较频繁,而且被保姆恐吓和打骂过,甚至还被邻家的保姆抢过新鞋子。
感觉统合个案研究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个案行动研究研究者:廖华娟锺宛蓁廖素珍*目录*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緣起------------------------2第二節研究目的------------------------4第三節名詞詮釋------------------------5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一節學習障礙之定義------------------6第二節研究理論------------------------7第三節感覺統合失常與學習困擾---------10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第一節樣本選擇與描述-----------------13第二節研究工具-----------------------15第三節研究方法-----------------------18第四節研究問題-----------------------19第五節研究步驟-----------------------19第六節研究限制-----------------------20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兒童發展核對表」分析---------21第二節感覺統合密集治療---------------23第三節結論與建議---------------------27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缘起身为小学老师,常发现身边有一、二个小孩,他看起来不笨,智力测验结果也支持了这样的直觉,足见他不是个智能不足的小孩;但他在学习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容易分神、无法依照指示行动,即使老师给予特别的辅导也不见改善。
他与家人或同学相处困难,只要有人碰到他,他就很容易发脾气并动手打人;但又不是社交上的互动,在许多行为表现上也与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标准不同。
孩子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与你我并无二致,所以似乎也很难从家庭互动上找到情绪障碍的成因。
从传统的教育心里学和精神医学观点,对学生行为问题、情绪失常、或学习困难,若非归因于学童不听话、父母没尽心合作、或环境不良等因素,就认为是学童患有心理上的精神疾病(包括智能不足)。
幼儿园感统训练实践案例

幼儿园感统训练实践案例幼儿园感统训练实践案例感统(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各种感官来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方法。
幼儿园作为儿童感知世界的重要场所之一,感统训练在幼儿园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在幼儿园中进行感统训练的实践案例,并对其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施方案:实施时间:本次感统训练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天安排30分钟的感统训练活动,全天幼儿园都会有感统训练的活动。
实施人员:本次感统训练活动的实施人员包括幼儿园教师和专业感统训练师。
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幼儿参与感统训练活动,感统训练师负责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和支持。
活动内容:本次感统训练活动设计了多种感统训练任务,旨在激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活动内容:1. 触觉活动:在幼儿园的多个角落设置触觉材料,如沙袋、绒毛球等,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抚摸、握捏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材料质地。
2. 姿势活动:在活动室内设置不同的姿势挑战任务,如躺在平衡球上、手脚并用做俯卧撑等,激发幼儿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 视觉活动: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幼儿分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比如用多彩的积木做拼图。
4. 听觉活动:在音乐室进行听觉活动,比如通过听音乐配合舞蹈动作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5. 运动活动:设置多样化的运动任务,如跳绳、翻筋斗、滑滑梯等,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身体感知。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感统训练的效果,选取了两个主要的评估指标:感统能力和整体发展。
感统能力是通过观察幼儿在感统训练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的,包括触觉、姿势、视觉、听觉和运动等方面的表现。
整体发展是指幼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情况。
通过对感统能力和整体发展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感统能力的提升:在感统训练活动的一个月时间里,幼儿在触觉、姿势、视觉、听觉和运动方面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
比如,他们更加灵敏地触摸不同的材料,更加稳定地完成各种姿势挑战,更加准确地辨别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更加有节奏地进行音乐配合舞蹈,更加熟练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
感觉统合训练案例分析

感觉统合训练案例分析案例:强强就读小班后,由于活泼好动,难免有些小碰撞或擦伤,当妈妈在帮强强洗澡时,发现他手臂及腿上这些碰撞伤痕时,问强强究竟是怎么回事,强强竟是说不知道,而且还表示不痛。
除此之外,外出郊游或在路上行走时,妈妈有时看到强强明明跌倒趴在地上,甚至皮破血流,强强却也从来不喊痛。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妈妈不禁怀疑,强强是否真的那么勇敢,还是有其他的问题?其实强强是个属于触觉迟钝型的小孩,孩子大多在婴儿时期较易生病或者父母亲过于保护孩子,以致于很少给孩子以用触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因此影响到宝宝的触觉识别能力,触觉也就变得较为迟钝,进而对自己的身体形象认识不足,以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常常在跌倒或碰撞后破皮流血而仍不自知,也不觉得痛,甚至连天气变冷或变热是也不能敏感地察觉。
训练方案:一、自觉训练方案:在面对强强这类型的孩子时,可以建议孩子父亲母亲,通过下列活动来提高触觉的敏感度:1.可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来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2.孩子多触摸各色玩具,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增进触觉识别能力;3.可在儿童游乐场中玩球池游戏(海洋球),给予孩子触觉刺激;4.在家中亦可以进行毛巾或软垫游戏,将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二、感统训练方案:(一)触觉板:首先让孩子两手侧平举,站在触觉板上,双脚交替向前走。
刚接触游戏的孩子只要求走。
手可以不要求平举,熟练后可以逐渐改变速度,让孩子体会身体的平衡感。
(二)球类:1.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羊角球上,两腿分开脚尖抵在地面,脚跟抵住球面。
使力利用球的弹力跳跃前进。
注意跳跃时脚部仍是上述标准姿势。
2.花生球:①俯卧:让孩子俯卧在花生球上,找好平衡点后双臂双腿平行于地面伸直,指导者“弓”字步立于孩子两腿间,双手抓住孩子脚踝,使力使孩子前后移动。
在移动中孩子可以用手扶地、抱球动作保持平衡。
②拜佛祖:首先让孩子同拜佛姿势跪立在花生球前,然后双臂贴着球面缓缓伸直,让身体前进同时花生球缓缓移动至身体胸部、腹部等,最后再身体后退同时花生球移回双臂,同最初拜佛祖姿势。
运用感统改善自闭症倾向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的个案

运用感统改善自闭症倾向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的个案近年来,自闭症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最明显的特征是与人沟通和交往困难,表现出社交互动受限、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等特点。
针对自闭症倾向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我在某个案例中运用了感统疗法来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个个案是我接待的一个8岁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交交往困难。
他很少与人进行沟通,更喜欢独立玩耍、看书和画画。
他对于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对声音、光线和触觉等有着极高的反应。
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对触觉刺激兴奋度较高,可能是他较为感兴趣的感统类型。
基于这一发现,我引导他进行感统训练,目的是通过感官刺激来改善他的沟通交往能力。
我设计了一些感统活动,包括触觉刺激和身体运动等,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并提高他对于外界刺激的接受能力。
在触觉刺激方面,我让他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如软绵绵的绒毛、粗糙的砂纸、冰凉的金属等,让他通过触觉感受不同的刺激。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可以增加他对触觉刺激的耐受能力。
在身体运动方面,我设计了一些活动来提高他的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
比如让他站在一个船形状的平衡板上,用双脚交替踩着跳动;或者让他在一个大型的跳跃床上跳跃、翻滚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他积极参与到身体运动中,同时也可以锻炼他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感统训练后,这个男孩的沟通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开始愿意与人进行交流,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他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和日常生活中。
他对于触觉刺激的过敏反应也有所减轻,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运用感统改善自闭症倾向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是有效的干预方法。
通过感官刺激和身体运动,可以提升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接受能力,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并改善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这仅仅是一个案例,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状况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感觉统合训练个案
湖北省利川市特校胡逵
关键词:自闭多动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姓名:沈** 性别:男出生年月日:2001年09月29日
障碍:自闭症(中度)足月产。
2、基本表现:
(1)对周围的人不关心或缺乏兴趣,他对别人的动作、言语、经验很少感兴趣,过度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如:撕碎小纸片,向天上抛,一片片落下来,无比兴奋。
而对结交朋友及建立伙伴关系缺乏兴趣,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在一个角落玩自己喜欢的碎纸片,很少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兴趣、快乐和成就,也很少分享伙伴的兴趣。
(2)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进行眼睛对视,不怕危险,脾气比较大,如果他的什么玩具被谁弄坏了或拿了,会哭闹不止,不依不饶。
(3)有基本交流语言,如我要,不要,回家,《熊出末》爸爸,妈妈,哥哥,等简单用语,但基本不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他习惯性似的说:哎!
(4)有刻板行为,喜欢做打手枪的动作,喜欢艳丽的东西,
(5)机械记忆很好,对数字很敏感。
(6)感觉异常,喜欢吸手指,闻嗅味。
3.行为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平时喜欢脚尖对着成70度走路,目光漂浮不定,过分喜欢玩碎纸片,精细动作差,喜欢掰弯手掌,有自伤的表现,难以听指令完成任务,传接球有困难,不能连贯的跳跃,在感觉统合室的时候喜欢玩积木。
触觉不敏感。
4.从感觉统合的角度来说,沈**需要做前庭觉处理,多种感觉统合处理,以及感觉统合障碍导致的行为问题的处理,姿势的控制训练。
二、导致原因
1.遗传因素,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新陈代谢疾病,脑伤都有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发生。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垫脚尖,目光不定,过分喜欢碎纸片,精细差,传接球困难,难以听指令完成任务,都是由于他的本体觉不够好。
其中,脚尖对着成70度走路是他身体与脑的不协调,大脑对身体的一部分即脚的控制不良,精细动作差是由于身体大脑不协调,大脑对小肌肉的控制不好,这里还涉及到精细中手眼不协调,在听指令时,不能很好的答复或做相应的动作,是手耳不协调,还有他的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是由于本体感不足,对自己的口腔的控制差。
姿势控制也是由于本体觉不足。
3.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自伤并且流血也不知道害怕,不连贯的跳跃,喜欢玩积木。
都是因为他的前庭不是很好。
4.感觉异常,喜欢吸手指,喜欢闻嗅味,但很介意别人摸他身体的部位,他触觉过于敏感,喜欢脚尖对着走路,也有触觉不敏感的原因在。
三、处理方法(具体训练方案)
(一).器材准备:秋千,滑板,平衡板,平衡台,大笼球,触觉垫,蹦床,脚踏车,上螺母,汤勺,轮胎。
(二)具体活动
1.秋千:让孩子自己玩秋千,玩秋千的目的是让他保持清醒,刺激他的的前庭觉。
2.秋千扔物:这一个游戏时在老师的辅助下,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在秋千上,老师负责荡秋千,保护好学生,并在荡秋千的同时要求孩子将手中的东西扔到前方的框里,或者贴贴上粘好。
(秋千扔物,训练前庭的同时也训练到他的本体觉中的手眼协调能力)
3.拧螺母:螺丝上的螺母是按大小顺序排列好的,让孩子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螺母拧下来,放好,然后再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其拧上去。
这符合自闭症刻板的喜好,也是锻炼精细和手眼协调的好方法。
4.翻跟头(本体觉的姿势控制训练)
5.推推我,拉拉我:轮胎上绑好绳子,老师控制轮胎的重量,让他拉轮胎。
(本体觉处理)
6.大笼球:A.大笼球挤压,俯卧位,仰卧位挤压,让他感知所挤压的部位。
(触觉处理)B.将孩子放在大笼球上,手扶着梯背架,进行弹跳动作训练。
建立弹跳意识。
(前庭觉跳跃的训练)
7.平衡组合:平衡板和触觉垫还有勺子。
组合,经过平衡板和触觉垫。
(前庭觉的平衡能力和本体觉的手眼协调能力还有触觉训练)
8.平衡台:站在平衡台上传球(前庭觉的训练)
9.脚踏车:脚踏车的训练是锻炼他的本体觉的姿势控制能力。
10.滑板:滑板投物。
运动的过程中看好框,扔球进框。
(本体觉训练)
四、个案的结果
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沈**能主动的去询问周围的事,爱撕碎小纸片行为也得到缓解,对伙伴的需求有明显加强,老师讲解知识时,也能随着老师播放的PPT及时作为反映,遇事哭闹不止,不依不饶的行为得到较好的控制。
刻板行为再现明显减少,吸手指,闻嗅味的行为也较少出现。
姓名:胡逵
省市:湖北省利川市
单位:利川市特校
网络班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美工)工作坊
角色:学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