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创新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创新 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创新 ppt课件

有关创新的论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与创新一直在路上!
❖谢谢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五)中医护理技术服务范围的不断延伸
2、中医护理技术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北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医护理项目名单(6项)包括: 耳穴压豆、穴位按摩、刮痧、艾灸、拔罐、穴位贴敷
❖ 二、存在的问题
1、职责范围?
如:揿针、腕踝针等的操作是否可由护士来操作等
❖ 二、存在的问题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
从行业、省级、院级、科级不断细化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三)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不断完善
1、艾灸------ 器具的选择多样化
2、 拔罐 器具的选择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三)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不断完善
2、 拔罐 方法的选择:坐罐、走罐、闪罐、平衡罐、药罐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三)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不断完善
2、 拔罐 关注压力、温度、时间,开展压力控制的研究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三)中医护理技术实施不断完善
❖ 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
(四)创新研究
2、应用的创新 如:(1)利用中药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应用中药雾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气 道)
(眼 部)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4
传统的涂药方法
◆ 清洁皮肤,用棉签蘸药物均匀涂于患处。 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液涂布, 蘸药干温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必要时 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5
缺点
◆ 一般需要4-6小时才能达到效果,药物容易 污染衣物而且易脱落,少数病人对胶布过 敏引起皮肤瘙痒等。
6
创新点
◆ 将中药膏剂均匀涂在保鲜膜上,在红外线 灯下稍加热后贴于患者疼痛部位,在红外 线灯下照射20分钟后取下。
16
创新点
◆ 使用暖宝宝做为热源进行加热,保持温度 在51-60 ℃左右,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
17
优点
◆ 温度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药物吸收,经济 实惠,操作简单,冬天使用患者易于接受
18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四-中药眼部雾化
◆ 中药眼部雾化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使药 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免去肝脏首过效应 ; 二是使中药弥散均匀,持续作用时间延长, 提高临床疗效;三是一部分药气进入鼻腔, 进入眼底中央动脉,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清除眼内自由基,改善微循环。
13
疑惑
◆液体可以吗
14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三——中药湿热敷
◆ 中药湿热敷 中药湿热敷法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 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 的的一种外用方法。温度一般38-41℃,持 续时间30分钟-1小时。
15
传统湿热敷的缺点
◆ 冬季使用不方便,温度不持久,不利于患 者活动,使用仪器代价高等
◆ 优点:操作简单,温度适宜,药物易吸收, 起效快,不宜脱了,病人舒适,解决了胶 布过敏问题
7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二——中药塌渍
8
传统中药塌渍方法
◆ 中药塌渍是用6-8层纱布浸透药液做为药垫直接湿 敷于患处结合TDP照射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创新培训课件

中医医疗护理技术创新培训课件
穴位 注射
经皮穴位 电刺激
超声药 物透入
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中医护理技术处创,请新联系特网点站或本人删除。
• 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 将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护理实践有机结合。 • 在传统操作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达到更
好疗效。 • 中医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得到推广。 • 具有一定社会和经济效益。
LOREM IPSUM DOLOR
• 《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 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概括说明筋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 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7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筋络氧疗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中医护理创新处技,请术联系之网一站或—本人经删络除。氧疗法
• 经络氧疗法:经络氧疗法是在针灸基础上 加上吸氧,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进 新陈代谢作用。这与中医通过经络行气 血、营阴阳,维持内外环境平衡的理论 相吻合。
6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LOREM IPSUM DOLOR
• 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 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3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耳穴 贴压
艾箱灸
药物罐
隔盐灸
中药 热敷
穴位 贴敷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创新ppt课件
• 针灸: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8
筋络氧疗
通筋活络
促进代谢
针刺 吸氧
调畅气血
调和阴阳
9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 适应症: • 1、脑源性疾病,如瘫痪、麻木、失语、
眩晕、耳鸣、舞蹈病等; • 2、神志类疾病,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10
完整版ppt的皮肤情况、对疼痛 的耐受程度、鼻腔、心理状 况等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协助 患者取舒适体位
遵医嘱选择穴位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取毫 针,检查针柄有无松动、针尖有 无弯曲带钩等情况
安装氧气装置,清洁鼻孔, 接氧气管,开小开关,调节 流量,吸氧,固定
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按压针孔 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 拔出,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检查 针数
者活动,使用仪器代价高等。 • 创新点 • 使用暖宝宝做为热源进行加热,保持温度
在51-60 ℃左右,持续时间12小时以上。
22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护理创新技术之四-中药眼部雾化
• 中药眼部雾化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使 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免去肝脏首过效 应 ;二是使中药弥散均匀,持续作用时 间延长,提高临床疗效;三是一部分药 气进入鼻腔,进入眼底中央动脉,提高 血液携氧能力,清除眼内自由基,改善 微循环。
1、 溻发:用 6-8 层纱布浸透药 液,轻拧至不滴水,湿敷 患处。
2、 浸渍法:包括淋洗、冲洗、 浸泡等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定位 治疗 观察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 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 温柔,洗手,戴口罩。
治疗盘、纱布、中药粉、红 外线灯、凡士林等。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03
推拿按摩禁忌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推拿按摩;
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禁止推拿按摩;局部皮肤破损、溃疡、感染者不宜推
拿按摩。
中药熏蒸
01
02
03
中药熏蒸作用机制
利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 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 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 法。
中药熏蒸适应症
多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 痛、感冒鼻塞等疾病的治 疗。
中药熏蒸禁忌症
高热、严重高血压、心脏 病等患者禁用;孕妇禁用 ;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03
各类疾病中医特色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刺激性气味,如香烟 、香水等。
02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 位,如半卧位、侧卧位 等,以减轻呼吸困难。
03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 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 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 力。
患者情况介绍
患者中年女性,因长期伏案工 作导致颈椎病,表现为颈部疼
痛、僵硬等症状。
推拿按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推 拿按摩治疗方案,运用揉、捏 、推等手法在颈部及周围肌肉 进行按摩。
护理措施
保持治疗环境安静、舒适,协 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注意按 摩力度和频率的掌握,避免过 度刺激。
治疗效果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 以应用。
提升了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中医特色护理在常见病、多发病中的应用,我提升了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建议
加强中医特色护理人才培养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建议加强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 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中医护理创新PPT课件

中医护理创新PPT课件

俞穴刺血拔罐临床应用-----痤疮
常规消毒后进行。 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2~ 3mm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2~3mm。 手法宜轻、浅、快、准。 一般出血量5-8毫升/罐为宜。 放血的部位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 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取穴:大椎,膏肓(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 侧),脾俞(双侧),曲池(双侧),辩证加减:肝俞 (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 (双侧) 操作方法: 穴位上快速点刺,每穴一针,速以刺点穴 位为中心拔罐,一般每次留罐10-15分钟。 起罐后祛除血迹后常规消毒皮肤
临床操作
创新点
操作方法:用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快 速点刺腧穴 2-3mm,速以刺点穴位为中心拔罐。
1. 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临床取材方便,针直径 大小合适,针长度适宜持握。
2. 循足太阳膀胱经辩证取穴,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 阳平衡,而非病变部位的局部治疗,痊愈率96%以 上。复发率20%以下。
循经取俞穴刺血拔罐
主要内容
传统刺血方法 现代刺血拔罐方法 我科临床应用俞穴刺血拔罐法
创新点:1.操作方法的新点 2.理论依据运用新点 3.治疗疾病范围的新点
临床疾病疗效成果
传统刺血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 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
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
?起罐后祛除血迹后常规消毒皮肤?刺血拔罐1周次理论依据有机整合运用中医理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收集资料寻行经络走向取穴据症候辩证分型加减腧穴运用刺血拔罐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通过望闻问切收集资料寻行经络走向取穴据症候辩证分型加减腧穴运用刺血拔罐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 应用人次:236例(2014.01.01---2015.04.01)其中青少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PPT课件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PPT课件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number
ppt课件
{01}
目 录
• 引言 • 中医特色护理的理论基础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 •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实践 •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
务中的作用 • 开展突出中医特色护理的优质护
理服务的策略与措施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3
弘扬中医文化
论治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 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预防为主思想
未病先防
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 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调养 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
病邪侵害等。
既病防变
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包括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恶化等。
06
开展突出中医特色护理的优 质护理服务的策略与措施
加强中医特色护理团队建设
1 2 3
建立专业的中医特色护理团队
选拔具备中医知识和技能的护士,组建专业的中 医特色护理团队,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强化团队中医特色培训
定期为团队成员提供中医特色护理培训,包括中 医理论、操作技能、护理方法等方面,提高团队 整体中医护理水平。
饮食调养与药膳应用
饮食调养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调养身体、预防疾 病。例如,寒凉性食物可以清热泻火,温热性食物可以温中散寒。
药膳应用
将中药与食物相结合,制成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药膳。药膳既可以满足口腹之 欲,又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温中补血、散寒止痛 。
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管
加强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进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中医特色护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的中医 护理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可以 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疼痛、神经衰弱、消 化系统疾病等。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 择适当的穴位、刺激强度和时间,以确保安 全和有效性。
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 张、缓解疼痛的护理技术。
详细描述
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特色护理的重点之一,它强调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的调节与保养。通过对脏腑经络的护理, 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诊八纲理论
总结词
中医特色护理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四诊八纲理论是中医特色护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和寒、热、虚、 实、表、里、阴、阳八种辨证方法。通过四诊八纲的运用,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正确的 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针对性强、调理身体
详细描述
中医特色护理在妇科护理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情 的女性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如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可以有效缓解 女性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调理身体,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急症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及时干预、降低风险
详细描述
刮痧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通过用刮痧板 刮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刮痧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颈椎 病等。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穴位、刮 痧的时间和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熏洗疗法
总结词
利用中药煎汤,熏洗身体局部或全身,达到活血化瘀、 舒缓疼痛的护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穴刺血拔罐临床应用------痤疮
• 常规消毒后进行。 • 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
出2~3mm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2~ 3mm。 • 手法宜轻、浅、快、准。 • 一般出血量5-8毫升/罐为宜。 • 放血的部位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要部位,足太阳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 取穴:大椎,膏肓(双侧),肺俞(双侧),心 俞(双侧),脾俞(双侧),曲池(双侧),辩 证加减: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 (双侧),)大肠俞(双侧) • 操作方法: 穴位上快速点刺,每穴一针,速以刺 点穴位为中心拔罐,一般每次留罐10-15分钟。 • 起罐后祛除血迹后常规消毒皮肤
中医护理创新优秀课件
主要内容
• 传统刺血方法 • 现代刺血拔罐方法 • 我科临床应用俞穴刺血拔罐法
• 创新点:1.操作方法的新点 2.理论依据运用新点 3.治疗疾病范围的新点
• 临床疾病疗效成果
传统刺血方法
•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 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
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
临床操作
创新点
操作方法:用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快 速点刺腧 穴2-3mm,速以刺点穴位为中心拔罐。
1. 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临床取材方便,针直径 大小合适,针长度适宜持握。
2. 循足太阳膀胱经辩证取穴,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 阳平衡,而非病变部位的局部治疗,痊愈率96% 以上。复发率20%以下。
穴刺血拔罐临床应用------痤疮
• 应用人次:236例(2014.01.01---2015.04.01) 其中青少年型198例,更年期女性38例。
• 治愈率:青少型98%,更年期型95% 。
• 复发率均低于20%。
疗效标准
痊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明显缩小 或消退,炎症过程消退 显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 症过程消退75%以上。 有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 症过程消退25%—75%。 无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 症过程消退小于25%,或有明显不良反 应
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 疗的目的。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 脉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刺血拔罐方法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二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 P161 示:
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即在应 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 血或是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 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以加强刺血 治疗的作用,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 15min,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
2.点刺穴位后,不拔罐不出血,皮肤创面小 ,减轻 患者疼痛,易恢复。治疗3小时后可正常洗澡。
3.拔罐后出血,因点刺腧穴出血,操作简便,见效快, 疗效神奇。
4.出血量适中(3—8ml/罐),治疗1周/次,传统是23日/次,减少医用耗材,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点之应用范围
治疗疾病范围的扩大:临床治疗痛经,色 斑(雀斑,黑斑,黄褐斑,老年斑),湿 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失眠及更年期综合 症,静脉曲张等效果显著。 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 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
我科临床应用俞穴刺血拔罐法
• 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 循经络,找准穴位 • 快速点刺2-3mm,刺入后立即出针 • 速以刺点穴位为中心拔罐,一般每次留罐
10-15分钟。 • 起罐后祛除血迹后常规消毒皮肤 • 刺血拔罐1周/次
理论依据
有机整合运用中医理论指导,通过望、闻、 问、切收集资料,寻行经络走向取穴,, 据症候辩证分型加减腧穴,运用刺血拔罐 达到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 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 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 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