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二元系统相图的绘制
第二章 二元体系相图

共晶反应: l(E)
冷却 加热
E
sA(G) + sB(H)
A 水
xB→
盐 B
相图应用
1.盐的精制 ① 理解利用相图原理进 行盐类精制过程; ② 量的关系:
m(B 硫铵) SG m(l 母液) SZ
G
Z
2. 水-盐冷冻液
在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要用到低温浴,配制合 适的水-盐体系,可以得到不同的低温冷冻液。另外, 冬天里汽车水箱等防冰冻也用这种方法。饱和盐水系统 低共熔温度如下:
编号 1 2 符号 A 温度 0 -5 液相组成 0 7.9 平衡固相 ice ice
3
4 5 6 7 8 9 10 11 Q E
-10
-15 -21.1 -15 -10 -5 0.15 10 20
14.0
18.9 23.3 24.2 24.0 25.6 26.3 26.3 26.4
ice
ice Ice+ NaCl.2H2O NaCl.2H2O NaCl.2H2O NaCl.2H2O NaCl.2H2O+NaCl NaCl NaCl
33.0
40.5 42.3 50.5 54.6 62.3 64.6
ice
Ice+ Mn(NO3)2.6H2O Mn(NO3)2.6H2O Mn(NO3)2.6H2O Mn(NO3)2.6H2O Mn(NO3)2.6H2O Mn(NO3)2.6H2O+ Mn(NO3)2.3H2O Mn(NO3)2.3H2O Mn(NO3)2.3H2O
说明: 水盐体系是凝聚体系,可以不考虑压力的变化,水盐体 系的固液平衡可以在没有水蒸气的情况下实现,所以气 相没有计入相数P中,水盐体系也不研究气相的组成
Cd-Bi二元体系相图绘制

头,打开电源开关,仪器预热10分钟。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步骤
3.设置工作参数
(1) 按“设置”按钮,加热速度显示器显示“o”,设置 目标温度,显示在加热速度显示器上。按“+1”增加,按 “‐1”减少,按“X10”左移一位即扩大十倍。 (2) 再按“设置”按钮,加热速度显示器显示“b”,设 置保温功率,显示在加热速度显示器上。按“+1”增加, 按“‐1”减少,按“X10”左移一位即扩大十倍。 (3) 再按“设置”按钮,加热速度显示器显示“c”,设 置加热速度,显示在加热速度显示器上。按“+1”增加, 按“‐1”减少,按“X10”左移一位即扩大十倍。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原理
热分析法
利用步冷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成和所对应的 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纵轴上 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 可绘出相图。
Cu 30 50 70 Ni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
Cd质量分 0%
数
30s 60s 90s 120s …
20% 40% 60% 80% 100%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试剂 实验步骤 演 示 注意事项 思考题
思考题
1. 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 有什么不同?
2. 步冷曲线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 有关?
仪器试剂
规格尺寸:
1、炉体加热装置 375×278×210 mm 2、 不锈钢样品管 φ30×190mm
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

实验指导书实验二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元合金相图;2. 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和进行热电偶校正的方法;3. 了解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和混合物的步冷曲线的形状的异同,学习相变点的温度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1.仪器设备(1)立式加热炉1台(2)冷却保温炉1台(3)长图自动平衡记录仪(4)电压调压器1台(5)镍铬-镍硅热电偶1副(6)样品坩埚2个(7)硬质玻璃样品管2只(8)烧杯(250mL) 2个(9)0.1g精度电子天平1台。
2. 药品(1)Sn(化学纯)(2)Bi(化学纯)(3)石腊油(4)石墨粉三、实验原理测绘金属相图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热分析法。
其原理是将一种金属或合金熔融后使之均匀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表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叫步冷曲线。
当熔融体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光滑的冷却曲线;当体系内发生相变时,则因体系放出相变潜热与自然冷却时体系散发掉的热量相抵偿,冷却曲线就会出现转折或水平线段,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合金的相变温度。
利用冷却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纵轴上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绘出相图。
二元简单低共熔体系的冷却曲线具有图4-1所示的形状。
用热分析法测绘相图时,被测体系必须时时处于或接近相平衡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冷却速度足够慢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在冷却过程中,一个新的固相出现以前常常发生过冷现象,轻微过冷则有利于测量相变温度,但严重过冷现象却会使折点发生起伏,使相变温度的确定产生困难。
见图4-2。
遇此情况可延长dc线与ab线相交,交点e即为转折点。
四、实验步骤1.热电偶的制备取60cm长的镍铬丝和镍硅丝各一段,将镍铬丝用小绝缘瓷管穿好,将其一端与镍硅丝的一端紧密地扭合在一起(扭合头为0.5cm),将扭合头稍稍加热立即沾以硼砂粉,并用小火熔化,然后放在高温焰上小心烧结,直到扭头熔成一光滑的小珠,冷却后将硼砂玻璃层除去。
二元相图ppt

当组分固定时,相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位置固定,各相区范围也相对固定。
06
二元相图的未来发展
提高测定精度
采用更精确的测定技术
例如,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等,以提高二元相图测定精度。
完善实验方案
采用多种实验技术结合,消除误差,提高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探索新的二元相图类型
研究非金属二元体系
液态二元相图通常采用双变量坐标系,其中横坐标表示温度 ,纵坐标表示压力,以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两种液体的平 衡状态。
固态二元相图
固态二元相图表现的是固体两相间平衡关系,通常用于描 述两种固体间的相互溶解度、结晶和分离过程。
固态二元相图通常采用双变量坐标系,其中横坐标表示温 度,纵坐标表示压力,以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两种固体 的平衡状态。
实验测定流程
样品制备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球磨、干燥等流程制备样品。
数据处理
对实验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提取有用的信息。
样品检测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对样 品进行检测。
结果总结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测定数据的处理
数据整理
整理实验数据,排除异常值和误差 ,确保数据准确性。
温度降低
相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位置会向低温方向移动,各相区范 围也会发生变化。
压力的影响
压力升高
相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位置会向高压方向移动,各相区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
压力降低
相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位置会向低压方向移动,各相区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
组分的影响
组分变化
相图中的液相线、固相线位置会随着组分的变化而移动,各相区范围也会发生变 化。
§5.8 低共熔二元相图

从相图上画步冷曲线
a a
bc b
c
CaF2与CaCl2的相图
26
由稳定化合物转化为不稳定化合物
原来的熔点逐步变为转熔点
作业:p335-342 21,22
27
这张相图可以看作A 与C和C与B的两张简单的 低共熔相图合并而成。
所有的相图分析与简单的二元低共熔相图类似。
21
如A- C和C-B相图 的拼合 H点是C的熔点
熔液单相
A(s)+l
B(s)+l C(s)+l
相区组成为
A EC
A(s)+C(s)
A(s)+C(s) C(s)+B(s)
有两条三相线 有三个熔点
母液中的可溶性杂质过一段时间要处理或换新溶剂 18
水-盐冷冻液
在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要用到低温浴,配 制合适的水-盐系统,可以得到不同的低温冷冻液
水盐系统
H2 O - NaCl(s)
低共熔温度
252 K
H2O - CaCl2 (s) H 2 O - KCl(s) H2 O - NH4 Cl(s)
23
(2) 形成不稳定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没有自己的熔点,在熔点温度以 下就分解为与化合物组成不同的液相和固相。
C (s) C1 (s) 熔液
例如:
CaF2 CaCl2 (s) CaF2 (s) 熔液
属于这类系统的还有:
Au - Sb2 2KCl - CuCl2
K-Na
24
(2) 形成不稳定化合物 分解温度称为 异成分熔点或转 熔温度 FON 线也是三相 线,但表示液相组 成的点在端点 FON线也称为不稳定 化合物的转熔线
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与应用

实验 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与应用一、目的要求1、理解步冷曲线,学会用热分析方法测绘Sn-Bi 二元合金相图2、学会铂电阻的测温技术,尝试用金属相图测量装置测量温度的方法3、掌握微电脑控制器的使用方法4、理解产生过冷现象的原因及避免产生过冷现象的方法二、基本原理相图是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平衡体系中有哪些相、各相的成分如何,不同相的相对量是多少,以及它们随浓度、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的关系图。
对蒸气压较小的二组分凝聚体系,常以温度-组成图来描述。
热分析方法与步冷曲线热分析方法是绘制相图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将两种金属按一定比例配成并把它加热成均匀的液相体系,然后让它在一定的环境中自行冷却,并每隔一定的时间(例如0.5min 或1min )记录一次温度,以温度T 为纵坐标,以时间t 为横坐标,做出温度-时间(T-t )曲线,称为步冷曲线。
若体系均匀冷却时,冷却过程不发生相变化,则体系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则步冷曲线不出现转折或平台,而是一条直线,冷却速度快。
若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相变化,由于相变化过程中伴随有热效应,发生相变热,所以体系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将发生改变,体系的冷却速度减缓,步冷曲线就出现转折或平台。
测定一系列组成不同的样品的步冷曲线,从曲线上找出各相对应体系发生相变的温度,就可以绘制出被测系统的相图。
这就是用热分析法绘制液固相图的概要.如图所示:Bi-Cd 合金冷却曲线曲线1、5是纯物质的步冷曲线。
当系统从高温冷却时,开始没有发生相变化,温度下降比较快,步冷曲线较陡;冷却到A 的熔点时,固体A 开始析出,系统出现两相平衡(固体A 和溶液平衡共存),根据相律,此时f= k-Ø+1=1-2+1=0,系统温度维持不变,步冷曲线出现bc 的水平线段;直到液相完全凝固后,温度又继续下T /℃t降。
曲线2、4是A与B组成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
与纯物质的步冷曲线不同。
系统从高温冷却到温度b’时,开始有固体A不断析出,这时体系呈两相,溶液中含A的量随之减少,由于不断放出凝固热,所以温度下降速度变慢,曲线的斜率变小(b’c’段)。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19年5月18日实验名称: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一)学习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基本原理(二)加深对相变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二、实验原理热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绘制相图方法。
由于一切相变过程都伴随着热的吸收或放出,因此将系统均匀加热或冷却时,若不发生相变,则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T-t 曲线是光滑的,即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连续的;当系统发生相变化时,其T-t曲线就会出现转折点或平台,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会发生突跃。
把这种温度随时间变化的T-t曲线称为步冷曲线。
步冷曲线上的转折点或平台对应的温度就是开始发生相变化的温度。
根据多个组成不同的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即可绘制出相图。
图2.9.1(b)就是一种常见的二组分简单低共熔物系的相图。
所谓简单低共熔物系是指两种不同物质在固态互不相溶(即彼此不生成固溶体),这两种物质也不生成化合物。
Pb-Sn二元凝聚物系相图就属于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系相图。
对于纯物质而言,当把它冷却到凝固点时,其步冷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水平段。
二组分液态混合物系的凝固过程并不是在一个温度点上完成的。
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某个纯固体组分的析出,溶液的组成会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它的凝固点(即二相平衡温度)也会发生不断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凝固过程是放热的,即系统在对外放热的同时也会得到部分热量的补充,所以其温度降低速度会明显放慢,其步冷曲线上会出现一个拐点。
步冷曲线上的拐点与相图中的点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因为待绘制的相图是平衡状态图,故实验过程中被测系统需时时处于或接近于平衡状态。
所以在系统冷却时,冷却速度应足够缓慢。
冷却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环境状况前后一致,不要搅拌,也不要晃动温度探头或样品管。
(2)实验过程中,待测样品的实际组成应与标签一致。
如果实验过程中样品未混合均匀或部分样品发生了氧化,则实验结果就误差越大。
(3)测得的温度值必须能真正反映系统的温度。
简单二元系统相图的绘制

实验一 简单二元系统相图的绘制一、目的与要求:1.用热分析法测绘P b -S n 二元金属相图。
2.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与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式。
二、原理:相图是多相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物理性质(如温度)对体系的某一自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图中能反映出相平衡的情况(相对数量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
二元或多元体系的相图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大多取温度。
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的性质和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转变,都要用到相图。
图1-1是一种类型的二元简单低共熔物相图,图中A 、B 表示二个组分的名称,纵轴是物理量温度T ,横轴是组分B 的百分含量B%,在acb 线的上方,体系只有一个相(液相)存在,在ecf 以下,体系有二个相(晶体A 和B )存在,在ace 包围的面积中,一个固相(A )和一个液相(A 在B 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在bef 所包围的面积中,也是一个固相(B )和一个液相(B 和A 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
图中C 是ace 与bef 两个相区的交点,有三相(晶相A 、晶相B 、饱和熔化物)共存。
所以测绘相图就是要将相图中这些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
常常利用的方式就是热分析实验法。
热分析法所观察的物理性质是被研究体系的温度,将体系加热熔融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体系缓慢冷却,并每隔一按时间读体系温度一次,所以得历次温度值对时间作图,得一曲线,一般称为步冷曲线或冷却曲线。
H P 5 G A B t T T B%a b c ef1 2 3 4 图1-2 图1-1在冷却进程中,若体系发生相变,就伴随着必然热效应,因此步冷曲线的斜率发生转变而出现转折点,所以这些转折点温度就相当于被测体系在相图中分隔线上的点子,若图1-2是图1-1中组成为P的体系步冷曲线,则点二、3就别离相当于相图中的点G、H。
因此,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体系,作出它们的步冷曲线,求出各转折点,即能画出二元体系的最简单相图(对复杂的相图,还必需配合其它方式,方能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简单二元系统相图的绘制
一、目的与要求:
1.用热分析法测绘P b -S n 二元金属相图。
2.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与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原理:
相图是多相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物理性质(如温度)对体系的某一自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图中能反映出相平衡的情况(相对数目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
二元或多元体系的相图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大多取温度。
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件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的性质以及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变化,都要用到相图。
图1-1是一种类型的二元简单低共熔物相图,图中A 、B 表示二个组分的名称,纵轴是物理量温度T ,横轴是组分B 的百分含量B%,在acb 线的上方,体系只有一个相(液相)存在,在ecf 以下,体系有二个相(晶体A 和B )存在,在ace 包围的面积中,一个固相(A )和一个液相(A 在B 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在bef 所包围的面积中,也是一个固相(B )和一个液相(B 和A 中的饱和熔化物)共存。
图中C 是ace 与bef 两个相区的交点,有三相(晶相A 、晶相B 、饱和熔化物)共存。
所以测绘相图就是要将相图中这些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
常用的方法就是热分析实验法。
热分析法所观察的物理性质是被研究体系的温度,将体系加热熔融成一均匀液相,然后让体系缓慢冷却,并每隔一定时间读体系温度一次,所以得历次温度值对时间作图,得一曲线,一般称为步冷曲线或冷却曲线。
在冷却过程中,若体系发生相变,就伴随着一定热效应,因此步冷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而出现转折点,所以这些转折点温度就相当于被测体系在相图中分隔线上的点子,若图1-2是图1-1中组成为P 的体系步冷曲线,则点2、3就分别相当于相图中的点G 、H 。
因此,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体系,作出它们的步冷曲线,求出各转折点,即能画出二元体系的最简单相图(对复杂的相图,还必须配合其它方法,方能画出)。
从相图定义可知,用热分析法测绘相图的要点有:
1.被测体系必须时时处于或非常接近于相平衡状态。
因此,体系冷却时,冷却速度必须足够慢,以保证上述条件近于实现。
2.测定时被测体系的组成必须与原来配制样品时的组成值一致,如果测定过程中样品处于不均匀或样品发生氧化变质。
这一要求就不能实现。
3.测得的温度值必须能真正反映体系所测时间的温度值,因此,测温仪器的热容必须H P 5 G a b 冷却曲线 Bi(s L+Bi(s) L A B
t T T B% a b c e f 1 2 3 4 图1-2 图1-1
足够小,它与被测体系的热传导必须足够良好,测温元件必须深入到被测体系内部。
总之,在实验中必须准确地测出系统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曲线即步冷曲线。
本实验测定铅、锡二元金属体系的相图,用热电偶作测温元件,通过保温电炉来控制体系的冷却速度。
三、仪器和试剂
立式加热保温坩埚炉五只(盛放被测样品)。
试样:纯Pb;纯S n;30%S n70% Pb;61.9%S n38.1% Pb;
80%S n20% Pb。
温度控制仪一台
铜—康铜热电偶一只
铅(化学纯)
锡(化学纯)
四、操作步骤
1.取一样品(记住其组成),将其加热丝两端与温度控制仪输出端连接,接通电源后,加热样品至熔化后切断电源(此时热电偶可以旋转)。
2.用热电偶套管稍加搅动,作好准备,一人读数,一人作记录,要求每隔30秒钟读一次温度值,直至作出完整步冷曲线(约180℃时完全析晶)。
3.重复1、2方法,作2-3个样品,两个组合作出全部样品的步冷曲线。
五、数据处理
1.将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出步冷曲线;
2.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Pb~ S n相图。
思考题:为什么样品在冷却过程中会出现温度回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