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学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和地理环境保护

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和地理环境保护一、人文地理1.人文地理的概念:人文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迁移、居住、经济活动、文化、政治等方面。
2.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人口地理:研究人口的分布、密度、增长、迁移等。
–城乡地理:研究城市和乡村的分布、形态、功能、发展等。
–经济地理: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以及产业布局等。
–文化地理:研究文化现象的分布、传播、变迁以及与文化环境的关系等。
–政治地理:研究国家边界、政区划分、政治中心、国际关系等。
3.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定性分析:通过对地理现象的描述、解释,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空间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过程。
二、地理环境保护1.地理环境保护的概念:地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了维护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和行为。
2.地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理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保障人类福祉: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地理环境就是保障人类的福祉。
–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地理环境保护的措施:–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关地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管。
–生态修复:对受损的地理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其自然功能。
–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
–环境保护: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应对: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地理环境适应能力。
4.地理环境教育:加强地理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地理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习题及方法:1.习题:人文地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方法:回顾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列举出其主要研究方向。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三节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精品课件 鲁教版选修2

3.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 . (1)对于自然景观, 应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 对于自然景观, 对于自然景观 染物的同时, 加强___________、涵养水源 、 染物的同时 , 加强 封山育林 、 _________、 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保护景观生态系统等工作。 (2)对于古代建筑景观,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 、 修 对于古代建筑景观, 对于古代建筑景观 在外观上要保持原貌、 修旧如旧” 复文物古迹应_____________, 并慎重处理扩建、 复文物古迹应 “修旧如旧” , 并慎重处理扩建 、 重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 其风格、 重建建筑物与原有文物古迹的关系 , 其风格 、 规 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模都应与旅游区环境协调。
方法规律 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环境问题
核心要点突破
旅游资源的开发 1.开发条件评价 .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要协调 旅游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旅游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充分考虑影响 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条件评价。 条件评价。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主 要有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市场距离、 要有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的通达 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 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具体分析如 下表所示: 下表所示:
(2)旅游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旅游活动的三个组成部分
范围 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 行和访问的人, 行和访问的人,一般分海外 游客和国内游客等基本类型 能满足旅游者审美、娱乐、 能满足旅游者审美、娱乐、 享受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享受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实现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 现象 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 主要包括旅游交通、食宿、 通信、购物、 通信、购物、娱乐等方面的 服务 地位和作用 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 旅游者就无法形成旅游 活动 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吸 引旅游者的基础条件 旅游活动的媒介, 旅游活动的媒介,是通 过服务联系主体和客体 的纽带
旅游地理第一章单元总结环境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总结【知识概览】【思维激活】1.怎样认识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的发展答案:2.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有何关系?答案:可持续伦理观是在环境伦理观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环境伦理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石。
而且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才有可能解决,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传统伦理观,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3.环境伦理观中的道德行为和缺德行为各有哪些?答案:4.怎样认识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与联系?答案: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但自然灾害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原生环境问题,当然有些自然灾害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引发环境问题,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自然灾害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见下表:5.为什么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答案:地球表层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臭氧层就分布于平流层中。
对流层的厚度与地面温度的高低有关。
地面温度越低,近地面大气对流不旺盛,对流层的厚度越小,即平流层距地面越近。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近地面气温低、对流层的高度也低,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容易到达这里,因而臭氧层破坏更严重。
〖备课资料〗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庄子。
庄子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要顺应客观规律,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
荀子则较庄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制天”的思想。
他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旅游规划与地理环境分析

旅游规划与地理环境分析旅游是一项受人们喜爱的休闲活动,可以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享受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规划一次顺利的旅行之前,我们需要对目的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保旅游的安全和顺利。
一、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地理环境是指某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因素的综合体。
对旅游者而言,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具有如下重要性:1.安全性: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风险和安全情况。
比如,了解地质构造和地震频率可以避免选择地震多发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从而降低旅游风险。
2.气候:了解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旅游时间,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旅游,保障旅游的顺利进行。
3.景点分布:地理环境决定了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的分布,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体验。
二、地理环境分析的方法要进行地理环境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帮助我们了解目的地的地形、气候和景点分布等信息。
通过使用GIS软件,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更加直观地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
2.地图研究:地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工具,通过查看和研究地图,可以了解目的地的地形特征、水系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信息。
同时,地图也可以帮助规划旅游路线,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
3.资料收集: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旅游指南、旅游网站以及地方政府发布的资料来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情况。
这些资料通常包括目的地的自然气候、地质构造、景点介绍等内容,可以为我们进行详尽的地理环境分析提供参考。
三、地理环境分析案例:黄山以中国著名旅游胜地黄山为例,进行地理环境分析:1.地理特征: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的地质构造属于火山岩地貌,拥有许多陡峭的山峰、深谷和清澈的山泉。
黄山还以其独特的云海景观闻名于世。
2.气候条件: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内容选择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的内容选择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是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理研学旅行的内容选择应该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增长见识,丰富学习经验。
以下是关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内容选择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地理景点考察1.自然地理景观考察自然地理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海洋、岛屿、地貌地形等。
学校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景观进行考察,如黄山、长江三峡、西湖、泰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了解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过程,同时也能感受并关心自然环境保护。
2.人文地理景观考察人文地理景观包括古城、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
学校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进行考察,如故宫、长城、颐和园、丽江古城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园林艺术的魅力,加深对人文地理景观的理解和认识。
二、地理实地调研1.地理气候调研气候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不同气候带的地区进行气候调研,感受和比较不同气候带的气候特点,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地理植被调研植被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不同地区进行植被调研,了解当地的植被类型、分布规律,掌握植被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意义。
三、地理资源实地考察1.自然资源考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不同地区进行自然资源考察,了解和感受当地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分布规律和利用方式,明白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2.人文资源考察人文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人文资源考察,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增加对不同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要点整理】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汇总,附高考地理备考知识必背——旅游地理部分专题归纳!

【要点整理】高考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板汇总,附高考地理备考知识必背——旅游地理部分专题归纳!【高频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三、旅游规划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旅游地理答题模板】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游览价值分析角度答题模板资源价值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2)市场交通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经济发展程度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较远)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3)基础设施分析角度答题模板服务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或不足) 环境承载力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2.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2)选择和设计旅游线路:要求具体内容目的符合自身特点考虑旅游者自身特点,如旅游动机、兴趣爱好、经济条件、年龄和身体等因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使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内容更加合理、可行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选择最佳旅游路径。
将沿途和旅游地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形线路,尽可能避免重复线路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降低旅游费用,减少体力消耗。
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景观丰富多样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原则是:既做到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突出重点,避免雷同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注意劳逸结合安排游览日程时,要考虑身体条件,力求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结合,使游程有一定的节奏及时调节和恢复旅游者的体能,保证旅游质量获得最佳效果①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②根据景观特点,安排适宜的游览时间;③根据光照效果安排旅游线路;④充分考虑旅游者心理预期;⑤尽可能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确保旅游活动高效和安全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乘兴而来,尽兴而归3.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高中地理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计划课时:1课时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3年5月3日
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一、旅游业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业
1.旅游业的概念
主要利用 旅游资源 以及各种 旅游设施 , 为旅游者提供 ,并获得经济收益, 服务 是一个 综合 性产业。
世界产名录(中国)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2007.6.28 文化遗产 36.福建土楼 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遗产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观遗产 39.河南嵩山历史建筑群2010.8.1 文化遗产 40.中国“丹霞地貌”景区(六省联合)2010.8.1 自然遗产
麦哲伦(全名费南 多·德·麦哲伦;葡萄牙文: Fernão de Magalhães;西 班牙文: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 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 探险家,为西班牙政府效力 探险。 1519年-1521年率领船 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与菲 律宾当地部族的冲突中。 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 但他船上余下的水手却在他 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 洲。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世界遗产名录(中国)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4.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1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文化遗产 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世界地理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

世界地理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地球是一个拥有广阔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的星球。
这些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地理的重要性。
亚洲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且令人兴奋的旅游资源之一。
亚洲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包括沙漠、山脉、湖泊和海洋。
例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以及泰国的普吉岛都是亚洲地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景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欧洲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欧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和自然风景。
例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斗兽场以及英国的大本钟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此外,欧洲还以其美丽的海滩、迷人的乡村和丰富的音乐艺术活动而闻名。
北美洲以其多样化的地理环境而闻名,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旅游资源。
从美国的大峡谷和黄石国家公园到加拿大的洛矶山脉和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个地区的自然风景无处不在。
此外,北美洲还拥有世界级的城市,如纽约、洛杉矶和多伦多,这些城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索其独特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南美洲是一个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
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和巴西的伊瓜苏瀑布都是南美洲独特的旅游资源。
这个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世界闻名的节日,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南美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非洲是拥有世界上最奇特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旅游资源的大陆之一。
从埃及的金字塔和肯尼亚的大型动物迁徙到南非的开普敦景区和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非洲为游客提供了迷人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非洲还拥有壮观的自然风景,如塞舌尔的白沙滩和毛里求斯的珊瑚礁。
旅游地理研究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对旅游景点的地理特征和地理位置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旅游地理还关注旅游对地方社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 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 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 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 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 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 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 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解析】首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较人工种植的橡 胶林截留的降水量多。其次是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地表缺乏草本、 灌木的保护,水分易散失,且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解析】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 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 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 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44.(10分)【环境保护】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 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 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 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 措施。
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42.(10分)【旅游地理】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图6),距九寨沟和 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 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 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远超设计 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去九寨沟、黄龙旅游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3分) 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 (4分) 与九寨沟、黄龙相距较远,乘飞机可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 游时间。(3分)
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6.(2016•新课标Ⅲ)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 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 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 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 施.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 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 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 故答案为: 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合理答案 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 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 案酌情评分)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 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 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 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 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 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 要性,提高农民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
42.(10分)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 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 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 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 组合状况,以及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地区接待 能力等方面作出分析. 故答案为: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 1、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 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2、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 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 土壤层。 3、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 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4、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 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 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 和恢复植被。 5、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 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6、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 环境。 【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 不得超过10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学(科网(10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 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 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 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 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