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生产工艺实验报告
手工木制材料实训报告

手工木制材料实训报告手工木制材料实训报告为了提高自己的手工木制技能,我参加了一次手工木制材料的实训活动。
在此次实训中,我学习了木材的选择与加工,制作了一件木制小茶几。
首先,我学习了木材的选择。
不同类型的木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木材对于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至关重要。
我学习到了如何判断木材的质量和优劣,包括观察木材表面的平整度、木材的纹理和色泽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仔细挑选了一块表面平整、纹理美观的木材作为小茶几的桌面。
接下来,我学习了木材的加工。
在实训中,我学习到了使用木工工具的正确方式,例如锯木、刨平木材等。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锯子将木材按照所需的尺寸切割,并使用锉刀修整切割处的毛刺。
我还学习到了如何使用刨子刨平木材,并将四个木料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小茶几桌面。
在加工完成后,我开始进行木材的涂装。
涂装是保护木材的重要步骤,可以使木材更加光滑和美观,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
我首先将木材的表面用打磨纸打磨平整,去除毛刺和凹凸不平的地方。
然后,我选择了一种适合木材的清漆进行涂装,使用毛刷均匀地将清漆涂抹在木材的表面上。
经过几层涂装和干燥,木材变得光滑、漂亮,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最后,我将制作好的木制小茶几进行了组装。
我使用螺丝钉将桌腿固定在桌面上,并使用螺母进行加固。
在确保小茶几稳固的同时,我还注意了桌腿的高度平衡,以确保小茶几放置时不会晃动。
通过这次手工木制材料的实训,我不仅学到了木材的选择与加工技巧,还提高了自己的耐心和动手能力。
我为自己制作的木制小茶几感到非常满意,它不仅实用,而且具有独特的手工艺美感。
我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木制产品。
木制品生产工艺实验报告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实验报告专业:11木材科学与工程-1组员:左成凤 11102976 茆杰 11102960 孔俊伟 11102974 吴睿 11102959指导:董宏敢日期:2014年6月实验一实木家具加工工艺实验一、目的要求掌握木制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木制品加工工艺的设备类型、加工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二、材料与设备木工平刨、木工压刨、圆锯机、木工钻床、木工铣床、木板材、方材等三、实验内容木制品材料与结构部分:设计家具结构形式、总体尺寸、功能尺寸、接合部位的配合尺寸等。
然后根据具体的家具形式,确定加工内容、方法与步骤。
在指导教师与工厂师傅的辅导与监督下,严格按照工厂的生产安全要求及各设备的操作规程,独立完成零部件的加工。
四、实验步骤1、根据设计的家具形式,选择合适的锯材方料2、根据设备实际加工精度,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3、对待加工的进行预先画线4、对相关的机床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工作状态良好5、利用板式推台锯对面板进行配料6、利用平刨和压刨对方材等毛料进行基准面与相对面的加工7、利用卧式钻床进行榫槽(眼)进行加工8、利用锯机或铣床进行榫头(沟)等进行加工9、利用铣床对设计的型面进行加工五、实验分析1、利用数显千分尺、卷尺测量装配好的家具相应尺寸,填写相应表格。
腿部编号测量位置1号位置2号位置3号位置A 窄度方向33.45mm 34.72mm 34.65mm宽度方向46.43mm 47.17mm 46.72mmB 窄度方向34.62mm 34.88mm 34.70mm宽度方向47.19mm 47.24mm 47.03mmC 窄度方向35.45mm 35.21mm 35.23mm宽度方向47.13mm 47.23mm 47.24mmD 窄度方向35.32mm 35.17mm 35.29mm宽度方向47.25mm 47.19mm 47.26mm2、对比加工好的零部件效果,分析原因。
分析:由上表数据可知:1、同一条板凳腿在同一个腿面上上的尺寸是存在差异的,且波动范围在2mm 以内。
木材加工施工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加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暑假期间选择了木材加工厂进行实习。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木材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木材的种类、加工工艺、设备等;2. 掌握木材加工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3.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7月31日,实习地点为某市某木材加工厂。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1. 木材加工厂的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我首先了解了木材加工厂的基本情况。
该厂成立于1998年,占地面积约10亩,拥有员工50余人。
主要生产家具、装饰板材等木材制品。
工厂设备齐全,包括木材切割机、锯齿机、砂光机、钻孔机等。
2. 木材加工工艺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木材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木采购、木材干燥、木材切割、木材加工、涂装、包装等环节。
(1)原木采购:木材加工厂的原木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的木材供应商。
在采购过程中,要确保木材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2)木材干燥:木材在加工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木材的含水率,提高木材的稳定性。
(3)木材切割:根据设计图纸,将木材切割成所需尺寸和形状。
(4)木材加工:对切割好的木材进行打磨、钻孔、组装等加工。
(5)涂装:对加工好的木材制品进行涂装,提高其美观性和耐用性。
(6)包装:将涂装好的木材制品进行包装,准备出厂。
3. 木材加工施工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以下木材加工施工操作技能:(1)木材切割:使用切割机进行木材切割,掌握切割技巧,确保切割尺寸准确。
(2)打磨:使用砂光机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提高木材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3)钻孔:使用钻孔机对木材进行钻孔,掌握钻孔技巧,确保钻孔位置准确。
(4)组装:将加工好的木材部件进行组装,掌握组装技巧,确保组装牢固。
制作木材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加工业作为传统的制造业之一,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
作为一名木材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我选择了木材加工实习,旨在了解木材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木材加工的操作技能,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次实习,我主要是通过参观木材加工企业,了解木材加工的各个环节,学习木材的干燥、切割、拼接等工艺,以及木材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通过实习,我对木材加工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木材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木材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木材的性质、木材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设备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还准备了实习所需的基本工具,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
2. 实习过程(1)参观木材加工企业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当地的木材加工企业。
通过实地参观,我了解了木材加工企业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等情况。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详细了解了木材的干燥、切割、拼接等工艺。
(2)学习木材加工设备操作在实习的第二、三天,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木材加工设备的操作。
主要包括锯床、刨床、铣床等设备的操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观察指导老师的操作,并亲自上手实践,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技巧。
(3)参与木材加工实践在实习的第四至六天,我们参与了木材加工的实际操作。
根据实习任务,我们进行了木材的切割、拼接、打磨等工序。
在实践过程中,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确保了加工质量。
(4)实习总结与交流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和交流。
大家分享了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了自己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案。
通过总结和交流,我对木材加工实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了解了木材加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对木材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木制品工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木制品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制品生产工艺,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在暑期参加了某木制品公司的工艺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木制品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木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2. 掌握木制品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3.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单位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木制品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远销国内外。
2. 实习岗位及职责我实习的岗位是木制品生产一线的操作工。
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按照工艺要求,对木材进行切割、打磨、组装等工序。
(2)检查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与同事协作,确保生产进度。
3. 实习过程(1)熟悉生产工艺在实习初期,我首先了解了木制品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
主要包括原木采购、木材干燥、木材切割、打磨、组装、表面处理、检验等环节。
(2)学习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师傅学习了木制品生产的各项操作技能。
如切割、打磨、组装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
(3)参与生产在熟悉了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后,我开始独立参与生产。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按照工艺要求,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4)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生产中的问题。
如木材切割不准确、打磨过程中出现划痕等。
通过请教师傅和查阅资料,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深了对木制品生产工艺的理解。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木制品生产的各项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木制品生产(实木加工)工艺实验指导书

木制品生产(实木加工)工艺实验指导书2 木制品生产(实木加工)工艺实验指导书(机械加工部分)实验一 实木零部件加工精度及检测方法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之后所得到的尺寸、几何形状等参数的实际数值和理论数值(图纸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等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实际测得的数值与理论数值相差越小,说明加工精度越高;反之,加工误差就越大,加工精度也就越低。
本实验研究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加工的一批零件,对其进行检测,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测得工艺过程中各工序加工误差的情况。
1 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加工精度的检测,掌握加工精度的测定方法,通过工件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对加工质量进行评定,找出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消除和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并能正确使用加工设备和测量工具。
2 实验仪器、材料四面刨、平刨、压刨、铣床、裁板锯、钻床等加工设备;不同规格、不同树种板材、方材;游标卡尺,精度为0.02 mm 。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1)取点方法根据每年教学实验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刨切、锯切或裁板和铣削等方式进行工件加工。
并对工件进行加工精度检测,为了确保加工精度数据的准确性,每组实验取点数应不少于100点。
(2)测得方法将游标卡尺轻轻地卡在被测工件上,卡尺与被测工件平面呈约45°角,读数精确至0.02 mm 。
将测得的尺寸数据记录下来取100个数据。
并找出最大、最小尺寸值,按尺寸大小分成10组左右,组数太少,会掩盖各组内数据的变动情况,组数太多,会使各组的高度参差不齐,从而看不出明显规律,通常确定的组数要使每组中平均至少摊到4-5个数据。
若一批零件规定的厚度尺寸为12(+0.1 +0.45)mm,则尺寸公差为0.35 mm 。
即该批零件允许最大尺寸不能超过12.45 mm ,最小尺寸不能小于12.10 mm 。
如实际测量得到的最大尺寸为12.48 mm ,最小尺寸为12.08 mm 。
木材产品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加工行业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木材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应用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木材产品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熟悉木材产品的种类、特性及应用领域;2. 了解木材加工工艺及设备;3. 掌握木材产品的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4.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1. 木材产品认知实习期间,我参观了木材加工厂,了解了木材产品的种类,如锯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各种木材产品的特性,如木材的密度、纹理、硬度等,以及它们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2. 木材加工工艺及设备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木材加工的基本工艺,包括锯切、刨光、干燥、拼接等。
同时,我还参观了木材加工厂的设备,如圆锯、平锯、刨床、干燥炉等,并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木材产品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木材产品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的选择、加工、检验到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
同时,我还了解了木材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如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
4. 实际操作及团队协作在实习期间,我不仅进行了木材加工设备的实际操作,还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生产任务。
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木材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木材加工工艺及设备的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重要性,以后会更加注重理论学习,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虽然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我认为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增加实习时间,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了解木材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2. 加强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增设理论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木制品公司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木制品公司_学生社会实践总结一、实践目的和意义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培养社会意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实际操作,了解木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相关技术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实践过程在木制品公司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和学习内容:1. 产品生产流程学习:参观了该公司的车间,了解了木制品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和成品检验等环节。
我通过观摩操作,了解了木材的成型、切割、拼装和雕刻等工艺过程。
2. 木材质量检测:学习了木材质量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包括木材的湿度测定、强度测试以及病虫害检测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木材质量检测工具的使用技巧。
3. 木制品设计与制造:参与了木制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学习了木材的选材原则、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木制品的喷漆、打磨和装配等工序。
4. 产品市场调研:与公司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木制品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和客户需求,提出了一些改善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意见和建议。
三、实践收获通过本次实践,我取得了以下收获:1. 了解了木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对木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掌握了木材质量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意识到了自身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也明确了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我将继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争取在未来能够在木制品行业中发展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经历。
通过亲身参与木制品公司的实习,我更加了解了木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高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制定了新的目标。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一定能够在木制品行业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实验报告
专业:11木材科学与工程-1
组员:左成凤 11102976 茆杰 11102960 孔俊伟 11102974 吴睿 11102959
指导:董宏敢
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实木家具加工工艺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木制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木制品加工工艺的设备类型、加工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二、材料与设备
木工平刨、木工压刨、圆锯机、木工钻床、木工铣床、木板材、方材等三、实验内容
木制品材料与结构部分:设计家具结构形式、总体尺寸、功能尺寸、接合部位的配合尺寸等。
然后根据具体的家具形式,确定加工内容、方法与步骤。
在指导教师与工厂师傅的辅导与监督下,严格按照工厂的生产安全要求及各设备的操作规程,独立完成零部件的加工。
四、实验步骤
1、根据设计的家具形式,选择合适的锯材方料
2、根据设备实际加工精度,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
3、对待加工的进行预先画线
4、对相关的机床进行必要的检查,确认工作状态良好
5、利用板式推台锯对面板进行配料
6、利用平刨和压刨对方材等毛料进行基准面与相对面的加工
7、利用卧式钻床进行榫槽(眼)进行加工
8、利用锯机或铣床进行榫头(沟)等进行加工
9、利用铣床对设计的型面进行加工
五、实验分析
1、利用数显千分尺、卷尺测量装配好的家具相应尺寸,填写相应表格。
腿部编号测量位置1号位置2号位置3号位置
A 窄度方向33.45mm 34.72mm 34.65mm
宽度方向46.43mm 47.17mm 46.72mm
B 窄度方向34.62mm 34.88mm 34.70mm
宽度方向47.19mm 47.24mm 47.03mm
C 窄度方向35.45mm 35.21mm 35.23mm
宽度方向47.13mm 47.23mm 47.24mm
D 窄度方向35.32mm 35.17mm 35.29mm
宽度方向47.25mm 47.19mm 47.26mm
2、对比加工好的零部件效果,分析原因。
分析:由上表数据可知:
1、同一条板凳腿在同一个腿面上上的尺寸是存在差异的,且波动范围在2mm 以内。
2、不同板凳腿的同一面尺寸误差也在2mm范围内波动
3、板件结合时榫头过长,影响了加工精度
4、板件之间存在缝隙
可能的原因:测量时组员的读数误差导致;加工过程中机械的加工精度导致;千分尺的使用方式未能保证每次都倾斜45°角读数;机械加工余量过多;榫眼打偏或过浅。
实验二板式家具加工工艺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板式家具基本的设备类型、加工流程、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二、材料与设备
推台锯、饰面MDF、三合板、直线封边机、塑料封边条、卧式台钻、排钻、PVAc树脂、卷尺、数显游标卡尺、偏心连接件、暗铰链、滑道及木螺钉等。
三、实验内容
根据柜类家具的具体的结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裁板、封边、钻孔及装配等操作。
四、内容与方法
1.根据设计的尺寸,在1220 X 2440的饰面MDF板面上划线。
2.利用推台锯对MDF大板进行配料,注意锯路损耗
3.利用封边机对各板件进行封边处理,注意不是所有的板件都是四面封边
4.利用排钻在旁板等结构性板件的进行结构孔与系统孔的定位与加工
5.在门板上进行铰杯孔的加工
6.装饰件加工
7.柜体的装配
8.配件装配,注意装配的顺序性
五、实验分析
对比装配好的家具,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与产生的原因
柜子零件装配图
分析:
1、柜子组装过程中搁板尺寸和背板尺寸均比较大,需要进行尺寸精加工。
原因:板件加工过程中加工余量过大。
2、组装过程中顺序不当,容易造成加工困难。
原因:没有组装经验和统筹规划意识。
3、搁板封边的顺序要把握好,应先封边,后组装。
原因:没有意识到组装对封边的影响。
4、铰链门和柜体的组装,第一次门的位置偏低,导致整体造型失衡。
原因:没有预先把握好门的合理位置
5、把手的组装不合格。
原因:没有预先进行精确尺寸定位。
六、实验报告
由于初次实地接触板式家具和实木家具,在组装和零件加工方面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在指导老师和工人师傅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板凳和床头柜的加工,清楚地认识到家具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意识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和不足。
在实验过程中,机械的加工精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的后续加工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机械精度的调
整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图纸和精度高的机械设备。
还有就是在
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有瞻前瞩后的统筹能力,有利于零部件精确无误的结合和定位以及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加工和零件的损伤,影响工件效果和精度。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从板件加工,方材加工,到榫眼、榫头及连接件结合方式再到尺寸定位、涂胶、封边、打磨等一系列步骤中,使我们对家具加工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知识储备。
更学会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要领,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关键,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善于和老师交流的好习惯,这些都推动了这次实验的顺利完成。
实验三实木家具装配装饰实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木制品构件装配、薄木封边、表面砂光、油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二、材料与设备
熨斗、手持式砂光器、手电钻、砂纸、腻子、羊毛刷、刮刀、油漆(PU)、已装配的家具白坯等。
三、实验内容
根据具体的家具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上一次实验的零部件进行家具的进行涂胶装配、面板封边、砂光及油漆等。
四、实验步骤
1.分析家具结构,备齐零件,并逐一检查是否合格。
2.在榫头与榫眼内涂胶,组装框架。
双面涂胶,不可太多
3.框架校正
4.从框架底部利用木螺钉装配家具面板等
5.表面砂光,乱树脂腻子,干燥1-2h左右。
6.用200#砂纸磨平腻子,并除尘
7.涂底漆:刷涂PU底漆,起封闭作用,干燥2h。
8.磨光:用400#砂纸轻轻砂磨,并除尘。
重复2-3遍
9.涂面漆:刷涂PU面漆,1-2次,干燥12h。
10.家具表面漆膜光泽度测定
11.最实制品的比较分析
五、实验分析
凳子光泽度测量表:
打蜡前68.1 60.9 66.6 我们组:第二
打蜡后26.6 23.3 25 组
打蜡前52.3 48.5 43.3 第一组打蜡后60.1 65.2 69
分析:通过与第一组的光泽度进行比较得知:我们的光泽度在打蜡前在局部非常高,说明我们漆涂得不均匀,且导致表面不光滑。
在打蜡之后,表面光泽度明显降低,经过在打蜡前的打磨之后,打蜡后,凳面的手感明显光滑。
而第一组的光泽度在打蜡后加大,说明他们的漆涂得比较均匀,质感效果好。
实验四家具漆膜性能检测与分析
一、目的要求
根据实木家具与板式家具相关的国家标准,掌握家具表面油漆硬度、耐磨性
能等指标测量及相关分析。
二、材料与设备
装配好的家具成品、油漆磨耗仪、电子天平、专用砂纸、胶带、铅笔、万能
力学试机、铅笔硬度仪等。
三、实验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油漆耐磨性、漆膜硬度及结点承载能力等实验。
如条件具备,利用万能试机进行家具结构强度(直角榫与五金件对比)测试。
四、内容与方法
1.利用铅笔硬度仪测量家具表面油漆硬度。
2.利用油漆磨耗仪测量家具表面油漆磨削100转数后的漆膜损失,评价油
漆表面耐磨性能【注意用电子天平称量后即时磨削,否则板子吸湿有影
响】
五、实验分析
1.记录油漆表面的实测硬度。
实测硬度为:B
原因:油漆没有完全固化,导致漆膜测得结果明显偏低
2.测量试件初始重G1及100转后重量G2,(G1-G2)
重量:G1=95.353g G2=95.232g G1-G2=0.121g
3.比较硬度与耐磨性能之间的关系。
析:在一定范围内,硬度越大,油漆耐磨性越大;但当超过一定范围后,硬度大的漆膜易脆裂,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