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草原上的雄鹰》组诗教案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草原和鹰的相关知识。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气馁。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草原上的鹰》原文及注释。
(2)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预习生字词。
(2)了解草原和鹰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和鹰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草原和鹰的了解。
(2)简介课文《草原上的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
3. 探究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1.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勇敢、坚毅品质的认识。
2. 拓展活动(1)举办“我眼中的草原和鹰”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创意和绘画技巧。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中的鹰,深入了解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草原上的鹰的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上的鹰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草原上的鹰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鹰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培养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的基本特征:体型、羽毛、飞行习性等。
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捕食、繁殖、迁徙等。
草原上的鹰的分类和分布情况:不同种类的鹰及其分布区域。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草原上的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特征。
视频播放:播放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活习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草原上的鹰的分类和分布情况,分享各自的发现。
1.4 教学评估提问环节:提问学生关于草原上的鹰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草原上的鹰的分类和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特点。
掌握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对生存的重要性。
培养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特点:气候、植被、食物来源等。
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对生存的重要性: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草原上的鹰的保护措施:保护区域、法律法规等。
2.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草原上的鹰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见解。
2.4 教学评估提问环节:提问学生关于草原上的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对生存重要性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草原上的鹰的保护措施的了解程度。
第三章:草原上的鹰的捕食习性3.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的捕食习性。
掌握草原上的鹰的捕食技巧和食物选择。
培养对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的捕食习性:狩猎技巧、捕食方式等。
草原上的鹰的食物选择:捕食对象、食性习性等。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精选3篇)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精选3篇)《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天气的变化,能够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解答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准备一幅鹰的挂图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内容:借助拼音,带着思考题独立阅读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用图导课。
1、出示挂图。
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见过它吗?(贴图)2、出示课题,看看草原上的鹰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二、借助拼音阅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
三、说说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弄懂了哪些。
四、正音。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旋(xuán)、卷(juǎn)不要丢介母ü。
“朝”是多音字。
朝着(cháo)朝霞(zhāo)朝、逝、沙、尘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狂、汪、当、清这几个字是后鼻音,要读准确。
五、认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仔细想每段都写了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3、如果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鹰能帮什么忙?六、组织小组针对思考题进行讨论。
第二节教学内容:交流讨论情况,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指定四位同学读课文二、根据思考题,全班交流讨论情况。
各抒己见,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三、师生共同学习,分析文章重点。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教案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课文《草原上的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生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1.2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1.3 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理解2.1.1 学生自读课文《草原上的鹰》,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1.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1.3 学生通过讨论和提问,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和理解3.1.1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语音和语调感知能力。
3.1.2 学生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信息和细节。
3.1.3 学生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子。
4.1.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意义。
4.1.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句子的理解。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细节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5.1.3 学生对课文朗读和表达的技巧的掌握。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2.2 学生对课文朗读和表达的技巧的培养。
5.2.3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文《草原上的鹰》的投影或纸质版。
6.1.2 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6.1.3 生词卡片和难点句子卡片。
6.2.1 学生笔记本和笔。
6.2.2 学生阅读记录表。
6.2.3 学生讨论和提问的小组合作表格。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教师通过展示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鹰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草原上的鹰教案设计

草原上的鹰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草原生态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分布认识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1.2 教学内容草原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点草原分布区域及主要类型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1.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图片展示:草原上的动植物视频播放: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小组讨论: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小组报告: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介绍作业布置:草原生态平衡的研究论文第二章:草原上的鹰2.1 教学目标认识草原上的鹰及其特点了解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掌握鹰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2.2 教学内容鹰的分类和特点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角色鹰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状况2.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及其特点图片展示:各种草原上的鹰视频播放:鹰在草原上的生活习性小组讨论: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的特点小组报告: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作业布置:鹰的保护措施研究论文第三章:草原上的鹰的生存威胁3.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面临的生存威胁认识人类活动对鹰生存的影响掌握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3.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生存威胁的种类人类活动对鹰生存的影响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3.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的生存威胁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生存威胁的实例视频播放:人类活动对鹰生存的影响小组讨论: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的生存威胁的种类小组报告:人类活动对鹰生存的影响作业布置: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研究论文第四章:保护草原上的鹰4.1 教学目标了解保护草原上的鹰的重要性认识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和方法掌握保护草原上的鹰的实际行动4.2 教学内容保护草原上的鹰的重要性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和方法保护草原上的鹰的实际行动4.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保护草原上的鹰的重要性图片展示: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和方法视频播放:保护草原上的鹰的实际行动小组讨论:保护草原上的鹰的行动计划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保护草原上的鹰的重要性小组报告: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措施和方法作业布置:保护草原上的鹰的实际行动研究论文第五章: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5.1 教学目标掌握观察草原上的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草原上的鹰的研究方法学会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5.2 教学内容观察草原上的鹰的方法和技巧草原上的鹰的研究方法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5.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观察草原上的鹰的方法和技巧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观察实例视频播放:草原上的鹰研究方法小组讨论: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观察草原上的鹰的方法和技巧小组报告:草原上的鹰研究方法作业布置: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研究论文第六章: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实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分析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的实际案例理解观察与研究方法在保护草原上的鹰中的作用学会应用观察与研究方法进行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6.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观察与研究方法在保护草原上的鹰中的应用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实践6.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的实际案例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实例视频播放:观察与研究方法在保护草原上的鹰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实践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观察与研究的实际案例分析小组报告:观察与研究方法在保护草原上的鹰中的应用作业布置:草原上的鹰的保护与监测实践研究报告第七章: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参与7.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实施情况学会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基本流程7.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介绍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方法和技巧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基本流程7.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实施情况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实例视频播放: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基本流程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介绍小组报告: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方法和技巧作业布置:草原上的鹰保护项目的基本流程研究报告第八章: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8.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学会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实际行动8.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实际行动8.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实例视频播放: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实际行动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小组报告: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作业布置:草原上的鹰保护宣传与教育的实际行动研究报告第九章: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9.1 教学目标了解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学会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行动9.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方法和技巧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行动9.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实例视频播放: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行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小组报告:参与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作业布置:草原上的鹰保护志愿者服务的实际行动研究报告第十章: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学会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总结与反思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策略10.2 教学内容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的成果与经验总结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总结与反思的方法和技巧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策略10.3 教学活动设计引入讨论: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图片展示: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总结与反思实例视频播放:草原上的鹰保护工作总结与反思的方法和技巧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草原生态概述环节重点: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分布,认识草原上的主要动植物种类,掌握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

2024年课文《草原上的鹰》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第二章: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 课文《草原上的鹰》的阅读与理解。
2. 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学习。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草原上的鹰》。
2.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
3. 分析课文中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上的鹰及其生态环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工具】1. 课文《草原上的鹰》。
2. 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第四章:教学评价【评价标准】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草原上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程度。
【评价方法】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草原上的鹰的文章。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草原上的鹰》。
2.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的理解。
3. 分析课文中的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草原上的鹰及其生态环境。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六章:课后作业【作业内容】1. 复习课文《草原上的鹰》,整理课堂上未理解的概念。
2. 调查周边生态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做到条理清晰,论述有力。
《草原上的鹰》自由翱翔教案

《草原上的鹰》自由翱翔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草原是鹰的重要栖息地,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
1.1.2 了解草原上的鹰,有助于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1.1.3 通过学习草原上的鹰,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课程目标1.2.1 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1.2.2 学习草原上鹰的捕食行为和食物链关系。
1.2.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3 课程方法1.3.1 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态环境。
1.3.2 通过阅读和资料收集,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1.3.3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对草原上鹰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 草原上鹰的生态特征2.1.1 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捕食者,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敏锐的视力。
2.1.2 鹰的体型较大,翅膀宽大,羽毛呈深褐色或灰色。
2.1.3 鹰的食物主要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
2.2 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2.2.1 鹰通常在草原上筑巢,选择高处的树枝或岩石作为巢穴。
2.2.2 鹰的繁殖季节在春季,雌鹰负责孵化和照顾雏鹰。
2.2.3 鹰在飞行中捕捉猎物,利用翅膀的快速振动和尖锐的爪子进行捕食。
2.3 草原上鹰的捕食行为2.3.1 鹰通过观察和搜索,发现猎物的踪迹。
2.3.2 鹰利用快速飞行和俯冲,捕捉猎物。
2.3.3 鹰在捕食过程中,展示出高度协调和敏捷的动作。
三、教学内容3.1 草原上鹰的生态环境3.1.1 介绍草原的生态环境特点,如草原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种类。
3.1.2 分析草原上鹰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1.3 探讨草原上鹰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3.2 草原上鹰的生态特征3.2.1 描述鹰的外貌特征,如体型、羽毛颜色和翅膀形状。
3.2.2 讲解鹰的生理特征,如飞行能力和视力。
3.2.3 分析鹰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草原上的鹰》教案

《草原上的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3)提高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对鹰的形态特征的认识;(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3)通过实地观察,培养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感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态度;(3)培养学生对鹰这一物种的尊重与欣赏。
二、教学重点1. 鹰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2.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3. 观察和描绘草原上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鹰的生活习性及其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观察和描绘草原上鹰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草原上鹰的图片;2. 文字资料:关于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3. 实地观察场地:草原或动物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上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鹰的形态特征;(2)简要介绍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草原上鹰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草原上鹰的生活习性;(2)分组讨论,总结草原上鹰的特点及其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地观察(1)组织学生前往草原或动物园,实地观察鹰的生活环境及行为;(2)指导学生观察鹰的形态特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创作实践(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素材,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草原上鹰的生活场景。
5. 分享与交流(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观察和创作心得;(2)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草原上鹰的特点及其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关爱鹰的建议;(3)拓展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诵《草原上的雄鹰》组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从诗歌中感受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英雄气概。
3、激发学生爱家乡、赞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积累诗歌;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英雄气概。
三、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熟读5首诗歌。
四、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以读促悟。
五、教学内容
1.七律•题xx
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
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
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
长河滚滚东流去,千古英名励鄂城。
2.xxxx
鲲鹏展翅草原绿,牛羊驰骋蒙古春。
逐鹿群雄高原主,戎马一生铁木真。
攻夏克辽扫落叶,联宋灭金拔菜根。
南征北战卷欧亚,虎踞龙盘立昆仑。
成吉思汗征欧亚,草原飓风卷残云。
勇赛猛虎下山岗,谋胜雄鹰捕兔禽。
袭若闪电击暴雨,进如野桃隐森林。
摆似汪洋陷大海,攻比利凿穿木心。
3.浪淘沙•xx大漠风情
塞外碧云天,芳草绵延。
夕阳尽处起炊烟。
不逊江南佳丽地,美景无边。
宝地遍煤田,谁与比肩?黄河血脉永相连。
圣祖精神传我辈,奋勇争先。
4.xx•xxxxxx
大漠烟迷,凭谁问、英雄何觅?风云涌、天骄腾起,草原合璧。
戎马一生多壮举,驰骋万里追穷敌。
毕其功、肇帝国辉煌,羞红日。
高原地,云天碧。
滔滔浪,黄河急。
古长城犹在,鄂民当惜。
圣主陵园居净土,谁家牧女吹羌笛?绘蓝图、古邑焕新颜,和风习。
5.xx•雪
xx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随着我们对《袁腾飞讲成吉思汗》书籍阅读的深入,我们可以把成吉思汗一生的主要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1206年以前,主要活动是统一漠北各部族,建立大蒙古国;1207年起,主要活动是南进,进行统一中国北部的战争;1219年以后,主要的活动则是西征,建立横跨欧亚大帝国。
因而,成吉思
汗一生的活动,涉及到蒙古族,涉及到中国,涉及到世界,也涉及到民族文化。
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歌,对成吉思汗是怎样记录、看待和评价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诵读有关成吉思汗的组诗《草原上的雄鹰》。
(二)诵读过程
1.初读感知,要求将诗读通读顺读流利。
2.指名读5首诗词,集体正音,反复练读。
3.小组竞赛读诗词。
4.理解5首诗词意思,能够有感情朗诵诗词。
(1)七律•题xx
混沌草原闻鹫鸣,翱翔天际世皆惊。
纵横捭阖平欧亚,大略雄才傲杰英。
一代天骄威永在,无穷碧落月长明。
长河滚滚东流去,千古英名励鄂城。
理解赏析:
混沌,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借喻12世纪的蒙古草原部落明争暗斗,连年厮杀,混乱一片。
犹如盘古开天辟地,铁木真打破了草原的混沌状态,如雄鹰般笑傲大草原,统一了大草原,创立了名垂史册的蒙古大帝国。
于今他的威名犹在,犹如天上明月永远照耀着大草原。
长河,双指,一是指黄河,二是指历史的长河。
他的丰功伟绩鼓励着鄂城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建设鄂城更美好的明天。
(2)七律•xxxx
鲲鹏展翅草原绿,牛羊驰骋蒙古春。
逐鹿群雄高原主,戎马一生铁木真。
攻夏克辽扫落叶,联宋灭金拔菜根。
南征北战卷欧亚,虎踞龙盘立昆仑。
成吉思汗征欧亚,草原飓风卷残云。
勇赛猛虎下山岗,谋胜雄鹰捕兔禽。
袭若闪电击暴雨,进如野桃隐森林。
摆似汪洋陷大海,攻比利凿穿木心。
(3)xx•xxxxxx
大漠烟迷,凭谁问、英雄何觅?风云涌、天骄腾起,草原合璧。
戎马一生多壮举,驰骋万里追穷敌。
毕其功、肇帝国辉煌,羞红日。
高原地,云天碧。
滔滔浪,黄河急。
古长城犹在,鄂民当惜。
圣主陵园居净土,谁家牧女吹羌笛?绘蓝图、古邑焕新颜,和风习。
理解赏析:
上阕感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
下阕写鄂城美丽的草原风光,鄂城人民在圣主丰功的感召下,描绘鄂城美好的蓝图。
注意:
用古入声韵,因《满江红》词谱一般用入声韵。
(4)浪淘沙•xx大漠风情
塞外碧云天,芳草绵延。
夕阳尽处起炊烟。
不逊江南佳丽地,美景无边。
宝地遍煤田,谁与比肩?黄河血脉永相连。
圣祖精神传我辈,奋勇争先。
理解赏析:
上阕写美丽的鄂城风光,下阕写鄂城的资源与人文优势
(5)xx〃雪
xx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景】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
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主席,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此词回赠。
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注释】
“原”指xx,即秦晋xx。
xxxx、xxxx:
xx,xx,xx和xx。
风骚:
《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xx:
汉朝人称匈奴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xx:
建立了横跨xx的大帝国的xx征服者。
射雕:
《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5.竞赛背5首诗词。
(三)诵读小结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同学们,身为鄂城的未来的“天子骄子”,我们要立鸿鹄之志,展雄鹰之翅,为鄂城美好的明天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