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课件PPT膀胱癌

2024年度-课件PPT膀胱癌

将正常基因或具有抗癌功能的基因敲入膀胱癌细胞,以恢复其正常功能
或增强抗癌能力。
03
单细胞测序技术
揭示膀胱癌细胞的基因变异和表达特征,为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学提供
重要依据。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9
肿瘤标记物检查
如膀胱肿瘤抗原(BTA) 等,可用于膀胱癌的辅助 诊断和术后监测。
9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可发现直径0.5cm以上的 膀胱肿瘤,并初步了解肿 瘤浸润程度。
CT检查
可发现肿瘤浸润膀胱壁深 度、局部转移肿大的淋巴 结及内脏转移的情况。
MRI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浸润 膀胱壁的深度和范围,以 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的受 累情况。
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放疗
用于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 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 。
14
化疗药物治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
可提高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
术后辅助化疗
用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可杀灭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5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分期
根据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膀胱癌可分为0期、I期、II期、III期和IV 期。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治疗方案和预后差异较大,因此准确分期对指导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6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7
症状与体征
血尿
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 见的症状,表明肿瘤已经侵犯
膀胱黏膜血管。
膀胱刺激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表明 肿瘤可能已经侵犯膀胱三角区 或合并感染。
课件PPT膀胱癌
1

膀胱肿瘤(共12张PPT)

膀胱肿瘤(共12张PPT)

• 膀胱内血凝块和结石:膀胱内血块在改变 病人体位时,血块常有较大幅度移动,与 膀胱壁不相连,彩色超声检查膀胱内凝块 不显示彩色血流,膀胱结石是典型强回声 和声影,一般容易鉴别。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
•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 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显示血流,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 膀胱内血凝块和结石:膀胱内血块在改变病人体位时,血块常有较大幅度移动,与膀胱壁不相连,彩色超声检查膀胱内凝块不显示彩色
血流,膀胱结石是典型强回声和声影,一般容易鉴别。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
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显示血流 ,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 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结节型表面光滑,回声均匀,基底较宽大,不侵及肌层,不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显示血流
,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膀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膀胱肿瘤多数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呈结节状或采花状,向腔内突出,肿物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蒂肿瘤可
影响输尿管出口,彩色血流图在病变处不 随体位变化摆动或漂浮感,膀胱肿物以高回声或中等高回声居多数,少数呈中低水平回声,极少数膀胱肿瘤呈弥漫性壁增厚。
鉴别诊断:
膀胱肿瘤多数表现为膀胱壁局限性增厚或隆起呈结节状或采花状,向腔内突出,肿物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蒂肿瘤可 随体位变化摆动或漂浮感,膀胱肿物以高回声或中等高回声居多数,少数呈中低水平回声,极少数膀胱肿瘤呈弥漫性壁增厚。 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 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

《膀胱癌病例汇报》课件

《膀胱癌病例汇报》课件

治疗策略的优化
通过病例的总结,可以发 现一些治疗策略的不足之 处,并提出优化建议,以 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
患者管理的加强
病例汇报中可能涉及患者 的管理问题,如随访、康 复等,可以为临床实践中 加强患者管理提供参考。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新药研发
基于病例的治疗经验,探讨未来 新药研发的可能方向和思路。
治疗效果
这些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风险。
04
病例预后及随访
患者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 生。
患者已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术后康 复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
作。
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检查结果显 示肿瘤无复发迹象,病情稳定。
随访计划与注意事项
患者需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 随访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
《膀胱癌病例汇报》ppt课件
目录
• 病例概述 • 病例分析 • 病例治疗过程 • 病例预后及随访 • 病例总结与讨论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职业:退休工人 籍贯:北京
年龄:62岁 性别:男
病情初步诊断
症状描述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初步诊断
膀胱癌,病理类型为尿路上皮癌
诊断依据
尿常规检查、膀胱镜检查和病理活检
治疗方案选择
手术方案:全膀胱切 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治疗目标:彻底切除 肿瘤,降低复发和转 移风险,提高患者生 存率
辅助治疗:化疗和放 疗
02
病例分析
病理类型及特点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多表现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 较低,但易复发。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癌细胞侵犯膀胱肌肉层,恶性 程度较高,易转移。

《膀胱肿瘤护理》ppt课件

《膀胱肿瘤护理》ppt课件

展望未来发展与新技术应用
早期诊断
研究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提 高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新型治疗手段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基因治 疗、免疫治疗等,提高治疗效 果。
个性化护理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膀胱肿瘤患者的个性化护 理和精准治疗。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自 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和预防
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对膀胱造成刺激。
3
定期进行复查
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 化。
日常护理指导
保持会阴部清洁
01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长时间憋尿
02
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免对膀胱造成刺激。
注意观察尿液变化
03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06
总结与展望
02
膀胱肿瘤治疗
手术治疗
01
02
03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切除膀胱肿瘤并清除周围 淋巴结,是治疗浸润性膀 胱癌的标准方法。
尿流改道术
对于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 切除术的患者,可以选择 尿流改道术,将尿液引流 至体外或重建膀胱。
膀胱部分切除术
对于局限于膀胱一极的肿 瘤,可选择膀胱部分切除 术,保留部分膀胱功能。
鼓励患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全谷类等。
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
避免摄入酒精、咖啡、茶等刺激性物质,以 免刺激膀胱。
避免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
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免增加尿酸浓度, 刺激膀胱。
运动指导
1 2
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以增强体质。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6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 略
患者心理需求分析及干预措施
膀胱癌患者心理需求分析
面对疾病,患者可能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得到及 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疏导等。
定期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
放疗与手术结合
放疗与手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术前新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已成为肌层浸 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
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 疗选择。
放射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效果评价
放疗与化疗联合
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 ,尤其是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已成为标准 治疗方案之一。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11
目录
•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进展 •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与调整
目录
• 放射治疗地位与作用认识深化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01
膀胱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尿常规检查是膀胱癌的初步筛查方法 ,可发现尿液中的异常成分。
影像学检查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膀胱内的肿瘤病变,评估肿瘤的分期 和浸润深度。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 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瘤病变,并取 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02
2023版CSCO膀胱癌诊疗指南 更新要点

膀胱肿瘤ppt课件

膀胱肿瘤ppt课件
• c. carcinoma infiltrates to deep muscular layer or entrench to prostate.
2、 开放手术
1) 膀胱部切术: 适应症:a、范围较局限的浸润性乳头状瘤;
b、远离膀胱三角区及颈部区域的肿瘤; c、TUR不易切除部位的肿瘤; d、膀胱憩室肿瘤
tissue outside of bladder.
2 ) 全膀胱切除术:
适应症: a、肿瘤范围较大,分散的多发性肿瘤,不宜作
局部切除者; b、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附近;
2) total cystectomy:
• Adaptation: • a). large range dispersive multiple
2)
尿路粘膜分化不良 2) Urethral mucous membrane
3) 原位癌
poor differentiation
4) 移行细胞癌 5) 鳞状细胞癌 6) 腺癌
3) Carcinoma in situ 4)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5)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2、 影像学检查
a) 尿路造影检查:可了解上尿路情况 b) B超:可检出直径>0.5cm的肿瘤 c) CT、MRI
2、 Image examine:
a) Urography: it examine the superior urine. b) Ultrasonography: it could detect cancer with
Contraindication:
• a. operation can not resect the total focus, such as it locates at cervix or diverticulum of bladder;

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对此,各大指南都推荐对高危患者行二次电切术,可大大降低术后
患者的复发率及进展率。然而,不同患者行二次电切后其肿瘤复发或进
展程度不尽相同。例如有些患者二次电切后辅助膀胱灌注即可达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而有些患者仍会迅速发生肿瘤复发,甚至转移等,而这类 患者复发后再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radical cystectomy,RC)效果不佳 [2],因此,提早甄别出这类患者行立即全切术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因 此,我们综合最新文献报道,认为需要根据二次电切的结果来个性化制 定每位患者的最佳后续治疗方案。
3)T1期肿瘤;
4)G3(高级别)肿瘤,单纯原位癌除外。
二次电切的时间多推荐术后2至6周进行。
二次电切为T2
毫无疑问,对于二次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T2期的患者,首次电切术 低估了这类患者肿瘤的临床分期,而RC应是他们的治疗方案。 NIELSEN等[3]探讨了最近TURB-t到RC之间的间隔时间与患者预后关系 ,结果显示延迟手术时间与肿瘤分期进展或肿瘤特异生存期(cancer specificity survival,CSS)降低并无关联,然而AYRES等[4]单独分析了 T2期肿瘤患者后发现,在90d内实施手术达到更好的生存效果。这与 GORE等[5]研究结果相似。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 Tis 原位癌(“‘扁平癌’”) T1 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犯肌层 T2a 肿瘤侵犯浅肌层 (内侧半) T2b 肿瘤侵犯深肌层 (外侧半) T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膀胱外肿块) T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 T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膀胱癌课件PPT课件

04
疼痛
腰部或下腹部疼痛。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
内镜检查
膀胱镜检、输尿管镜检等。
病理学诊断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 组织学检查。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类型
腺癌、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 等。
分级
G1、G2、G3等,反映肿瘤恶性程 度。
分期
TNM分期,反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 巴结转移情况。
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膀胱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 集性,部分患者存在基因 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 质、吸烟、慢性感染等环 境因素与膀胱癌的发生密 切相关。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职业暴露等 也可能影响膀胱癌的发病 风险。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膀胱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 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 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 量食物的摄入。
控制慢性炎症
积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等炎症疾病, 预防炎症恶化为癌症。
定期 以便早期发现膀胱癌的迹象。
康复护理
手术后的护理
药物治疗
手术后定期回诊复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 行康复训练和生活调整。
临床实践指南
基于最新的研究进展,医学专家们正在制定和更新膀胱癌的临床实 践指南,以指导医生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3
膀胱癌的治疗
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和部分膀胱组 织,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噻替哌可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并一直沿
用至今,此后不断有新的药物出现。
11
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 对预防中低危浅表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进展疗效较肯
定;对TIS也有一定疗效 国外研究发现膀胱癌患者TUR术后行MMC灌注化疗,
40mgMMC加入50ml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8次,而后每 月1次至1年,经44.5个月随访,仅11.8%患者复发,无1例 出现浸润性进展,仅3.5%患者出现Ⅱ度局部副作用
12
表阿霉素(Epimbicin E-ADM) 近年对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
其对中低危膀胱肿瘤的疗效较好。 阿霉素较表阿霉素疗效差且局部副作用也大,已
逐渐被取代。依达比星并未显示出其疗效优于阿霉素, 且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高,近年来研究不多。
13
表阿霉素加入生理盐水30ml中对G1-2膀胱肿瘤患者行
6
前言
常用腔内灌注治疗方案:
➢ 免疫制剂:BCG、IFN、 IL-2等 ➢ 化疗药物:噻替哌、丝裂霉素、葸环类抗生
素等
7
(一)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包括: 噻替哌、葸环类抗生素、丝裂霉素、
依托格鲁等 (其中葸环类抗生素包括阿霉素、
表阿霉素、valmbicin、米托葸醌、依 达比星等)
8
化疗药物灌注能降低肿瘤复发率,但并不能减慢肿瘤 向浸润发展及提高与肿瘤相关的生存率。
2、基因重组BCG:基因工程改造BCG,使其分泌细胞因 子等,增加疗效,减低副作用
3、基因工程合成BCG特异性抗原:提取有效的BCG抗肿 瘤活性成分,但还在实验阶段
19
二、细胞因子等
重组干扰素INF-a2b – 可采用的用法为100万单位,每周1次,多和其 它化疗药物或免疫药物联合应用,有效果
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 – 有一些实验研究,但效果不如BCG
所有的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后都可引起化学性膀胱炎 (15%-30%)。全身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在低分子 量灌注药物如约有10%的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患者可发 生皮肤过敏反应,一般可于停药后消失。
10
噻替哌是最早用于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灌注性化
疗药物,但由于长期疗效不肯定及全身性副作用大,
现已很少应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有报道膀胱内灌
5
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的适应证
根治不能经内镜下治疗控制的病变
– 如:TIS、分布广泛且切除困难的乳头状肿瘤
预防高危病人复发
– 肿瘤的分级高,侵及膀胱壁较深,多中心性,肿瘤 大,并存TIS等
防止高危患者肿瘤进展
– 浅表性进展可定义为:①需根治性切除的无法控制 的浅表性膀胱癌;②侵及前列腺粘膜或导管;③上 尿路受累。浸润性进展可定义为:①侵及膀胱壁肌 层;②侵及前列腺基质;③淋巴或血行转移;④持 续性TIS
特异性杀伤细胞、LAK细胞等 – 研究少,效果仍在研究
20
(三)新近研究的灌注药物
吉西他滨
吉西他滨是一种嘧啶合成抑制剂。实验中对BCG 治疗失败又拒绝切除膀胱的患者,39%有完全性反应, 22%有部分性反应。
对膀胱内灌注吉西他滨的耐受性、毒性和短期疗
效进行研究:500-2500mg吉西他滨/100ml生理盐水
15
膀胱腔内灌注BCG在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 肿瘤和原位癌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 效,是一种成功有效的生物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 的标准疗法。一个诱导疗程通常为每周1次共6次, 如效果较好,重复第二个诱导疗程,多数报道维持 治疗方案比未维持者疗效肯定。
16
➢ 膀胱腔内灌注BCG在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 肿瘤和原位癌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 床疗效,是一种成功有效的生物免疫疗法
共6次,随访3-26个月,76%保持无肿瘤,21%复发,3%
出现进展,37%有局部毒性反应
14
(二)膀胱内灌注免疫药物
一、BCG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一种由毒力极强的牛型分枝杆菌230代减
毒培养形成稳定较低毒性的生物免疫调节剂
BCG是膀胱内灌注免疫药物中应用最广泛
TUR术后灌注治疗,每周1次,至4次,而后每两周1次至8
次;维持治疗为每月1‘次至1年,维持治疗与不维持疗效差
异不大,未复发率前者为48.5%,后者为55.1%
Bassi等采用一种延长间期的高剂量的辅助性灌注方案
治疗中度危险度膀胱癌患者,试图找到一种减少副作用和
增加疗效的方法;80mg加入50ml无菌盐水中,每两周1次,
膀胱肿瘤的治疗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背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美国为 例,据估计2002年有56500例新诊病例,较2001 年的54300例又有明显增加。
浅表膀胱癌约占所有新诊病例的70%-80%,包 括原位癌、局限于粘膜内的非浸润性癌、侵及固 有层未侵及浅肌层的非浸润性癌
3
一、膀胱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4
前言
➢ 膀胱癌: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大约75%的病例为浅表性膀胱癌 ❖其中95%为高危浅表性肿瘤
➢ 高危浅表性肿瘤术后若不给予任何药物治 疗,其近期复发率为60~90%,30 ~57%有 局部浸润与转移
与系统化疗不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疗效与局部 药物浓度成正比而不是药物剂量;同时也依赖于药物 与膀胱壁的接触时间。
9
与单独的TURBt术相比,术后即行化疗药物灌注能使 复发率下降约10%—20%,但这一结果与随访时间长 短有关,研究表明化疗药物灌注并不能降低肿瘤的长 期复发率。而且经过一段每周一次化疗药物灌注后, 没有必要再进行维持治疗,因为维持治疗也不能减慢 肿瘤向浸润发展及提高与肿瘤相关的生存率。 ·
➢ 对CIS的治愈率达70—80%,较大的膀胱残余肿 瘤,仍可达50—60%
17
BCG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癌免疫效应 BCG的核酸、胞壁中脂质、菌体蛋白及脂多糖
均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癌免疫反应,能够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8
BCG研究进展:
1、提取BCG有效成分;如胞壁、核酸等,但BCG抗肿瘤 为复合效应,单一成分效果难以保证,还需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