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3套)【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3套)【含答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篇(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腊.月(lànà)降临.(lín líng)反动派.(pài pèi)摩.托(mómé)民.族(míng mín)心疼.(tóng téng)二、看拼音,写词语。

(12分)guān党ēng mián bèi kāi shǐnián党ǐ党uìwu lìyòng xiāng cūn huìshīqīng kuài lóu党ào hóng jūn yèkōng三、比一比,再组词。

(8分)令()皮()战()泼()今()披()站()坡()四、查字典,填空。

(6分)用“√”选出加点字在词语中的意查加点字音序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思凝.视①凝结;②注意力集中。

不料.①预料,料想;②照看,管理。

山高路陡.①坡度很大,近于垂直;②突然。

五、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2分)1.把下列搭配合适的词语连一连。

(8分)穿北风挑着草鞋写著作穿着银碗迎军衣戴着粮食踏鲜血端着斗笠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4分)(1)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3)周总理敲着欢乐..的鼓点,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4)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4分)1.在下列句子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6分)(1)大雨过后□天空变得更蓝了□(2)这条鱼儿真漂亮□是什么鱼呢□(3)我们去农场摘水果□农场里的水果真多呀□2.大家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改为“被”字句)(2分)3.一根小草的力量怎么会这样大?(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3分)4.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上了鲜红的地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达标测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达标测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卷面分总分得分★卷面分:2分一、拼音、汉字。

(13分)1.看拼音,写词语。

(11分)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吩咐.(fù) 侮.(wū)辱末.(mè)期B.顺.(sùn)序匀称.(chèn) 堕.(zhuì)落C.准.(zhǔn)备主.(zhǔ)意一匹.(pǐ)马D.血.(xuě)液似.(sì)的桅.(wéi)杆二、词语、句子。

(26分)1.比一比,组词语。

(4分)2.把词语补充完整。

(6分)( )头( )气得意( )( ) 心( )胆( )目( )口( ) ( )有成( ) 哭( )( )得3.选词填空。

(4分)若无其事不动声色面不改色得意扬扬(1)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 )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2)大家都快着急死了,你怎么还是一副( )的样子啊!(3)这个孩子撒了谎,竟然( )。

(4)面对蛮横可恶的敌人,伯诺德夫人( )地慢慢说:“柴房里很黑,杰克需要蜡烛。

”4.根据意思填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6分)(1)很轻视;非常看不起。

( )(2)推荐(人)。

( )(3)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样子。

( )(4)(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 )5.按要求写句子。

(6分)(1)老百姓怎能不感谢帮助他们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西门豹呢?(改为陈述句)(2)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

(缩句)(3)他高兴地喊道:“我的作文发表了!”(改为间接引语句)三、阅读理解。

(24分)(一)螳螂捕蝉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结果)将不堪设想。

可是吴王(固执坚持)地说:“谁敢来(阻挡劝阻)我,我就处.(chǔchù)死他!”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讨论议论),想去劝说吴王。

第六单元测试卷(3套)

第六单元测试卷(3套)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一)班级姓名一、填空:(1)10个0.1是(),10个0.01是(),72个0.01是(),26个0.1是()。

(2)0.6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008是()小数,它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3)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二. 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1)在3与4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2)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 化简下面各数:120.000 4.0500四.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13 0.3000 452.1()()()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⑴ 4.63 4.075 5.2 5.21⑵ 7.5 元 7元5分 75分六、计算下面各题。

7.02+11.38+20.96 12.45-1.96-0.8 19.92+14.4-9.9285.7-(15.3-4.8)40-(2.75+0.86)9.5+4.85-6.13七、几个同学在一次短路比赛中的成绩如下:小明确规定8.40 秒,小军8.37秒,小东8.04秒,小强8.34秒,请把他们的成绩按名次排列起来。

八、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所有袜子买五双送一双。

一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九、原来有11.42元,昨天我用7.5元买了一支钢笔,今天妈妈又给我2.35元。

现在储蓄罐里有多少钱?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二)班级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

3.5×100= 2.74×10= 0.125×1000= 5.03÷10= 7÷10=33.5÷100= 6.2×10÷100= 0.1÷10= 3.2÷100= 0.67÷10×100=二、我会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想一想,填一填(30分)1.25÷8=3……1,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定比除数小。

3.在算式“□÷9=9……□”中,余数是( )时,被除数最大,最大是( )。

4.一个数除以5,商是7,余数是3,这个数是( )。

5.27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个,还剩( )个。

6.有这样一组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第30个图形是( ),第39个图形是( )。

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9<604×()<36 ( )×8<58二、判断对错(10分)1.43÷5=7……8。

(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 )3.在○÷□=6……4中,除数一定是5。

( )4.20台电视,每次最多运6台,全部运完,至少要运4次。

( )5.△÷6=8……3,被除数是51。

( )三、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2分)1.□÷□=9……6,除数最小是( )。

A.5B.6C.7D.82.下面算式中,余数是3的是( )。

A.48÷5B.22÷4C.36÷7D.37÷43.○○◎◎◎□○○◎◎◎□……像这样画下去,第34个图形是( )。

A.○B.◎C.□D.不确定4.2012年3月1日是星期四,3月31日是星期( )。

A.四B.五C.六D.日5.有49个玩具球,每盒装6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正确的是( )。

A.装8盒,剩1个B.装7盒,剩7个C.装1盒,剩8个D.装9盒,剩5个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相比较,正确说法是( )。

A.余数小于除数B.除数小于余数C.一样大D.不确定四、列竖式计算(20分)44÷5=50÷8=20÷3=53÷7=五、我是小小数学家(28分)1.看图列式计算。

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卷答案

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卷答案

第六单元的语文测试卷答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六单元)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玉盘珍羞直万钱b、百废具兴c、偕数友出东直d、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格外)b.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日光)d.野芳发而幽香。

(芳香)..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走送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b、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c、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②感...激而悲者矣.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中,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7、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二、古诗阅读与积累(14分)暮春翁格【清】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培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培优)

第6单元跟踪检测卷一、填一填。

(每题2分,共18分)1.三角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为S=( )。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0 cm,高是2 cm,面积是( )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3.如图,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面积(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梯形的上底是8 cm,下底是2 dm,高是6 cm,它的面积是( )cm2。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 cm,面积是36 cm2,它的高是( )cm。

6.0.45公顷=( )平方米0.68 m2=( ) dm2 7.小鸭和小狗在雪地上玩耍,留下的脚印如图,估一估,( )的脚印大。

8.如下图,在由五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画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A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是6厘米,如果将下底减少2厘米,它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 ) 3.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已知梯形的面积、高、上底,求下底,可以用方程解决,也可以根据下底=面积×2÷高-上底用算术法解决。

( )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高都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 m,那么三角形的底也是10 m。

(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不正确的是( )。

A.2×2.4B.2.4×3C.1.6×32.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B.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C.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下底3.图中(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基础百花园(35分)一、在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5分)1.河水运载(zǎizài)我们的木舟……木舟上满载(zǎizài)着我们的希望。

2.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bò)自天涯。

3.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xiǔsù)。

二、正确书写词语。

(6分)他看到家乡的环境因滥用(lànyòng)化学品、无节制(kāizhì)等而遭到毁坏(huǐhuài),心里很难过。

于是他抗拒(kàngkǎi)出资(chūzī),在家乡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组织,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gòngxiàn)。

三、选字组词。

(6分)绕饶浇]缠(rào)水富(jiāo)睹渚赌]赌(dǔ)钱烟(dù)目慨概溉]括(kuò)灌(gǔàn)感(kǎi)莹荧萤]光晶(jīng)荧(yíng)火虫四、仿写词语。

(3分)1.三番五次:三次五次三次五次2.闪闪发光:金光闪闪白雪皑皑大火熊熊3.如臂如股:如手如臂如影随形五、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4分)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B)2.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3.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C)4.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D)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荞麦地里的两只蝈蝈儿欢快地叫。

(缩句)→ 荞麦地里两只蝈蝈欢快叫。

2.木舟穿行。

(扩句,至少扩两处)→ 木舟在清澈的河水上穿行,船尾泛起了微微的涟漪。

船上的人们欣赏着两岸美丽的风景。

3.李玲不断地努力研究。

李玲的成绩提高很快。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考试卷【带答案】

2022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6单元考试卷【带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1.450里面有()个90;325是()的25倍。

2.471÷35的商是()位数。

3.□51÷4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4.一个数除以28,商和余数都是15,被除数是()。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乘4,商是();如果被除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是()。

6.计算872÷79时,应该把除数看作()试商,商是()位数。

7.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31087×()<5308.在☆÷30=21……△中,△最大是(),☆最大是()。

二、选择题。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下面的算式中,()的商不是一位数。

A.721÷72B.439÷44C.325÷33D.272÷302.被除数除以10,除数(),商才能不变。

A.乘10B.除以10C.不变D.乘1003.36÷7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A.6B.7C.8D.94.将1305连续减29,减()次结果是0。

A.45B.54C.405D.5045.学校准备用630元买价格是35元的足球,能买()个。

A.17B.18C.19D.20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50÷50=480÷6=91÷7=360÷40=120÷39≈632÷90≈490÷71≈420÷58≈476÷59≈2.列竖式计算。

642÷38=895÷41=650÷24=783÷27=552÷18=224÷56=336÷14=218÷17=四、在○里填上“>”“<”或“=”。

623÷27○30256÷32○8847÷25○3243○860÷2115○705÷5080○960÷12五、数学诊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按辔.(pèi)畎.亩(quán)丈夫之冠.(guàn)B.箕畚.(bèi) 驱驰.(chí) 动心忍.性(rěn)C.荷.担(hè) 筋.骨(jīn) 法家拂.士(fú)D.穷匮.(kuì) 魁.父(kuí) 山北之塞.(sè)(解析:A项“畎”应读“quǎn”;B项“畚”应读“běn”;C项“拂”应读“bì”。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B.且.焉置土石(况且)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成为)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解析:C项“为”是“担任”的意思。

)3.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B)(3分)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解析:A项“女”同“汝”;C项“曾”同“增”;D项“反”同“返”。

)4.解释下列多义词。

(4分)(1)诚①帝感其诚.(诚意)②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2)苦①何苦.而不平(愁苦,这里指担心)②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5.名句积累。

(6分)(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使你联想到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解析:A项中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7.(咸宁中考改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二十四节气”,八年级某班特举办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8分)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 000多年。

(1)阅读上面的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2 000多年(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3分)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

(3)有同学认为现代科技很发达,想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上网查查就行了,没必要举行这样的活动。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3分)【示例】不同意。

因为活动的举行,有利于加深“二十四节气”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网络上查询虽然快捷,但只是生硬的定义,人们查询过后会很快忘记,效果不显著。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10题。

(7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3分)9.诗歌的尾联描写诗人外貌的作用是什么?(2分)写出了诗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10.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亲念家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安逸。

C.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D.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解析:C项“过”应理解为犯错误。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解析:D项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14.在孟子看来,人怎样才能成才?(4分)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18题。

(13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2)始.一反焉始:才、刚(3)逢老媪方.磨铁杵方:正在(4)太白感.其意感:被……感动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太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山上完成了学业。

17.【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3分) 通过这些来表明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赞颂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

18.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是什么?【甲】【乙】两个故事给你的共同启示是什么?(2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共同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附【乙】文参考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李太白)问老婆婆(磨铁棒的目的),(老婆婆回答)说:“(我)想要做针。

”李太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山上完成了学业。

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四)(遵义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闻.其贤而辟之闻:听说(2)当之.郡之:到,去(3)何谓.无知谓:说(4)故.旧长者故:老朋友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21.本文写了与杨震有关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拒绝下属赠送财物,拒绝老朋友提出的为子孙开办产业的建议。

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附参考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