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癌临床路径
手术记录:下咽癌切除术

手术记录:下咽癌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患者男性,58岁,因持续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入院。
入院前病理活检诊断为下咽鳞状细胞癌(T2N1M0)。
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局限,无远处转移。
手术方式: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采用经典经口咽入路进行肿瘤切除术。
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周边正常组织,同时进行喉功能保留。
麻醉方式: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配合高流量氧气混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及芬太尼。
喉镜辅助显露声门后,置入气管导管并妥善固定。
术中根据病人情况,采用持续性泵入丙泊酚及间断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
手术经过: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后仰。
术者在直视下进行操作,以细解剖剪沿会厌腹侧伸入下咽部,游离肿瘤及正常组织边缘。
根据术前评估,连同患侧梨状窝部分扩大切除。
切除后,术者小心分离喉返神经并保留其支配声带的功能。
随后,术者将切除的肿瘤及组织移除。
使用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冲洗术腔后,常规缝合切口。
术中对颈淋巴结进行了探查和预防性清扫。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术后常规留置胃管及喉导管。
医生嘱咐患者要尽量减少咳嗽及清嗓动作,防止形成血块和发生出血感染。
同时为减轻口腔咽喉的肿胀压迫和疼痛,术后可采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静脉点滴治疗。
由于喉部功能的保留,术后需要积极预防声带麻痹和喉狭窄等并发症。
因此,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喉镜检查,观察喉部恢复情况。
此外,为预防局部复发,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
在患者康复期间,医生建议加强营养支持,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补充各种维生素。
保持乐观心态,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电话随访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对后续治疗进行调整。
总之,本例下咽癌切除术通过经口咽入路切除肿瘤并保留喉功能,术后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随访观察。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318病种)

专业
病种名称
专业
病种名称
8.14 甲状腺癌(2011 版) 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八) 8.16 慢性胆囊炎 普通外科 8.17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 8.18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 8.19 原发性肝细胞癌 8.20 肝门胆管癌 8.21 细菌性肝脓肿 8.22 胃癌(2011 版) 8.23 脾破裂 8.24 胰腺癌 8.25 胰腺假性囊肿 8.26 肠梗阻 8.27 小肠间质瘤 8.28 克罗恩病 8.29 肠外瘘 8.30 肛裂 8.31 肛周脓肿 9.1 颅前窝底脑膜瘤 9.2 颅后窝脑膜瘤 9.3 垂体腺瘤 9.4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9.5 三叉神经痛 9.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9.7 颅骨凹陷性骨折 9.8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九) 9.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神经外科 9.11 颅骨良性肿瘤 9.12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9.13 颈内动脉动脉瘤 9.14 高血压脑出血 9.15 大脑半球胶质瘤 9.16 大脑凸面脑膜瘤 9.17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 9.18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 10.2 颈椎病 10.3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10.4 股骨颈骨折 10.5 胫骨平台骨折 10.6 踝关节骨折 10.7 股骨干骨折 10.8 肱骨干骨折 10.9 肱骨髁骨折 10.10 尺骨鹰嘴骨折 10.11 尺桡骨干骨折 (十) 10.12 股骨髁骨折 骨科 10.13 髌骨骨折 10.14 胫腓骨干骨折 10.15 股骨下端骨肉瘤 10.16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10.17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咽癌的TNM分期

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6cm
N2c
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6cm
N3
转移淋巴结最大径>6cm
M分级
Mx
远处转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
N分级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
N2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3cm<最大径≤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均≤6cm
N2a
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3cm<最大径≤6cm
下咽癌的TNM分期
T分级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
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域,或2cm<最大径≤4cm,且无半喉固定
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
T4a
肿瘤侵犯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318病种)

病种名称
17.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17.17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17.1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 17.19 先天性肌性斜颈 17.20 隐睾(睾丸可触及) 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8.2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8.3 共同性斜视 18.4 上睑下垂 18.5 老年性白内障 (十八) 18.6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科 疾病 18.7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临床 18.8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路径 18.9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六) 肾 内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6.4IgA 肾病行肾穿刺活检 6.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 6.6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 6.7 急性肾盂肾炎 6.8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6.9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6.10 慢性肾脏病贫血 7.1 1 型糖尿病 7.2 2 型糖尿病 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七) 内分泌 疾病 临床 路径
7.4 库欣综合征 7.5 Graves 病 7.6 垂体催乳素瘤 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7.8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9 尿崩症
第 3 页,共 11 页
路径
序号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专业 7.10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8.1 胃十二指肠溃疡 8.2 急性乳腺炎 8.3 直肠息肉 8.4 门静脉高压症 8.5 腹股沟疝 8.6 下肢静脉曲张 8.7 血栓性外痔 8.8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8.9 结节性甲状腺肿 8.10 乳腺癌 8.11 乳腺良性肿瘤 8.12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8.13 甲状腺良性肿瘤 (八) 普通 外科 疾病 临床 路径 8.14 甲状腺癌(2011 版) 8.15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8.16 慢性胆囊炎
下咽(喉咽)癌诊治指南

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喉咽(下咽)癌较少见。
据上海市资料,喉咽癌的发病率男性为O.15/10万,女性为0.12/10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病例统计,喉咽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
据我国辽宁省统计资料,梨状窝癌占全部喉咽癌的79.5%,喉咽后壁癌占13%,环后癌占6.8%。
据国外资料,喉咽癌的年发病率为0.8/10万占头颈恶性肿瘤的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3%。
然而,喉咽癌的人群发病率世界各国各地区差别很大,1987年世界癌症研究机构(里昂)的统计,法国的科罗瓦多斯发病率最高,男性的喉咽癌发病率为16.5/10万;其中农村为17.7/10万,城市为15.7/10万。
发病率最低的地方是冰岛和以色列的波恩以色列,均为0.1/10万,女性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新西兰的坡乐,为3.8/10万,最低的地方有德国的得母瑞普、波兰的华沙和西班牙的诺瓦拉等,均为0。
喉咽癌的病因仍不明,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烟洒加上一些营养成分的不足,可能成为促癌因素。
北欧地区的资料常提到,在一些病人中,尤其是妇女,因缺铁性贫血造成喉咽部黏膜变化(如黏膜变薄、黏膜生发层表皮钉突消失,细胞内糖原减少或缺乏),被称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综合征这些病人易发展成喉咽部癌。
但近些年此类综合征尤其在美因以及瑞典等地巳很少见到,因此女性喉咽癌明显减少。
在我国尚未见类似报道。
其他因素如暴露在肿瘤病毒之下、DNA基因缺陷以及来自胃食管反流对咽部的慢性刺激等,也可能是发生喉咽癌的原因。
解剖喉咽或称下咽部,位于喉的后方,介于会厌谷与舌骨水平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相当于第6颈推。
喉咽部在临床上分为3个解剖区。
1.咽食管交界(环后区):从杓状软骨水平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2.梨状窝:自咽会厌襞至食管上端。
外界为甲状软骨板,内界为杓会襞、杓状软骨及环状软骨3.咽后壁:自舌骨上面(或会厌谷)水平至环状软骨下缘和两会厌尖水平病理病理类型:喉咽癌绝大多数(约95%)为鳞状上皮癌。
临床路径病种

6.角膜裂伤
7.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8.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声带息肉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下咽癌临床路径

下咽癌临床路径(2016 年版)一、下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咽癌(ICD-10 : C12/C13)。
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全喉切除术(ICD-9-CM-3:29.33/30.2-30.4)。
(二)诊断依照。
依照《临床诊断指南- 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初版社,2009 年)。
1.症状:咽异物感、咽痛、吞咽困难、颈部包块等。
2.体征:下咽部再生物。
3.协助检查:喉镜,梨状窝及食道钡剂造影,食道镜,增强 CT或 MRI 检查提示下咽部占位病变。
4.病理组织学活检: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照《临床诊断指南- 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初版社,2009 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初版社,2009 年)、《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鸣》(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
1.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术:T1、T2 下咽癌,有保喉意愿、肿瘤条件赞成。
2.下咽及全喉切除术: T2 、 T3、 T4 下咽癌,不能够保留喉功能或病人无保喉意愿。
3.下咽缺损修复:依照缺损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复资料和修复方法。
4.颈淋奉迎打扫术:依照颈淋奉迎转移情况而定。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 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下咽癌疾病编码( ICD-10 : C12/ C13)。
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推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4 天。
1.必要的检查项目:( 1)血、尿老例;(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部 X 线片、心电图;( 5)喉镜;( 6)增强 CT或 MRI;( 7)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咽癌临床路径
一、下咽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咽癌(ICD-10:C12/C13)。
行下咽切除术、下咽加喉部分或全喉切除术(ICD-9-CM-3:29.33/30.2-3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咽异物感、咽痛、吞咽困难、颈部包块等。
2.体征:下咽部新生物。
3.辅助检查:喉镜,梨状窝及食道钡剂造影,食道镜,增强CT或MRI检查提示下咽部占位病变。
4.病理组织学活检: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
1.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术:T1、T2下咽癌,有保喉意愿、肿瘤条件允许。
2.下咽及全喉切除术: T2、T3、T4下咽癌,不能保留喉功能或病人无保喉意愿。
3.下咽缺损修复:根据缺损情况,选择合理的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
4.颈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下咽癌疾病编码(ICD-10:C12/C13)。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部X线片、心电图;
(5)喉镜;
(6)增强CT或MRI;
(7)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下咽-食管-胃造影、纤维食道-
胃镜、输血准备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12〕84号)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合理使用抗生素,术前预防性用药为1天。
(八)手术日。
手术日为入院5日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3.术中用药:止血药、抗生素。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
术后住院恢复7-19天。
1.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12〕84号)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漱口。
3.鼻饲。
4.伤口换药。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咽瘘等),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延长住院时间。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采取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延长住院时间。
二、下咽癌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咽癌(ICD-10:C12/C13)
行下咽或下咽加部分或全喉切除术(ICD-9-CM-3:29.33/30.2-30.4)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