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新版)北师大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生活中的轴对称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生活中的轴对称PPT教学课件

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美丽图案
轴对称变换:
像上面那样,由一个平面图 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作轴对称 变换.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 直线l对称的图形.
l
A A′
C B
C′ B′
∴△A′B′C′即为所求.
例2 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如 下图)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 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圆与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 使整个矩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在下边长方形中 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是轴对称图形.
走进生活,动手创作
观察图案: (1)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2)生活中这些图案可以代表什么含义? (3)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
利用两个圆、两条线段、两个三角形设计 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和要表 达的含义.
当堂练习
1.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 l 是这个
解:如图所示.
做一做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 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 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 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 案的花边.
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 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 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1)你会得到怎样的图案?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2)你能说明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图案吗?应用学过 的轴对称知识试一试.
两次对折折出了2条对称轴,因此图案中一定有2条对称轴.
(3)如果将正方形按上面方式对折3次,然后沿圆 弧剪开,去掉较小部分,展开后结果又会怎样?
三次对折折出了4条对称轴,因此图案中一定有4条对称轴. (4)当纸对折2次后,剪出的图案至少部分的面积相等. (2)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53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
P
M
结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A两个
端点的距离相等。
O
B
8
结论:
(1)无论M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和MB都重合.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P
M
A
O
B
9
跟踪训练 1、如图, l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O 、P分别是l上的两点,
A
M
N
B
P
Q
C
13
5、 △ABC中 , E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A=720,∠ACE=340 求∠B的度数
A
E
B
D
C
探究活动二: 尺规作图
如图,已知线段AB, 你能用尺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吗? 已知: 线段AB 求作: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
B
15
跟踪训练
1自己画一条线段AB,用尺规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 2完成课本P124的做一做: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的重心
则PA 、PB 、OA 、OB的关系是( D )
A 、PA= OA ,PB=OB
l
B 、PA= OA =PB=OB
O
C 、PA=OB ,OA =PB
D 、OA=OB ,A P=BP
A B
P
10
2、如图,AB是△ABC的一条边,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
E,并交BC于点D,已知AB=8cm,BD=6cm,那么EA=________,
16
拓展提高 A ,B ,C三点表示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供水站,使它
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标出供水站的位 置P,请给予说明理由.
17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学课件%28共30张PPT%29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3课时》教学课件%28共30张PPT%29

DC相等吗?还有其他相等的线段吗?
解:∵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
平分线,DE⊥AB,
∴DE=DC,
∵∠ADE=180°-∠EAD-∠AED,
∠ADC=180°-∠C-∠CAD,
∴∠ADE=∠ADC,
B
∴△ADE≌△ADC,
∴AE=AC.
∴图中相等的线段:DE=DC,AE=AC.
∴ DB = DC,(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B
A D
C
典型例题
例2.如图,CD⊥OA,CE⊥OB,D、E为垂足. (1)若∠1=∠2,则有___C_D_=__C_E___; (2)若CD=CE,则有__∠__1_=_∠__2___.
典型例题
例3.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如图),其中AB=AD,BC=DC,将A 点放角的顶点,AB和AD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BAD的平 分线,为什么?
随堂练习
3.如图,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使点P到∠AOB的两边的距
离相等,并说明你的理由.
A
D
C
O
B
解: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和∠AOB的角平分线,两线交 点即为所求点.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 ∠AB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与D,垂 足为E,若∠A=30°,DE=2,求∠DBC的度数和CD的长.
1 AB•OE+
2
1BC•OD+
2
1
2 AC•OF
=
1 2
×4×(AB+BC+AC)=34
随堂练习
1.(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 则PE=______4____cm.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贵州专版下册课件: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贵州专版下册课件: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
D.50°
解析:因为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20°,所以 ∠ABC=80°,因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E=BE,所 以∠A=∠ABE=20°,所以∠CBE=∠ABC- ∠ABE=80°20°=60°.故选C.
3.如图所示,在△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 线分别交AB,BC于点E,D,BE=6,求△BCE的周长.
(3)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线段还有一条对称轴,它就是线段AB所在的直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
【活动内容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活动内容2】
线段的对称性
【活动内容】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 做一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拿出
准备好的纸,在纸上画出一条线段AB,对折AB
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 想一想:(1)折痕两旁的部分能重合吗?线段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这 条折痕是线段的对称轴吗?
(2)点O是线段AB的中点吗?折痕与线段AB垂直吗?为什么?
为AO=BO,∠AOM=∠BOM=90°,OM=OM,所以
△AOM≌△BOM,所以AM=BM.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尺规作图:作线段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
C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 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 (2)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 AB的垂直平分线. 你能说明为什么所作的直线就是已知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吗? 只要连接CA,CB,DA,DB就可以了,因为在△ADC和△BDC 中,AC=BC,AD=BD,CD=CD, 由SSS可知△ADC≌△BDC,得到∠ACD=∠BCD,再由等腰三角形的 “三线合一”就可知道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优秀课件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优秀课件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1单. 如击图此,处是编由辑大母小版不文等本的样等式边三角形组 成–的第图二案级,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4/7/16
6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折痕为ED),在ED边上取点A,
•在 把单另它一展击边 开此取,观处点察B编,,并辑连说接母明A得B版并到文剪的下本三三角样角形式形的(特注点意.包括折痕),
– 第二级
• 第三级
E
– 第四级 D »折第一五折级 E
A
D 剪一剪
A
D
B B
2024/7/16
• 第三级
2.2、 若– 第等四级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它 的另外两»个第内五级角为__3_0°__,_3_0_°_
2024/7/16
11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已单知击等腰此三处角形编的辑腰母长比版底标边题长多样式
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 •三单角击形此的处各编边辑长母. 版文本样式 解:– 第设二三级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 (x+2)•c第m,三级根据题意得:
– 第四级
» 第2五(级x+2)+x=16
解得 x=4
∴等腰三角形三边长为4cm,6cm,6cm.
3.1 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 • 单则击该此等处腰编三辑角母形版的文周本长样为式__1_0_____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17张P)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课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17张P)

所以 AC = CE.所以 AB = AC = CE.
所以 AB + BD = CE + DC,即 AB + BD = DE.
3.如图,A,B,C 三点表示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供
水站,使它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标
出供水站的位置 P,并说明理由.
A

提示:连接 AB,AC,分别
作 AB,AC 的垂直平分线, B
线 CD 上的一点,且 PA = 5,则线段 PB 的长为 ( B )
A. 6
B. 5
C
C. 4
D. 3
P
A
D
B
2. 如图,AB 是△ABC 的一条边,DE 是 AB 的垂直平 分线,垂足为 E,并交 BC 于点 D,已知 AB = 8 cm, BD = 6 cm,那么 EA =___4__cm,DA =___6__cm.
A
D E
B
C
2. 如图,AD⊥BC,BD = DC,点 C 在 AE 的垂直
平分线上,AB,AC,CE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AB + BD 与 DE 有什么关系?
A
解:因为 AD⊥BC,BD = DC,
所以 A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 AC.
B DC
E
因为点 C 在 AE 的垂直平分线上,
2
两弧相交于点 C 和 D;
A•
B•
•D
2. 作直线 CD.直线 CD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做一做
利用尺规作如图所示的 △ABC 的重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C

A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PPT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PPT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1.如图,在Rt△ABC中,∠C=90°,直线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连接BE.(1)若∠A=35°,则∠AED= ______;(2)若BE=3,EC=1,则AC=______.
A
B
C
D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5°
4
因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可知DE⊥AB,AE=BE.
所以∠AED=90°-∠A=55°,AC=AE+CE=BE+CE=3+1=4.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C
C2
O
思路二:利用SAS可证△AOC△BOC,所以AC=BC.
C1
成立
利用尺规,作线段AB(如图)的垂直平分线.
A
B
已知:线段AB,如图.求作: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
(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点D.
因为∠ACE=48°,所以∠ACB=∠ACE+∠ECB=72°.
所以∠A=180°-∠ABC-∠ACB=180°-48°-72°=60°.
3.画一个△ABC,利用尺规求作它的外心.
解:如图所示:
(3)点O即为△ABC的外心.
A
B
C
(2)分别作AB,BC,AC的垂直平分线,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O
(3)分别以点A和C为圆心,以AD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C下方相交于点D.
.
例1 如图,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①AB⊥MN;②AD=DB;③MD=DN;④AB是MN的垂直平分线.
A
B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
(1)若∠A=50°,则∠B=______°,∠C=______°;
(2)若∠B=45°,则∠A=______°,∠C=______°;
(3)若∠C=60°,则∠A=______°,∠B=______°;
(4)若∠A=∠B,则∠A=______°,∠C=______°。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是_______图形。
(2)等边三角形的两条中线相交所成的钝角度数是_______.
8.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BAC和∠ADC的度数。
A
B
C
D
课后反思:
例3、ABC是等边三角形,AE是它的高,AB=5,求∠BAE的度数和BE的长.
三、当堂检测:
1.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为6,底边长为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3;B.14;C.15;D.16.
2、如图(7),△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3.如图,矩形ABCD沿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果
∠BAF=60°,那么∠DAE=_________.
四、总结反思:
(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
(2)三线合一
五、课后练习:
1.等腰三角形中,若底角是65°,则顶角的度数是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一边长为3cm,则其他两边长分别为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则其他两个角分别是_____
课题:5.3.1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A
B
C
图(2)
A
B
C
图(5)
学习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能找出对称轴吗?
认识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顶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底角 底角(
底边
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对称轴。 2.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 对称轴吗? 3.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 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呢? 4.沿对称轴对折,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 些特征?说说你的理由。
°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它的 另外两个内角为__30_°__,_30°
1. 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 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1_0___
2. 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该等
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1_0__或__1_1_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长多2cm, 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 形的各边长。
小组合作交流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 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吗? 拿出你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折折看,你能发 现什么现象?
看看你本组其 他同学的情况, 共同交流, 能得 出什么结论?
A
现象: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 =∠C
B
C
(3 )∠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 D
如果ΔABC是轴对称图形,则它的对 称轴一定是( C ) A. 某一条边上的高。 B. 某一条边上的中线。 C. 平分一角和这个角的对边的直线。 D. 某一个角的平分线。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则它的另 外两个内角为__7_0_°__,_7_0_°__或_4_0_°__,__100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
(5 )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归纳:
A
现象(2)能用一句话归纳出来吗?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B
C
D
现象(3)、(4)、(5)能用一句话归纳出来吗?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 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三线合一吗? 在ΔABC中∵ AD是角平分线,
∴∠BAD=∠CAD。
A
在ΔABD和ΔACD中,
∵AB=AC,∠BAD=∠CAD,AD=AD
∴ΔABD≌ΔACD
∴BD=CD, ∠ADB=∠ADC=90˚
B
C ∴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底边
D
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 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 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 轴。
解:设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cm,则其腰长为 (x+2)cm,根据题意得:
2(x+2)+x=16
解得 x=4
∴等腰三角形三边长为4cm,6cm,6cm。
开动脑筋
如图,P,Q是△ABC边上的两点,且 BP=PQ=QC=AP=AQ,求∠BAC的度数。
A
B
P
Q
C
谈谈你的收获吧!
我学到了......
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 相关计算。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想一想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 正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对称轴 (2)你能发现它的哪些特征?
折叠一下 试试!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 边上的中线、高线重合(“三线合一”), 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都等于60°
议一议
你有哪些办法可以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与同伴交流。
1.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将长方形纸片对折 (2)然后沿对角线折叠,在沿折痕剪开。
2.你能尝试用圆规吗?
随堂练习1
如图,是由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 的图案,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随堂练习2
A
B
C
1. 如图,在等腰ΔABC中,AB=AC顶角∠A=100° 那么底角∠B=__4_0_°___∠C =___4_0_°__ .
2. 在△ABC中,AB=AC,∠B=72°,那么 ∠A=___3_6_°_
3.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有一个角为50°, 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
如图,在△ABC中,AB=AC时,
(1)因为AD⊥BC
所以∠ B_A_D__= ∠_C_A_D__;_B_D__=__C_D_
A
(2) 因为AD是中线
所以_A_D__⊥B_C___; ∠_B_A_D__=∠__C_A_D_
(3) 因为 AD是角平分线
所以__A_D_ ⊥_B_C__;_B_D___=__C_D_ B
C D
每一幅图画后面都有一道习题,选 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