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的制作

合集下载

做箫的制作方法

做箫的制作方法

做箫的制作方法1. 引言箫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产生清泠悠扬的音色,被广泛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

制作一支箫,不仅可以让人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能更好地了解箫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做箫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完成一支自己的箫。

2. 材料准备在开始制作箫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竹子:选择一根直径大约为2-3厘米的竹子,长度为60-70厘米。

竹子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箫的音质,建议选择质量较好的竹子。

•锯子:用于将竹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小刀:用于刻削箫的吹口和音孔。

•磨刀石:用于磨尖小刀。

3. 制作过程3.1 竹子的准备首先,将竹子按照需要的长度切割成两段。

其中,上段为吹口处,长度大约为10-15厘米;下段为主体部分,长度大约为45-55厘米。

3.2 刻削吹口使用小刀将上段竹子的一端点状刻削成吹口。

吹口的形状会直接影响箫的吹奏效果,可以根据个人口型和喜好进行调整。

刻削时要注意保持吹口的圆润,防止出现边缘过于锋利或不规则的情况。

3.3 刻削音孔在下段竹子上刻削音孔。

通常情况下,箫上会有一个吹口孔和六个音孔,分别对应低音和高音的吹奏。

音孔的位置和大小会对音调产生影响,需要仔细调试。

可以借助已有的箫来参考或者直接根据音阶要求进行刻削。

3.4 调试和调音完成刻削后,使用小刀修整吹口和音孔的边缘,使其光滑均匀。

然后,可以尝试吹奏箫,调试和调整音孔的大小以达到预期的音调。

音孔越大,音调越低;音孔越小,音调越高。

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直到满意的效果。

3.5 磨尖小刀由于刻削时会磨钝小刀的尖端,建议使用磨刀石将小刀磨尖,以便后续的修整和调试工作。

4. 总结制作一支箫,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箫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能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制作箫的方法,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个方法制作出一支属于自己的箫,并享受箫乐带来的美妙。

在制作过程中,记得不断调试和调整吹口和音孔的位置和尺寸,以达到理想的音调效果。

南箫的制作流程

南箫的制作流程

南箫的制作流程
南箫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吹奏乐器,制作流程如下:
1. 选材:南箫通常使用竹子制作,要选择质量好、密度均匀的竹子作为原料。

一般选用直径约2-3厘米的竹子,并且要确保竹子没有裂纹或虫蛀。

2. 切割:将选好的竹子用锯子或刀具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一般为30-50厘米。

切割时要注意保持箫的整体平衡和比例。

3. 打孔:根据箫的音域和音准要求,在竹子的一端打上各个音孔。

一般南箫有6个音孔和一个吹口孔,各个音孔的位置和大小都需要精确计算和打孔。

4. 长度调节:根据南箫所需的音高,可以通过切割箫的长度来进行调节。

通常,在箫的一端切割一个小口,用细沙或磨刀石慢慢磨去一部分竹壁,以调整音高。

5. 整形和抛光:将打孔和调节完毕的南箫进行整形和抛光,使其外观光滑并具有良好的手感。

可以使用砂纸、刮刀等工具来进行细致的整形和抛光。

6. 调音:制作完毕的南箫需要进行调音,确保各个音孔的音准和音色符合要求。

可以通过微调音孔的大小或位置来进行调音。

7. 最后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和传统习俗,可以给南箫进行一些装饰,如在箫身上刻画花纹或雕刻图案。

以上是南箫的基本制作流程,不同地区和制作者可能会在细节上有所差异。

制作南箫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通常由专业的乐器制作师傅完成。

文松箫制作方法范文

文松箫制作方法范文

文松箫制作方法范文松箫,又称竹箫或吹箫,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以其优美的音色和悠扬的乐曲在古代广泛使用。

制作松箫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松箫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高质量的松竹。

松竹是松箫的主要制作材料,通常使用密度较高,纹理较细的松竹。

2.削刀和修整刀。

削刀用于削去松竹外层的茎皮,修整刀用于修整箫口和吹孔。

3.砂纸。

用于磨光松箫的表面,使其光滑。

制作步骤:1.准备松竹。

首先选择一节直径适中,长度大约为50-60厘米的松竹。

将松竹削去外层的茎皮,露出内层的纹理。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削刀完成,要小心不要过度削去竹壁。

2.确定箫口。

在松竹末端,用修整刀切割出箫口。

箫口的形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计,通常为一个椭圆形或圆形。

3.制作吹孔。

根据箫口上切割的位置,使用修整刀在松竹的侧面制作吹孔。

吹孔的大小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但通常应保持一致以确保音准。

4.磨光松箫。

用砂纸轻轻打磨松箫的外表面,使其光滑,并将边缘修整得更加平滑。

这样也可以改善松箫的音色和手感。

制作松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松箫的主要声音是由箫口处发出的,因此箫口的制作非常重要。

箫口需要平整且与松竹的内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声音发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松箫的吹孔在制作时也需要注意大小和位置。

吹孔离箫口越近,音准会越高。

因此,吹孔的位置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音准的稳定。

3.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手工细心和耐心。

松箫制作是一项精细的工艺,需要耐心地削去竹皮,修整箫口和吹孔,只有用心制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

排箫制作的技巧

排箫制作的技巧

排箫制作的技巧
为了制作一支排箫,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1.选择合适的材料:排箫一般由竹子制成,优质的竹子应该均匀、有光泽和适中的粗细。

选材时应注意竹子的质地和品质。

2.切割竹子:将竹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并使用钢丝刷清除内部的纤维物质,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3.打磨竹子:使用砂纸或打磨器具仔细打磨竹子的外部,使其光滑而细腻,以避免其他不必要的噪音和摩擦。

4.定调孔:根据排箫的调调整竹子的孔洞位置和大小。

使用小刀或其他尖锐的工具精确地刻划孔洞,以便创造所需的音调。

5.安装吹口:在排箫的一端安装一个红膜片或软木片作为吹口,使吹奏更为方便和舒适。

6.调整音准:检查并适当调整箫孔的尺寸和位置,以确保音准正确。

可以使用蜡樟粉末或其他辅助工具对孔洞进行微调。

7.上漆和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排箫上进行上漆和装饰,增加其美观性。

8.调试:制作完毕后,用调音器或其他乐器检查排箫的音准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以上是排箫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过程中需要精确和细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孔箫的制作方法

六孔箫的制作方法

六孔箫的制作方法引言六孔箫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由竹子制成。

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常用于演奏传统中国音乐。

本文将介绍六孔箫的制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一把自己的六孔箫。

所需材料制作六孔箫所需的材料包括:•竹子•锉刀•刮刀•铜丝•胶水•砂纸•木质漆制作步骤下面将分为六个步骤介绍制作六孔箫的方法:1. 制作箫身首先,选择一根适合制作箫身的竹子。

通常情况下,直径为2-3厘米的竹子最适合制作六孔箫。

然后,使用锉刀将竹子的一端修整成平坦,作为箫的下端。

接着,在竹子的上端划出六个孔的位置,每个孔之间的距离应均匀。

2. 打孔使用刮刀或其他适合的工具,打孔在箫身上,根据之前划出的六个孔的位置。

为了确保孔切得整齐,可以使用螺旋式拨孔器。

先将拨孔器的尖端置于箫身上,然后旋转拨孔器直到孔切成合适的大小。

3. 定音制作箫身后,需要调整箫的音调。

可以用砂纸在箫的下端和顶端轻轻磨擦,直到得到理想的音调。

4. 制作喇叭口喇叭口是箫的顶端,起到收放气息的作用。

用刮刀或刀片修整箫顶端,使其呈现适宜的形状,并确保内部较为光滑。

5. 加装铜丝为了提高六孔箫的音质和稳定性,可以在箫的孔口处加装铜丝。

将细铜丝绕在孔口周围,用胶水固定,这样可以增加空气流动的阻力,改善音色。

6. 上漆最后一步是给六孔箫上漆。

选用木质漆,涂抹在箫身的表面,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护和美观效果。

在涂抹前,可以用砂纸轻轻磨擦箫身表面,以增加漆的附着力。

结论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可以制作一把完整的六孔箫。

制作六孔箫不仅能够锻炼手工和耐心,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六孔箫的结构和原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六孔箫,享受音乐的快乐。

洞箫的制作的标准尺寸

洞箫的制作的标准尺寸

洞箫的制作的标准尺寸洞箫的制作标准尺寸洞箫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美妙的旋律。

在制作洞箫时,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正确的尺寸可以确保洞箫具有良好的音质和演奏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洞箫制作的标准尺寸。

一、材料选择制作洞箫所需材料包括竹子、蜜蜡、砂纸、锉刀等。

在选择竹子时,应选用直径约为3厘米左右,长度约为1.5米的竹子。

此外,还需注意竹子中是否有裂缝或虫眼等缺陷。

二、制作步骤1. 切割竹子首先将竹子切割成两段,一段长约40厘米用于做笛头,另一段长约110厘米用于做笛身。

2. 制作笛头将长40厘米的竹管端部锯成斜面,并用锉刀修整边缘。

然后在斜面上开一个直径为1.5-2厘米左右的圆形口,并用锉刀修整口边缘使其光滑。

3. 制作笛身将长110厘米的竹管端部锯成斜面,并用锉刀修整边缘。

然后在斜面上开一个直径为0.5-1厘米左右的圆形口,并用锉刀修整口边缘使其光滑。

接着在竹管上标出各个音孔的位置,一般共有6个音孔,分别位于距离笛头端口不同的位置上。

4. 打磨和涂蜡将制作好的洞箫用砂纸打磨,使其表面光滑。

然后在洞箫内涂上一层蜜蜡,以增加音质和保护洞箫。

三、标准尺寸1. 笛头尺寸洞箫笛头的长度约为40厘米左右,直径为1.5-2厘米左右。

笛头口径大小对声音有很大影响,一般建议选用直径为1.8-2厘米左右的笛头。

2. 笛身尺寸洞箫笛身的长度约为110厘米左右,直径为3厘米左右。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音孔之间的距离和大小,以确保音高准确。

3. 音孔尺寸洞箫共有6个音孔,分别位于距离笛头端口不同的位置上。

第一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7-8厘米,直径为0.8-1厘米;第二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14-15厘米,直径为0.7-0.8厘米;第三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21-22厘米,直径为0.6-0.7厘米;第四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28-29厘米,直径为0.5-0.6厘米;第五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35-36厘米,直径为0.4-0.5厘米;第六个音孔距离笛头端口约为42-43厘米,直径为0.3-0.4厘米。

萧的制作

萧的制作

萧的制作洞箫洞箫是如何制作的箫比曲笛长且细,竹制。

洞箫制作时,首先要注意选材,吹口和音孔必须在一条直线上,音阶必须准确。

萧的构造较简单,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78厘米,比曲笛稍长而细,管身内径~厘米,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里面去节中空。

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吹气发育音。

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5个音孔,背面有1个音孔,用以控制音的高低。

平列在管下端背面的两个圆孔是出音孔,可用来调音。

在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拴系飘穗(装饰绦带)用。

箫的音质优劣,与选用的竹材和制作关系很大。

要选用冬至到春分期间采伐的竹子,竹质应坚实、分量较重,紫竹以竹花均匀,呈紫褐色的为佳,无虫蛀、干缩、劈裂、蜂腰和大腹等缺陷,管身圆满、纹理细密顺直。

制作时,吹口和音孔须在一条直线上,吹口上方下圆,音孔要圆,并都掏成向内的倾斜形,孔壁要光,内膛应光洁,竹节磨光,两端平整,两端口径不能相差过大,漆饰应美观。

在音质上,音阶应准确,不论轻吹重吹,音响都应清丽,不能有空洞或差异的声响。

音色应淳厚、优美、圆润。

尺八及竹埙萧玉屏箫笛,源远流长。

在诸多民族乐器中,有其独特之处。

近年来,玉屏箫笛厂挖掘潜力,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

其中,尺八为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人民所喜爱,竹埙箫亦倍受乐器爱好者青睐。

小尺八:是一种用山竹制作的竖吹短箫,内径13-15mm,管身长42cm,开有5个音孔(无基音孔),正宫调(1=G)。

1 2 3 5 6 7G A B D E #F大尺八:用玉屏出产的大金竹根部及其上五节至十节竹身制成,内径20-30mm,管身长50-60cm,开有6个音孔,有基音孔,筒音为5,分尺字调和正宫调,与笛子一样是七声音阶。

5 6 7 1 2 3 4G A B C D E F(尺字调)D E #F G A B C(正宫调)大尺八比小尺八音域宽,声音低沉委婉,可以吹民间小调、民间舞曲及独奏曲,亦可吹奏流行歌曲。

排箫的制作方法

排箫的制作方法

排箫的制作方法
排箫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制作方法历史悠久。

以下是制作排箫的详细步骤:
1. 选择材料:制作排箫常常使用竹子作为主要材料。

较好的竹子应该是直径均匀、质地坚韧、无裂缝的。

2. 准备竹子:将选好的竹子切割成所需的长度,通常是三节或五节,每节长短均匀。

3. 制作内腔:用小刀或者细工具将竹子内部的骨节进行取出,使竹子变成一根空心的管状。

4. 打磨:使用磨刀石或砂纸等工具,将排箫的外表面进行打磨,以平滑表面并去除竹子表层的不平整。

5. 开孔:根据排箫的音调需求,在合适的位置上通过穿孔的方式制作音孔。

开孔的技术与位置需要经验和技巧,以保证音调准确和灵敏。

6. 定调:制作排箫时,通过改变管内的腔室大小来调整音调。

通常使用碎片、蜡糖等材料来填充管内的一两段,以实现音调的调整。

7. 调试:制作完成后,要进行调试以确保音质的完美。

可以通过调整开孔的大小或者调整填充物的位置,来达到理想的音质。

8. 上胶:为了确保箫头与箫身的连接紧密,可以使用胶水将其粘合在一起。

9. 装饰: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排箫上进行一些装饰,如雕刻,油漆等,以增加艺术感。

制作一把完美的排箫需要经验和技巧,以上步骤是一个基本的流程。

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的制作方法
一、
洞箫制作
制作洞箫的竹子,内径以1.6-1.8为宜:内径小的音色清亮,内径大的音色厚实。

制作之前要打通内节,将竹材烘干矫直,内节打通是为了烘烤时防止竹子爆裂。

洞箫的制作,如今还没有公式,除了基本管长而外,各个音孔的位置乃是管长的百分比。

这一方法的使用,历史已相当久远,据本人研究证实,《宋书》所载的"荀勖笛律"所制作的"泰始笛"就是百分比。

尽管有人指摘这种百分比(工厂则根据这百分比的方法制作"划线板")的方法不及西洋乐器科学,但还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说我们的民族乐器制作不科学,未必有充足的理由,因为西洋的管乐器的制作也是凭的经验(严格的工艺要求),而不是根据数理公式。

我们所用的管乐器与西洋管乐器相比,其差距就在于缺乏严格的工艺标准---没能做到规格化。

要将我国的民族管乐器制作规格化是很难的。

这是我们的民族管乐器同西洋乐器的差别所在。

西洋乐队所用的管乐器为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我们的民族乐器则多为竹管乐器。

我国的铜管乐器不发达,仅有号筒一种,藏族的钦筒与号筒仅是大小的区别而已。

木管乐器也几乎没有,管子与唢呐系用木车削后制成,但它们也仅仅是竹管乐器的演化和变异,例如现今的管子就是由竹管制作的筚篥演化而来的。

竹材本身的千差万别,使我们用竹子制作的管乐器规格化不具有可能性。

用天然竹材制作的箫笛,乃是我国的传统,各乐器工厂都有自己的制作工艺要求。

八十年代,乐器制作行业曾进行过箫笛制作规范化的讨论,但是并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如今看来各个厂家的制作也都是各行其是。

业余的洞箫制作者,最要紧的是基音孔的确定---即基频公式的求得,也就是如何确定从吹孔至基音孔的长度。

开好吹孔以后,首先就是确定调音孔的位置,并校准基音。

关于洞箫基本长度的计算,本人是用如下公式求得的:L=C /2f - Δ。

其中L是欲求的从吹孔至调音孔的长度。

C是声波速度,声部速度与温度有关,150 C时其速度可取33045厘米/秒,若温度增加,每升高一度,声波速度增加61厘米。

f为频率,若是G调洞箫其频率则为293.66Hz。

Δ为管口校正量,即洞箫的管端(吹口一端)和末端校正量之和,据本人测算为3.8-4.5d(d为管口一端的内径)。

至于Δ何以要取3.8d 左右而不取确数?那是因为竹子两端的管径差没有计算入内。

管径差的大小,决定了Δ的大小。

这一长度与实际长度若有误差,还可以通过调音孔的大小与吹口的浅深加以调节。

如此算来,内径为1.6厘米的G 调洞箫(筒音为d1),从吹口至调音孔的长度为54厘米,内径为1.4厘米的琴箫(筒音为c1),从筒音至调音孔的长度为60厘米。

基音校准以后,才可以确定各个音孔的位置。

现将各个音孔占有效管长用百分比列表于下。

所列为八孔洞箫和琴箫数据,六孔洞箫可作参照。

孔序第八孔第七孔第六孔第五孔第四孔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底孔
百分比47.9 53.25 56.52 62.3 71 75 79.9 85.8 100
箫笛制作所需的工具是十分简单的,只需一把钻子和一把刀就行。

钻子须用五花钻或三花钻,可以避免钻孔时竹子开裂。

挖孔的刀,不同于普通的小刀,钢口比较好的半把剪刀亦可代用。

洞箫定好音孔位置,钻好音孔,即可校音。

为了保证音准,音孔宜钻得小一点,以便利于音孔的开挖。

若该孔所发之音与所需音高所差不大,音孔宜向下开挖;若所发之音与所需音高差距较大,音孔宜向上开挖。

各个音孔除最上面的后出孔应该略小一点而外,其余各音孔的大小要求尽可能一致;音孔大小的统一,是音色、音量统一的保证。

后出孔略小,是为了保证该音孔本孔音与"叉口"音为小二度关系。

后出孔必须略小,因为音孔的位置已经提高,不适当缩小音必偏高。

本人称此法为"提位缩孔法"。

前面已经提到,校音时吹奏的口型、口唇的位置与口风力度必须统一,即管口校正量必须稳定,否则即使
依靠再先进的仪器,制成之后的音准好是无法保证的。

二、
主题:箫音孔定位。

自带:计算器,卷尺,记号笔。

过程一:六个音孔的计算。

1.量出吹孔线到基音线之间的距离"L基"()。

2.用L基乘0.84,得出吹孔线到第一孔的距离"L1"()。

3.用L基乘0.74,得出吹孔线到第二孔的距离"L2"()。

4.用L基乘0.69,得出吹孔线到第三孔的距离"L3"()。

5.用L基乘0.59,得出吹孔线到第四孔的距离"L4"()。

6.用L基乘0.51,得出吹孔线到第五孔的距离"L5"()。

7.用L基乘0.44,得出吹孔线到第六孔的距离"L6"()。

过程二:六孔的定位。

1.用笔将"L6"移位到吹孔正背面,定位。

2....其它五个音孔的位置定位。

过程三:八孔的定位。

1.用笔在L1与L2之间约二分之一处定位。

2....在L4与L5...........
3.根据执笛习惯,将L1移到小指舒适处,定位.(吹孔直线左右侧3-4M M)
过程四:
1.在指定处,用水笔写下自己的姓名。

2.交工人钻孔。

3.调试。

4.交工厂刻上自己的姓名,留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