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精品文档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注重预防和保健,采用多种技术手 段,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以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护理技术能够针对患 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 化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 的康复进程。
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在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 果,如针灸治疗能够缓解 疼痛、改善睡眠等。
国际化与交流
中医护理技术逐渐走向国 际,与世界各地的医学体 系进行交流与合作,为全 球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02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 用
针灸护理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针灸护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以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护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神经系统疾病、消化 系统疾病等。
拔罐护理
总结词
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刺激穴位和经络,达到舒筋活血、散寒 止痛的目的。
详细描述
拔罐护理是利用负压吸引作用,使罐具吸附在皮肤上,刺激 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舒筋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拔罐护理 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肌肉疼痛、关节炎等疾病。
推拿护理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缓解 肌肉疲劳和疼痛。
中药护理
总结词
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整人体机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中药护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内服或外用中药,调整人体机能,以达到预防和治 疗疾病的目的。中药护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虚证等的治疗和调理。
03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护理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与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独具一格,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旨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中医护理在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以及身心的和谐,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偏向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针灸、中药熏蒸和按摩等手段,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次,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治疗中有独到之处。
慢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而中医护理的特点是综合调理,注重整体治疗。
中医护理师会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实现疾病的根治。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侧重于对症治疗,有时只能缓解病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中医护理在病后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手术后、疾病康复期和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这方面,西医护理往往无法提供同样的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在妇科、儿科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妇科中,中医护理可调理女性生理周期和内分泌功能,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对于孕妇和产后妇女来说,中医护理师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缓解妊娠反应、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恢复。
在儿科方面,中医护理可通过中药调理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帮助孩子增长健康。
此外,中医护理在心理健康领域也有其独到之处,通过中医药及针灸等方式,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总之,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以其综合调理、整体治疗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1. 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方案是指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护理理论相结合,利用中医的诊疗方法和护理手法,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
在中医护理方案中,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理和护理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刺激穴位、推拿按摩、气功调理等手法,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方案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护理,注重自然疗法和非药物治疗手段,因此备受临床医生和护士的青睐。
2.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落实手段,包括推拿按摩、艾灸、拔罐、针灸等一系列的中医护理手法。
这些操作技术的特点是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在护理患者时,能够运用艾灸、拔罐等方法疏通经络,舒缓患者的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达到护理的目的;在骨折后恢复训练中,能够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功能障碍;在疼痛管理中,针灸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实际应用体会在我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一次护理老年病房患者的过程中,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设计了一个中医护理方案。
我利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风湿痛感。
我采用艾灸的方法,帮助患者调节脏腑功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的症状。
我还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了针灸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医生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价值。
中医护理方案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具体,有针对性强,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的应用摘要】目前,中医护理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特色性的护理学科。
它以中医学为发展基础,主张以人为本,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广泛支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现状出发,谈一谈对中医护理在临床上应用的具体看法。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护理;临床应用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和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的整体观念理论、辨证施护原则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传统疗法如拔火罐、耳穴压豆、艾条灸、毫针刺法、中药熏洗疗法、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换药等方法和西医操作技术是中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手段。
1 临床应用现状1.1 辨证施护理论的临床应用护士运用中医的评估技巧(望、闻、问、切) 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以判断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从饮食起居、情志调节、辨证施护、病情观察等方面落实相应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中医的辨证施护不仅包涵了护理个体化的内容,而且可以更全面的把握患者的综合情况,做到更加人性化。
徐中芹指出要密切观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性格动向和情绪变化,做好情志调护;李月娣在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一文中提出糖尿病患者饮食原则;目前社区中医护理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李玮等通过调查发现饮食、生活起居、情志、中药用药护理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是社区居民主要需求项目。
1.2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来源于民间,融合于医疗之中,具有简便易行,直观安全的特点。
它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对人体损伤小,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些技术如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术、热敷法深受病人的欢迎。
目前在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采用针灸、点穴、穴位注射、脐疗、按摩、中药热敷等多种技术操作解除尿潴留;采用耳穴压豆法、推拿按摩、梅花针、中药离子透入及气功等多种方法调整人体内外环境,治疗失眠症;通过针、炙、耳穴压豆、拔罐、外敷中药等处理疼痛、便秘、褥疮、肌注后硬结等。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护理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与中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已成为趋势。
中医护理在设备和技术之外,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具有许多优势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中医护理的优势1.1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医护理秉承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体质、饮食、情绪等方面,与患者建立起“人文关怀”的沟通和互动,使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有效的满足和治疗。
1.2 注重整体护理中医护理强调“包治百病”的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维度,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的恢复。
与西医疾病的症状治疗相比,中医护理的整体护理方式更加全面,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1.3 强调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都存在差异,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护理计划的个性化。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设计,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1.4 运用中医疗法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广泛运用中医疗法,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这些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2.1 慢性病管理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中医疗法和中药治疗,结合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帮助患者调整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2 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期的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气血流通,恢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功能。
同时,中医药特有的调理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心的平衡,提升康复效果。
2.3 疼痛管理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整疼痛区域的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减少对西药的依赖性,提升患者的疼痛忍耐力。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一、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1)中医护理方案重在综合疗效中医护理方案前提是对患者病情全面、详细、准确地了解,综合评估患者的人体结构、病理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护理方案。
在实施中,中医护理方案重视因人而异,因病而治,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选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强调人体内外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身体不同器官间的相互配合。
中医护理方案重视调和阴阳、平衡脏腑。
临床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特别适用于复杂疾病和转归复杂的患者,能够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对症下药,细致入微地实施护理措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自身调节功能,争取达到“以养代治”的效果。
在实践中,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中草药、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保健,从而预防并减轻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针对失眠、头痛、压力过大等职业病的患者,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方法,通过按压、穴道刺激等手段,缓解症状,达到健康保健的目的。
(3)中医护理方案注重心理护理中医护理方案强调生物心理学和情志治疗,认为人体疾病常与情志紊乱、意志消沉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方案设计中,注重患者的情绪、态度、信念等方面的调整和疏导,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
例如,在肿瘤患者康复过程中,中医护理方案可以通过热敷、推拿、针灸、按摩等手段,缓解病人的疼痛、焦虑、失眠等问题,帮助病人心理上的适应和调整,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
(1)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中医理论与现代按摩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操作技术。
它采用手法、指压、拍打、揉捏等按摩手段,刺激机体局部神经、血液、淋巴系统等,达到调和阳气、疏通经络、防治疾病的治疗目的。
在实践中,中医按摩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肩颈痛、关节炎、失眠、慢性疲劳等。
例如,老年人常见的腰酸背痛,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式,按摩肩颈、腰部等穴位,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介绍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强调了其个体化和综合性。
接着分析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
然后对比分析了中医护理方案与西医护理方案,指出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结尾探讨了中医护理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体医疗体系中的价值和作用。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方案,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与西医护理的结合,并将中医护理纳入整体医疗体系,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价值体会、制定、实施、应用、效果、对比分析、特点、优势、慢性疾病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整体医疗体系、价值、作用。
1. 引言1.1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体会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中医护理方案和操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考虑了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还注重了整体健康和平衡调节的观念,使患者得以从身、心、气、神各个层面获得全面的护理和调理。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和效果也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例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技术在康复和疗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临床中,中医护理方案与西医护理方案的对比分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这种对比中展现出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例如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调理方法和辨证施治的个性化治疗模式,都体现了中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特色和独到之处。
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其综合调理和长期疗效被认为对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1. 引言中医作为我国独特而丰富的医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批评。
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医的优秀传统,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以期提高中医的疗效和临床前景。
2. 技术创新与研究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是推动中医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中医经典文献、整理传统医案和临床经验,中医学者们不断发掘和创新出新的护理技术。
例如,传统中医讲究脉诊,通过研究脉搏的规律和特点,中医学者研发出了“龙之道”的脉诊仪器,可以更加精准地诊断和辨证。
此外,中医学者还对传统的针灸疗法进行了改进,开发出微针灸和电针灸等创新技术,提高了针灸疗效和安全性。
3. 护理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康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康复是指在疾病或意外事故后,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技术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概念和技术,为康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例如,在中风康复中,中医护理师可以利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脑功能,改善肢体协调能力。
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可以在骨伤康复和精神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护理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慢性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慢性病往往是多因素引起的,以“治未病”为主要方法,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心理状态,减少诱发疾病的因素。
例如,在糖尿病管理中,中医护理师可以利用中医药、针灸和饮食疗法,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护理技术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康复,还可以在健康促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生活方式、体质特点和环境因素等,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经验发展为规范 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 神阙穴贴法(专利号:ZL201910028971.8) □ 将经验上升为理论 SCI、核心期刊论文与专著,撰写全国行业指南 □ 将经验转化为产品 消胀贴膏品种成功地转让给“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
司”,促进腹水治疗的中药新药研发
临床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路在 何方?如何突破?
三伏(九)灸盛况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不仅仅在中医院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西医院也不甘示弱,争先开展。
中医护理技术遭遇瓶颈—如 何创新?
何谓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 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 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的三层含义: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 三,改变。
改良中药消胀贴膏敷脐治疗肝硬化 腹水的临床研究
热疗+神阙穴贴敷的具体做法:
神阙穴贴敷
手法按摩
热疗
消胀贴膏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过程
应用与效益: 承担基金 5项、专利授权 2项 成果转化1项、 成果奖励1项 药物临床试验 批件1项
传承与创新
成功原因分析: 1、医护协作 2、找到切入点,就持续去做,持续更新及改良。 3、多方位的研究: 处方的改良:不辩证→虚实辩证 制作工艺改良:研磨成粉→凝胶膏剂 手法的改良:结合按摩,促药物吸收 多方法的结合:单纯穴贴→穴贴+热疗相结合 4、熟悉课题申报、成果申报、论文的撰写、申请专
“传承与创新 ”成功案例分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传承与创新 ”实例分析
中药消胀贴膏敷脐治疗肝硬化腹 水的临床应用与创新
(专利号:ZL201910028971.8)
改良中药消胀贴膏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 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敷脐治疗腹水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历史记载 ■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肚脐贴/涂/填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商陆)治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 ,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肿消”。
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是指本院独创的中医护理技术或对普 遍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在操作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有创 新。---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护理重点专科中期评估评分标准》2019
创新通常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但是产品创新不限于技术创 新,因为新材料、新工艺、现有技术的组合和新应用都可 以实现产品创新。
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模式
(一)中医护理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二)传统中医技术的规范化研究 (三)现代手段与传统中医技术的结合 (四)现有中医技术的组合 (五)传统中医技术的应用范围的扩展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小明
内容
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遭遇瓶颈—如何创新? 临床中医护理技术的创新,路在何 方?如何突破?
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一、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中医 药和民族医药事业” 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一系列文件: □ 《国家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 2019 □《三级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 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 201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护理重点专科中期评估评分标准》2019 □ 《大型中医院巡查护理工作细则》 2019
由此可见,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不缺乏“小发明、小创造 、小革新、小改进、小建议”等,但并不系统,未能将 之转化成果,没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距离科 研创新尚有较大的距离。中医护理科研任重而道远!
创新级别
小级别创新------90% 突破性创新 里程碑式创新 10%
我们需要的是改变思维模式,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 动手,对小创新进行归纳总结,寻求突破性的创新。
中医辨证巧宣教
------王不留行籽转身变成记号笔
王不留行籽
肺部感染巧促排痰-------
现代疗法胸部叩击+传统疗法穴位按摩
现代护理学中最常用的护理方法是通过胸部叩击振动肺泡和支气管,通过局部作 用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而传统疗法则是通过穴位按摩,刺激经络、神经, 调整全身机能,从而改善呼吸形式,影响肺的功能。通过局部与全身共同发挥畅 通气道、调理肺气、益气固表的作用,达到促进肺康复,防治肺部感染的目的。
□中医穴位作用 ■脐- 神阙穴,属任脉,通过经络沟通内外,调节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
□脐部皮肤血管组织解剖生理特点 ■脐部皮肤的表皮角质层菲薄、皮下无脂肪组织,而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分 支,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肝硬化腹水的病理特点 ■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与开放,利于敷脐药物经侧枝循环进入 血液。
“均要求积极发展中医护理技术,积极创新” 4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国家重视,颁布细则,培养人才,推广技术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开展的
培训项目。项目遴选来自全国32个省 市的500余名中医护理骨干进行为期一 年的培训,分轮转学习、临床实践、 考核总结三个阶段进行,学习、掌握 各优势特色教育基地的中医护理理论 知识与实践技能,并在中医护理实践 中推广运用。
临床护士的小智慧
点火神器----点火方式的创新
传统方法:短时间内很难让艾条一端的横切面完全点燃,而且用于点 燃艾条酒精棉球也不容熄灭。 点火神器的创新点:将蒸菜用的蒸架倒扣在酒精炉的上方,由于蒸架 间隙较大,用铁丝环绕以缩小间隙。具体的点燃方法是将酒精棉球点 燃后,放到酒精炉中盛放酒精的容器中,再将一段一段的艾条放到蒸 架上集中点燃,这种方法方便简单,点燃后像平常熄灭炉火那样熄灭 酒精棉球。
□以检查促改进,以检查促发展
□西医院校设置中医课程
各大中医院中医技术开展如火如荼
穴位注射
拔火罐
八段锦
艾灸
穴位敷贴
穴位按摩
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的概况
目前临床已开展中医护理技术
26项
拔罐疗法 中药灌肠 耳穴压豆 放血疗法 刮痧疗法 艾灸 穴位敷贴 穴位注射 中药封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 ···
中药熏洗 中药坐浴 小儿捏脊 药枕疗法 中药涂擦治疗 中药硬膏热贴敷 中医透药疗法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中药外敷 中药浸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