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共12张PPT)

• 膀胱内血凝块和结石:膀胱内血块在改变 病人体位时,血块常有较大幅度移动,与 膀胱壁不相连,彩色超声检查膀胱内凝块 不显示彩色血流,膀胱结石是典型强回声 和声影,一般容易鉴别。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
•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 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显示血流,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 膀胱内血凝块和结石:膀胱内血块在改变病人体位时,血块常有较大幅度移动,与膀胱壁不相连,彩色超声检查膀胱内凝块不显示彩色
血流,膀胱结石是典型强回声和声影,一般容易鉴别。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
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显示血流 ,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显示血流
,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膀胱肿瘤多数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呈结节状或采花状,向腔内突出,肿物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蒂肿瘤可
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 随体位变化摆动或漂浮感,膀胱肿物以高回声或中等高回声居多数,少数呈中低水平回声,极少数膀胱肿瘤呈弥漫性壁增厚。
鉴别诊断:
膀胱肿瘤多数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呈结节状或采花状,向腔内突出,肿物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蒂肿瘤可 随体位变化摆动或漂浮感,膀胱肿物以高回声或中等高回声居多数,少数呈中低水平回声,极少数膀胱肿瘤呈弥漫性壁增厚。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
膀胱肿瘤的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邢念增写在课前的话有关膀胱癌的研究有近1个世纪了,虽然至今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治疗也有待改进,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毕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3%。
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
据调查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5%确诊时已发生转移,70%以上的肿瘤治疗后复发,30%的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
一、膀胱肿瘤的病因(一)工业致癌原比如橡胶制造业、印染业。
致癌物质主要是β-奈胺、 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α-奈胺,按顺序致癌原由强到弱。
有教授统计过,搞该类工业方面的工人,膀胱癌的发生率在百分之三四左右,所以该类制造业的工人要注意。
同时,致癌原因并不是今天接触了致癌原马上就得病,潜伏期很长, 10-15 年的时间。
(二)吸烟吸烟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比不吸烟者增高 2-3 倍,甚至 4 倍。
总而言之,吸烟对膀胱癌发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吸烟能引起肺癌,其次,就是膀胱癌。
(三)血吸虫病大家都知道埃及的血吸虫比较多,得了血吸虫病就容易膀胱癌。
埃及血吸虫病的膀胱癌往往是鳞状的细胞癌,跟移行细胞癌还不是很一样。
(四)其他膀胱癌的发病的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做盆腔放疗,吃止痛药非那西丁的病人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增高,也有人说喝咖啡膀胱癌发病率高。
另外,有人统计,糖精吃多了容易得膀胱癌,但是可靠的依据都不是很多。
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工业致癌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吸烟其次。
还与一些因素有关系,但是没有非常明显的证据。
二、膀胱肿瘤的病理(一)组织学类型膀胱癌从组织学类型上来讲 95% 的是上皮性肿瘤。
由于膀胱上皮是移行上皮,移行细胞癌是占了整个膀胱癌的 90% 以上。
再一部分就是鳞癌,比如血吸虫病引起的就是鳞癌,并不是所有的鳞癌都是血吸虫病引起的。
膀胱肿瘤的病理报告

膀胱肿瘤的病理报告引言膀胱肿瘤是膀胱最常见的肿瘤类型,通常分为良性和恶性。
良性膀胱肿瘤也被称为乳头状膀胱瘤,而恶性膀胱肿瘤则包括膀胱癌和肉瘤。
本文将介绍一份膀胱肿瘤的病理报告,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该疾病。
标本信息标本类型:膀胱切除标本切除部位:膀胱标本重量:30g病理描述镜下可见切除标本呈灰白色,外观边缘规则。
切面见到直径为 3.5cm的肿块,呈不规则形状,质地硬。
肿瘤细胞呈不典型增生,排列成片状或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呈椭圆形或多角形,大小不一,核染色质有不均匀性,核仁明显。
细胞质丰富,胞浆碱性ophilic,少见粘液产生。
核分裂像较多,病灶周围见到炎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根据镜下形态学特点以及临床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最终病理诊断为: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
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20弥漫阳性,CK7弥漫阳性,P63散在阳性。
组织学分级与分期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和分期对疾病的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浸润深度,膀胱癌可分为不同的分级和分期。
本例中的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属于较为严重的病情。
预后和治疗建议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以及遗传因素等因素综合考虑。
根据该病理报告的结果,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与专业的医生团队进行详细的讨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准确的病理诊断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一份膀胱癌的病理报告,希望对读者对该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注意:以上病理报告仅为示例,具体病理诊断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膀胱肿瘤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膀胱肿瘤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
是男性。
保守治疗方法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药物
治疗、局部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就膀胱肿瘤保守治
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物治疗是膀胱肿瘤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
疗主要包括化疗和免疫治疗两种方式。
化疗通过给予患者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
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抑制
肿瘤生长的目的。
其次,局部治疗也是膀胱肿瘤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局部
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凝术、经
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冷冻治疗等多种方式。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直接作
用于膀胱肿瘤病灶,将肿瘤组织切除或者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辅助治疗也是膀胱肿瘤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辅助
治疗主要包括尿路复查、膀胱灌注化疗、BCG膀胱灌注等多种方式。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局部治疗后,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预防膀胱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膀胱肿瘤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辅助治疗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症。
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适用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膀胱肿瘤保守治疗方法有所帮助,让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膀胱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膀胱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膀胱肿瘤的早期和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血尿常间歇出现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
一般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也有个别患者为镜下血尿或仅有少量终末血尿。
血尿程度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程度不一致。
非上皮性肿瘤血尿较轻。
膀胱肿瘤如有坏死、溃疡、合并感染或瘤体较大尤其是位于三角区者,可有膀胱刺激症状,以尿频、尿急、尿疼等。
肿瘤位于膀胱颈附近或瘤体大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
盆腔广泛浸润时有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
鳞癌和腺癌高度恶性,病程短。
小儿横纹肌肉瘤常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
因下腹肿块就医者多数已属病程晚期。
肿瘤好发于两侧壁及后壁,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
肿瘤常为单发,多发性占16%~25%。
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无痛性血尿是泌尿系肿瘤的主要症状,一旦出现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尤其40岁以上,或有终末加重现象,膀胱肿瘤最为多见。
若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状,易误诊为膀胱炎,后者是膀胱刺激症状与血尿同时出现。
有“腐肉”样物自尿排出时,则较易诊断。
下腹部肿块或膀胱双合诊查及盆腔肿块者为晚期表现。
以上主要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膀胱肿瘤良性几率有多大?不是很乐观!

膀胱肿瘤良性几率有多大?不是很乐观!
从组织发生学这方面来说,膀胱肿瘤主要指的是两大类,分别是两性膀胱肿瘤以及恶性膀胱肿瘤。
据有关机构统计,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膀胱肿肿瘤源自于上皮组织,且以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最为多见。
那么,膀胱肿瘤良性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膀胱肿瘤发病率较高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
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国内则占首位。
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年龄
以50~70岁为多。
本病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其中超过90%系移行上皮细胞癌。
★膀胱肿瘤也分良与恶
不少人关心膀胱良性肿瘤几率,答案是肯定的。
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膀胱肿瘤自然也是如此。
良性膀胱肿瘤包括尿路上皮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息肉和腺瘤等,恶性的我们称之为膀胱癌。
★良性几率并不大
膀胱肿瘤有良性的,但是几率不是很大的,一般恶性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去治疗,这样才能保证病人的身体不受伤害,也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看待这种疾病,不要放弃。
膀胱肿瘤最新治疗方法

膀胱肿瘤最新治疗方法膀胱肿瘤是指发生在膀胱内壁的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膀胱肿瘤,医生们提出了一系列最新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首先,对于早期发现的膀胱肿瘤,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膀胱镜下经尿道切除术(TURBT)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切除膀胱内的肿瘤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膀胱功能。
对于表浅性膀胱肿瘤,TURBT后通常需要进行膀胱内化疗,以预防肿瘤复发。
此外,对于早期膀胱肿瘤,还可以采用经膀胱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介入治疗方法,将抗癌药物直接送达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膀胱肿瘤,化疗和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化疗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给药的方式,将抗癌药物输送到全身,杀灭肿瘤细胞。
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
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如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放疗对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免疫治疗也成为了膀胱肿瘤治疗的新选择。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主动攻击和杀灭肿瘤细胞。
例如,BCG膀胱灌注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此外,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也成为了膀胱肿瘤治疗的新趋势。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特定的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基因治疗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癌基因导入患者体内,增强对肿瘤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的来说,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从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到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会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膀胱肿瘤分级标准

膀胱肿瘤的分级标准一、病理分级病理分级主要关注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形态学特征。
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通常分为三级(也有资料分为四级,但此处以三级为例进行说明),每级都有其特定的病理特征:1. Ⅰ级(低级别):✓肿瘤细胞分化良好,形态接近正常细胞。
✓细胞核大小、形态较为一致,核分裂象较少。
✓肿瘤组织往往呈乳头状结构,较少浸润周围组织。
✓预后相对较好,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较低。
2. Ⅱ级(中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中等,介于Ⅰ级和Ⅲ级之间。
✓细胞核大小、形态开始出现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
✓肿瘤组织可能既有乳头状结构,也有实体性癌巢。
✓浸润能力增强,可能侵犯到膀胱的固有膜或肌层。
✓预后较Ⅰ级差,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增加。
3. Ⅲ级(高级别):✓肿瘤细胞高度未分化或分化极差,形态与正常细胞差异显著。
✓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肿瘤组织呈实体性癌巢或弥漫分布,浸润能力强。
✓常侵犯膀胱全层甚至周围组织,如前列腺、精囊等。
✓预后最差,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最高。
二、临床分期临床分期则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来划分。
目前最常用的是TNM分期法,具体如下:T(Tumor,肿瘤)✓Ta期:非浸润的黏膜层肿瘤,也称为原位癌。
✓T1期:肿瘤浸润了膀胱的黏膜下层,但未到达肌层。
✓T2期:肿瘤浸润了膀胱肌层,但尚未穿透膀胱浆膜层。
✓T3期:肿瘤已浸润到膀胱的全层,包括浆膜层,但尚未侵犯周围脏器。
✓T4期:肿瘤已浸润到周围脏器,如前列腺、直肠、子宫等,或已穿透膀胱壁侵犯腹壁。
N(Node,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
⏹N1:存在真骨盆淋巴结的转移,转移单发或少量。
⏹N2:转移的淋巴结超过真骨盆范围,如转移至髂总淋巴结等。
M(Metastasis,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
⏹M1:存在远处转移,如肺、肝、骨等。
三、综合评估膀胱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病理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的膀胱肿瘤,其恶性程度越高,治疗难度越大,预后也越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婺源县中医院
健康教育处方
膀胱肿瘤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包括膀胱良性肿瘤和膀胱癌 (膀胱恶性肿瘤)。
大多数膀胱肿瘤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病人表现为间歇性、全程血尿,有时可伴有血块。
因此,在临床上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被认为是膀胱肿瘤的典型症状。
出血量血尿持续时间长短,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大小、范围和数目有一定关系。
一、术前指导
1.术前戒烟、戒酒,注意休息。
行深呼吸锻炼,同时练习床上排便,以减轻术后疼痛及便秘。
2.术前一日清洁手术区皮肤,以防术后伤口感染。
3.术前晚进少量清淡及易消化食物,如面条、米粥等,20:00后禁食,禁饮4小时,如需造瘘术者术前三天开始行肠道准备。
4.有留置尿管者,引流袋应低于尿液出口4〜6cm,防止逆行感染,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3000ml。
5.术晨更换干净、舒适的棉质病号服,取下饰物,如手表、活动性假牙、贵重物品等。
6.入手术室前应排空膀胱、排尽大便。
二、术后指导
1.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每2小时定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协助有效拍背、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给予口腔护理。
2.使用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时请家属避免在旁边使用手机、无线电设备,以免干扰使用。
3.术后患者需要低流量给氧,请家属切勿自行调节氧流量,病房不得吸烟、有明火,保证用氧安全。
4.膀胱冲洗时应注意:
(1)引流管固定于床旁,保持引流通畅。
(2)冲洗速度可根据尿液的颜色调节。
(3)尿袋不得高于尿道外口水平,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5.尿管留置期间尿道口会有胀痛不适,应张口呼吸,经过短时间会慢慢适应。
留置尿管期间,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清洁会阴部 2~3次,有血液污染需及时清洗。
6.膀胱造瘘术后患者肛门未排气前禁食、禁饮,肛门排气后宜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适量进食水果、蔬菜,以易消化流质饮食为主,预防便秘,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术后6小时后,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进清流饮食逐渐从流食过度到普食。
7.拔除导尿管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如有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现象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三、出院指导
1.生活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2000〜3000m/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劳逸结合,不宜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规律,术后1〜2个月避免过度活动,不参加重体力劳动。
3.因该病的复发率高,应严密随诊。
就诊特征:如出现无痛性血尿,感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腰痛腹痛,消瘦等症状,请速到医院就诊。
4.为了预防肿瘤的复发,应定时来院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膀胱灌注化疗的目的:消灭肿瘤细胞、减少复发、防止浅表肿瘤发展。
灌注程序:每周1次,共8次。
以后每月1次,共1〜2年或遵医嘱。
5.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第一年每3个月一次,然后每半年查一次,以后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检查。
6.造瘘者每4天或底盘溶胶2/3更换底盘,如有造瘘口周围皮肤红、乳头凹陷、彭凸及时来造口门诊就诊。
7.出院1周门诊复查,或根据医生嘱咐门诊复查。
祝您早日康复!
婺源县中医院医院外一科
婺源县中医院医院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