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例2)》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扇形统计图(苏教版)(2)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扇形统计图(苏教版)(2)

一扇形统计图2选择统计图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的例2和“练一练”,第6页的练习一第4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

2.使学生经历统计图的比较和数据分析等过程,体会各类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方式和特点,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比较、分析、交流,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认识三类统计图的特点。

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回顾旧知,初步认识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

回顾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相机板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提问:这三类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组织班级交流。

教师相机补全板书: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谈话:这三类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究竟选择哪种统计图描述数据,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做出选择。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选择统计图。

板书课题:选择统计图▍流程二:分析比较,深入认识1.创设情境,初步了解三幅统计图。

谈话:小宇同学想要了解六年级(1)班的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收集了这个班2011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制成了三幅统计图。

出示三幅统计图。

提问:这三幅统计图各是什么统计图?每幅统计图分别表示哪方面的情况?说明:第一幅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六(1)班同学阅读的各种书籍占阅读的所有书籍的百分之几;第二幅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六(1)班同学在7月至12月每月阅读总本数的变化情况;第三幅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六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能够正确阅读和解释扇形统计图,分析统计数据。

3.能够制作简单的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二、教学内容1.复习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2.分析并解读带有扇形统计图的实际问题。

3.探究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扇形图,并询问学生: -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它有什么特点? - 它可以提供我们什么信息?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本堂课的新内容:扇形统计图。

2. 复习知识点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让学生回顾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包括: - 扇形图是一种图形表达方式,用于表示一组统计数据。

- 扇形图通常由一个圆分成若干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的角度和统计数据的数量成比例。

- 扇形统计图通常包括各个扇形区域的比例和数值标签,以及图形的标题和来源。

3. 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展示一些带有扇形统计图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解读和分析图表。

例如: - 某个班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35人,女生15人。

请绘制一个表示男女比例的扇形统计图。

- 某餐馆近一年的收入情况如下,请绘制一个表示各季度收入占比的扇形统计图。

4. 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师通过展示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工具制作扇形统计图,包括:- 打开图表制作软件(例如Excel),选择扇形统计图类型。

- 输入数据,按照提示完成图表设计。

- 添加标签和标题,完善图表内容。

5. 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自行制作一个简单的扇形统计图,包括数据的输入、图表的设计和标签的添加。

并让学生相互交流比较图表效果和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交流,教师可以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并能够正确展示和解释统计数据。

五、教学拓展在本节课结束后,可以将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进行比较和综合应用,比如条形图、折线图等,以提高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章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能读懂扇形统计图所传递的信息。

2.培养学生利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其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扇形统计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扇形统计图所传递的信息。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扇形统计图的相关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实物材料:准备一些扇形统计图的实例,如学校各年级人数分布图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材料,展示学校各年级人数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学校各年级人数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可以使用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知识应用。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和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图形式。

2.让学生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3.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扇形统计图的实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可以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解释和演示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地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教学难点: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课前准备:PPT课件扇形统计图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出示讨论提纲:(1)圆代表();(2)扇形代表();(3)扇形的大小反映();(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3、比一比。

(练一练)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

提问: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资料和实例,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操作。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店的商品分类统计图、学校的成绩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扇形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扇形统计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扇形统计图,并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和获取的信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掌握其特点和绘制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扇形统计图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2.引导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扇形统计图实例、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材料。

2.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实例,如超市各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学校各科目的成绩分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具体的扇形统计图实例,如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可以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帮助人们获取和分析信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统计图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并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扇形统计图的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扇形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们反映了什么信息?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形统计图(例2)》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学习目标:
1、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用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示不同的数据,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2、初步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同学们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体会用不同的统计图表示不同的数据。

学习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