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工艺学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

4.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包括行业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木制品的发展历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 起源——雏于商周,丰满于两宋,辉煌于明、清。 中国近代发展(100年) 解放前——木制品行业几乎处在停顿状态。 解放后——两次大的挫折 1957---1963年——大跃进,自然灾害 上海 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木制品工业步入谷地, 生产不具规模、产量低、产品不上档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基本形式 直角榫、燕尾榫和圆榫。 椭圆榫是由直角榫演变而来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榫接合类型
开口榫 贯通榫(明榫) 闭口榫 半闭口榫 直角榫 闭口榫 非贯通榫(暗榫) 整体榫 半闭口榫 明燕尾榫 燕尾榫半隐燕尾榫 全隐燕尾榫 不带沟槽的圆榫 斜纹圆榫 插入榫 圆榫 带沟槽的圆榫网纹圆榫 直纹圆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实木加工工艺学)是研究木制品的结 构、设计、工艺基础理论和实际生产工艺的一门综合科学。 第一章木制品结构 第二章木制品设计原理 第三章生产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方材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第五章板式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第六章木制品胶合工艺 第七章弯曲成型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第八章装配工艺 第九章涂饰工艺 第十章木制品工艺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最快,而且规模也最大;
• 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以及自由贸易使国外公司选择来
华直接投资;
• 国外在中国建立木制品生产基地;
• 木制品业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更深层次的挑战;
木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木制品生产工艺流程木制品生产工艺流程木制品是指通过加工和加工木材制成的家具、建筑材料和装饰品等产品。
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木材的采伐、干燥、加工和装饰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木材的采伐木材的采伐是木制品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采伐木材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质量、合适尺寸的木材原料。
采伐木材需要根据不同树种和用途选择适当的采伐时机,通常在树木生长旺盛的春季和秋季进行采伐。
采伐时要注意保护树木和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二、木材的干燥木材采伐下来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会失去其中的水分,从而提高木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木材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是将木材放置在通风良好、阳光直射的地方,让木材自然蒸发水分。
人工干燥则是利用干燥设备进行加热和通风处理,快速将木材中的水分蒸发掉。
干燥后的木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
三、木材的加工木材干燥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木材加工主要包括锯材、修边、镶嵌和打磨等环节。
首先,将木材通过锯床锯成需要的尺寸和形状。
然后,对木材的边缘进行修边处理,使其更加光滑和平整。
接下来,根据设计需求,在木材表面进行镶嵌工艺,如雕刻、浮雕等。
最后,对木材进行打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四、木制品的装饰经过加工的木材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装饰处理,使其更加美观和实用。
木制品的装饰包括上色、喷漆和清漆等环节。
首先,对木材表面进行上色,使其具有所要求的色彩和纹理。
然后,通过喷漆技术对木制品进行喷涂,增加其光滑度和亮度。
最后,涂刷清漆,保护木制品的表面,提高其耐用性和防潮性。
五、木制品的包装和运输经过装饰后,木制品还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
包装主要是为了保护木制品的外观和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和磨损。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胶带、泡沫板和纸箱等。
包装后,木制品可以通过公路、水路或铁路运输到销售地点或顾客手中。
以上就是木制品生产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
不同的木制品可能还包括其他环节,如拼接、贴面、细部装饰等。
木制品工艺学汇总

绪论1.世界总森林覆盖率:31%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木材消费用量的主要方面:造纸业,建筑业,家具业,出口年我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依次为: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和加拿大4.木制品行业产值2017年同比增长%,主要增长的4个方面:木门,地板,人造板,木制家具第一章1.原条:树木伐倒后,去枝的树干称为原条。
原木:沿着原条长度方向,按尺寸,形状,质量和国家木材标准或企业订制计划,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为原木2.原木的形状特性:尖削度:原木单位长度上的大头直径与小头直径之差称为原木尖削度S=D-d/L*100%-弯曲度:原木的弯曲程度为弯曲度,是指原条或原木的最大弯曲高度与其内曲面水平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F=H/C*100%3.径切板:板材端面厚度与宽度中心点的年轮切线与宽材面夹角自45度以上(沿原木半径方向锯割的板材)弦切板:板材端面厚度与宽度中心点的年轮切线与宽材面夹角不足45度(沿原木年轮切线方向锯割的板材)4.木材的密度:即木材单位体积的质量木材的实质密度:无空隙木材即细胞壁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水(4%)的质量之比,称为木材的实质密度。
各个树种木材实质密度大致相同,平均5.原木的检验与评等(1)长度的检量(检尺长)以原木大小两端断面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为准,按公差取定。
(以20cm为一个进阶单位)(2)直径的检量(检尺经)…检量去皮原木小头断面直径,通过圆心原木中心,先量短径,再垂直量取长经。
若d1≥26cm,d2-d1≥4cm,取长短径平均值d1+d2/2作为检尺径若d1<26cm,d2-d1≥2cm,取长短径平均值d1+d2/2作为检尺径其余情况则以d1作为检尺径检尺经里无小数,都是偶数,满1即向上进,最小14cm,以2cm进级。
6.原木等级的评定以原木材身,断面上的缺陷为依据,按国家标准允许的限度评定原木等级。
平定原则:1)存在多种缺陷时以降等最严重的缺陷为依据。
2)检尺长以外的缺陷,只检量漏节和腐朽。
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有哪些

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有哪些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传统木工艺技术。
1. 雕刻艺术:中国传统木工雕刻是一种独特的工艺,以木材作为原料,利用刀、凿等工具雕刻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这种技艺主要有浮雕、线雕、镂空雕等多种形式。
中国传统木工雕刻技艺精湛,形象生动,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神仙人物等元素,给人一种极具艺术感的视觉冲击。
2. 榫卯工艺:榫卯是一种传统的拼接技术,通过将木料加工成相互契合的形状,在拼接时使其紧密连接起来,以达到牢固的效果。
榫卯工艺需要有高超的木工技术和严谨的测量标准,每个榫卯的形状和尺寸都需要精确到毫米级别。
榫卯工艺除了常见的家具、建筑结构外,还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柱、门窗等部分,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稳固和美观。
3. 烟熏工艺:中国传统木工烟熏工艺是一种用于木材表面处理的技术。
通过使用烟熏盘,将干燥的木材放置在盘中,点燃火炭,让木材表面产生微小的火焰,同时产生烟熏效果。
这种工艺可以改变木材的颜色和质地,使之更具光泽和质感,同时还可以增加木材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4. 抛光工艺:抛光是一种将木材表面磨光的工艺。
传统的抛光工艺通常是利用手工或工具,将木材表面磨平和磨细,以获得光滑的质感和亮度。
抛光工艺需要熟练的技巧和精密的操作,以避免对木材造成损坏。
抛光通常是在木工制品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提升木制品的外观和触感。
5. 染色工艺:染色是一种通过在木材表面上涂抹和渗透染色剂,改变木材颜色的工艺。
传统的染色工艺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的染料,如茶叶、紫菜、石斛等。
染色工艺除了可以改变木材的颜色外,还可以增强木材的质感和纹理,使其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中国传统木工艺技术丰富多样,每种工艺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技艺不仅在木工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家具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工艺技术的保护和传承,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木工文化的独特魅力。
木制品生产工艺实验指导书

木制品生产工艺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了解木制品的生产流程,掌握木材的加工工艺,培养学生的木工操作技能。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木工工具:锯子、刨子、刨床、砂纸等•木材:板材、原木等•量具:尺子、卷尺等•防护用品:手套、眼镜等3. 实验步骤3.1 材料准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木材材料。
可以选择板材或原木,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裁切。
3.2 木材准备根据需要的尺寸,使用锯子将木材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可以使用尺子或卷尺进行测量,确保切割的尺寸准确。
3.3 木材修整使用刨子对木材的边角进行修整,使其更加平整。
修整后的木材可以提供更好的基准面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操作。
3.4 加工操作根据实验需求,可以选择锯床、刨床等工具进行木材的加工操作。
下面是常见的加工操作:3.4.1 镂空加工使用锯子或刨床进行镂空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切割出所需的形状和孔洞。
3.4.2 榫卯加工使用刨床对木材进行榫卯加工,通过切割形成榫和卯,使多块木材可以连接在一起。
注意榫卯加工时的精度和连接的紧密度。
3.5 调整和修饰对加工好的木制品进行调整和修饰,可以使用砂纸对木材表面进行打磨,使其更加光滑。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色处理或涂饰。
3.6 清理和保养实验完成后,清理工作区,将木工工具归位。
对于使用过的工具和材料进行清洁和保养,以保证下次使用时的正常操作。
4.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用品。
•使用木工工具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误伤。
•加工木材时要注意尺寸和角度的准确性,保证加工出的产品符合要求。
•注意木材的保养和保存,避免受潮或变形。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保持整洁。
5. 实验结果分析完成实验后,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包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加工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心得体会。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提升木工操作技能。
6.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掌握木材的加工工艺和使用木工工具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木制品。
木材加工工艺学教学课件

配料、加工、组装和涂饰等步骤。
02
选材
选择优质木材,如橡木、松木、胡桃木等,确保材质优良、纹理美观。
03
干燥
将木材干燥至适宜的含水率,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教学案例一:实木家具的制作工艺
01
02
03
04
配料
根据家具设计要求,将 原木进行切割、刨光、 拼接等处理,得到合适 的板材和零件。
加工
使用各种木工机械对板 材和零件进行加工,如 锯割、刨削、铣削、钻 孔等,得到精确的尺寸 和形状。
木材干燥
通过自然晾干或人工干燥方法 ,降低木材含水率,防止变形 和开裂。
木材拼接
将小块木材拼接成大块木材或 板材,提高木材利用率。
表面处理
对木制品表面进行打磨、上漆 或染色,以提高美观度和耐久
性。
新材料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利用高分子材料如合成树脂、合 成纤维等,增强木材的力学性能 和耐久性。
01
02
材料选择
选用优质的人造板材,如中密度纤维 板、刨花板等,以及质量可靠的五金 配件。
03
裁板与封边
根据设计图纸将人造板材裁剪成适当 的大小,并进行封边处理,以提高家 具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05
04
钻孔与组装
在板材上钻孔,并用五金配件将板材 组装成完整的家具。
教学案例三:木制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总结词
组装
将加工好的板材和零件 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完 整的家具。
涂饰
对家具表面进行涂饰处 理,以提高美观度和保 护木材。
教学案例二:板式家具的加工工艺
总结词
板式家具加工工艺是一种高效、低成 本的家具制造方式,主要采用人造板 材和五金配件进行组装。
木材的成型工艺课件

(2)胶结合
胶结合是木制品常用的一种结合方式,主要用于实木板 的拼接及榫头和榫孔的胶合。
其特点是制作简便、结构牢固、外型美观。 装配使用粘合剂时,要根据操作条件、被粘木材种类、 所要求的粘接性能、制品的使用条件等合理选择粘合剂。
(3)螺钉与圆钉结合 螺钉与圆钉的结合强度取决于 木材的硬度和钉的长度,并与木材 的纹理有关。木材越硬,钉直径越 大,长度越长,沿横纹结合,则强 度越大,否则强度越小。操作时要 合理确定钉的有效长度,并防止构 件劈裂。
螺 钉
圆钉
三、木制品的表面装饰工艺 木制品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为涂饰、贴面和特种
第二讲 木材的成型工艺 木材的加工过程是指,将木材原料通过手工或是机械的木工工 具加工成零部件,之后组装成成型产品,再经过表面处理、涂装, 最后形成一件完整木制品的过程。 一、木材加工的基本工艺 1.木材构件加工的工艺流程(补充) (1)配料 配料就是按照木制品的质量要求,将各 种不同树种、不同规格的木材,锯割成符合 制品规格的毛料,即基本构件。
操作过程中,要掌握涂胶量、晾置和陈放、压紧、操 作温度、粘接层的厚度五大要素。
常用的胶粘剂种类繁多,最常用的是聚醋酸乙烯酯乳 胶液,俗称乳白胶。
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具有良好和安全的操作性能, 不易燃,无腐蚀性,对人体无刺激作用;在常温下固化快, 无需加热,并可得到较好的干状胶合强度,固化后的胶层 无色透明,不污染木材表面。但成本较高,耐水性、耐热 性差,易吸湿,在长时间静载荷作用下胶层会出现蠕变, 只适用于室内木制品。
4.木材的凿削、钻削 木制品构件间结合的基本形式是框架榫孔结构。因此,榫孔的 凿削是木制品成型加工的基本操作之一。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教学大纲

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教学大纲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教学大纲引言: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它涵盖了从木材的选择、加工、装饰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木制品生产工艺学,学生可以掌握木制品的制作过程和技术,培养出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内容安排。
一、课程目标木制品生产工艺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木材的性质和分类,了解木材的选择原则;2. 熟悉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技巧;3. 熟悉木制品的装饰工艺,能够进行简单的装饰设计和实施;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1. 木材的性质和分类1.1 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含水率、收缩率等;1.2 木材的力学性质:包括弯曲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1.3 木材的化学性质:包括耐腐蚀性、耐火性等;1.4 木材的分类:按来源、按结构、按用途等分类。
2. 木制品的生产工艺2.1 木材的加工:包括原木的切割、修整、干燥等;2.2 木材的连接:包括钉接、胶接、榫卯等;2.3 木制品的成型:包括刨花板、胶合板、纤维板等;2.4 木制品的表面处理:包括打磨、上漆、喷涂等。
3. 木制品的装饰工艺3.1 木制品的染色:包括水性染料、溶剂染料等;3.2 木制品的雕刻:包括手工雕刻、机械雕刻等;3.3 木制品的镶嵌:包括木质镶嵌、骨质镶嵌等;3.4 木制品的雕塑:包括浮雕、透雕等。
4.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4.1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和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木制品,锻炼操作技能;4.2 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木制品生产工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木制品生产工艺的操作技巧;3. 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木制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研讨讲座: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木制品生产工艺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家具用材包括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胶合板:(1)幅面大,厚度小,密度小,木纹美丽,表面平整,不易翘曲变形,强度高;(2)可以合理使用木材;(3)使用性能比天然木材优越;(4)可与木材配合使用。
刨花板:(1)幅面尺寸大,表面平整,结构均匀,长宽同性,无生长缺陷,不需干燥,隔音隔热性好,有一定强度,利用率高。
(2)密度大,平面抗拉强度低,厚度膨胀率大,边缘易脱落,不宜开榫,握钉力差,切削加工性能差,游离甲醛释放量高,表面无木纹。
(3)利用小径木和碎料,综合利用木材,节约木资源,提高利用率。
(4)经二次加工后可广泛用于板式家具生产和建筑室内装修。
纤维板:(1)软质纤维板:密度不大,物理力学性能不及硬纤维,主要在建筑工程用于绝缘、保温和吸音隔音方面。
(2)中密度纤维板和高密度纤维板:幅面大、结构均匀、强度高、尺寸稳定变形小、易于切削加工、板边坚固、表面平整、便于直接胶贴各种饰面材料、涂饰材料和印刷处理。
细木工板:(1)与实木板比:幅面尺寸大、结构尺寸稳定、不易开裂;利用边材小料、节约优质木材;板面纹理美观、不带天然缺陷;横向强度高、板材刚度大;板材幅面宽大、表面平整一致。
(2)与三板比:比胶合板原料要求低;比刨花板和纤维板质量好、易加工;比胶合板和刨花板比用胶量少、设备简单、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
(3)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加工性能好,强度和握钉力高。
空心板:重量轻、变形小、尺寸稳定、板面平整、材色美观、有一定强度。
单板层积材:(1)可采用小径材、弯曲材、短原木生产,提高了木材利用率;(2)可生产长材、宽材及厚材;(3)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4)可以去掉缺陷或分散错开,使强度均匀、尺寸稳定、材性优良;(5)可方便防腐、防火、防虫等处理;(6)可做板材或方材使用集成材:保持木材天然纹理,强度高,材质好,尺寸稳定不变形,可连续化生产,投资和技术较高2、家具配件有几大类9类:锁,连接件,铰链,滑动装置(滑道),位置保持装置,高度调整装置,支承件,拉手,脚轮及脚座。
3、木制品产品中主要有哪些接合方式(1)榫接合(2)钉接合(3)木螺钉接合(4)胶接合(5)连接件接合4、板式家具基本结构:由旁板、隔板、搁板、顶(面)板、底板、背板、柜门板、底座、抽屉等主要部件采用一定的接合方式所组成的。
5、直角榫结合有哪些要求,圆榫结合有哪些要求直角榫结合要求:1、榫头厚度:一般按零件尺寸而定,为保证接合强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2/5-1/2.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小。
2、榫头宽度:一般比榫眼长度大(硬材大,软材大)3、榫头长度:采用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如为不贯通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不小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的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大2-3mm。
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4、榫头数目:当榫头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便提高榫接合强度。
圆榫结合要求:1、圆榫材种:密度大,无节无朽,纹理通直细密的硬材2、圆榫含水率:应比被接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3、圆榫形式:按表面构造状况的不同主要有:光面圆榫、直榫圆榫、螺旋槽圆榫、网槽圆榫4、圆榫直径:一般要求等于被接合零部件板厚的2/5-1/25、圆榫长度:一般为圆榫直径的3-4倍6、圆榫配合:要求圆榫与榫孔配合紧密或圆榫较大。
用于固定接合时采用有槽圆榫的过盈配合用于定位接合时,采用光面或直槽圆榫的间隙配合,其间隙量为、圆榫施胶:非拆装结构采用圆榫接合时,一般应带胶接合8、圆榫数目:为提高强度或防止零件转动,通常要至少采用2个以上的圆榫进行接合,多个圆榫接合时,圆榫间距应优先采用32mm模数。
多榫连接时,榫间距离一般为100-150mm6、影响木制品表面粗糙度有哪些因素;(填空)1、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料速度及切削层厚度等。
2、切削刀具:刀具的几何参数、刀具制造精度、刀具工作面的光洁度、刀具安装精度、刀具的刃磨和磨损情况等。
3、工艺系统:其刚度和稳定性等。
4、木材和木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材种、硬度、密度、弹性、含水率等5、切削方向:包括横向切削、纵向切削6、加工余量:其大小和变化等。
7、除尘方式8、加工方法:机床类型和切削方法7、木制品生产工艺过程有哪些工段组成;组成:制材、干燥、配料、毛料加工、胶合与胶贴、弯曲成型、净料加工、装饰、装配等若干个工段。
8、我国目前木制品(家具)生产中所用的干毛料的加工余量经验值;1、宽度或厚度上的加工余量:主要是刨削加工,单面刨光:2~3mm,两面刨光:3~5mm。
长度在1m以下的短料,取3mm;长度在1m以上的长料,取5mm;长度在2m以上的特长料或弯曲、扭曲的毛料则可更放宽一些,取5~8mm。
2、长度上的加工余量:长度上的加工余量一般为5~20mm。
对于端头带榫头的毛料取5~10mm;端头无榫头的零件取10mm;不贯通榫的毛料相对带榫头的可减少1~2mm;用于整拼板或胶拼的毛料取15~20mm。
***9、实木零件配料时,常用哪几种方法配料方式:单一配料法和综合配料法配料工艺:先横截后纵解的配料工艺,先纵解后横截的配料工艺,先划线后锯截的配料工艺,先粗刨后锯截的配料工艺,先粗刨、锯截和胶合再锯截的配料工艺10、如何在下轴式铣床上加工燕尾榫或梯形多榫燕尾榫:以工件的一边为基准,加工一次后将其翻转180度,仍以原来基准再次加工,采用不同直径的切槽铣刀来加工梯形多榫:工件的两侧用楔形垫板夹住,所垫楔形垫板的角度与所要加工梯形榫的角度相等,当第二次定位时,需将楔形垫板翻转180°,使工件以相同的角度向相反方向倾斜,同时在工件下面增加一块垫板,采用的刀具是切槽铣刀或开榫锯片。
11、普通指形榫和微型榫接长时压力有何要求普通指形榫:针叶材为2~3MPa、阔叶材3~5MPa;微型指形榫:针叶材为4~8MPa、阔叶材8~14MPa;指形榫接长的上方压力(垂直于木纤维的夹持侧压力)为~。
12、什么是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与加工精度及木材的损耗有何关系(书P87)加工余量:是指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关系:1、加工余量小,虽然耗在切削加工上的木材损失少,但因绝大部分零件经刨削加工后儿达不到要求的端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会使加工出的废品增多而使总的木材损失增加;2、加工余量过大,虽然废品率可以显著降低,表面质量也能保证,但木材损失将因切屑过多而增大,同时因多次切屑又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动力消耗,难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13、榫头加工时为什么选用基孔制;因为榫眼是用固定尺寸的刀具加工的,同一规格的新刀具和使用后磨损的刀具尺寸之间常有误差,如果不按已加工的榫眼尺寸来调节榫头尺寸,就必然产生榫头过大或过小,因此出现接合太紧或太松的现象。
若采用基轴制的原则先加工出榫头,然后根据榫头尺寸来选配加工榫眼的钻头,则不仅费工时,而且也很难保证得到精确而紧密的配合。
14、板件厚度校正砂光的目的P152,方法和要求目的:砂光又称磨光,是修整表面的主要方法。
人造板基材的厚度尺寸总有偏差,往往不能符合饰面工艺的要求,在锯截成规格尺寸后,装饰贴面前,必须对基材进行厚度校正加工,否则会在贴面工序中产生压力不均、表面不平和胶合不牢等现象。
方法:常用带式砂光机(水平窄带式或宽带式)砂光要求:基材表面砂光后的粗糙度应按贴面材料种类与厚度来确定,基材表面允许最大粗糙度不得超过饰面材料的1/3-1/2,一般贴刨切薄木的基材表面粗糙度Rmax<=200um,贴塑料薄膜的基材表面Rmax<=60um,贴表面空隙大的基材,如刨花板和贴面型材料时应采用打腻子或增加压层材料的方法来提高表面质量。
大题☆15、以刨花板为基材,以薄木为贴面材料和封边材料生产板式部件,有哪些工艺过程,写明主要工段的工艺参数16、什么是32mm系统是依据单元组合理论,以32mm为模数,通过模数化,标准化的“接口”来构筑家具的一种结构与制造体系。
它采用标准工业板材及标准钻孔模式来组成家具和其他木制品,并将加工精度控制在的水准上。
17、胶合弯曲有哪些加热方法弯曲胶合的加热方法:冷压或热压。
①蒸汽加热②低压电加热③高频加热④微波加热18、什么是实木弯曲,如何理解木材弯曲的原理(书P200)(1)实木方材弯曲是将实木方材软化处理后,在弯曲力矩作用下弯曲成所要求的曲线型,并使其干燥定型的过程。
(2)方材弯曲原理:木材受压弯曲时的状况①将直线形方材毛料弯曲成曲线形毛料时,毛料的凹面受压,呈现压缩应力,用σ2表示;而毛料的凸面受拉,呈现拉伸应力,用σ1表示。
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分别在凹、凸两个表面达到最大。
②在外层的拉伸应力和内层的压缩应力之间,或者说由外层的拉伸应力转为内层的压缩应力过程中,有一层的应力等于零,这一层称中性层。
③由于木材顺纹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大致相同,因此中性层基本位于中央。
④中性层长度等于直线型毛料的长度。
设为L,受力弯曲后的拉伸层长度为L+△L,压缩层长度为L—△L,其中拉伸或压缩的长度等于各自的形变乘以中性层长度,则:拉伸长度:△L=L*ε1;拉伸长度:△L=L*ε2中性层的长度L用下式表示:L= πRϕ/180 式中:R—中性层弯曲半径,ϕ—弯曲角度拉伸面的长度L1= L+△L,用下式表示:L1=L+△L=π(R+h/2)ϕ/180式中:H----弯曲方材的厚度ϕ/180形变ε由下式表示:△L=π(H/2)ε=△L/L=h/2R弯曲性能(h/R):h/R =2ε=2*△L/Lh/R 的比值越大,能弯曲的曲率半径越小,弯曲性能越好。
★结论:对同一种树种,当形变ε一定时,直线型方材毛料的长度L大时,弯曲的曲率半径就小;对不同的树种,形变ε不同,而当直线型毛料的长度L一定时,弯曲的曲率半径越小,弯曲性能越好。
以凹面半径计算弯曲性能:h/r=2ε1 /(1—ε1 )***★19、在实际生产中,在方材的拉伸面紧贴一条金属夹板,对弯曲性能有何影响木材经软化处理后,虽然压缩面可以继续弯曲,但由于受到拉伸面允许最大变形ε1的限制,软化后的顺纹压缩性能不能充分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压缩形变ε2较大的特性,改善弯曲性能和防止拉伸面破坏,常在方材拉伸面紧贴一条金属钢带或夹板,使木材弯曲时中性层向拉伸面移动,由金属钢带承受拉伸应力,方材拉伸变形εp <=其允许的顺纹拉伸变形极限ε1 。
方材经软化处理后,根据不同树种的压缩形变ε2 和拉伸形变ε1 的增加不同,在采用金属钢带弯曲榆木、水曲柳、柞木、山毛榉等阔叶材时,其弯曲性能h/r可以达到1/2—1/,桦木的弯曲性能h/r可以达到1/;松木的弯曲性能h/r也可以达到1/11.大题20、有一木材经过软化处理后,其顺纹拉伸变形ε1可为2%,顺纹压缩变形ε2可为25%,用此材制作弯曲零件,当板材的厚度为20mm时,能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是多少如何实现的方材凹面弯曲半径r:()()2211rhεεε-+==(2%+25%)/(1-25%)= r=木材软化后其顺纹压缩变形较大,顺纹拉伸变形不大;如果单纯使木材弯曲,由于受到拉伸面允许最大形变的限制,软化后的顺纹压缩性能不能充分利用;为了充分利用压缩形变较大的特性,改善弯曲性能和防止拉伸面被破坏,在方材的拉伸面紧贴一条金属钢带或夹板,使中性层向拉伸面移动,由金属钢带或夹板承受拉伸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