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_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办法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_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办法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_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办法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_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办法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应制定规范的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篇1一、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臵流动水洗手,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三、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四、洗手之前应摘除手部饰物,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医务人员遵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或卫生手消毒,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s,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指尖、指缝。

五、手术室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应每天清洁与消毒,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及手卫生的揉搓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一人一用一清洁、灭菌或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消毒剂采用一次性包装、非手触式手消毒剂的出液器。

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配备计时装臵。

六、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七、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2)接触不同病人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3)无菌操作钱: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4)处理污染物品后(5)穿脱隔离衣服前后,摘手套后(6)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7)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8)处理药物或配餐前八、外科手消毒应遵守的原则a 先洗手,后消毒b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流程图进行手消毒,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流向肘部。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手卫生管理制度1一、目的手卫生是基本的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扬的手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安全,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全院各科室员工。

三、标准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剂)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设置流淌水洗手设施;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开二次污染;卫生手消毒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便利医务人员使用。

3、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给中心、治疗室、换药室、检查室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医务人员通过手卫生实施规范、相关培训和图示,有义务把握手卫生学问和正确的手卫生办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在诊疗过程中遵循手卫生原则。

5、院感科专职人员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和效果举行监督和指导,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6、院感科负责更新本管理制度。

7、各科室每月举行手卫生依从性自查。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发热门诊、口腔科等部门,每季度举行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的监测。

当疑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准时举行监测,并举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同时立刻上报医院感感染管理科。

8、手卫生设施配置清单(1)基本配置:流淌水洗手设施、感应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或消毒小毛巾、手卫生操作示图、各病房至少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2)重点部门配置: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血透室、多重耐药菌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等需每床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3)手术科室同时配置外科手消毒操作流程、计时器等。

四、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3—20xx《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2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按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工作人员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1. 洗手要求:工作人员应定期洗手,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手部消毒。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指甲和指缝。

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秒以上。

2. 消毒设施:工作场所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池和消毒液,以供工作人员使用。

消毒液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更换。

3. 消毒操作:工作人员在接触食物、药品、器具等前应先洗手,并进行必要的手部消毒。

在操作过程中,如手套破损或沾染污物,应立即更换。

4. 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食品加工业、医疗机构等具有重要性的岗位,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和疾病防控相关的健康检查。

5. 培训宣传: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加强员工对手卫生的重视和意识。

6. 管理检查:定期进行手卫生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指导。

7. 紧急处理:对于工作人员出现手部伤口或感染病情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传染。

通过制定和执行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2)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全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2,全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正确洗手与手消毒的指征。

3,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____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纸巾等)或设施要方便使用,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对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寻找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监测结果与整改措施存档,有记录可查。

6,工作人员的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7,工作人员的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处理传染病患者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洗手。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第三条手卫生工作应当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医务人员应当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定,确保手卫生措施的有效性。

第二章手卫生设施与用品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措施提供必要条件。

第五条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

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第六条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第七条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

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消毒。

第三章手卫生操作规范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当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一)接触患者前;(二)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三)暴露于患者体内物质后,如插管、拔管、吸痰、穿刺等;(四)处理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五)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六)摘除手套后;(七)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八)处理污染物品后;(九)其他可能污染手的情况。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消毒:(一)进行手术前;(二)进行有创操作前;(三)进入洁净手术室、洁净病房前;(四)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进入手术室、洁净病房前;(五)其他可能污染手的情况。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采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保证洗手效果。

第四章手卫生管理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感染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一、手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手术室、ICU、感染科、产房、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儿科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

4、洗手液的容器使用一次性容器。

5、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7、全院职工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手卫生管理措施(一)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霜护肤。

【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洗手液,并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

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3.手洗净后可应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医疗机构职工的手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员工的健康和患者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

第三条手卫生是指使用适当的方法来保持手部清洁的一项健康行为,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传播和维护个人健康。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开展相关培训,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手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确保职工及患者能够随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七条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都应当遵守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详细的手卫生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等内容,确保职工能够正确操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手卫生培训,让他们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之后,处理伤口、分泌物或血液样本之前,以及进食、厕后等情况之后,都应当进行手卫生操作。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洗手时应当使用肥皂和清水,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洗手,确保每个手指、手掌、指缝等部位都得到彻底清洁。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在消毒时应当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杀灭病原菌。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戴手套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手套,并在需要时更换手套,避免传播细菌和感染。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制定操作规范,加强培训教育,保障手卫生工作的有效性。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卫生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情况及时整改,确保手卫生工作的规范性。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重要性。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品,确保职工及患者能够随时进行手卫生操作。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1、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手卫生管理制度【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手卫生管理制度篇一手部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全院必需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需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3、重点部门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以及内镜室,必需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需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5、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开造成二次污染6、每个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义务人员手有管时,适时进行监测7、全部医务人员必需把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8、医务人员正确把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手部卫生实施规范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别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纳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匀称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全部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实在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教唆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需时增添对手腕的清洗。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卫生管理制度。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是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有效措施。

第二章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确保手卫生行为规范化。

2. 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3. 建立完善的手卫生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文化。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四章管理规范1. 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通过洗手、使用消毒剂等方式清除手部的细菌和病原体的过程。

2. 手卫生的时机医务人员应在以下时机进行手卫生:- 患者接触前- 患者接触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 接触体液、分泌物或污染物后- 使用洗手液、消毒液前后- 食用前及如厕后3. 手卫生的具体方法- 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至少洗手20秒。

重点清洗手掌、手背、指缝及指尖。

- 使用消毒剂:选择含酒精的消毒液,按要求涂抹于手部,搓揉至干燥。

第五章责任分工1.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负责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及组织实施。

- 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

2. 各科室负责人- 负责本科室手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 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3. 医务人员- 按照手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手卫生操作。

- 积极参与手卫生培训,增强手卫生意识。

第六章操作流程1. 手卫生培训- 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手卫生知识培训,确保所有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规范和操作流程。

- 通过讲座、示范及考核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2. 手卫生执行检查- 各科室定期开展手卫生执行情况自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将不定期进行抽查,确保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

3. 手卫生记录- 各科室应建立手卫生执行记录,记录检查时间、内容及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管理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与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等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与消毒。

5、手消毒剂的包装、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消毒指征。

11、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2、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与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与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与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4、注意事项
(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
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

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与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²。

Ⅰ类与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²。

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与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²。

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与用品的配备
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与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提倡使用皂液。

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可使用一次
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