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导读定稿1
草房子导读

草房子导读第一篇:草房子导读教学目标:1、激起学生阅读《草房子》的兴趣。
2、初步了解作者和书的内容。
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童谣导入1、孩子们,快乐的童年,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还有那一首首富有浓郁诗情的童谣。
(出示幻灯片)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2、自己读,大声读。
3、有意思吗?这样的童谣叫颠倒歌,在歌谣中一切都是颠倒的,违背常理的,反映了小孩子奇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二、介绍作品、作者这是老师从这本《草房子》里看来的。
《草房子》是一篇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记叙了一群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除了桑桑、秃鹤,还有很多年龄一般大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关于这部作品,我们不妨看看专家的评价。
1、出示:《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崔道怡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樊发稼《草房子》是一首诗。
——肖复兴2、作者是——曹文轩。
曹文轩,江苏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
我们来看有关他的情况介绍。
(幻灯片:作者介绍)三、观察扉页插图1、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有什么问题?2、教师朗读“那是一九六一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
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
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
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3、现在知道了什么?又有什么问题?四、介绍油麻地,了解草房子。
(多媒体呈现)学生阅读“这一幢一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
05081_《草房子》导读ppt课件完整版

6
02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2024/1/24
7
主要情节梳理
油麻地小学的生活场景
2024/1/24
蒋一轮与白雀的情感纠葛
桑桑、秃鹤、纸月等人物 的成长经历
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人文关怀
03
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提升
读者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8
05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2024/1/24
19
精读法:深入剖析文本内涵
仔细研读文本
逐字逐句阅读,理解每个词语、句子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情 感表达和写作风格。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情感共鸣
引导读者进入人物内心世 界,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产生情感共鸣。
刻画成长心路历程
通过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在 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
13
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
江南水乡风情
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独特的自然 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浓郁的地域文 化氛围。
民俗文化的呈现
时代背景的融入
将故事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反映 社会变迁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增强作 品的历史厚重感。
探讨杜小康从富裕到贫穷的经历,以及他如 何面对生活的巨变。
2024/1/24
纸月神秘的身世之谜
分析纸月身世的揭示过程及对其性格的影响 。
蒋一轮与白雀的爱情悲剧
剖析蒋一轮和白雀之间纯真而悲情的爱情故 事。
草房子推进导读

《草房子》推进导读(一):第一章《秃鹤》共读话题:1、没有意识到秃头难看之前,秃鹤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意识到以后,他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2、秃鹤在会操表演的时候,给油麻地小学出了丑,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做?3、秃鹤在受到孤立的时候,他做了哪些努力?收到效果了吗?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怎样?你有过被别人孤立和冷落的经历吗?4、秃鹤在要求演“秃子连长”角色时,经历过思想斗争吗他是怎么想的?5、演出成功后秃鹤为什么一个人躲起来哭了?他的眼泪体现出他的什么心情?纸月他们为什么也哭了?6、想想大家以后和秃鹤的关系会怎样?7、桑桑在文章里起到什么作用?你觉得桑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草房子》推进导读(二):第二章《纸月》班级:姓名:2015.10. 16共读话题:1、纸月是一个迷一样的女孩子,她的神秘和传奇的地方在哪里?2、你喜欢纸月吗?为什么?3、桑桑在纸月面前有什么不自然的表现?这种羞涩的感情又那么甜美,它帮助桑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4、当纸月因为怕被别人误会而独自走进茫茫雪原时,桑桑怎么表现?他发泄出什么情绪?《草房子》推进导读(六):第五章红门(一)第八章红门(二)班级:姓名:导读话题:1、桑桑为什么认为杜小康是他的对手?请举例说说。
2、桑桑为什么拒绝让杜小康参加捉迷藏的游戏呢?你认为桑桑做的对吗?为什么?3、“读五年级的那年秋天,杜小康又一次伤害了桑桑,并且是最严重的一次。
但这一次似乎是无意的。
”这一次最严重的伤害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说“似乎是无意的”?4、在班长的预选中,杜小康为什么会落选呢?对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什么?5、如果不看后面的文章,请你猜想一下,杜小康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6.请说说杜小康和细马有什么不同?7、杜小康和父亲外出放鸭时,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创造了哪些消解孤独的方法呢?8、桑桑为什么将自己心爱的鸽子卖掉?9、桑乔为什么对别的老师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10、本章最后一节,“当这被杜小康看了整整十四年的红门,在他的视野里终于完全消失时,桑桑觉得与自己相握的手,开始微微颤抖,并抓握得更紧……”你读懂了什么?假如让你做作家,你会将杜小康怎样写下去呢?《草房子》推进导读(七):第九章《药寮》班级:姓名:导读话题:1、桑桑回来之后,立即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毒打,这是为什么呢?2、书中第367-368页上有一段桑桑和柳柳的对话,请你与家人、同学练习对话,说说你从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3、在县城里,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摘抄几句令你感动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在桑桑生病期间,桑乔与温幼菊都给了桑桑无微不至的帮助,令我们十分感动,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谈谈你的感受。
《草房子》课外导读

《草房子》课外导读指导目标:通过对《草房子》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快乐的童年,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还有那一首首富有浓郁诗情的童谣。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童谣。
(出示幻灯)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1)请一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2)全班齐读。
过渡:有趣吗?你发现哪里有趣呢?这样的童谣叫颠倒歌,在歌谣中一切都是颠倒的,违背常理的,反映了小孩子奇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3、老师这里还有一首童谣。
(出示幻灯片)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4、大声齐读。
二、作者、作品简介1、这童谣,老师是从一个小男孩那儿听来的,他叫桑桑。
你们知道他在哪里吗?这个小男孩就在一本书中,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他就会成为你的好朋友。
2、来看书的封面(出示幻灯)。
这本书叫《草房子》,这本书里有很多和我们同学一样大的孩子们,里面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著名的作家。
(出示曹文轩的文字介绍)3、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文字介绍。
【作者介绍】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
其中《草房子》、《红瓦》、《根鸟》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
三、揭示读新书的方法对书中的作者,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当我们要读一本新书时,你会先看这本书的哪些部分呢?同学们+6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快的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幻灯出示“序言、内容提要、目录”。
(并板书)四、走进文本(一)、下面请同学来读读《草房子》的内容提要,然后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内容提要】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

2024年【教案】《草房子》导读课教案一、教学内容《草房子》导读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阅读小说《草房子》第一章“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曹文轩的语言艺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草房子》的故事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学习小说中的生动描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描绘乡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乡村生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草房子》。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草房子》第一章,了解故事背景,感知主人公桑桑的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3. 例题讲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桑桑为例,讲解如何通过作者的文字描绘来理解人物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其他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桑桑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向前。
六、板书设计1. 《草房子》导读2. 内容:a. 故事背景:乡村生活b. 人物形象:桑桑、其他角色c. 语言艺术:生动描写、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草房子》第二章,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 答案:略。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草房子》导读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九册教材,《草房子》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a.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特点和作用。
b. 环境描写分析:探讨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人物和环境描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桑桑的性格特点。
b. 请谈谈草房子在小说中的作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有关成长题材的小说,如《城南旧事》、《小王子》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析a. 桑桑:善良、勇敢、乐观b. 秃鹤:聪明、自私、懦弱c. 杜小康:成熟、稳重、有担当2. 环境描写分析a. 草房子:象征纯真、美好、温馨b. 草地:象征成长、希望、勇气重点和难点解析1. 人物形象分析2. 环境描写分析3. 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人物形象分析1. 人物特点:分析桑桑、秃鹤、杜小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聪明、自私、懦弱、成熟、稳重等。
草房子导读1

《草房子》导读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在此生活20年。
197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青铜葵花》等。
2016年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故事梗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的下午,一个文弱沉默的女孩儿在白发苍苍的外婆带领下,怯怯地走进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黄灿灿的草房子,也第一次走进了桑桑的视野,她们是来找桑桑的爸爸——校长桑乔,想把女孩儿转到油麻地小学来读书,桑乔答应下来,从此,桑桑班上有了个名叫纸月的新同学。
纸月的到来,一开始就伴随着她的身世之谜,人们只知道她母亲,她的母亲在她出生后一个月后跳进水塘自杀了,而她的父亲则一直在人们的窃窃议论中若隐若现……可纸月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孩子,她不仅毛笔字写得好,还会背很多古诗,作文还写得好,纸月很快便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桑桑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他经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他把家中的碗柜偷偷地加以改造,做成了高级的鸽笼;为了能捕到鱼虾,他将家中的蚊帐做成了渔网。
这天,桑桑突然心血来潮,穿着厚厚的大棉袄、棉裤,在骄阳似火的教室之间的空地上招摇起来,引起了众人的围观,正在他得意之时,校园里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天生秃顶的同学陆鹤(秃鹤)破天荒地戴着一顶白色的太阳帽走来了,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了过去,满头大汗的桑桑反而被冷落在一边。
那天,是秃鹤的出现,使桑桑被大家冷落了,桑桑心里一直在生气。
这天秃鹤的同桌一把将秃鹤的那顶帽子摘了下来,并将这顶帽子在同学间传递,不让秃鹤拿到。
当帽子传到桑桑手中时,桑桑将帽子交给了阿恕,之后,桑桑把秃鹤引开,阿恕则把那顶帽子挂在了学校的高高的旗杆顶上。
秃鹤气得直奔桑桑家,仰面朝天躺在院子里。
桑乔劝走了秃鹤。
桑桑害怕回家挨打,吓得没敢回家,睡到阿恕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绘本导读《草房子》全国通用.doc

《草房子》——导读课程教案执教教师建议课时 5 课时上课班级四年 2 班推荐年级四五六建议:在课前要求学生对这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该课程适用于学生读前、读中、读后整个过程。
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定做好阅读摘录笔记,方便学生在导读课程中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
(摘录笔记参考格式详见附件 1)导读课程主题目录第一章《草房子》第三章读后引导—追随永恒的美第四章读后引导—苦难与成长1. 作者简介 1. 分享与交流( 5 分钟) 1. 童谣陪伴成长( 5 分钟)2. 图书概览 2.赏生活环境美(10 分钟) 2. 初探人物个性(10 分钟)第二章《草房子》读前3.品人物形象美(15 分钟) 3. 品苦难话成长(15 分钟)1. 草房子的光环( 5 分钟) 4. 追随永恒的美(10 分钟) 4. 个性理解再创造(10 分钟)2.掀开草房子的面纱( 5 分钟)3.读《草房子》方法指导( 10分钟)4.欣赏草房子( 5 分钟)5.细数《草房子》的魅力(5分钟)6.感受真情(10分钟)整书阅读教学目标1.从学生的角度,和作者一同回忆书中的主人公的趣味童年,了解成长的意义。
2.从教育者角度,走近“草房子里的小孩”的世界,一个本真、广阔的儿童世界,感悟作品对于教育的诠释。
3.分析书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创设情景塑造书中人物形象。
说明:该教案囊括了 14 个导读主题,其中每个主题的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与学生行为,以及主题之间衔接的教师过渡语。
【阅读主题】提取是基于刘教授经典导读提倡“经典阅读,思维促进”的理念,旨在为学生作阅读的深耕、思想的减法,为青少年的精神成长提供经典文本滋养。
【教学重难点】是从对每一个阅读主题的深入探讨和思考中获得的丰富精神体验。
【教学方式与学生行为】中呈现了对每个主题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学会发问、学会创设情景、学会换位思考等多种方式找寻问题的本质,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追寻问题的答案导读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导入语教学内容教师过渡语第一课时( 40 分钟)《草房子》读前引导通过介绍《草房子》的艺术质量和文学美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品书。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
思想,读出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表 达的精彩。
美的力量 绝不亚于 思想的力量。
一个 再深刻的思想 都可能 变为常识, 只有 一个东西 是永不衰老的, 那就是美。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思考: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沉浸在胜利 的喜悦中,而秃鹤却独自跑到小镇的水码头的石阶上,他 哭了,体会一下秃鹤此时的感受,你还品到了什么?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 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 俊的少年……
为什么?你以为呢?
五品 感悟升华
从陆鹤的成长故事中,你受 到什么启发?
• 4、那时,她正在看着她的鸡在草丛中觅食。 她听到喊声,转过身来,隐隐约约地见到 一张孩子的面孔正在水中忽闪,一双手向 天空拼命地抓着。她在震撼人心的“奶奶” 的余音中,来不及爬下河堤,就扑了下 去…… • (秦大奶奶)(一个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的 善良、执着的老人。)
桑桑研究区、杜小康研究区、细马研究区
一品秃鹤成长的伤痛与美丽
• 三年级前,秃鹤( ) • 三年级时,秃鹤( ) • 为了长头发,秃鹤( ) 长不出头发,秃鹤( ) • 汇操中,秃鹤( ) • 汇操后,因报复行为,秃鹤( • 文艺汇演中,秃鹤( • 文艺演出后,秃鹤(
(一)(梳理故事脉络)
) ) )
二品【人物心灵】
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 突然地将头上的帽子摘掉, 扔向远处。 顿时被秃鹤那 颗秃头吸引住了。秃鹤本就 比一般孩子高出一头,此时, 那颗秃头就显得格外突出。 其他孩子都戴着帽子,并且 都有一头好头发。而他是寸 秃鹤追过去:“给我!给 毛不长,却大光其头。这种 戏剧性的效果,很快产生。 我!给我帽子!”
成 长 的 美 丽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读书方法
一、翻书。看封面,看作者,看内容提
要,看序言,看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 基本的内容。
二、读书。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一口气
品味语言魅力
B.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 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 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 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 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从这段话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品味语言魅力
C.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 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 二)专家评论
高洪波(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 水乡风情画,拳拳少儿心。 • 崔道怡(《人民文学》副主编): •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 • 樊发稼(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 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享受。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 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 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 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 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 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 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 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 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 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 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
• 自己对“书”的理解。
二、童谣激趣
姐姐十五我十六, 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 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 我在轿前放爆竹。
二、欣赏草房子的美丽——激情
1、想
象
草
房
子
2、欣赏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
仔细听读,边听边想像画面,你仿佛看见了 一座怎样的草房子?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 或麦秸(jiē)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 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 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pù shài],一根一根地都长得 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 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 不朽的。
表一:关键事件与人物成长研究学习单
研究人物姓名( )
关键事件后主人公的变化(简要概括)
关键事件(简要慨括)
……
研究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本好书就 是一轮太阳。 一切一切都要 回到读书上来。
——曹文轩
阅读,成就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当学校的文艺演出缺少一个秃头的演员时,他毅然站出来,承担起了这个 重要的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演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为油麻地小学争 回了荣誉。
四品语言魅力
A.秃鹤不肯起来,泪水分别从两眼的眼角流下来,流 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把泥土湿了一片。
思考:秃鹤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从他的哭中你体 会到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
• 2、她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 却没有一点点傲气,她丝毫也不觉得她比 其他孩子有什么高出的地方,一副平平常 常的样子。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居然 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 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 (纸月)(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 的女孩。)
• 3、这年秋天,他卖掉了七十多只羊,只留 了五只强壮的公羊和二十五只特别能下崽 的母羊。然后,他把卖羊的钱统统买了刚 出窑的新砖。他发誓,他一定要给妈妈造 一幢大房子。 • (细马)( 哪句最能体现他是一个有孝心 有责任心的细马?)
走进《草房子》
——五年级课外阅读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了解作家曹文轩,激发 自己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通过阅读部分事例,对秃鹤这一故事主 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 趣。 3、掌握阅读的方法,适当训练自己的语言 表达和想象能力。
阅读经典 启悦人生
一、话题激情
• 以“书是我的——”为题,阐述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从今天起,我们都来做个快乐
的读书人
谢谢
zaijian
秃鹤 纸月 白雀(一) 艾地 红门(一) 细马 白雀(二) 红门(二) 药寮
• • • • • • • • •
桑桑 秃鹤 纸月 杜小康 白雀 细马 蒋一轮 温幼菊 秦大奶奶 ……
1、他往台阶上一站,挺直了身子,左手抓 住靠皮带扣的地方,肚皮稍微一收缩,用 手拉住皮带头,这么潇洒地一拉,铁栓便 从皮带眼里脱落下来,左手再一松,裤子 就像一道幕布漂亮地落了下来。他撒尿, 绝不看下面,眼睛仰视着天空的鸟或云, 或者干脆就那么空空地看。 (杜小康)(一个撒尿也潇洒的杜大少爷。 经历了磨难,在《红门》中更显坚强。)
• 1.自尊心强:
• • • • 他用不上学来逃避同学异样的眼光。 用生姜擦头希望在七七四十九天后长出头发来。 用戴帽子企图遮掩自己的秃头 学校体操比赛没让他参加,但在他自己的争取下还是参加了,然而在比赛 时,他故意捣乱,影响了学校荣誉,“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 和侮辱”。
• 2.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成长的美丽
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 在油麻地金泽闪闪的房檐下 我听到竹笋拔节的声音 我闻到了花苞绽开的芳香 冬夜的苦练中 秃鹤 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洪水的洗礼下 细马用瘦弱的肩膀 顶起了家的脊梁 孤独的芦苇荡中 杜小康坚毅地站立在了 生活的路口 病痛的折磨下 桑桑绽开了不屈的微笑…… 成长在苦难中开始 成长也因苦难更加美丽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 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 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 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幢幢房子,在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纯净的天空下, 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 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
三、亲近《草房子》
获重大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
四、初识《草房子》 分享读书法
(一)翻书
看封面,看作者,看内容提要,看序 言,看目录等,了解一本书最基本的内容。
二、读书
一口气将书读完,对书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三、品书
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思想,读出 感受,品味语言的魅力。
五、走进《草房子》——品味……
“草房子”是一个美好的地 • 方,在这么美丽的草房子里,谁 在演绎着自己动人的故事呢?
1.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第七届全国精神温宁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3第四节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4.第九届冰心儿童图书奖 5.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 6.1998年度台湾“好书大家读” 最佳少年儿童读 物奖 7.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 8. 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剧本奖 9.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 10第十三届意大利电影节“铜狮”奖
走进作者
曹文轩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 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大教授、博士生 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 《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 长篇小说: 《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 《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等。 主要学术著作: 《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 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小说门》等。 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