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大爱创业明星
回顾2010年八大令人瞩目的创业人物

回顾2010年八大令人瞩目的创业人物1中国有句俗语:过了小年就是年。
在年终岁末,正是作总结盘点的时刻,各大公司也忙着开年会尾牙,在小年这一天我们就盘点一下过去的这一年曾经闪耀在大众视野中的创业人物。
当我们回望即将逝去的一年创业轨迹时总有那么一些人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他们或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或是勇于放弃已有的成就挑战自己,或是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执着与理念。
作为先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奠定了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地位,也为创业者树立了精神和现实的榜样,是不得不关注的创业人物。
闪耀2010创业人物宗庆后谁是中国最富有的男人?毫无疑问,今年成为财富新标杆的人物就是双料富豪娃哈哈集团掌门人、中国饮料大王宗庆后。
2010年3月,宗庆后以70亿美元资产荣登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
时隔6个多月,《2010胡润百富榜》发布,宗庆后再次以800亿元的财富问鼎首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饮料大王首次成为中国首富。
卖水卖出了首富,业内惊叹不已。
胡润估计,随着娃哈哈规模不断扩大,今年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00亿元,平均每3天1个亿。
闪耀2010创业人物李书福2010年,中国汽车界出现了英雄人物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
如果说西方在金融危机中对自己丧失了信心,那么很显然,那种敢想敢干的精神已部分转移至中国。
李书福正是这种迅速成长的超级自信的代表,他所领导的汽车制造集团吉利已自豪地成为沃尔沃的新主人。
这是英国《金融时报》对李书福成功收购沃尔沃所作出的评价。
李书福完成了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用他自己的话说,穷小子娶了明星媳妇。
然而,头顶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李书福,难免受到质疑。
有专家提出,吉利收购沃尔沃与过去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一样,结局也将是失败。
事情的发展仿佛证明了上述判断,收购不久后,李书福与沃尔沃管理层产生分歧。
对此,李书福显出了耐心,他清楚地知晓必须学习西方的商业之道。
他说:我们绝对不会失败,我有200%的信心。
闪耀2010创业人物王利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给王利芬下定义:从武汉大学中文系老师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知名记者,再到一手打造出轰动全国的《对话》、《赢在中国》栏目就在其电视事业做得风风火火时,王利芬突然离开央视自主创业,开办了网络电视优米网。
王碧儿:无法被定义的明星创业者

当王碧儿背着双肩包、脚踩平底鞋,风风火火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有种错觉:她是演员吗?怎么连个墨镜也不带,由于刚才车被堵在四环上,她的脸已经被正午阳光晒得红扑扑的……这让我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可以放心舒服的聊天啦,反正这个演员没架子。
我们从公益聊到创业,碧儿自始至终给我一种非常“混搭”的感觉,既有演员的感性、鲜活又有创业者脚踏实地的特质,整个人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期望我们对话中那些稍纵即逝的亮点能被大家感受到,并且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
王碧儿简介王碧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大陆女演员、妈咪达人。
作品有电视剧《警校生》、《热血码头》等。
2013年年底喜得贵子,因为爱子心切,创立以草木染色为本的母婴品牌。
善达网: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来参加WABC“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拍摄?参加完这个活动之后有什么感受呢?王碧儿:我是一个爱收藏一点个人感兴趣的小东西的人,并且总是凭借眼缘收藏它们,我会很看重这件东西与个人的经历、感受、思想等是否契合,有朋友评价说:这基本已经到了收藏的最高境界了(笑~)。
当时在一个展览上看中了一幅画,觉得非常感动于是就果断的收了。
后来WABC罗鹏的朋友带他去那个展览,指着那幅画说:“你知道吗?这幅画被一个演员买下了。
”罗鹏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普通的演员居然也有这个爱好(他觉得我可能也没什么钱~)和审美(恩,这个最重要)买这样一幅艺术感极强的画,于是就找机会和我见了面。
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WABC无障碍艺途是一家用艺术教育帮助自闭症群体治疗的公益机构,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自闭症儿童这个群体,已经升职为妈妈的我觉得他们特别可怜、特别需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且帮助到,就果断的答应,并且终于在3月初完成了拍摄。
(王碧儿参加WABC无障碍艺途“人人都是志愿者”拍摄活动)更加凑巧的是,刚参加完拍摄活动没过几天,我又被邀请去了另外一家自闭症公益机构——星星雨。
这是中国第一家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已经二十多年了,是一家非常资深、专业的机构。
10个名人励志故事

10个名人励志故事励志故事一:杰夫·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的奋斗与成功杰夫·贝索斯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
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贝索斯在年轻时并没有立即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
他首先从事了金融行业,但他对互联网的迅猛增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4年,贝索斯看到互联网的未来,他辞去了金融工作,投身于创建一个可以销售各种商品的在线平台的梦想。
在亚马逊创办初期,贝索斯面临着各种挫折和困难。
然而,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相信自己的创业理念。
他热衷于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并且不断创新和拓展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如今,亚马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贝索斯也以其韧劲与创新精神被誉为商业界的传奇人物。
励志故事二:奥普拉·温弗瑞——成功女性的光辉篇章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传媒产业的重要人物,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然而,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生的特权,而是通过无尽努力和毅力取得的。
奥普拉曾经经历了艰苦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她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贫困家庭长大,家境非常困难。
然而,奥普拉并没有因此气馁。
她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以勤奋和努力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使她得以接受优质教育。
奥普拉在电视行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主持的《奥普拉秀》成为了一档广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而她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电视名人。
奥普拉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自己的信心,超越了自己的困境,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和崇敬的成功女性。
励志故事三:比尔·盖茨——微软之父的创业传奇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然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在初创阶段遭遇了许多困难。
起初,他将自己的软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授权给IBM公司,并希望从中获得成功。
然而,他的软件并没有立刻热销,盖茨和他的团队面临了长达一年的不景气。
创业就业明星先进事迹故事精选

创业就业明星先进事迹故事精选鼓励和促进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劳动者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还有利于劳动者实现个人价值,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创业就业明星先进事迹,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就业明星先进事迹一赵凯:大一学生开二手电脑店月收入过万开一家店,在大学生中还算是稀奇事。
这位电脑店的老板赵凯被同学戏称“凯爷”。
大一时赵凯敏锐地发现了学生二手电脑的巨大市场,迅速投入资金和时间精力,坚持了一年多以后,终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现如今的赵凯准备联合其他院校的同学,一起开店做连锁二手电脑店,想要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网络市场。
从二手电脑起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高中时赵凯开始兼职,一开始在小餐馆里刷盘子、端菜,后来去了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仓库里干活,夏天杭州四十多摄氏度的温度让赵凯总是汗如雨下。
大一下学期赵凯看到学校二手电脑的市场,立刻用在打工时攒下的所有的积蓄,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里开了一家20平米的小店,创业之初,小店经营范围只是维修、出租、台式二手电脑及零配件。
开店之初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货源,于是赵凯就跑到百脑汇:“一家一家、一层一层的跑,找到质量好、价格优惠的就先合作,等到后面合作时间长了,把那些不好的合作商踢掉再换好的合作商。
”找好货源之后,赵凯说:“一般忙的时候只有在中午,一下课就赶紧跑到店里,经常中午来不及吃饭,就只好早上多吃一点!”这样的忙碌让赵凯的胃经常不舒服。
“上课经常打瞌睡,有时会忙到夜里一两点,关店十点多回去还要整理东西”,赵凯打趣的说。
到2015年电脑店的业务就扩展很多,会出售新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也会在校园里上门安装宽带。
这些利润都是比较可观,不过有些都比较专业,赵凯就找一些技术人员来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坚持中电脑店逐渐走上了正轨,并准备发展其他院校做连锁。
学生培训机构孕育着无限商机赵凯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所以对艺术培训方面比较敏感。
it创业名人

it创业名人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的it巨头,比尔盖茨,马云,柳传志等等。
那他们创业前是怎么样的,是如何走过来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it创业名人相关文章。
it创业名人:IT大佬的创业奋斗简史,互联网巨头成功前都干些什么美国IT大佬的创业奋斗简史:1、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在过去21年中第16次摘下《福布斯》全球首富桂冠。
2、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高中时,扎克伯格很喜欢程序设计,特别是沟通工具与游戏类。
2004年,他在哈佛的大学宿舍创办了Facebook。
短短数年,这一网站迅速风靡全世界,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网站之一。
20岁的扎克伯格虽然考入了知名的哈佛大学,但却是该学校计算机系和心理学系的辍学生。
有媒体曾对他俭朴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报道,据悉,扎克伯格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后,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着的一个床垫、两个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
他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
每天,他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
中国IT大佬的创业奋斗史:1、柳传志(联想董事局主席)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
1984年开始创业时,柳传志已经四十岁了,他称,当自己有精力,但不知道干什么好,憋得不行,特别想做事,就创业了。
其一手创立的联想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被人称为“企业家教父”。
柳传志经历过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承受住了年轻时做梦也想不到的富裕生活。
70年代柳传志和太太上街曾经梦想老了以后能不能买辆三轮,退休后带老伴去北京城逛逛。
盘点20位白手起家巨富企业家

盘点20位白手起家巨富企业家前言:英雄不问出处,无论是大学肄业生,被炒鱿鱼的白领,运动员,还是普通工人,都有成为巨富的潜质。
第一名:比尔·盖茨(Bill Gates)身家:540亿美元公司:微软创业历程:受1975年1月《大众电子》上一篇关于MIST公司"牵牛星"(Altair)的文章启发,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开始为其编制程序,之后两人创立微软公司,盖茨担任CEO。
第二名: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身家:270亿美元公司:甲骨文创业历程:1977年,埃里森用自己的1400美元储蓄创立了甲骨文。
最初,公司被命名为"软件发展实验室"(SDL),1979年更名为Relational Software Inc。
,在甲骨文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旗舰产品后正式更名为"甲骨文"。
第三名:迈克尔·彭博(Michael Bloomberg)身家:180亿美元公司:彭博财经创业历程:1982年,彭博在被所罗门兄弟炒鱿鱼后,成立了彭博新闻社。
在其他财经媒体都大幅裁员并寻求易主时,彭博的业绩一直都保持强劲增长。
在提及当年那段经历时,彭博说:“活得更好是最好的报复。
”第四名:拉里·佩奇(Larry Page)身家:150亿美元公司:谷歌创业历程:学生时代的佩奇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剖析大规模超文本网络搜索引擎,成为了谷歌创立的基础。
第五名: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身家:150亿美元公司:谷歌创业历程:见“拉里·佩奇”第六名:谢尔登·安德森(Sheldon Anderson)身家:147亿美元公司:拉斯维加斯海滩赌场(Las Vegas Sands)创业历程:安德森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安德森在12岁的时候从叔叔那里借来200美金开始卖报纸。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名人的创业故事,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常艰苦的,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创业,想着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名人。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
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
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
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
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
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
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
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
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
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4、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
[作文素材]10个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10个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daabe7cc17552706220802.png)
[作文素材]10个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10个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艰难的时候总会过去只要你能坚持下来,那么创业名人是怎么度过人生艰难的时期的?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
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g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
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巨人网络CEO史玉柱的故事史玉柱在脑黄金产品成功之后,整个团队上下的人全部头脑发热,一口气又推出了12种保健品,但最后彻头彻尾以失败告终,再加上巨人大厦的营销失策,使得史玉柱一手搭建的巨人帝国面临危机。
一夜之间,史玉柱负债2.5亿,跌入人生谷底。
在这段时间里,史玉柱并没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为了了解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让人将当时报纸上关于他的负面文章一篇篇接着读,看看别人对他失败的“诊断”。
文章骂得越狠,他读的次数越多,甚至专门组织“内部批斗会”,让身边的人一起向他“开火”。
正是凭借着反思、务实、信心,史玉柱在全国县域市场撒下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脑白金让他重新回到了一线商人的俱乐部,史玉柱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坚持创业的名人故事: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
开班初期生源少,为了招生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
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10大爱创业明星1.赵本山赵本山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这个公司除了做文化、广告和影视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就是从事煤炭经营和煤炭运输。
赵本山靠煤炭买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6年,赵本山在沈阳棋盘山建设“沈阳本山影视基地”,占地300亩,投资达8000万。
除此外,赵本山还策划成立了本山传媒集团,自己担任董事长。
集团下设广告公司、影视公司、影视基地以及实习基地。
赵本山的生意,从头到尾都由他自己掌控。
从演员的培养,到最后的产品影视剧和演出场所,形成了一条龙。
赵本山投拍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于200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又先后自编自导了《马大帅》、《乡村爱情》、《东北大先生》等多部电视系列剧,并结合影视剧的制作,迅速在辽宁、吉林、天津、北京等地建造了刘老根大舞台,此举不仅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价值,更是打造了一个连锁式的大平台,将以二人转为主体的东北本土文化和特色方言传播开来,将二人转推出了东北、推向了全国。
赵本山还十分注意品牌价值的保护,广为人知的“刘老根”品牌已经被赵本山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为注册商标,此举不仅有效保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品牌价值的累积找到了载体。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赵本山投资兴建了本山影视主题乐园,成为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影视基地,同时也成了本山艺术学院的表演教学基地。
这块地按目前的市值计算价值已达7亿元,也是目前整个赵本山文化产业链条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
2.王菲、李亚鹏夫妇王菲李亚鹏夫妇据报道王菲李亚鹏继在云南丽江拉市海地区拿地打造“云南省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园”之后,又准备在丽江北部再拿400亩土地,做旅游度假产品。
李亚鹏和王菲都十分钟爱云南,从两人相恋时开始,王菲和李亚鹏就多次到云南旅游或投资。
据了解,李亚鹏在丽江打造的试验园计划建筑面积在八十万平方米左右,是集湿地保护区、影视基地、茶马古道文化主题村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基地将配置星级酒店、影视拍摄基地、云南历史人文建筑等,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吸纳300余家国内外影视文化企业入园。
3.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升格当老板,自创新品牌杰威尔(JVRMusic)公司。
据台湾媒体报道,办公室豪华落成,光租金1个月行情就要近50万元(新台币)。
目前公司旗下也仅有周董一名艺人,内部十几位员工,将齐心合力打造周杰伦今后全方位的演艺事业。
此外,周杰伦新公司的名字来源也相当有意思,是周杰伦(Jay)、方文山(Vincent)和杨峻荣(Jr)三人英文名的缩写“JVR”,中文则翻译为“杰威尔”。
此外,周杰伦是香港一家购物网站的股东。
他说自己十分喜欢购物,但外出又不时有狗仔队,如果有个网上地方可以购物和认识朋友,感觉真的不错,如今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在该网站上会有个周杰伦艺术馆,会售卖他的品牌及钢琴品牌。
4.刘德华刘德华尽管《桃姐》如今赚得盆满钵满,但刘德华从前当老板的经历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他投资并参演的第一部作品是《九一神雕侠侣》,当时在香港获得了约2000万票房,轰动一时。
但此后《九二神雕侠侣》、《战神传说》、《天长地久》、《天与地》连续四部电影的票房均未取得佳绩,最多不过1000多万。
由于投资不小,刘德华的天幕电影公司1995年亏损额达4500万港币,差点破产,直到2002年以后,刘德华在电影方面的投资才以《江湖》、《疯狂的石头》、《兄弟之生死同盟》等片逐渐恢复元气。
在刘德华以主要投资方投资的21部电影中,他亲自主演了11部,其余大多是客串。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之后,刘德华将投资眼光转向中小成本影片,起用的也都是新人,这样意外的选择反而换来了不错的回报:300万投资的《疯狂的石头》拿下了两千多万的票房,1200万投资的《桃姐》在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已经拿下了八千多万的票房。
不过,有时候小成本也难逃风险:2010年,刘德华投资800万拍摄的《打擂台》虽然在口碑和奖项上都收获颇丰,但内地上映后票房仍是惨败。
用刘德华的话来说,他现在当老板的秘诀,在于不会太冲动地用钱,用新人也是因为“便宜”,“旧的导演和演员很贵,动不动就几千万。
不行的,我没那么多钱。
”5.吴奇隆吴奇隆“我觉得我们很像,都是不怎么计较赔钱的老板……”和刘德华惺惺相惜的吴奇隆对影视业投资也有自己的梦。
2003年,他曾与香港著名导演张之亮合作成立北京稻草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尽管第一部戏吴奇隆从版权购买到定演员都亲身参与,但最后还是赔了800万。
这让吴奇隆意识到,剧本、演员、团队、发行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受到全局,“很多时候你看了剧本觉得不错,正式拍起来才发现,制作班底不太好,或是剧本不错、发行不好。
”更惨的是,因为明星的身份,吴奇隆也曾遇到很多“非议”,他制作的第三部戏《完美丈夫》制作期间曾遭遇拖欠工资的风波,但后来查证是来多了群众演员,剧组就没付钱给未参与演戏的群众演员,“其实责任不一定在剧组,但人家会把这个放大来说,最后矛头也都会指向我,大家会说你是明星,你是老板,你有钱啊!”此外,吴奇隆还在北京、台湾等地开了多家泰国菜餐厅,北京的“柠檬叶子”也颇受泰国菜爱好者的喜爱。
6.范冰冰范冰冰和华谊合约到期后,范冰冰选择了单飞,在2007年6月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影视工作室——冰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成立后第一部戏就是以女性题材为主的《胭脂雪》。
这部由范冰冰工作室和唐德国际文化共同出资的三十集电视剧总投资高达2200万人民币,而获得的回报自然也是相当丰厚。
2008年2月,范冰冰工作室正式与博纳英龙电影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业内首个艺人工作室与电影公司结成的战略同盟。
如今,范冰冰知性女制作人的形象已初见端倪,工作室的多部巨资电视剧和电影都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之中。
另外,范冰冰工作室还将与业内知名音乐制作公司及音乐人合作,推出范冰冰第二张个人专辑。
7.徐静蕾徐静蕾作为一位曾经与章子怡、周迅、赵薇并称为“四小花旦”的女演员,徐静蕾却并没有像其他3位花旦一样,沿着演员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看看徐静蕾过去10年的经历,可以说她多少有点“不务正业”。
徐静蕾折腾“独立电影”、写博客,甚至办起了多少人口中的“完蛋东西”——电子杂志《开啦》。
徐静蕾先后投资拍摄并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并且还在电影中将植入广告“发扬光大”,有了不俗的广告营收,更提高了整部电影的投资回报率。
8.姚明姚明姚明凭借薪金和代言协议积累的财富超过1.5亿美元,已经回到中国的他正开始谱写自己的第二人生,如今,姚明的身份由球员变成了风险投资家、慈善家、葡萄酒商兼学生。
不过与他的运动生涯相比,他的第二人生更具有挑战性,而回报却并没有那么丰厚。
姚明在多个行业内均有投资,其中包括在巨鲸音乐网()投资约600万美元。
巨鲸音乐网主要依靠广告支持。
巨鲸音乐CEO陈戈仍表示姚明对网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去年夏天,姚明参观了巨鲸音乐网的办公室,并与管理层交流了公司的策略,甚至主动与公司35名员工一一合影。
此外,姚明还收购了CBA球队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Shanghai Sharks),这里正是姚明成长起来的地方。
很显然,这次投资完全是出于他对老东家的感情:2009年姚明收购上海队时,俱乐部因为资金短缺一度面临无法参加新赛季的窘境。
据预测,大鲨鱼俱乐部每年的运营成本超过310万美元。
《姚明传》(Operation Yao Ming)的作者布鲁克•拉尔默称:“我想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挺身而出,拯救这家俱乐部。
”拉尔默认为,大鲨鱼俱乐部将使姚明重新回归CBA联赛,并影响中国篮球的发展之路。
他表示:“我认为此举更大的好处是将NBA标准带给中国篮球。
”姚家族葡萄酒公司(Yao Family Wines)位于美国加州纳帕谷,主要从附近葡萄园收购葡萄。
酒庄于去年11月成立,出产的首瓶葡萄酒是纳帕谷赤霞珠干红葡萄酒(Napa V alley Cabernet Sauvignon),每支定价1,775元,约合170美元。
目前,姚明正在计划扩张:公司打算在明年购买属于自己的土地。
该葡萄酒已在中国香港上市,今年秋天将登陆美国市场。
姚明是公司大老板,但他并未透露具体投资金额。
有专家表示,新开一家酒庄的前期资本投资通常在200-500万美元左右。
9.郭敬明郭敬明作为与韩寒几乎同时成名的少年作家,郭敬明选择了一条与韩不同的道路:先是创业,现在又携自己的畅销书进军影视圈。
与传统出版公司相比,郭敬明的最世文化更像一家偶像艺人经纪公司。
郭敬明签约了近百个文字、绘画作者。
郭敬明为每位签约作家配备专职编辑,最世旗下的《最小说》、《最漫画》等平台是他们开设专栏、接受采访、发表连载的平台;同时,还安排不同的作家与作家、作家与漫画家等组合合作出书;至于公司外部的商业合作、采访自然也会被安排妥当。
一旦最世旗下的作者有作品出版,郭敬明的粉丝也会帮着摇旗呐喊。
郭敬明:最商业的作家最文艺的商人。
10.林志颖林志颖林志颖可以说是娱乐圈最善于投资理财的艺人,据媒体报道其资产约数十亿台币。
除了艺人之外,林志颖的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赛车手。
27岁时,林志颖已经拿到了9个职业车赛奖杯,并成为台湾地区身价最高的赛车手,光赛车年薪就高达几千万台币。
因为爱车,所以,林志颖投资开车行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2005年,林志颖以7位数为某拉力车队代言后受到了启发,于是在珠海开办了一家赛车咨询顾问公司,有业内人士透露,他的年收入光是粗略统计也有800万元人民币。
此外,他还拥有IT公司、吉米工作室、颖友会讯与维护官网、摄影工作室、“梦飨家”餐厅、网购公司等多项资产。
关于网络科技领域,据了解,林志颖本来只是喜欢玩网络,后来才和哥哥一起把网络当成一项事业做,林志颖主要负责的是创意采购部分。
据他透露,网上生意是无本买卖,经营得好的话,月营业额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
如今他成立的网购公司主要销售明星的生活时尚用品,其创办的科技公司在台湾地区名气也很响,主营软件开发、监控系统、多媒体等,最有趣的是,狗仔队常用的那一套设备也是他的公司研发生产的,因此,苏有朋常常笑称他开公司是“助纣为虐”。
(来源:互联网,整理发布:服装服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