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鼻窦炎的方法
中医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

中医鼻窦炎的最好治疗方法中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
中医治疗鼻窦炎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中药、针灸及其他治疗手段,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缓解炎症症状的目的。
以下将从中医角度对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做详细介绍。
一、中药治疗中医治疗鼻窦炎的主要方法是服用中药。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连翘、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化湿化痰等作用,改善气机运行,温通经络,从而达到缓解鼻窦炎症状的目的。
同时中药治疗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调配,达到更好的疗效。
另外,中医还常用药物贴敷的方法来治疗鼻窦炎。
如将药物磨成细末,加入适量醋或者姜汁,然后涂抹在患处,用纱布或者绷带固定。
通过贴敷可以促进病症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有助于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此外,中药治疗还可以结合外敷熏洗法,将中药煎剂熏洗于患处,通过药物挥发散发的热量和药性渗透,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祛风化浊的作用。
这种外敷熏洗法能够快速改善鼻窦炎患者的症状,缓解鼻塞、头痛等不适感。
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中主要应用的针灸穴位有迎香穴、印堂穴、太阳穴、风池穴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气血循环,平衡经络,缓解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同时针灸治疗还可以调整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对鼻窦炎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
针灸治疗还可以结合灸法,通过燃烧艾条或者艾炷,将热力传导至经络穴位,温通经络,达到祛风化湿、温通气血的目的。
灸法可以起到温热散寒、祛风化湿的作用,加快鼻窦炎的康复进程。
三、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对鼻窦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将炙热的艾条或者艾炷贴敷在鼻窦炎患处,温热经络,疏通气血,有助于消除炎症,改善症状。
四、饮食调理中医治疗鼻窦炎还注重饮食调理。
一般建议鼻窦炎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同时适度增加饮水量,多吃一些白萝卜、梨、绿豆等清热化痰的食物。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调理鼻窦炎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调理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如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
在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对于鼻窦炎的调理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中医认为,鼻窦炎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邪气、气血瘀滞等因素密切相关。
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易受外邪侵袭,导致鼻窍不利;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水湿内生,上犯鼻窍;肾主纳气,肾阳不足则寒水上泛,影响鼻窍功能。
此外,风邪、寒邪、热邪等外邪侵袭人体,也可导致鼻窦炎的发生。
在调理鼻窦炎时,中医首先注重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将鼻窦炎分为不同的证型,如肺经风热型、胆腑郁热型、脾胃湿热型、肺脾气虚型、肾阳不足型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方剂。
对于肺经风热型的鼻窦炎患者,常见症状为鼻塞、涕黄、头痛、发热、咳嗽等。
治疗上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主,常用方剂如银翘散加减。
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杏仁、黄芩、桑白皮等。
胆腑郁热型的患者,多表现为鼻塞、涕黄稠如脓、头痛剧烈、口苦咽干、耳鸣耳聋等。
调理应以清泻胆热、利湿通窍为原则,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其中包含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等药物。
脾胃湿热型的鼻窦炎患者,常有鼻塞、涕黄浊量多、头晕头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宜清热利湿、化浊通窍,常用方剂如甘露消毒丹加减。
所用药物有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等。
肺脾气虚型的患者,往往出现鼻塞、流涕清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自汗等表现。
调理应以补肺健脾、益气通窍为主,常用方剂如玉屏风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防风、桔梗、薏苡仁、山药等。
肾阳不足型的患者,多有鼻塞、流涕清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多等症状。
调理时以温补肾阳、通窍化浊为法,常用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加减。
其中包含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附子等。
治鼻窦炎秘方(方10首)

治鼻窦炎秘方(方10首)治鼻窦炎秘方7.1 辛前甘橘汤【来源】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年【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宣肺,开泄通窍。
【方解】方中辛夷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防风祛风解表;前胡降气化痰,开泄通窍;桔梗升清、祛痰、利咽,载药力上行;薏苡仁渗湿、清肺健脾;花粉滋阴、消肿胀;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诸药配伍,共奏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之功。
本方药性平和,宜于久服。
【主治】鼻渊。
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鼻塞重者,加藿香、细辛;分泌物清稀,加杏仁、浙贝;分泌物黄稠,加瓜蒌皮、冬瓜子;黏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黏膜红肿者,加赤芍,丹皮;额部疼痛,加白芷、藁本;颞部疼痛,加白芷、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疼痛,加蔓荆子;眼眶疼痛,加决明子,青葙子。
必要时,配以外治吹鼻之药,则奏效尤捷。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
坚持服用必愈。
7.2 加味辛夷散【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用】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解】《素向·气厥论篇》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
”《灵枢经·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今肺热上蒸,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
方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川芎等之辛泻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而益气。
病因热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
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研究

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研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历经千百年的实践验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方法。
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有鼻塞、头痛、脓涕等。
中医药在鼻窦炎的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和效果,本文将对中医药对鼻窦炎的治疗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中医对鼻窦炎的认识与研究中医认为鼻窦炎是由于外感邪气侵袭或内因引起经络失调所致。
外感邪气包括寒、热、湿、燥等,内因包括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将鼻窦炎分为不同类型,如风寒鼻窦炎、湿热鼻窦炎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鼻窦炎,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解表退热、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等。
二、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根据病情和病机不同,中医师会选择不同的中药组合,煎煮成药汤。
常用的中药有苍耳子、连翘、黄芩、黄连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利水等功效,可以帮助改善鼻窦炎的症状。
2. 鼻腔冲洗法鼻腔冲洗法是中医治疗鼻窦炎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用药液冲洗鼻腔,能够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的炎症分泌物和病菌。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连翘、苍耳子等,配合温盐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具有显著的疗效。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鼻窦炎中有着独特的应用。
通过选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鼻窦炎的症状和体征。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穴、风池穴、印堂穴等,通过针刺或灸烧的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三、中医药治疗鼻窦炎的优势中医药治疗鼻窦炎有着许多优势,与西医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治疗强调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
2. 综合调理:中医药治疗鼻窦炎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鼻窦炎的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鼻窦炎中医怎么治疗治疗鼻窦炎吃什么中药好

鼻窦炎中医怎么治疗治疗鼻窦炎吃什么中药好鼻窦炎还可以引起哮喘发作,对有鼻窦炎的哮喘病人,应先进行鼻窦炎的治疗。
中医有哪些治疗鼻窦炎的方法呢?下面就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鼻窦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温补肺脏,疏散风寒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处方用苍耳子、白芷、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甘草、桔梗、鱼脑骨。
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
处方用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疏肺清热,宣肺通窍方用银翘散合清胃散加减。
方用金银花、连翘、当归、瓜蒌、薄荷、白芷、桔梗、辛夷、黄连、苍耳子、升麻、生甘草。
清泻胆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用黄芩、龙胆草、栀子、柴胡、辛夷、菊花、生地黄、藿香,当归、薄荷、苍耳子、车前子。
清热利湿,化瘀通窍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
方用黄芩、滑石、藿香、辛夷、法半夏、大腹皮、白豆蔻、芦根、连翘、石蒲、丹参各、白芷、鱼腥草。
中医其他治疗芎芷石膏汤源自清代医家吴谦等所编的《医宗金鉴》一书,由川芎、石膏、白芷、菊花、羌活、本共六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因“风盛日久”而致的头风痛证。
以该方为基础,加入部分祛风清热,散寒除湿,搜风通络,活血通窍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满意疗效。
鼻通合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满意。
鼻通合剂中以辛夷,白芷,苍耳子除湿,芳香通窍。
川芎,当归,郁金行气活血,酒知母,白矾,木通酒黄清除窍隧脓疡。
黄芪,白术补气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排脓,化湿通窍之功。
鱼腥草制剂不但具有抗生素般的抗菌作用,更具有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没有耐药性,也没有菌群失调,肝肾功能受损等毒副作用,故用治该病疗效甚佳。
鼻窦炎吃什么中药五苍饮药物组成:金银花12g、野菊花12g、蒲公英12g、地丁12g、苍耳子15g、天葵子l0g、白芷l0g、辛夷l0g、薄荷l0g、川芎10g、赤芍l0g、黄芩10g、甘草10g。
制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300ml,分2次服。
适应病证:慢性鼻窦炎。
诊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遂用上方,5剂后症状锐减,涕变黄稠,加败酱草10g,蒲公英加至20g,继服5剂。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诊治鼻窦炎

中医耳鼻喉科学如何诊治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在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对于鼻窦炎的诊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鼻窦炎的发生多与外感邪气、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外感邪气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当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时,这些邪气就容易侵袭鼻窍,导致气血瘀滞,津液停聚,从而形成鼻窦炎。
此外,脏腑功能失调也是鼻窦炎的重要发病因素。
例如,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或肺失宣降,可导致鼻窍不利;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上犯鼻窍;肾主纳气,肾气虚则气不归元,也可能影响鼻窍的功能。
在诊断方面,中医注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鼻部形态、色泽,以及面部的神色等。
比如,鼻头红肿可能提示有热毒;鼻腔黏膜淡白则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闻诊包括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例如,呼吸急促可能与肺气不宣有关。
问诊则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的程度、鼻涕的性质和量、头痛的部位和性质等,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以及既往的疾病史和治疗经过。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通过脉象的变化来判断脏腑的盛衰和气血的盈亏,触诊鼻部可以了解其温度、压痛等情况。
中医治疗鼻窦炎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
中药内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如果是外感风寒引起的鼻窦炎,常见症状为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等,治疗多以疏风散寒、宣通鼻窍为主,常用的方剂有苍耳子散加减。
若为外感风热所致,表现为鼻塞、流黄涕、头痛、发热等,治疗则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法,可选用银翘散加减。
对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鼻窦炎,如肺气虚弱者,常伴有气短、乏力、易感冒等症状,治疗宜补肺益气、疏风通窍,可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脾气虚弱者,多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表现,治疗以健脾益气、利湿通窍为主,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虚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治疗当补肾益气、通窍止涕,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倪海厦讲的鼻窦炎治疗方法

倪海厦讲的鼻窦炎治疗方法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表现为鼻塞、头痛、鼻涕等症状。
在美国著名中医师倪海厦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及其日常生活调理。
首先,倪海厦强调了对鼻窦炎的诊断。
诊断鼻窦炎的关键在于了解病史、症状和鼻内镜检查。
病史方面,患者通常有慢性鼻塞、头痛、鼻涕等症状。
鼻内镜检查可以发现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等异常。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也可以帮助确诊鼻窦炎。
在治疗原则方面,倪海厦提出,治疗鼻窦炎应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患者身体状况。
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鼻窦炎,药物治疗是首选,包括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鼻喷剂等。
对于慢性鼻窦炎,中医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如针灸、拔罐、中药煎剂等。
此外,手术治疗如鼻窦开放术、射频治疗等也可以缓解鼻窦炎症状。
在中医治疗方法中,倪海厦讲解了鼻窦炎的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体质、症状和舌象,中医将鼻窦炎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鼻涕黄稠等,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窍为主,常用方剂如银翘散、鼻炎汤等。
虚证则以鼻塞、头痛、鼻涕清稀等为特点,治疗以温阳散寒、补益气血为主,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桂枝汤等。
在日常生活中,倪海厦建议患者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敏原和污染物;2.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3.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4.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不良因素;5.及时就诊,遵循医嘱,完成治疗周期。
总之,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治疗方法多样。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注重日常生活调理,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鼻窦炎的发作。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鼻炎(鼻窦炎)在中医

熏蒸方:
【处方】麻黄15g 桂枝25g 白芷6g 薄荷6g辛荑花10g 苍耳子10g 黄芩10g菊花10g 连翘10g 川芎10g 香薷30g 麝香1g龙脑2g
【功能主治】芳香清窍,祛风散寒。主肺经热盛。
鼻炎(鼻窦炎)在中医称之为鼻髛、鼻渊,就是鼻流清(浊)涕或壅塞不通,甚者鼻鸣、干呕伴见头闷胀痛,并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频繁发作。
《伤寒杂病论》太阳病篇云:“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段条文说明了鼻炎的病因、病理及治则。鼻鸣者卫气虚,风邪伤阳,气机不得宣发所致。干呕者,胃中虚寒 ,肺金肃降不利。桂枝汤协和营卫,生发胃气,中气升降复常则鼻鸣、干呕自愈。
临证治疗:鼻炎流清涕,喷嚏作响,身体疲卷是太阳、少阴并病,方以桂枝汤合麻附辛;鼻鸣干呕,气上撞心,口干,一贯煎合桂枝汤、理中汤化裁;口干、目眩、鼻鸣、流清、黄鼻涕交错着,寒热错杂、伴腹泻胸满者,太阳、太阴、少阴合病,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化裁;鼻鸣伴见前额痛、眉棱骨痛、鼻塞或流黄浊涕、口干、咽干为太阳、阳明合并症,此时可用桂枝汤合白虎汤再加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等。鼻鸣、干呕日久成为临床上的慢性鼻炎,多见夜间鼻塞,白天鼻涕多且症状时轻时重,此为太阳太阴合并症,此时可用桂枝汤合理中汤加松针,日久气虚可酌情用桂枝汤合补中益气汤;鼻鸣每见寒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就喷嚏频作、流鼻涕即现代医学之过敏性鼻炎可用桂枝汤加苍耳子散(辛夷、用药遵循 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鼻炎伴见清涕多可酌加荆芥、细辛;鼻塞重加薄荷、松针;头痛、浊涕加川芎、黄芩、白芷、苍耳子;鼻腔粘膜痒、喷嚏多可酌加辛荑、防风;鼻炎日久加黄芪、党参等。
此外,鼻炎的治疗还可用熏蒸的方法:在熏蒸前可以喝蜂蜜水、生姜红糖水、小米粥、酥油奶茶等以助正气。然后可用生姜、白芷、苍术、川芎、细辛、薄荷、荆芥、麻黄、松针、肉桂、香薷等芳香化湿开窍药做熏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治鼻窦炎的方法
导语:中医治疗鼻窦炎是比较受到推崇的方法,因为相比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副作用,可以用用盐水洗鼻,或者用大蒜治疗,要是情况严重,那么也要注意
中医治疗鼻窦炎是比较受到推崇的方法,因为相比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副作用,可以用用盐水洗鼻,或者用大蒜治疗,要是情况严重,那么也要注意到医院就医。
1、盐水洗鼻治疗鼻炎
配制盐水(100毫升瓶内放食盐两匙,开水稀释),用牙签卷上棉球蘸盐水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留鼻孔内,此时或头上仰或身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鼻两侧,并用力吸吮,使棉球上饱蘸的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
开始时感到鼻内辛辣难忍,几次即适应,也可先用淡些的盐水洗逐渐加浓,使鼻腔慢慢适应。
坚持早晚各洗鼻一次,一个多月后,鼻腔畅通,嗅觉灵敏,多年的鼻炎治好了。
2、槐花蜜可治萎缩性鼻炎
一同事被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她自创一法治疗效果显著。
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
她坚持自己治疗两个多月,鼻腔已不痛痒,无结疝样分泌物,嗅觉也基本恢复正常。
3、大蒜治鼻炎
我患鼻炎,经多年医治,无明显效果。
时好时患。
经中医大夫介绍一方治愈,后介绍给多人用此方都有明显效果。
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