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工艺学期末考试整理版

合集下载

木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精)

木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精)

填空题:1 木质家具的接合方式:榫接合、钉接合、木螺钉接合、胶接合、连接件接合2 贴面材料:天然:天然薄木、集成薄木人造薄木、印刷装饰纸、浸渍纸、塑料薄膜3 加工精度:已加工的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参数的实际数值与图纸上规定的理论数值相符合的程度。

4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

[5 加工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装配、测量〕定位〔粗、细、辅助〕名词解释:6 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低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7 工序集中:把一个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集中适于产品变换困难操作水平高。

工序分化:把大的复杂的工序分成一系列小的较简单的工序。

分化特点是设备操作简单,对人员要求低,产品生产灵活。

8 怎样合理配料:配料方式上有单一配料法和综合配料法配料工艺上先横截后纵截的配料工艺、先纵截后横截、先划线后锯截、先粗刨后锯截先粗刨、锯截和胶合再锯截的配料工艺,了解这5种工艺,进行组合利用,综合确定方案。

9 工艺过程:将原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家具生产工艺过程中包括材料制备、机械加工、胶合与胶贴、软化、弯曲、装配、涂饰、装饰、检验、包装、入库。

10 什么是切削运动:贴面的板坯参差不齐,有齐边加工进行尺寸精度加工和边部的铣型11 实木弯曲的工艺:毛料选择、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干燥定型、最后加工简答题:12 静电喷涂:利用电晕放电现象,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原理。

使得喷具为负极涂料带负电,被涂的木材表面带正电荷,之间产生高压静电场,使得涂料微粒被吸附,沉积在被涂饰工件表面上形成涂层。

优点:1. 环境污染小 2.利用率高90%,无雾化损失3.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4.涂层均匀,附着力高,涂饰质量好5.电能消耗少,通风装置简化6.对框架类的涂饰适应性强缺点:1. 有火灾隐患 2.形状复杂的很难获得均匀涂层3.对所用涂料、溶剂、木材制品有一定要求13 榫接合的技术要求直角榫:(1榫头厚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的2/5-1/2。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艺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B.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实施C. 材料的加工和处理D. 产品的营销和销售答案:B2. 工艺学中,工艺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B. 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C. 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D. 记录产品的使用说明答案:C3. 在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参数?A. 温度B. 压力C. 材料成本D. 速度答案:C4. 工艺学中的“六西格玛”管理法主要用于提高什么?A. 产品的设计质量B. 生产过程的效率C.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 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答案:D5.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质量控制的方法?A. 统计过程控制B. 质量审计C. 产品召回D. 故障树分析答案:C6.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计划的内容?A. 生产目标B. 生产资源分配C. 产品定价D. 生产进度安排答案:C7.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过程的优化目标?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增加产品多样性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C8.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A. 定期检查B. 故障维修C. 设备升级D. 产品开发答案:D9.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设计的原则?A. 经济性B. 可靠性C. 创新性D. 随意性答案:D10.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文件的类型?A. 工艺流程图B. 操作手册C. 财务报表D. 工艺卡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A. 材料特性B. 设备能力C. 环境影响D. 市场需求答案:ABCD12.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流程优化的方法?A. 工艺重组B. 工艺合并C. 工艺分割D. 工艺标准化答案:ABCD13.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参数优化的目标?A. 提高产品质量B. 减少能源消耗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ABCD14.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备管理的内容?A. 设备选型B. 设备维护C. 设备升级D. 设备报废答案:ABCD15.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质量控制的方法?A. 过程控制B. 质量检验C. 质量改进D. 质量保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木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考核试卷

木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考核试卷
C.桦木
D.红木
2.在木工艺品设计中,什么是设计的三要素?()
A.线、面、体
B.点、线、面
C.形状、颜色、质感
D.大小、比例、平衡
3.下列哪种工具主要用于木材的雕刻?()
A.锯子
B.钳子
C.雕刻刀
D.钉锤
4.在木工艺品制作中,以下哪个步骤应在打磨之前完成?()
A.上色
B.打磨
C.雕刻
D.组装
5.以下哪种方法可以防止木材变形和开裂?()
C.保养方式
D.使用环境
2.木工艺品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哪些方面?()
A.功能性
B.美观性
C.实用性
D.市场需求
3.以下哪些木材适合做精细雕刻?()
A.桃木
B.樟木
C.红木
D.榉木
4.木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哪些步骤需要特别小心?()
A.切割
B.打磨
C.雕刻
D.涂装
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木工艺品的附加值?()
C.增加重量
D.选择硬度高的木材
12.木工艺品设计时,以下哪些元素可以体现文化内涵?()
A.造型
B.装饰
C.图案
D.颜色
13.以下哪些木材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
A.松木
B.桦木
C.樟木
D.红木
14.在木工艺品制作中,以下哪些环节需要注意木材的纹理?()
A.设计
B.Hale Waihona Puke 割C.雕刻D.打磨
1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工艺品的市场接受度?()
A.对比
B.重复
C.平衡
D.简洁
9.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工艺品的成本?()
A.木材价格

大学《家具及木制品加工工艺》试题

大学《家具及木制品加工工艺》试题

《家具及木制品加工工艺》试题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家具及木制品加工工艺》试题课程代码:044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锯材是指原木经制材加工所得到的产品。

按锯材年轮切线与宽材面的夹角分类,锯材又分为径切板和( D ).A.边切板 B.平切板 C.竖切板 D.弦切板2.现代家具中最普遍使用的三类五金配件,常被称之为“三大件”的除了暗铰链、滑道(滑轨),还有( A ).A.连接件 B.金属件 C.零配件 D.活动件3.蜂窝空心板质轻,适合制造板式家具,特别适合作( D ).A.弯曲部件 B.折叠部件 C.连接部件 D.活动部件4.单板层积材(LVL)是将较厚的单板接长,再按纹理方向相同组坯后胶合而成的材料,其工艺类似于多层胶合板,所以又称( C ).A.空心板 B.复合板 C.平行胶合板 D.纤维板5.在材料选用方面应力求合理,为充分利用木材,提高木材利用率,应大量采用人造板、人造薄木、弯曲胶合等新材料和( D ).A.新方法 B.新工序 C.新技术 D.新工艺6.涂料涂饰含填孔、染色或着色、涂底漆、涂面漆和( A ).A.涂层干燥 B.涂层打磨 C.涂层抛光 D.涂层打蜡7.锯材宽度受( D )的限制,并具有天然缺陷,如节子、斜纹理等。

A.原木半径 B.原木周长 C.原木体积 D.原木直径8.木材软化处理的方法有蒸煮法、高频加热法、微波加热法和( B ).A.甲醛处理法 B.氨处理法 C.氧处理法 D.氮处理法9.不同颜色、质地的木块、兽骨、金属、岩石、龟甲、贝壳等拼合组成一定的纹样图案,再嵌入或粘贴在木制品表面上的一种装饰方法,即为( A ).A.镶嵌 B.浮雕 C.线雕 D.镶金10.零件在加工之后所得到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等几何参数和图纸上规定的零件的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是( B ).A.加工设备 B.加工精度 C.加工方法 D.加工工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木制品加32212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木制品材料、木制品结构及木制品加工工艺。

木制品工艺学-期末考试-整理版

木制品工艺学-期末考试-整理版

名词解释1.配料: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2.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适用于不平度间距较小,粗糙度分布均匀的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比较均匀的材料。

3.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是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设计基准:在设计时在图纸上用来确定产品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的那些点线面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测量基准: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的表面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4.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涂饰装饰检验包装入库}5.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工序分化:使每个工序中所含的工作尽量减少,即把大的复杂工序分成一系列简单的工序9.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的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工步:在不改变切削用量的情况下,用同一刀具对同一表面所进行的加工工位:工件处于相对刀具或机床一定位置所进行的那一部分工作6.集成材:指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宽度,厚度上分别接长,拼宽,积厚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

7.加工余量: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8.表面砂光:指利用砂纸或砂带上的无数个砂粒从木材表面上磨去刀痕,毛刺,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等使工件表面光洁。

表面净光:采用木工手工推削的原理,通过机械净光机上工作旋转刀具与工件相对直线进行表面刨削10.表面粗糙度:木材或木质人造板在切削或压力加工的工程中,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木制品涂装技术与工艺考核试卷

木制品涂装技术与工艺考核试卷
B.刷涂
C.擦涂
D.喷涂
6.在涂装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底漆处理?()
A.遮盖木纹
B.提高附着力
C.仅为美观
D.防止木材变形
7.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宜进行木制品涂装?()
A.室内温度低于15℃
B.室内温度高于30℃
C.相对湿度低于40%
D.相对湿度高于80%
8.下列哪种漆膜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A.聚酯漆
D.漆膜过薄
20.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减少木器漆涂装中的VOC排放?()
A.使用低VOC含量漆
B.增加涂装次数
C.提高施工速度
D.增加稀释剂比例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器漆的附着力?()
A.木材的种类
A.涂料的类型
B.漆膜的光照条件
C.施工环境温度
D.漆膜的厚度
11.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木器漆的耐候性?()
A.使用耐候性添加剂
B.增加紫外线吸收剂
C.增加抗氧化剂
D.减少漆膜厚度
1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木器漆涂装后出现失光现象?()
A.漆膜过薄
B.漆膜受到机械损伤
C.涂装后未充分干燥
D.漆膜受到化学腐蚀
A.三聚氰胺
B.环氧树脂
C.异氰酸酯
D.醋酸丁酯
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木器漆的干燥时间?()
A.涂料的类型
B.漆膜的厚度
C.施工环境的湿度
D.施工环境的温度
6.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木器漆的耐化学性能?()
A.使用耐磨涂层
B.增加涂装层数
C.使用特殊添加剂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样题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样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 —201 学年第2学期《木制品生产工艺学》课程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审题教师: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得分:分1.圆榫的直径一般要求等于被结合零部件板厚的。

圆榫的长度一般为圆榫直径的倍。

2.目前,木制品生产中采用的加工余量为经验值,厚度和宽度上的加工余量取,长度上的加工余量值取。

3.为了确定工序的持续时间,制定出该工序的工时定额,可以把每个加工工序的操作划分为、、、等更小的组成部分。

4.国际上正在围绕材料利用绿色化的3R或4R原则,对新型家具用材进行研究和开发,4R是指、、、。

5.基准的种类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基准可以分为基准和基准两大类。

6.漆膜修整的主要方法是和,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漆膜表面的和。

7.加工余量分为余量和余量两种。

总加工余量等于余量之和。

8.木制品表面涂饰按漆膜能否显现木材纹理可分为与涂饰,按其光泽高低可分为、、涂饰9. 木制品装配的方式有、、。

10.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曲面时,所用挡环的半径必须要求加工曲线中的最小的曲率半径。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得分:分1.木制品2.木制品的生产过程3. 加工余量4. 设计基准5. 气压喷涂三、回答题(共40分,每小题分标在小题后)得分:分1. 确定与选择基准面的原则是什么?(8分)2. 给出毛料加工平面的四种方法,并说出其特点?(8分)3.方材接长的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其特点和应用。

(9分)4.实木方材弯曲为什么要进行软化处理和加金属带?(8分)5. 木制品涂饰中嵌补的目的是什么?有何技术要求?(7分)四、加工工艺设计题(共35分,每小题分标在小题后)得分:分1.设计采用间歇式后成型包边(两面同时贴)制作家具下图所示柜门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10分)2. 设计图示板椅靠背上横档的切削加工工艺流程。

(15分)3. 列表说明下图所示木框横档的切削加工工艺流程(10分)。

木制品工艺学复习题111.概要

木制品工艺学复习题111.概要

家具加工工艺学复习题一、概念与填空类1.基准的基本概念,包括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测量基准、精基准、粗基准) .基准定义:用来确定零部件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

基准可以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

设计基准:设计时用来确定零件和零件之间相互位置的点、线、面称为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它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工艺基准。

分类:工艺基准按照用途又可以分为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

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称为定位基准。

① 粗基准:以没有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

② 精基准:以经过加工的表面作为基准。

③ 辅助基准:加工过程中暂时用来确定工件某个加工位置的基准。

(如单面开榫机开榫时)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部件与产品中其它零部件相对位置的表面。

测量基准: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的表面。

2.加工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误差分为两种: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

系统性误差由机床、刀具等造成,误差大小保持不变或呈有规律变化。

偶然性误差:由一个或多个偶然性因素造成(如原料的变化、人为因素等),误差没有一定的规律。

3.表面粗糙度评定的几个概念:表面轮廓、中线制、最大轮廓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等等。

表面轮廓:平面与表面相交所的轮廓线。

中线制:以中线为基准线的评定方法。

轮廓最大高度(Ry ):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取样长度内,五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踞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可用下式求得: 近似计算公式为: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 ):取样长度内微观不平度间距的平均值。

可用下式计算:单位长度内微观不平度的总高度(Rpv):取样长度内各微观不平度的高度之和除以取样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配料: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2.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适用于不平度间距较小,粗糙度分布均匀的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比较均匀的材料。

3.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是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设计基准:在设计时在图纸上用来确定产品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的那些点线面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测量基准:用来检验已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的表面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4.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涂饰装饰检验包装入库}5.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工序分化:使每个工序中所含的工作尽量减少,即把大的复杂工序分成一系列简单的工序9.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的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工步:在不改变切削用量的情况下,用同一刀具对同一表面所进行的加工工位:工件处于相对刀具或机床一定位置所进行的那一部分工作6.集成材:指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宽度,厚度上分别接长,拼宽,积厚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

7.加工余量: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8.表面砂光:指利用砂纸或砂带上的无数个砂粒从木材表面上磨去刀痕,毛刺,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等使工件表面光洁。

表面净光:采用木工手工推削的原理,通过机械净光机上工作旋转刀具与工件相对直线进行表面刨削10.表面粗糙度:木材或木质人造板在切削或压力加工的工程中,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11.毛料加工:是将配料后的毛料加工成合乎零件规格尺寸要求得净料的加工过程。

12.基准面包括平面(大面)侧面(小面)和端面三个面组成。

平面和侧面的基准面用铣削方式加工,常在平刨(最佳切削层厚度1.5~2.5)或铣床上完成。

简答题1.集成材大材小用,劣材优用;构件设计自由;尺寸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可连续化生产;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贴面纸种类(原纸定量:薄页纸,23-30g/m2,MDF,胶合板基材;钛白纸,60-80刨花板,其他人造板;钛白纸,150-200板件封边;(有无涂层:表面未油漆浸渍纸;预油漆装饰纸或预涂饰装饰纸(浸渍装饰纸)板材贴面材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薄木:木材特性,纹理自然,色调真实印刷装饰纸:工艺简单,能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表面不产生裂纹,有柔软性温暖感和木纹感,具有一点的耐磨耐热,耐化学药剂性。

适合于制造中低档家具及室内墙面与天花板等的装饰。

合成树脂浸渍纸:浸渍纸干燥后不要涂胶,直接与人造板基材热压胶贴,形成表面保护膜,表面无需涂料涂饰即可制成饰面板装饰板(三聚氰胺树脂装饰板):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坚硬,平滑美观,光泽度高,耐火,耐水,耐热,耐磨,耐污染,易清洁,化学稳定性好,常用于厨房,办公,计算机房等家具及台板面的制造和室内的装修聚氯乙烯薄膜:色调柔和,美观逼真,透气性小,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具有一定防水耐磨耐污染性能,但表面硬度低,耐热性差,不耐光晒,受热后柔软,适用于室内家具中不受热不受力部件的饰面封边PF更适合室外家具由P与F缩聚而成,具有优异的胶合性能,耐水.热.气候等特点,属于室外用胶黏剂(但颜色较深,成本高,有一定脆性,伊龟裂固化时间长温度高)2.木材加工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加工精度?(1)家具机械或木工机床的结构,制造精度和几何精度(2)刀具的结构与制造精度,安装精度,刀具的磨损。

(3)夹具的精度及零件在夹具上的安装误差(4)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5)量具和测量的误差(6)机床调整的误差(7)工件加工基准的误差(8)加工材料的树种,材性,含水率和干燥质量等表面粗糙度,常见形式木材及木制人造板在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加工机床的状态,切削刀具的集合精度,加压时施加的压力,温度,进料速度,刀轴转速以及木材树种不过,含水率,纹理方向,切削方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工表面上会留下各种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具有较小的间距和峰谷),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主要形式有:1、刀具痕迹2、波纹3、破坏性不平度4、弹性恢复不平度5、木毛或毛刺。

影响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如何评定木材表面粗糙度(1)切削用量:包括切削的速度,进料速度及吃刀量(切削层厚度)等(2)切削刀具:刀具的几何参数,刀具制造精度,刀具工作面的光洁度,刀具在刀架上的安装精度以及刀具的刃磨和磨损情况等。

(3)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夹具-工件等工艺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等。

(4)木材和木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材种,硬度,密度,弹性,含水率等。

(5)切削方向:包括横向切削(径向,弦向切削)和纵向切削(顺纹,逆纹切削)(6)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和变化等。

(7)除尘方式:切屑的排除的装置和除尘情况以及其他偶然性因素,往往也对表面粗糙度有影响。

(8)加工方法:机床类型和切削方法(锯,铣,刨,磨,钻,压,刻,冲,车,旋)评定方法:光断面,阴影断面,轮廓法工具工艺构成:制材干燥配料毛料加工胶合与胶贴弯曲成型净料加工装饰装配等一、干燥:二、配料:三毛料加工(将锯材加工成外形尺寸准确的零件,为净料加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基准)四胶合加工(主要指板方材胶合、空心板的制造、贴面等)五弯曲加工(主要指实木弯曲、单板胶合弯曲、锯口弯曲等。

)六净料加工:主要指开榫、钻孔、开槽、车形、仿形、镂铣、打榫眼、磨光等)七部件装配:就是把零件通过榫卯结构、圆榫连接、胶粘剂、钉子、木螺丝钉及五金联接件组装起来成为部件。

八部件加工:主要是指装配好的部件的加工,如门的再修正、砂光。

九总装配和涂饰:将部件、零件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再油漆3.直角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榫头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倍,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倍,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小0.1-0.2mm。

为使榫头插入榫眼,长将榫端的两面或四面削成30°的斜棱。

b.榫头的宽度:一般比榫眼的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软材大1mm)c.榫头的长度:采用明榫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采用暗榫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的0.5倍,并且榫眼的深度应比榫头的长度大2-3mm,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d.榫头数目:当榫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提高榫接合强度。

圆棒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材种:密度大,无节无朽,纹理通直细密的硬材,如水曲柳,柞木,桦木,色木等。

b.含水率:应比被结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备用圆榫应密封包装,保持干燥,防止吸湿。

c.圆榫形式:按照构造状况不同主要有光面榫,直槽,螺旋槽,网槽等四种,按沟槽的加工方法有压缩槽纹和铣削槽纹。

d.圆榫直径:一般等于被结合零部件板厚的0.4-0.5e.圆榫长度:圆榫直径的3-4倍;榫端于榫孔底部间隙应保持在0.5-1.5mm。

f.圆榫数目:至少采用两个以上的圆榫进行结合,多个圆榫接合时,孔间距采用32mm模数,在较长接合边用多榫连接时,榫间距离一般采用100-150mm。

g.施胶:非拆装结构采用圆榫接合时,一般应带胶接合。

h.配合:要求圆榫与榫孔配合紧密或圆榫较大。

当圆榫用于固定接合时,采用有槽圆榫的过盈配合,其过盈量为0.1-0.2mm,并且一般双端涂胶;当圆榫用于定位接合时,采用光面或直槽圆榫的间隙配合,其间隙量为0.1-0.2mm,并单端涂胶通常与其他连接件一起使用。

椭圆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只设单榫,无双榫和多榫b.两榫侧及两榫孔端均为半圆柱面,榫宽通常与榫头零件宽度相同或略小。

c.榫头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比榫眼宽度小0.1-0.2mmd.榫头的宽度:一般比榫眼的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软材大1mm)e.榫头的长度:采用明榫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采用暗榫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的0.5,并且榫眼的深度应比榫头的长度大2-3mm,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抽屉的几种结构形式,并分别讲述其加工过程加工过程:木材干燥—配料—毛料加工—方才胶合—净料加工—装饰装配明暗屉,镶入式,盖式;半抽屉箱框结构面旁半全隐燕尾榫,直角多榫,园榫,连接件,圆钉螺钉结合旁后,直角贯通多榫,圆榫结4.木材干燥系数:介质温度,介质相对温度干燥介质空气循环速度树种含水率木射线内含物合理选料:考虑木材树种等级含水率纹理色泽缺陷等因素;高级家具零部件或整个产品同一树种配料,普通软硬材分开.质地近似,颜色纹理相似;根据零部件在家具用料中的部分与功能,结合上;受力情况,结构强度,涂饰,特殊要求;胶合要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色洁,符合尺寸要求,加工余量常见的配料工艺有五种,请列出是哪五种。

(1)先横截后纵截(2)先纵截后横截(3)先划线后锯截(4)先粗刨后锯截(5)先粗刨,锯截和胶合再锯截合理确定毛料加工余量的意义。

合理确定毛料加工余量,才能提高木材利用率,实现合理利用木材,节省加工时间和劳动消耗,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产品质量,并有利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以及合理确定加工余量的意义1)尺寸误差:指在配料过程中,毛料尺寸上发生的偏差。

2)形状误差:主要表现在零件上相对面的不平度,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和零件表面不成一个正面(凹面,凸面,扭曲)3)表面粗糙度误差:4)安装误差:工件在加工和定位时,相对与刀具的位置发生偏移而造成的。

5)最小材料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条件所决定必须多切去一层材料,该层材料为最小材料所决定的。

6)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与干燥质量:7)加工表面质量要求8)机床,刀具,工件,夹具工艺系统加工余量的作用:其大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零件的正品率,木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

若过小,零件经刨削加工后达不到要求的断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会使加工出的废品增多而使总的木材损失增加;相反,加工余量过大,虽然废品率可降低,表面质量可保证,但木材损失将因切屑过多而增大,同时因多次切削又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动力消耗,难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