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走进课堂
让“幽默”走进数学课堂

寻 找这 个人 , 那个睡 觉的同学被别人推 了
一
下, 在大家的 笑声 中红 着脸 不好意思地
本 身的 乐趣 ,享 受到轻 松愉快 的情绪 体 验。 因此 , 在 组织教学 时 , 教师如果能够营
造 平等 、 和谐 、 轻松, 幽默的课 堂气氛 , 使 用最佳 的教学 艺术 , 采 用灵活 多样的方法 创造 引人入胜 的教 学情景 , 激 发学生的兴 趣, 调 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 最 大限度 地 激活学生潜在 的学习欲 望 , 使 学生主动快 人, 那我们 的课 堂就成功 了。使学生在笑
而引发学生对 “ 怎样 的三根 小棒才能围成 三角形 ” 这 个问题去积极 、 主 动地 思考 , 从 而在进一步围三角形 , 分析 围成的三角形
关 系 中发 现 三 角 形 三 边 关 系 。
小 学 几 何 知 识 属 于 直 观 实验 几何 , 学
题 就 不 在 话 下 了。
生对 图形 的认识 , 主要依 赖于知觉 。对 小
三、 让 学 生 在 笑 声 中 明辨 是 非
迟到的学生身边 , 弯腰轻声 问他 : “ 你说大 家说得对吗, 7 你赞成 ‘ 小扣 ’ 还是 ‘ 猛扣 ’ ? ”
这位同学脸红 了,同学们也 笑了起 来 , 在 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 和感化。 四、 让师生在和谐 中化解矛盾 幽默、 风趣 的语言 是课堂教学的润滑
间几何的问题 , 让学 生 自己操 作学具就能 解决它。 比如判 断题 : “ 一个长方体被切割 成两个小长方体 , 它的表 面积 和体 积都没 有改变。 ” 凭空在头脑 中思考这道题 , 不如 让学 生拿两个长 方体盒 子拼一 拼 ,分 一 分, 学生 自然能从分 、 拼的过 程 中发 现分 割时表 面积 比拼 在一起 时 多了切 口处 的 总之 , 空 间观念是在探 索和体 验空间 与图形的过程 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空间与
用幽默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用幽默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语文课堂有时会显得枯燥乏味,但幸好幽默可以让它变得生动起来。
下面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幽默的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沉闷。
一、幽默猜谜1、谜语猜猜猜老师:诸位同学,我先给你们一个谜语:“巴黎铁塔的背后是什么?”猜猜看,谁能猜出来?学生:巴黎铁塔前面!老师:哈哈,答对了!巴黎铁塔的后面就是它的前面。
2、歇后语接龙老师:庖丁解牛,好似座山雕,照得山石浮,是啥?(歇后语)学生:是图画!老师:很好,现在给你们一个接龙的机会:“庙堂之上,猜得一笑,敲锣打碰一身摆!”(歇后语接龙)学生:行者书记!二、幽默小故事1、毛主席课堂上老师:“头脑简单,性格直爽,爱好和平,最大的特点是他经常将他的一些著作在课堂上宣讲。
”请问这位同学是谁?学生:马克思!老师:呃,答对了,不过我说的是毛主席。
2、老饕的困惑有一天,老饕迈步来到了一家新开的餐厅。
老饕:服务员,给我来份红烧肉。
服务员:非常抱歉,这一道菜已经卖完了。
老饕:那就来盘辣子鸡吧。
服务员:很遗憾,辣子鸡也断货了。
服务员:对不起,黄酒也没有了。
老饕:哦?这样下去,你们是要倒闭吗?服务员:不,这样下去,我们只会变成“冷饕”而已。
(冷饕即没有精选的好菜,只有冷吃的食物)三、幽默课上小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魔法,利用它可以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1、小燕子学叫小燕子学叫,叫得那叫眯。
乌龟蹦起蹦下,蹦得那蹦蟆蕾。
2、海女出海捞海螺海女出海捞海螺,海底海滩好。
海中会妹妹,美丽蓝天下。
四、幽默脑筋急转弯1、债务还清了吗?老师:哪些生活用品欠债最多?学生:没有不欠债的生活用品吧。
老师:不是,是“镜子”。
学生:为什么?老师:因为“看不清”欠没欠债!2、小明为什么变了个人?老师:小明,你最近怎么变了个人?老师:你忘记了吗?昨天你告诉我你换了手机号码。
用幽默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用幽默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在语文课堂上,有时候老师的讲课会使我们感到枯燥无味,听课成果不佳。
那该怎么
办呢?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用幽默来让课堂生动起来。
下面就是我分享的几个幽默小技巧: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上课前,可以和同学们简单聊几句,利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言语来打破僵局,让同
学们感到轻松愉快。
比如,你可以问:“今天中午吃什么呀?”同学们一定会来思考各种
烹饪方案,让他们的心情从开始就开心起来。
二、合理运用幽默
在讲解某些语文知识点时,可以适当运用幽默感,比如讲解《三国演义》时,“曹操
一怒,千军易得,一女难求”,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解古语,不但能让语文内容更有趣味性,而且还能加深同学们的记忆。
三、用幽默调动课堂气氛
在讲解使用某个汉字时,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幽默元素来调动课堂气氛,比如说:“图
片样子就像一个人穿着牛仔裤站在路上,但是,他居然走错了路。
” 给学生一个印象,
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汉字背后的含义。
四、让学生们自己动手
在课堂上,可以让同学们进行一些语文小游戏。
比如让学生们互相猜测“同义词”、
接龙讲故事、说一句打一句等等。
这些游戏非常简单,但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
总之,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需要老师的巧妙引导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
当我们能够用
幽默来解放双手,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幽默风趣让课堂生动有趣

教师的幽默风趣让课堂生动有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的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方式尤为重要。
而其中一种能让课堂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就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法,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幽默风趣来达到让课堂生动有趣的效果。
一、幽默可以缓解紧张气氛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容易感到压抑和紧张,特别是在面对复杂难懂的知识时。
而教师通过运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能够缓解这种紧张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加放松地去面对学习任务。
比如,在解释一个难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或者故事来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点。
二、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参与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当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如果能够巧妙地设计一些幽默的问题或者情景,学生们将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述一些幽默有趣的案例或者小故事,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互动中去。
三、幽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课堂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能够为课堂增加一些乐趣和趣味性,让学生不再单调乏味地听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例子和道具,或者有创意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
此外,教师利用幽默来设计学生间的互动游戏或者小竞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使得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
四、幽默要适度,注重教育效果在运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时,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尺度,避免过火或者影响教育效果。
幽默虽然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过度使用或不恰当的幽默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误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充分考虑授课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幽默方式,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把幽默请进语文课堂把幽默请进语文课堂

幽 默 的 一 些初 步 认 识 。
一
子 ,像个 奶 油小 蛋糕 ’, ‘ 桃 小 口 ’, ‘ 樱 鲜藕 似 的手
臂 ’等 等 。 半 个 月 后 ,编 辑 部 退 稿 了 , 并 附有 一 张 便 笺 : ‘ 后 写 作 , 请 在 吃 完 饭 以 后 ’ 。 ” 同 学 们 热 ,激 发 兴趣
近 代 心 理 学 家 艾 宾 浩 斯 曾 经 指 出 : “ 持 和 复 现 , 在 保
了笔 者 “ 最主要 的也是第一位 的助手 ” ( 前苏联著名 教育
笔 者 在 训练 外 貌 描 写 的 时 候 ,先 讲 了一 个 故 事 : “ 一
家 斯维 特洛 夫 )。那么 ,我们 如何 把 幽默 请进 语 文课 堂 个 人投稿 ,在描写人物 时这样写道 : ‘ 棕色 的头发像巧克
读书 时,我们可能会有 不 同的想法 ;和 同学 辩论 的时 书 、课 后 拜 拜 的 局 面 , 逐 步 提 高 学 生 的 素 养 , 从 而 使 语 文
i
锟
把 幽默 请进 语 文课 堂
◎李 苹
孔 子 说 :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也 不 对 ,那 你 究 竟 是 不 是 东 西 ? 如 果 是 东 西 , 那 你 是 什 么 者 。 ”一 般 的 学 习 单 靠 从 道 理 上 明 白意 义 , 不 如 对 学 习 有 东 西 ? ” 听 完 后 , 同 学 们 笑 得 前 仰 后 翻 , 笔 者 接 着 问 身 旁 喜 好 , 而 喜 好 越 深 , 就 越 会 以 学 习 为 乐 , 就 会 进 发 出 强 大
教师的幽默感让课堂充满欢笑

教师的幽默感让课堂充满欢笑教育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事业,然而,当教师运用幽默感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时,课堂往往会充满欢笑。
教师的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增添课堂氛围的活力,促进知识的传授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教师的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幽默解除学习压力学生通常面临着很多学习的压力,比如要完成作业、备考考试等。
而当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感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更轻松地面对学习。
举个例子,当一个数学教师用一个幽默的笑话来引出一个枯燥的数学概念时,学生们不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这个概念,还可以在学习中感到放松和愉悦。
二、幽默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枯燥的学科和知识点往往缺乏兴趣,这使得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然而,当教师巧妙地运用幽默感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起来。
通过幽默的故事、有趣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
三、幽默促进师生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学生们和教师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和默契时,教学效果将会显著提升。
教师的幽默感可以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和紧张氛围,让学生们敢于发言和提问。
通过适当的幽默,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思考。
四、幽默提升知识传递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感,不仅能让学生们笑声不断,还能提高知识的传递效果。
幽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当学生在笑声中与教师共同学习时,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和持久。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能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的幽默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解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同时提升知识传递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幽默感,使课堂充满欢笑,打造一个有趣又富有知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让幽默为课堂增添魅力

让幽默为课堂增添魅力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幽默感、睿智的教师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严肃、古板的教师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甚至有受到冷遇的趋势。
因此,作为教师,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育管理中,都应学会巧妙运用幽默来提升自己的魅力。
一、妙讲笑话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说服人、开启人,是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过程,不一定非要在那么庄严、典雅的气氛中进行,也可以在双方谈笑风声中进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巧妙地穿插笑话,不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发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沟通师生情感。
比如,在教学《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就讲了个笑话:“有个贼,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墙而入进行偷盗,并且是屡屡得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个贼人又故伎重演,当他拿着偷来的东西准备翻墙出去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条恶狗把他咬伤。
这个贼人养了好久伤才好。
可是他恶习不改,一个夜晚又去偷盗,在他得手后准备翻墙的时候,后面响起了一阵狗叫,贼人的眼前就浮现出上次被恶狗咬的情景,现在一听到狗叫就怎么也抬不动脚步,只觉得两腿发软,进来时轻而易举就翻过来的墙,现在却怎么也翻不过去了。
就这样,狗叫声惊动了主人,把这个贼人一举擒获。
当贼人被捆起来准备送官府的时候,贼人才发现那只狂叫的狗是被主人紧紧地拴在远远的一根柱子上,根本不可能咬到自己的。
”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后,不禁哑然失笑,马上就理解了课文中大雁为什么听到弦响会掉下来,并且还给刚才的故事起名叫《惊狗之贼》。
二、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只是简单地生硬地向学生讲述其中的道理,适当地可以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语,这种方式不但能使学生开启心智,还不失教学的神圣和典雅。
比如,在学习《孔子拜师》一文介绍孔子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孔子,名丘,字仲尼。
我给学生讲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在一个大礼堂里呀,即将开始一场报告会,这次报告会是关于《论语》的。
让幽默走进语文课堂

学生的创 造力。联 系当前语文课教师厌教 、 学生厌学的现实 , 我认 名叫冯道 , 《 籍川 笑林》 曾记 载冯道 门客讲 老子 《 道德 经》 的故事 , 为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让幽默走进 自己的课堂 , 让语 文课 活起来 , 《 道德经》 开卷第一句是 : 道可道 , 非常道 。门客讳冯 道之名 , 不敢
趣味起来 , 快乐起来 ! 怎样 让幽默走 进语 文课 堂呢?
一
读出 ‘ 道’ 字来 , 只得 念“ 不敢说 , 可不敢说 , 非常不敢说 。” 这一笑
话 令 人捧 腹 中增长 了
知识 。 三、 幽默结语 , 余 味 无 限
、
幽默 激 趣 , 快 乐 导 入
首先抓住起始课这一 环节 , 针 对不 同课文 的特色 , 幽默导入 ,
一
开始就 把学 生牢牢地 吸引住。例如 , 有些课讲解 时 , 可 以通过讲
好的一堂 课 , 正如一篇好 文章一 样讲 究 的是 : 豹头 、 猪肚 、 凤
一
些 笑话导入 ; 有些可 以引用一些 富有幽默感 的格言 、 警句 、 风趣 尾 。好的结尾 , 让人 回味无穷 , 精彩 的结尾部分也应讲究幽默 。或
等, 读后 总让 人忍俊不 禁 , 对这类 材料 中的幽默 因素 , 进行恰 用不言而喻。在教学 中幽默 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它能“ 使教 剑” 学过程更轻松 , 更有乐趣 , 更有效 ” ( 赫布 ・ 特鲁语 ) ; 能够 造就宽松 当发掘 , 以增 强教学的幽默感 。还 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 引入相关 的 的教学 氛围 , 有助 于形成 和谐 的师生关 系 , 是 教师 “ 最 主要的 , 也 幽默 。如 , 一位 教师在讲 《 捕 蛇者说》 最后一 句“ 故 为之说 , 以俟夫 是第 一位助手” ( 斯维特洛夫语 ) ; 有利 于学生巩 固所学知识 , 发展 观人风者 得焉 ” 时, 教师补 充引用 了一段幽 默 : 五代时 , 有个 大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幽默走进课堂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不仅要求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
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乐在其中,既学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
这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在追求的。
因此,课堂幽默必不可少。
【关键词】缄默法持之以恒法未雨绸缪法小心诱惑法
强调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76-02
幽默一词是我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翻译过来的英语叫humor。
这里我所说的幽默主要是课堂幽默。
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幽默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不言而喻,当你渴望自己与周围的人相处和谐融洽,当你沉溺在烦闷的环境中,无可自拔时,运用幽默,让沉闷的空气活跃起来,生活会因它而大放异彩,充满阳光与温馨。
罗曼·罗兰曾在他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写道:“不喜欢音乐的人是灵魂幽暗的人。
”这话似乎太绝对化。
但不喜欢幽
默的人,他的灵魂绝对缺乏阳光。
在生活中,幽默能够引人发笑,从而给呆板、枯燥的生活带来喜悦和欢乐。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适当运用幽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怎样使幽默本身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思维性,而不至于误导学生“反客为主”,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
中不知不觉已“满载而归”。
这被许多老师在有意无意间忽视了。
因此,常见的一些课堂幽默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激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使学生认为老师是哗众取宠,纯粹讲笑话,混淆视听,耽误学习等。
针对这一情况,初出茅庐的我,误打误撞运用了“课堂幽默五法”,结果虽不能登大雅之堂,效果却非常好,令人吃惊。
我在开放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却深深地体会到开放教育这种全新的革命性的教学模式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及它
带给教师的冲击。
以下就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孔之见。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体裁广泛的学科。
俗话说:众口难调。
为了使每堂课都达到预想的效果,也为使学生们喜欢上每堂语文课,所以,我这些尝试是从语文教学中开始的。
一、保持缄默法
课堂驾驭要有灵活性。
“五法”各有千秋。
有时它们相辅相成,事半功倍,而有时却事与愿违,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就要根据情况分析,对症下药,分门别类的适当运用“五法”,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跃起来,使学生想学,喜欢学。
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一节课都风平浪静,能够顺利完成的。
学生会出其不意的给你制造“问题”,这时怎么办?面对这种场面,我没像从前一样强行处理,而是冷眼旁观,等待时机,用借题发挥的幽默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眼睛告诉他:“就是你,
注意点儿!下不为例。
”由于长时间的尝试和锻炼,我采用一种“保持缄默”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次语文课上,我正在讲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张××和刘××两位同学“讨论”得热火朝天,到高潮时还摩拳擦掌,而他们的同桌则无视这一切,已酣然入梦。
这三名学生语文底子薄,因而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这是下面的片断。
师:你们想知道李白与李云当时“酣高楼”的情景吗?
生:想。
师:我们现在就有现成的情景再现。
学生们忙四周搜索目标,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这三位同学生。
我看时机成熟。
师:这不正好是醉后高谈阔论的表现吗?看!同桌都被你们讨论的内容陶醉了。
这时,张××和书××腾的红了,同桌也从睡梦中醒来。
这种诙谐的方法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很自然的维持了课堂纪律,使教学内容得以继续进行。
这种“缄默”只是表面的,实质上并不是任其发展,毫无限度。
主观上它具有目的性,客观上却不显山、不露水,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新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二、持之以恒法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万事开头难,只要肯坚持下去。
《荀子·劝
学篇》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也是如此。
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上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往往今天会背诵,过两天就忘了,或者说出下联对不上上联,考试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很多学生对此也非常苦恼,明明背会的东西,怎么就想不起来了?我让学生们每学过一首诗后,把学过的诗句写成一段话,写在摘抄笔记上,每节语文课前请2~3名同学到讲台上朗诵自己的作品。
长时间坚持下来,既复习了诗句,理解了诗句的深刻含义,领悟了诗中丰富的的感情,又培养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双管齐下,令他们举手无措的诗句,背诵运用起来也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语文,感受到语文的存在,这种感觉无处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窃窃私语。
这样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三、未雨绸缪法
备课是上课前的通行证,能否讲好一节课,主要看备课是否充分。
我在上课前先把各个资料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归纳出来,上课时,重点强调,把各种毛病写出来,让他们从错中领会,从而提高效率,牢记而不易忘。
写作时,多数同学问句后面用句号,要么干脆不写,我说:“兔子安一条牛尾巴,牛安一条兔子尾巴或牛不要
尾巴,行吗?”学生都笑着说:“不行,成丑八怪了。
”“都成四不像了”“对,这样不伦不类,不就成怪物了吗?这儿的兔子好比句号,牛好比问号,句变问,小尾巴不能忘,不能混为一谈。
”这样学生就不会忘了。
四、小心诱惑法
这里的诱惑主要是在讲解疑难时,如用平淡、乏味的术语讲,会使学生如坠雾里,一堂下来,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如灵活运用幽默,将相声、小品、评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汉语的幽默、丰富、博大精深,培养学生语文听力的同时,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我们让学生听相声《逗你玩》、《五官争功》;小品《打工奇遇》、《不差钱》等,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让学生对汉语言的谐音、双关、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语言的深层含义也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在笑声中提高了听力,集中了精神,课堂气氛立即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接受能力更强。
如此,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都难了。
五、一味强调法
一味强调,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
要说服学生,改变他们的错误理解,首先应讨论学生爱钻牛角尖,且喜欢越钻越来劲儿,这时,不要先讨论我们都不同意的理解,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我们所同意的理解,因为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结论而努力。
用强调作用迫使学生说“是”,从而一步一步使学生回到正
确答案上来。
最后,学生在恍然大悟中醒来。
“原来这么简单!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时,教室里不是因听不懂题而默不作声的寂静无声,而是洋溢着迷途知返者因迷失方向找到家人的欢愉之声。
以上的“课堂幽默五法”不管是未雨绸缪法还是持之以恒法,都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都是围绕一个“趣”字。
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从而完成教学内容。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
”朝着这一点努力,集思广益,还会有许多新的趣味性课堂幽默法等着你。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使之得以保持。
”课堂幽默教学法,正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