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31120700 指导教师:郑新志设计时间:2015。

07。

05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河南理工大学《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1设计资料 (1)1。

1。

1 车间一般情况 (1)1。

1.2 钢材和焊条的选用 (1)1。

1.3 屋架形式、尺寸及支撑布置 (1)1。

2荷载及内力计算 (2)1。

2。

1荷载计算 (2)1.2.2内力计算 (2)1。

3 杆件计算 (4)1。

3.1 上弦杆 (4)1。

3。

2 下弦杆 (5)1。

3。

3 端斜杆“aB” (5)1.3.4 斜腹杆“Kg—ge" (6)1.3.5 竖杆“Ie” (7)1.4 节点设计 (12)1.4。

1 下弦节点“b” (12)1。

4。

2上弦节点“B” (13)1.4。

3屋脊节点“K" (14)1.4。

4支座节点“a” (15)某工厂钢屋架设计说明书1.1 设计资料 1。

1.1 车间一般情况某桥天津某厂机器加工车间,跨度30m ,长度180m ,柱距6m ,车间内设有一台起重量为30t 的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

采用1.56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80mm 泡沫混凝土保护层,屋架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1.1.2 钢材和焊条的选用屋架钢材选用Q235B,要求保证屈服点和含碳量。

旱田选用E43型,手工焊。

1.1。

3 屋架形式、尺寸及支撑布置由于采用1.56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故选用梯形屋架。

屋架计算跨度: 030029700L L mm =-= 屋架端部高度: 0200H mm = 跨中高度: 002970020000.134********L H H i mm =+=+⨯=≈ 屋架高跨比:034901297008.5H L == 为了使屋架节点受荷,配合屋面板1.5m 宽,腹杆体系大部分采用下弦节点间为3m 的人字形式,仅在跨中,考虑到腹杆的适宜倾角,采用再分式干洗,屋架跨中起拱按0500L 计算为,几何尺寸如图1—1所示。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24版)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24版)

一、荷载计算永久荷载(设计值):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 1.45kN/m2×1.35=1.96kN/m2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0.40kN/m2×1.35=0.54kN/m2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1.35=0.54kN/m2保温层0.70kN/m2×1.35=0.95kN/m2一毡二油隔气层0.05kN/m2×1.35=0.07kN/m2水泥砂浆找平层0.30kN/m2×1.35=0.41kN/m2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16)×1.35=0.40kN/m2管道荷载0.10kN/m2×1.35=0.135kN/m2合计 5.005kN/m2可变荷载:施工荷载和雪荷载不同时考虑,而是取两者的较大值。

屋面活荷载0.70kN/m2×1.4=0.98kN/m2积灰荷载0.70kN/m2×1.4=0.98kN/m2合计 1.96kN/m2屋面坡度不大,对荷载影响小,未予考虑。

风荷载对屋面为吸力,重屋盖可不考虑。

二、荷载组合本设计按全跨荷载的永久效应组合:5.005+0.7×0.98+0.9×0.98=6.573kN/m2本设计为16m跨度,取5等分,即每单跨3.2m,根据结构布置,存在两种形式的节点荷载,即6m×3.2m和6m×1.6m,分别计算其大小。

F d=6.573×6×3.2=126.20 kNF d=6.573×6×1.6=63.10 kN内力计算kN 利用ansys软件,计算出各节点的杆件内力,得出最大拉力杆件值为596.10;最大压力在杆件值为606.87。

kN 三、杆件截面设计根据腹杆最大内力值,由屋架节点板厚度参考可知:支座节点板厚度取14mm ;其余节点板与垫板厚度取12mm 。

钢结构平台课程设计指导书

钢结构平台课程设计指导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钢结构平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绪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基本的设计训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内力计算、构件和节点设计及绘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理论和设计知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节《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冶炼车间检修钢结构平台。

二、设计任务要求每位同学在一周内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内容,并提供相应计算书、施工图纸及相关总结报告:1)计算书(1)平台铺板设计;(2)平台梁(次梁、主梁)设计;(3)平台柱设计;(4)连接(次梁与主梁、梁与柱和柱脚)设计。

2)画出平台平面布置图、平台主梁施工图(包括与次梁连接和与柱连接节点详图)、平台柱施工图(包括柱脚大样),要求:(1)标注尺寸,要全部注明板件的定位尺寸和孔洞位置等;(2)施工图上还应有文字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钢材的钢号、焊条的型号、加工精度要求、焊缝质量要求、图中未注明的焊缝和螺栓孔的尺寸及防锈处理的要求等。

三、设计资料某冶炼车间检修平台,平台使用钢材材质、平面尺寸、活荷载见《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不考虑水平向荷载。

柱间支撑按构造设置。

平台上三个有直径1 m检修洞口,位置不限。

平台顶面标高为6m,平台下净空至少4m,梁柱铰接连接。

平台平面内不考虑楼梯设置。

第二节钢结构平台设计一、平台钢结构的组成和布置1.1 平台钢结构的组成平台钢结构通常由铺板、主次梁、柱、柱间支撑及梯子和栏杆组成,不同类型的平台组成的方式一般不同。

轻型平台钢结构因作用荷载较小,一般由轧制型钢梁和铺板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组成,也常用三脚架、吊架、支承托等直接支承在厂房及其他结构上;中型普通操作平台一般由平台主梁、平台次梁及平台铺板等组成,平台梁常采用轧制型钢,当跨度较大时,可采用焊接工字形梁;重型操作平台除活载作用外,还可能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因此,这类平台钢结构通常由独立的柱网、主梁及铺板等组成。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土木建筑工程系年月42014《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设计题目简支梯形钢屋架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1.结构平面布置某地区单层单跨工业厂房机加工车间,屋架跨度及厂房长度90m,柱距6m,屋架下弦标高16.5m。

2.排架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上柱截面400×400);钢屋架铰支于柱上;1.5×6.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1。

?i屋面坡度100。

的吊车,计算温度高于-20C.车间内设有中级工作制、起重量?300KN3.材料4型,手工焊。

钢,焊条为E43钢屋架选用Q235-B.荷载(标准值)52kN/m防水层0.352kN/m0.40砂浆找平层(厚20mm)2)( 保温层 kN/m按附表取2kN/m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344(包括灌缝)2kN/m屋架及支撑自重)(0.12+0.011l2kN/m0.15悬挂管道2kN/m0.50屋面活荷载2)(按附表取屋面积灰荷载kN/m2kN/m雪荷载0.35)见附图(6.钢屋架计算简图及构件几何尺寸示意图三、设计任务.绘制钢屋架结构支撑系统布置简图(包括上弦水平支撑、下弦水平支撑、垂直支撑1。

)及系杆.设计该指定跨度的双坡梯形钢屋架,并绘制安装单元施工图及编制整榀屋架材料表。

2四、主要参考资料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耀春.钢结构设计原理.北京:1.199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2.欧阳可庆..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基本原理.北京:.3.沈祖炎、陈扬骥、陈以一,2001建筑钢结构设计.4.王肇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7.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五、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1.设计资料;2.结构平面布置简图、支撑体系简图;3.钢屋架计算简图及几何长度;4.荷载计算、荷载组合、节点荷载及支座反力计算;5.屋架内力计算:(1)单位节点荷载(P=1)作用于左半跨屋架的内力图;(2)利用结构的对称特点,当单位节点荷载(P=1)分别作用于屋架左半跨和右半跨时,可将屋架中相互对称的各杆件内力叠加,得到相当于单位节点荷载(P=1)作用在全跨屋架节点上的内力;(3)考虑三种荷载组合:a、全跨恒载+全跨活载(使用阶段);b、全跨恒载+半跨活载(使用阶段);c、屋架自重和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重+半跨屋面活荷载(施工阶段);(4)杆件设计内力的确定:按上述三种荷载组合情况,进行内力组合;6.屋架杆件截面选择(不考虑支撑与弦杆连接的螺栓孔对截面的削弱,不考虑上、下弦杆变截面);.屋架节点计算,至少计算一个下弦节点、一个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7.弦中央节点,并绘制节点大样草图(按1:3~1:5比例尺)。

钢结构课程设计方案指导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方案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方向课程设计<钢结构)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2018 年11月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设计,属必修内容。

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钢结构的材料及连接方法,掌握钢结构基本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方法及构造形式等,初步具备一般钢结构设计的能力。

本设计是对学生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结合实际生产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也为完成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某工业厂房内使用的吊车梁设计三、课程设计内容:1. 载荷分析;2. 内力分析;3. 截面选择;4. 截面验算;5. 加劲肋构造设计;6. 连接焊缝计算;7. 疲劳强度验算;8. 图纸绘制;9. 说明书编制。

四、课程设计涉及知识范围: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

实践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五、课程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1. 载荷分析:载荷组合按组合I 考虑,即在吊车的三个工作机构<起升机构、大车行走机构、小车行走机构)中只考虑其中任意两个机构同时处于起、制动状态。

通过载荷组合,考虑载荷系数和冲击等系数后求出三个载荷后,最后取最大载荷作为设计依据P。

2. 内力分析:将计算得到的载荷P加在四个车轮上,分析大车运行到哪个位置上<沿六M 跨度),梁上将产生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找出两个对应位置并求出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3. 截面选择:依据单向受弯强度设计公式,同时考虑到横向载荷的影响后引入影响系数0.8,进行梁的截面设计,求出焊接工字形截面翼缘板和腹板的具体尺寸。

注意此时不考虑自重,因为截面尺寸不知,自重无法确定。

4. 截面验算:计入梁的自重、轨道的自重和走台板的自重后,确定出自重载荷,重新计算出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钢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

《钢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

《钢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第一篇:《钢结构设计》(门式刚架)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门式刚架)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绪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结。

要求学生通过《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某24m跨度厂房的门式刚架设计,刚架柱、梁均采用等截面(或变截面)。

二、设计任务1、选择钢屋架的材料;2、柱网及屋面结构布置(包括支撑体系布置);3、门式刚架选型;4、确定门式刚架梁、柱截面形式,并初估截面尺寸;5、钢屋盖及支撑的布置;6、钢屋架的结构设计;7、绘制门式刚架施工图及材料表。

三、设计资料建造于某市的轻工厂房,建筑面积1500m2厂房平面及剖面如图所示,据生产要求无吊车,屋面采用0.6mm厚镀锌压型彩涂板,刚架柱、梁均采用等截面(或变截面),柱梁节点处为构造加腋(视为刚接,计算时可不考虑加腋之影响),柱与基础为铰接,拟在刚架平面外设柱间支撑及檩条端部隅撑,在a,b点分别提供柱梁的侧向支撑点,设计时考虑积灰荷载0.4kN/m2,该地区的基本雪压为0.5kN/m2, 基本风压为0.5kN/m2,轻质屋面,屋面活荷载取0.4kN/m2。

檩条及支撑重0.2kN/m2,刚架斜梁自重0.2kN/m2;轻质墙面及柱自重(包括柱、墙骨架)0.7kN/m2。

刚架简图及其风荷载体型系数(a)平面图(b)刚架简图(c)刚架风荷载体型系数门式刚架设计计算一、材料选择刚架结构中所采用的钢材应符合国标要求,一般采用Q235钢或Q345钢,Q345钢多用于刚架斜梁与柱,但当构件是以变形控制时应慎用。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钢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屋架设计院系: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二班设计者:麦浩学号:1093310208指导教师:张文元设计时间:2011-12-7——2011-12-16哈尔滨工业大学1.设计资料哈尔滨一金工车间,长96m,跨度27m,柱距6m,采用梯形钢屋架,1.5×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上铺珍珠岩制品保温层(容重为4KN/,厚度),采用封闭结合。

卷材屋面,屋面坡度i=1/10,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抗压设计强度c f=10N/).车间内设有两台30/5T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轨顶标高18.5m,柱顶标高27m。

2.荷载计算桁架计算长度:02720.1526.7l m=-⨯=跨中及端部高度:桁架的中间高度:在的两端高度:在轴线处端部高度:桁架跨中起拱:荷载计算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从资料可知屋面活荷载大于雪荷载,故取屋面活荷载计算。

沿屋面斜面分布的永久荷载应乘以换算为沿水平投影分布的荷载。

桁架沿水平投影面积分布的自重(包括支撑)按经验公式计算,跨度的单位为。

标准永久荷载: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二毡三油防水层找平层厚珍珠岩保温层桁架和支撑自重管道荷载——————————————————————————————————合计标准可变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设计桁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荷载组合:(1)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按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全跨节点荷载设计值:222(1.35 3.085/ 1.40.70.7/ 1.40.90.3/) 1.56F kN m kN m kN m m m=⨯+⨯⨯+⨯⨯⨯⨯(2)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全跨节点永久荷载设计值:对结构不利时:(按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按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对结构有利时:半跨节点可变荷载设计值:(按永久荷载为主的组合)(按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3)全跨桁包括支撑+半跨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按可变荷载控制组合)全跨节点桁架自重设计值,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不利时,半跨节点屋面板自重及活荷载设计值:(1)、(2)为使阶段荷载情况,(3)为施工阶段荷载情况。

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25

65.61mm
肢尖
lw2

1/ 3 93.42 103 2 0.7 4160

24

42.75mm
腹杆 D-b 和 C-b 的杆端焊缝同理计算,其中 C-b 杆内力较小,焊缝按构造采 用。
其次验算下弦杆与节点板连接焊缝,内力差
N Nbc Nab 167 .48 64.36 103 .12mm ,由斜腹干焊缝决定的节点板尺寸量 得实际节点板长度是 30cm。角焊缝计算长度
0.2 KN/m² 0.1 KN/ m² 0.3 KN/ m²
恒荷载总和 活荷载(或雪荷载)
0.6 KN/ m² 0.4KN/ m²
可变荷载总和 屋面坡度不大,对荷载影响小,未予考虑。
0.4 KN/ m²
1.3.2 风荷载 工业厂房一般在郊区属于 B 类地区,柱顶标高 9m,屋架中端高度为 2.8m,
Q 13, hf t / 2 4mm, lw1 lw2 32 0.8 31.2cm


13 103 2 0.7 4 312

7.44 N
/ mm 2

f
f
w f
1.22 160
195 .2N
/ mm 2
肢尖焊缝承担弦杆内力差 N 137.81KN ,偏心距 e 10 3 7cm .,偏心力 矩
F=(1.35×0.6+1.4×0.7×0.4)×1.69×6=12.19kN 其中,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 1.35;屋面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1.4;组合系数为 0.7。 故节点荷载取 13kN,支座反力 R=8F=104kN。
1.5 内力计算
屋架在上述荷载组合下作用的计算简图如图 4。用图解法得屋架各杆的内力 系数(F=16.54KN 作用于全跨),然后求出各种杆件的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106009699 题目:露顶式闸门(大)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班:学院(直属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徐良芳目录1设计资料........................................................................................................................................................ - 3 -2闸门结构的形式及布置 ................................................................................................................................ - 3 -2.1闸门尺寸的确定 .................................................................................................. - 3 -2.2主梁的形式 .......................................................................................................... - 4 -2.3主梁的布置 .......................................................................................................... - 4 -2.4梁格的布置和形式 .............................................................................................. - 4 -2.5连接系的布置和形式 .......................................................................................... - 4 -2.6边梁与行走支承 .................................................................................................. - 5 -3面板设计........................................................................................................................................................ - 5 -3.1估算面板厚度 ...................................................................................................... - 5 -3.2面板与梁格的连接计算 ...................................................................................... - 6 -4水平次梁,顶梁和底梁的设计 .................................................................................................................... - 6 -4.1荷载与内力计算 .................................................................................................. - 6 -4.2截面选择 .............................................................................................................. - 8 -4.3水平次梁的强度验算 .......................................................................................... - 9 -4.4水平次梁的挠度验算 .......................................................................................... - 9 -4.5顶梁和底梁 ........................................................................................................ - 10 -5主梁设计...................................................................................................................................................... - 10 -5.1设计资料 ............................................................................................................ - 10 -5.2主梁设计 ............................................................................................................ - 10 -6横隔板设计.................................................................................................................................................. - 14 -6.1荷载和内力计算 ................................................................................................ - 14 -6.2横隔板截面选择和强度计算 ............................................................................ - 14 -7纵向连接设计.............................................................................................................................................. - 15 -7.1荷载和内力的计算 ............................................................................................ - 15 -7.2斜杆截面计算 .................................................................................................... - 16 -8边梁设计...................................................................................................................................................... - 16 -8.1荷载和内力的计算 ............................................................................................ - 16 -8.2边梁的强度验算 ................................................................................................ - 17 -9行走支承设计.............................................................................................................................................. - 18 -10滚轮轨道的设计 ........................................................................................................................................ - 18 -10.1确定轨道底板厚度 .......................................................................................... - 18 -10.2确定轨道底板的厚度 ...................................................................................... - 19 -10.3轨道底板混凝体承压应力: .......................................................................... - 19 -10.4轨道局部承压应力: ...................................................................................... - 19 -11闸门启闭力和吊座计算 ............................................................................................................................ - 20 -11.1启门力计算 ...................................................................................................... - 20 -11.2闭门力计算 ...................................................................................................... - 20 -11.3吊轴和吊耳板 .................................................................................................. - 20 -1设计资料闸门形式:单孔露顶式平面钢闸门孔口净宽:12.00mm上游水位:9.80m 下游水位:0m启闭方式:液压式启闭机结构材料:平炉热轧碳素钢Q235 焊条:E43止水橡皮:侧止水用P型橡皮,底止水用条形橡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