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

肺结核个案护理范文英文回答:As a nurse, providing care for a patient with tuberculosis (TB)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nsur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support. TB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the bacteria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rimarily affecting the lungs. Here is a sample nursing care plan for a patient with TB:1. Assessment: Conduct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status, including auscultation of lung sounds, monitoring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and assessing for any signs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Also, assess the patient's general health status, including weight, appetite, and energy levels.2. Education: Provide the patient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B, its transmiss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adhering to the prescribed treatment regimen. Explain the need forisolation precaution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to others. Use simple language and visual aids if necessary to ensure understanding.3.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Administer the prescribed anti-tuberculosis medications as scheduled, ensuring the patient takes them correctly and completes the full courseof treatment. Monitor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 or side effects and report them to the healthcare provider.4. Infection Control: Implement appropriat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B within the healthcare setting. This includes wearing personalprotective equipment, ensuring proper ventilation in isolation rooms, and educating other healthcare staff on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5. Nutritional Support: Monitor the patient'snutritional status and provide a well-balanced diet to support their immune system. Encourage the patient to consume foods rich in vitamins and minerals, such as fruits, vegetables, and lean proteins.6. Psychosocial Support: TB treatment can be lengthyand challenging, so it is essential to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 patient. Encourage open communication, address any fears or concerns, and provide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or support groups if needed.7. Follow-up and Monitoring: Schedule regular follow-up appointments to monitor the patient's progress and ensure treatment efficacy. Conduct regular sputum tests to assess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to determine ifthey are no longer infectious.中文回答:作为一名护士,为肺结核患者提供护理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肺结核的护理论文

肺结核的护理论文

肺结核的护理论文1资料本组177例患者中男性100例,女性77例;年龄以30-40岁居多,占82%。

全部病例均为第一次用药不规律或自行中断规律治疗,导致疗效不佳或复发而来院就诊。

其中第一次用药不规律治疗时间在1-2个月的占20%、2-3个月的占50%、3个月以上的占10%;自行中断治疗的占20%。

病变范围大于2个肺野且有空洞的67例,病变范围小于2个肺野的110例;病变大多为新旧病灶并存。

痰结核菌阳性的51例、阴性的126例。

2方法对177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反应予以分析,做好日常健康教育指导的同时,有针对性采用相应心理护理干预。

3结果经过心理干预,177例患者均消除思想顾虑,能正确面对疾病现实,积极配合,坚持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

全部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抗结核药物抑制和杀灭结核菌。

经系统治疗2-3个月后,51例患者痰结核菌检查全部转阴,177例患者胸片显示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

4心理特点4.1诊断疾病所致的心理特点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疏远病人,且住院期间控制家属的探视,病人会感到孤独、自卑、被遗弃感,一部分病人自怜,思想负担加重。

其表现为忧心忡忡、心境悲观、愁眉不展、睡眠及食欲障碍。

4.2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心理特点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短期治疗不能立即见效。

一部分病人缺乏肺结核病的保健知识,或因经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坚持吃药,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

4.3环境所致的心理特点肺结核病易感人群与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患病后患者担心身体不能康复,影响工作及生活,病人表现为紧张、孤独、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

情绪已成为躯体致病的主要原因,而躯体病症又会加重情绪反应,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

5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心理护理贯穿于住院患者始终。

果洛地区120例肺结核患者护理论文

果洛地区120例肺结核患者护理论文

果洛地区120例肺结核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果洛地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2007-2009年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肺结核传染性大、病程长、以及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不足对其治疗的依从性差,病情反复,影响治疗疗效。

结论对果洛地区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要消毒、饮食、心理、服药等方面全面指导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肺结棱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00-01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据2005年3月卫生部公布开展的结核病社会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万,每年新发现肺结核患者145万。

果洛州地处青海西南部,海拔高、高寒缺氧等条件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肺结棱为呼教道传染病,传播速度较快,往往一个家庭有多人患肺结核,其交叉感染现象严重,加之经祷落后,卫生条件差,患者及家属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疾病反复发作,反复住院,患者的家庭、经济、精神承受巨大压力。

为此我们对120例肺结校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在我院于2007-2009隼l1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12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68倒;年龄最小的14岁,年龄最大的70岁,其中25-60岁占100倒;继发性肺结核45倒,粟粒型肺结核20型,结核性胸膜炎55倒,平均住院16d。

2 护理体会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使治疗的依从性差以及治疗不配合等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其具体的护理对策为如下:2.l 消毒隔离处理由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以咳嗽、咳痰、气急为主,伴胸闷、乏力等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痰阳性者其传染性更强烈。

因此对患者要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指导患者不要随地吐痰,痰藏要吐人有消毒液的带盖的痰缸内,消毒至少半小时后倒人厕所,每日消毒处理痰缸或吐人卫生纸内焚烧处理。

2.2 饮食起居护理在住院期间要求病房要经常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1-2次,84液喷雾消毒2次,室内摆放要整洁,便于清理,不留垃圾和杂物。

结核护理论文

结核护理论文

结核护理论文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病,该病的病程长、恢复慢,而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处于营养失衡的状态,在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还容易引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因此既需要配合医生治疗,又要注意饮食护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结核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结核护理论文范文一:肺结核的护理【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

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一、病因、病理1.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生长缓慢,涂片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寒、耐干燥、耐潮湿,在阴湿处可存活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下曝晒2h或煮沸lmin杀灭。

2.感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结核病人,由病人随地吐痰或对人咳嗽、打喷嚏而传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后即可引起肺部感染。

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与人共进餐、共用碗筷等而产生肠道感染。

3.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

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后应(过敏反应)。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具有过敏反应的人再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使细菌局限化。

达到防御作用。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二、具体护理医嘱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

早期中毒症状明显,需卧床休息,随体温恢复,症状减轻,可下床活动,参加户外活动及适度的体育锻炼,部分轻症病人可在坚持化疗下继续从事轻工作。

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肺结核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摘要] 通过健康教育,使健康人群和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积极发现肺结核患者,降低肺结核复发率。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了肺结核基本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并防止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 肺结核;健康教育;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5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多见,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同时结核病也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提升全民防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的局面,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对肺结核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坚持合理的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1 对公众群体的宣传1.1 肺结核基本知识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办宣传栏,或者医务人员直接到学校、大型厂矿等企业团体、农村进行宣传,让全社会人群了解肺结核知识,重视结核病。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我国政府决定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得了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对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但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被感染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进展成为肺结核病。

凡连续二周以上的的咳嗽、咳痰,同时痰中带有血丝,或者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就有极大可能得了肺结核病。

1.2 预防肺结核知识1.2.1 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后痰中结核菌可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因此要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者。

1.2.2 切断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痰结核菌阳性病人的痰、用品及周围的物品要加以消毒。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护理论文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依然十分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结核病的治疗与治愈过程十分繁琐长久,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

然而,护理学界普遍认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并不理想,并且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现状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规定规律、持续地服用抗结核药物的行为。

然而,目前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患者知识水平不足是导致服药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核病对个人和公共卫生带来的威胁是巨大的,但是很多患者对结核病的了解却非常有限,不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和服药规律等重要知识。

其次,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

由于结核病的治疗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很多患者在治疗的初期出现好转后,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认为不再需要继续治疗,从而导致服药不规律或中断。

此外,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影响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核病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肝脏损害、视力下降、神经系统损伤等。

这些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使得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感到不适,从而影响服药依从性。

最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也是导致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不高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指导,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

二、影响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结核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首先,患者的个人因素是导致服药依从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例如,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都可能影响他们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家庭和社会支持也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患者身边有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关心,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他们可能更容易服药依从,并坚持完成治疗。

农村肺结核病人家庭护理论文

农村肺结核病人家庭护理论文

农村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关键词] 农村;肺结核;家庭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53-01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人绝对数居世界第二位[1]。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曾先后启动了fidels项目、卫ⅴ、卫ⅹ、全球基金等多个结核病防治项目,为肺结核病人提供了免费检查和免费治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病人绝对数大,且大多数病人生活在经济欠发达、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这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据全国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农村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和城镇[1],由于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绝大多数病人在患病后无力接受综合的住院治疗 ,只能在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的专业机构)接受免费门诊治疗,一般是将抗结核药物发给病人回家按医嘱服用,病人的治疗定期由县、乡、村医生进行督导,日常生活由家人照料,因此农村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就农村结核病人的家庭护理谈几点体会。

1 营造良好的环境,维护病人良好的心态。

一方面要为病人营造舒适的养病环境,有条件的最好给病人准备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单间,地面每天用84消毒液湿拖,并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另一方面由于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病人不能嫌弃,加之病人大多有疑虑、孤独、恐惧和悲观的情绪,特别是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常产生绝望、无助、无用等抑郁情感[2],有的甚至是抱着治不治都无所畏的态度,所以要给病人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以维护病人良好的心态,同时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让他们明白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早期、规律、全程、足量用药,是能够治愈的,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护理论文

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护理论文

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92-02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分布广泛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的慢性传染病。

它的致病菌是结核杆菌,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我国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1],是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

由于我区地处少数民族贫困边远山区,人口多,生存环境差,未接种卡介苗,极易感染结核病,且结核病相关知识匮乏,健康意识淡漠,不能规律用药,导致患者治愈率低,耐药率高,部分患者从复治到难治,甚至发展到无法治疗的情况,使结核病成为严重威胁当地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科对结核患者加强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注重护理的多样性,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科住院治疗的90例肺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有42例,女性有38例,年龄最小者14岁,年龄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为39.6岁。

所有的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

1.2临床表现:90例患者高热7例,低热69例,中度热14例。

咯血11例,咳嗽83例,咳痰77例,消瘦73例,90例患者均有食欲不振,乏力。

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增快,影像学检查均发现结核病灶。

1.3治疗结果: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本组患者症状均有好转,治愈率达95%。

2护理2.1一般护理:做好入院指导,让患者尽早熟悉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消除陌生感。

认真做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人嗜好,深入病房,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顾虑和恐惧。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与身体素质决定开始锻炼的时问、锻炼项目及活动量。

恢复期患者在坚持化学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充分调动人体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护理论文【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

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一、病因、病理1.结核菌属于分支杆菌,生长缓慢,涂片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寒、耐干燥、耐潮湿,在阴湿处可存活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下曝晒2h或煮沸lmin杀灭。

2.感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结核病人,由病人随地吐痰或对人咳嗽、打喷嚏而传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后即可引起肺部感染。

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与人共进餐、共用碗筷等而产生肠道感染。

3.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

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后应过敏反应。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具有过敏反应的人再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使细菌局限化。

达到防御作用。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二、具体护理医嘱1.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

早期中毒症状明显,需卧床休息,随体温恢复,症状减轻,可下床活动,参加户外活动及适度的体育锻炼,部分轻症病人可在坚持化疗下继续从事轻工作。

以不引起疲劳或不适为宜。

2饮食。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指导病人及家属采取优良的均衡饮食,多食肉类、蛋类、牛奶及水果等高蛋白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增进机体的修复能力。

若有大量盗汗应监测病人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给予足够的液体。

3环境的调整。

清洁与舒适: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室内应定时通风,特别是晨起、午后、夜间睡觉前。

有盗汗应及时用温毛巾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必要时每天更换床单,有条件者每天淋浴。

4消毒与隔离。

指导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以卫生纸或手帕掩住口鼻。

将痰吐在有盖容器中,1%含氯消毒剂加入等量痰液内混合浸泡 1h以上方可弃去,或吐在纸上焚烧。

保持口腔清洁,尤在夜间入睡前,碗筷等餐用具后煮沸5min再洗;剩余饭菜煮沸5min弃去;便具、痰具用1%含氯消毒剂或含氯石灰漂白粉液浸泡1h再冲洗;床单、衣服等应以开水浸泡后再洗;衣被、书籍等物可在太阳下曝晒2h。

2.咯血的护理1使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护理在床上进行,待血止一周后病人可下床大小便。

2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与忧虑,鼓励病人有血尽量咯出,以防窒息。

3护士在护理及抢救中必要沉着,迅速做好急救器材吸引器、气管插管、氧气及止血药物准备。

4咯血发作时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按常规注射止血药物和物理疗法—胸部放置水袋或沙袋,并记录咯血量。

5按时查房。

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四大生命体征。

6注意营养。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7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采用轻泻剂或灌肠。

8取患侧卧位。

以防病变播散,鼓励指导病人咯出气管内血,避免大咯血窒息的发生。

9禁止会客与高声谈笑。

10如有发生窒息者,可立即采取体位引流,即抱起患者双足,使病人身体与床呈垂直,清出白内血块,放平立即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及垂体叶素5u+10% NaCl 20mL或Gluosi20mL,但对高血压、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及预孕妇慎用。

三、心理护理热情向病人介绍有关结核病的用药知识,预防隔离知识,让病人认识到结核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能积极配合治疗。

遵守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坚持全程化疗。

参考文献[1]黄津芳. 医院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2]何家荣.实用肺结核病学[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7.[4]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42.【摘要】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病,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

对138例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心理压力往往是造成患者身心健康急转直下的主要原因。

根据肺结核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特点;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21-10-5776-01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器官结核总数的80%-90%。

大多数患者缺乏肺结核病的知识,病情加重才到医院就诊。

而肺结核病病程长,和非传染病人相比,肺结核病人思想压力大,怕传染给别人,担心别人歧视,使病人产生自卑、悲观、忧郁、恐惧心理,甚至绝望情绪。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治疗护理的同时,特别注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21年5月至2021年5月共收治肺结核病人138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58例。

1.2 入院情况平诊入院98例,急诊入院40例,伴有咳嗽咳痰68例,伴有低热39例,伴有咯血31例。

1.3 治疗情况坚持住院痊愈32例,症状减轻出院97例,死亡9例。

2 心理特点2.1 多数患者缺乏结核病知识,在发病初期一般将头痛、低热、咳嗽视为普通感冒。

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不愈,才前往医院就诊。

故对此病缺乏心理准备,常有焦虑感,甚至有恐惧感,有的有悲观心理,若不消除这种心理,不利于开展有效的治疗。

作为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患者以恰当的解释,使患者消除这种顾虑,尽早接受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心理特点心理压力很大。

怕别人歧视,甚至怕给家庭、社会带来经济负担,表现出消极情绪。

此时护士应具备良好的举止,温和的态度,主动建立医患间的交流氛围。

耐心听患者诉说,回答患者的疑问。

这种尊重和关心可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信心。

另外,有的患者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关注,稍有不适即疑为病情恶化,这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感觉异常和心理、生理障碍。

护士应告知患者病情好转的点滴信息,培养乐观情绪,以减轻患者对身体的过分关。

2.3 治疗结束后的心理特征结核病患者治疗结束后,可分为两种心理状态:一种认为自己已治愈,恢复了健康,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而另一种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一旦患感冒、咳嗽或胸痛就认为旧病复发。

护士应在患者疗程结束后告知其这些知识,能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3 护理3.1 督促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138例病人进行调查表明,约有78%的病人不知道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

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80%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不能接受治疗,住院期间负担重,病情稍好转就要求出院。

针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让病人知道必须规律用药,完成全疗程,应有95%以上治愈机会,并不会传染他人,否则就会发展成难治性肺结核病,使结核菌耐药,即便应用昂贵药品,花费更长时间,也难以治愈。

3.2 对住院病人的生活指导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疾病,丰富的营养对疾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病人要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教育病人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保证每日有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3.3 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由于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排菌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染途径从自己做起。

给病人讲解预防常识,发给病人痰袋或痰纸,嘱病人吐在纸里后放入痰袋统一回收并焚烧,不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遮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增强病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病室要经常通风,并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床头桌,被褥要经常晒。

病人餐具应单独一套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

及早发现和诊断病人,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应进行PPD实验,阴性者及时接种卡介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4 出院指导由于种种原因50%-60%的病人不能长期接受住院治疗,而是回家服用抗结核药,还达不到院内痊愈,因此出院指导非常重要。

耐心的向病人再次强调肺结核治愈的关键是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坚持疗程,并强调让家属起监督作用,避免因不规律用药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同时协助病人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当进行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按期复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

病人回家消毒隔离也很主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给家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