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四大污水处理厂简介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报告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位于海珠区小洲二围、三围地段,是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的第四座大型污水处理厂,隶属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
该厂主要收集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区长洲岛、番禺区洛溪岛和大学城的污水。
其总服务面积为124.5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155.37万人,目前日处理污水能力为50万吨,总处理规模(2020年)控制为60万m3/d,污水处理一期采用改良A/O工艺、二期A2/O工艺,其工艺处理效率高且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对自动化的依赖程度低;剩余污泥采用生污泥直接脱水方式,脱水后的污泥交由专业污泥处理公司进行深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厂内建无害化处理站一座,其主要对粪便进行预处理,然后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厂区平面布置合理,紧凑,节省占地。
建筑造型设计洁净明朗,辅以绿化景观、建筑小品,既体现污水厂的自身特点,又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花园生态型现代化建筑风貌。
自建成投产以来,平均处理规模达到设计规模的100~120%,各项出水指标均优于设计值,实践证明选用的工艺是先进合理的,属国内领先。
图1.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全景图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2.1 一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一期工程于2003年1月立项,工程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于2004年3月建成通水试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污水处理采用除磷脱氮活性污泥工艺(改良A/O工艺),剩余污泥采用生污泥直接脱水方式处理。
一期工艺主要流程是污水先后通过的处理工艺、设备: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生化反应池→辐流式二沉池→二氧化氯消毒间→出水。
在一期工程中的生化反应是采用改良型A/O工艺,利用微生物通过预缺氧、厌氧、好氧的处理流程和内、外回流,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去除水中的氮、磷等可能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图2. 一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2 二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二期工程于2009年8月开始动工,工程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30日建成通水并投入试运行。
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名单(最新)

A²/O
2011年1月
68
佛山市
佛山市顺德区华清源环保有限公司(大门 污水处理厂一二期)
微曝氧化沟
2003年10月
69
东莞市
东莞市石碣污水处理厂
CASS
2011年1月
70
深圳市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
改良A²/O
2011年8月
71
广州市
广州开发区东区水质净化厂
改良SBR
2004年5月
72
佛山市
佛山市顺德区南和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勒 流镇污水处理厂)
126
揭阳市
揭阳市区污水处理厂
A²/O
2008年12月
127
惠州市
平山污水处理厂
CASS
2007年12月
128
东莞市
东莞市企石污水处理厂
A²/O
2013年7月
129
清远市
西城污水处理厂
氧化沟
2003年4月
130
江门市 江门市今古洲北部污水处理厂(一期) 微曝氧化沟
2012年1月
131
深圳市
西丽再生水厂
SBR
43
潮州市
潮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A/O
2004年4月 2003年6月 2002年11月
44
深圳市
福永污水处理厂
A²/O
2011年9月
45
湛江市 湛江市城市污水处理公司赤坎水质净化厂
A²/O
2009年12月
46
广州市
荔城污水处理厂
CASS
2007年12月
47
广州市
永和污水处理厂
改良A²/O
2010年9月
活性污泥法
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总厂简介:广州市市政污水处理总厂成立于1996年12月30日,与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事业单位编制,负责广州市所有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运营及资产经营的统一管理。
总厂属下设有猎德、大坦沙、沥滘三个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办公室以及猎德、大坦沙、沥滘三个污水处理厂等单位,负责广州市原八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及处理,污水处理能力达139万吨/日。
截止2004年底,基本完成沙基涌等24条河涌的截污,珠江广州水段的水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200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更亲临猎德污水处理厂生产第一线视察,对广州市污水治理的成绩表示满意,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
总厂属下各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工艺、设备及运行管理水平较高,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属下猎德污水处理厂被评为“全国十佳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连续四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专业全、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包括:环保、自控、机电、给排水、土木工程、预结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教授级高级人才、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广州市全力推进污水治理建设提供了智力保障。
猎德污水厂: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收集处理珠江以北荔湾(部分)、越秀、东山、天河区(西部)、珠江新城以及程界涌、车陂涌流域、广元路、黄埔大道、车陂工业大道部分区域的生活及工业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22万吨/日;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猎德三期已于2004年动工,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通水。
届时,该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64万吨。
东涌、大岗、榄核等3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

东涌、大岗、榄核等3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日益增加,污泥处理难题也逐渐凸显。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以填埋为主,但是填埋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且占地面积大,治理成本高。
因此,污泥干化减量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在广东省范围内,东涌、大岗、榄核等3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介绍。
东涌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东涌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97年,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心区域,是集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再生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大型水环境综合治理设施。
污泥干化减量于2015年开始实施,干化设备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有5年。
东涌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简易自然干化的处理方式,污泥在污泥淤泥池中进行初步脱水处理后,运到大型露天堆放场进行自然干化处理。
通过在污泥添加增塑粘土和炭粉,使污泥粘度、抗裂性和通气性得到了优化,改善了污泥干燥过程中不易破裂和过于干燥裂解等问题。
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东涌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对于减少污泥体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岗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大岗污水处理厂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是一个以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为主的综合性环保工程。
大岗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采用了间歇干化的处理方式。
大岗污水处理厂每周进行一次污泥干化处理。
污泥干化处理分为5个阶段,首先在饱和蒸汽下对池中污泥进行脱水,然后将已经脱水的污泥发送到干化车间进行干化处理。
车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干燥温度太高或者湿度太低造成污泥的破裂。
车间内设有抛物线桥,可以方便的将干化后的污泥运输到仓库中存放。
大岗污水处理厂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后,厂区内污泥堆放量减少了50%,运输成本降低了40%,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榄核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榄核污水处理厂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一个以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为主的环保设施。
广州市四大污水处理厂简介

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总投资72亿元的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届时一天可处理污水110万吨,工程包括沥滘水处理系统(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二期)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三期),白云区北部污水处理系统,四大污水分区管网系统完善工程。
广州四大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工程一、二期已建成,三期工程正在建。
第一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89年建成投产。
二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96年建成投产。
2000年进行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挖潜改造工程,总日处理规模33万吨,主要处理老城区荔湾涌和驷马涌流域范围内的污水。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万吨/日,包括厂区工程、厂外管网和配套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
厂区位于一、二期工程东侧,珠江大桥双桥路南侧。
收集污水范围:东面以新广从公路、大金钟路为界;南面以环市路为界,同时包括同德小区、大坦沙岛、金沙洲等;西面以珠江航道岸边为界;北面以黄石路为界。
收集污水面积约84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100万。
厂外主要管网工程的管道长度10多万米;已建成泵站4座(西湾路1至4号),新建泵站5座(5号、6号、7号、8号、9号)。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采用分点进入倒置A2/O工艺,该工艺运行管理方式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采用的传统A2/O工艺相似,而处理后的出水优于传统A2/O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重力浓缩、脱水后外运。
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直接排入珠江。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建设,2004年三月主体工程建成通水。
连同原有的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约250万。
西朗污水处理系统西朗污水处理厂我国第一个采用中外合作及项目融资方式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位于芳村区广中路鱼尾村桥南面,面积为13万平方米,首期工程于2001年动工建设,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日处理污水20万吨,服务人口40万人,达到国家二级污水处理标准。
广州市城区各大污水厂分布及概况

广州市城区各大污水厂分布及概况一、白云区1、竹料污水处理厂位于白云区龙和南路东侧、白沙水以北,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6万吨,负责处理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镇和良田镇西侧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112.3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4 万人。
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为3 万吨/日,建成厂外配套提升泵站2 座。
一期工程于2005 年9 月开工建设,2009 年8 月建成投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3 万吨/日,采用改良A2/O 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2、龙归污水处理厂位于白云区新机场高速公路东侧、白海面北侧,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4 万吨,负责处理白云区人和镇、龙归镇和太和镇西侧的生活污水,服务面积143.7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30 万人。
目前污水处理能力为5 万吨/日,建成厂外配套提升泵站2 座。
一期工程于2005 年9 月开工建设,2009 年5 月建成投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5万吨/日,采用改良A2/O 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3、京溪地下净水厂位于沙太北路以东,犀牛南路以北地段,原金湖停车场处,占地面积1.83公顷,设计总处理能力为10 万吨/日,建成厂外配套提升泵站1 座。
受用地狭小且厂区周边紧靠居民区等条件限制,该污水厂总体布局设计采用MBR 工艺,全地埋式布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良好等特点,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
服务范围包括沙河涌右支流流域、左支流流域、南湖风景区等,总面积16.5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3 万人。
京溪地下净水厂于2009 年9 月开工建设,2010 年8 月建成投产。
二、天河区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第二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公顷,设计总处理能力120万吨/日,纳污范围覆盖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一部分,服务面积141.5 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3 万人。
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范文

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范文在过去的一周半时间内,在有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木工程学院03级给排水专业的同学对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南洲自来水厂,高校城杂用水厂,华南新城以及市桥工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很高,现在我将整个实习过程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污水处理(猎德污水处理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猎德污水处理厂1.猎德污水处理厂概况:猎德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脚,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
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75万吨,分一、二、三期建设,主要收集西濠涌、沿江排污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部分污水,服务面积66.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20万。
2.工艺流程及说明(1)一期采纳AB两级活性污泥处理处理工艺,即A、B两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污水→厂外泵站→格栅→厂内提升泵房→沉砂池→ A区曝气池沉淀池→ B区曝气池沉淀池→珠江污水进入工厂后先要通过格栅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胶袋、树叶等等。
垃圾出来后会由环卫部门处理。
由于由管道进厂的水水位很低(厂区比水平线还高),为了工作便利,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
这里采纳的是7台6000立方米/小时及2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提升泵,水泵扬程为17米,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进行了。
沉砂池是密封的两个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来的AB两区是除污的关键之处。
两个区都分为两个部分,曝气池和沉淀池。
先在曝气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种由微生物、细菌等组成的菌胶团),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气促进其新陈代谢,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然后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如SS,同时去除部分BOD5。
在进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别之后,再回流进曝气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两个区都分别有三个系统,供气系统,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微生物的量也不行超标,若过多就要排出)。
广东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万吨)

广东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万吨)标题:广东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万吨)引言概述: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和人口密集,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污水处理厂是处理污水的重要设施,而其他污水处理装置也在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广东省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其他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量。
一、广东省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1.1 广州市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污水处理厂是广东省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达到X万吨。
-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 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对保护珠江水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深圳市污水处理厂- 深圳市污水处理厂是广东省处理能力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处理能力为X 万吨。
-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处理污水。
- 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对深圳市的环境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1.3 珠海市污水处理厂- 珠海市污水处理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X万吨。
-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膜工艺和化学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 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对珠海市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其他污水处理装置2.1 污水处理设备- 广东省各地还设有许多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技术,能够有效净化污水。
- 处理量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吨之间,起到了分散处理的作用。
2.2 污水处理设施- 一些工业企业和居民小区也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 这些设施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技术,能够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
- 处理量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吨之间,对减少污水排放起到了一定作用。
2.3 污水处理设备- 一些企业还采用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如膜分离设备、臭氧氧化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
总投资72亿元的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将于2008年完工,届时一天可处理污水110万吨,工程包括沥滘水处理系统(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二期)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三期),白云区北部污水处理系统,四大污水分区管网系统完善工程。
广州四大污水处理厂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工程一、二期已建成,三期工程正在建。
第一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89年建成投产。
二期日处理规模15万吨,于1996年建成投产。
2000年进行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挖潜改造工程,总日处理规模33万吨,主要处理老城区荔湾涌和驷马涌流域范围内的污水。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万吨/日,包括厂区工程、厂外管网和配套工程,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
厂区位于一、二期工程东侧,珠江大桥双桥路南侧。
收集污水范围:东面以新广从公路、大金钟路为界;南面以环市路为界,同时包括同德小区、大坦沙岛、金沙洲等;西面以珠江航道岸边为界;北面以黄石路为界。
收集污水面积约84
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100万。
厂外主要管网工程的管道长度10多万米;已建成泵站4座(西湾路1至4号),新建泵站5座
(5号、6号、7号、8号、9号)。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采用分点进入倒置A2/0工艺,该工艺运行管理方式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采用的传统A2/0工艺相似,而处理后的出水优于传统A2/0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重力浓缩、脱水后外运。
处理后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一级标准,直接排入珠江。
大坦沙污水处理系统三期工程于2003年6月开始建设,2004年三月主体工程建成通水。
连同原有的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5万立方米/日,受益人口约250万。
西朗污水处理系统
西朗污水处理厂
我国第一个采用中外合作及项目融资方式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位于芳村区广中路鱼尾村桥南面,面积为13万平方米,首期工程于2001年动工建设,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日处理污水20万吨,服务人口40万人,达到国家二级污水处理标准。
纳污范围为芳村区及海珠区洪德片,将有力的改善花地河段、马涌、珠江
平洲水道水质、石溪水厂、河南水厂吸水点水质及南部新饮用水道的水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量将达到40万吨。
沥滘污水处理系统
沥滘污水处理厂
该系统工程收集和处理海珠区、长洲岛、大学城全部的污水,纳污面积
124.5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35万人,工程包括沥滘污水处理厂、厂外提升泵站和厂外截污排污管道工程建设。
首期工程2001年11月立项,项目包括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外提升站6座和厂外截污排污主干道管69公里、支干线115公里。
沥滘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型A/O (二级强化处理)活性污泥处理法,设有污水提升泵站、旋流沉砂池、改良型A/O反应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池、鼓风机、脱水机房、变配电间等构(建)筑物。
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后航道,污泥脱水后,送至污泥码头,统一外运处理。
污水处理厂区工程于2003年1月开工,2004年3月正式通水。
厂外泵站工程
包括马涌二号泵站、东晓南4号、广州大桥5号泵站、琶洲7号泵站、新滘南8号
泵站、生物岛9号泵站
猎德污水处理系统
猎德污水处理厂
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位于广州市中部,纳污范围:康王路、越秀公园、同和路以东,华南快速干线、沙太路以西,北至华南快速干线、北环高速公路,南靠珠江,
涵盖东山区、越秀区、荔湾区和天河区。
纳污面积125.14平方公里,规划服务人
口195万。
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能力22万吨。
三期工程是广州市污水治理重点项目之一,厂区位于已建成的猎德污水处理一、二期厂区西侧,占地82000平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纳污范围主要覆盖天河区,西起员村二横路,东至车陂涌,北到西坑,收集棠下涌、程界涌、车陂涌流域的污水,纳污面积为78.6平方公里。
该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了改良型A2/0工艺,具有成熟可靠,管理较简单和运行费用较低,占地省等优点。
厂区工程投资约2098亿元,计划2005年建成。
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减少污水排入天河区内河涌及珠江的污染物,缓解河涌及珠江广州河段的水污染的状况,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