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色彩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小班美术知识点总结

小班美术知识点总结

小班美术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知识1.基本色彩概念基本色彩包括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红色、黄色和蓝色分别代表着温暖、明亮和冷静的感觉。

2. 颜色的搭配颜色的搭配有对比搭配和相近搭配两种方式。

对比搭配是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和绿色;相近搭配是指用接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例如红色和橙色。

3. 调色知识在调和颜色时,可以通过添加白色来使颜色变得更浅,添加黑色来使颜色变得更深,添加灰色来使颜色变得更中和。

二、造型知识1. 图形的认知图形是指由点、线、面组成的物体形状,常见的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图像表现方法在绘画时,可以通过线条、填充色彩等方式来使绘画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点、线、面的运用绘画时可以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事物的形态,传达作品的意境。

三、绘画知识1.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定位、造型、透视、光影等手法来表现事物的形态和结构。

2. 水彩画水彩画是指以水溶性颜料作为颜料的绘画方式,通过透明色彩的运用来表现作品的轻盈、透明和活泼。

3. 油画油画是一种以油性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方式,通过颜料的厚重、立体、鲜艳来表现作品的神秘、深邃和华丽。

四、手工制作知识1. 剪纸剪纸是一种通过剪刻、折叠等方法在纸上制作出各种图案造型的手工艺品。

2. 折纸折纸是指通过折叠方式将纸张折叠成各种不同形态的手工艺品,常见的折纸作品有千纸鹤、风车等。

3. 手工绘画手工绘画是指通过颜料、画笔等工具在纸上进行绘画创作,常见的手工绘画作品有彩纸剪贴画、油画等。

五、艺术教育知识1. 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美术审美情趣和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幼儿接触艺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2. 美术游戏美术游戏是以美术形式为媒介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指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进行美术创作,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六年级上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美术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美术知识点美术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表达、传达思想和情感。

六年级上册的苏教版美术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该课程中的美术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色彩知识1. 基本色彩:红、黄、蓝是基本色,它们是其他颜色的基础,可以通过混合来得到其他颜色。

2. 辅助色彩:在基本色彩的基础上,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基本色彩,可以得到其他辅助色彩,如橙色、绿色、紫色等。

3.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两种相对较为对比鲜明的颜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等,它们相互搭配可以增强色彩的对比度。

4. 渐变色:渐变色是指色彩在空间上逐渐变化的效果,可以通过将不同色彩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过渡来实现。

二、造型知识1. 线条:线条是构成形象的基本要素,有直线、曲线、弯线等不同形式,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轮廓、结构和纹理等。

2. 图案:图案是由多个重复的元素组成的艺术装饰形式,在美术作品中常用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情感。

3. 素描:素描是一种通过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态和结构的绘画方法,常用铅笔或炭棒进行描绘。

三、绘画知识1. 颜料:颜料是绘画中常用的材料,分为水性颜料和油性颜料。

水性颜料主要有水彩、水粉等,油性颜料主要有油画颜料等。

2. 画布/纸张:画布和纸张是绘画载体,常用于绘制各种绘画作品。

3. 调色:调色是指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所需色调和色彩效果的过程。

4.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采用水性颜料进行绘制的绘画形式,具有透明、轻盈的视觉效果。

5. 油画:油画是一种采用油性颜料进行绘制的绘画形式,具有浓郁的色彩饱和度和立体感。

四、拓展知识1. 名画欣赏:通过欣赏著名画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拓宽美术视野。

2. 书法: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字写功底和审美能力。

3. 素描实践:通过素描实践,锻炼学生对物体形态和结构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美术湘教版知识点

六年级美术湘教版知识点

六年级美术湘教版知识点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六年级美术湘教版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美术。

1. 色彩知识
-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调、明暗度、纯度
- 基本色彩的认识和运用:红、黄、蓝
- 色彩的构成方法:主色调、辅助色彩、对比色
2. 图形构成
-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 图形的形状特征及其表现能力
- 图案组合与排列:对称、重复、镜像等
3. 素材与表现
- 自然界中的物象:花草、树木、动物等
- 人物的表现:人体比例、表情、动态等
- 建筑与风景的绘制:城市、建筑物、山水等
4. 绘画材料和工具
- 不同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铅笔、彩铅、水彩、油画等 - 画笔和画面效果的关系:毛笔、平头笔、刷子等
- 调色盘、水盘、颜料、画布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5. 绘画技法
- 干刷、湿刷、重叠等基本技法的运用
- 素描、水彩、中国画等绘画风格的特点
- 点彩、线描、色块等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
6. 装饰艺术
- 装饰的概念与分类:线条装饰、花纹装饰、图案装饰等 - 美术元素在装饰中的运用:色彩、形状、质感等
- 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中国结、剪纸、窗花等
以上是六年级美术湘教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在绘画过程中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欣赏和研究优秀的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发现乐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祝大家在美术领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美术知识3+2

美术知识3+2

一部分一、色彩知识: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红+黄+蓝=黑暖色:红黄橙,其中红色最暖冷色:绿蓝紫,其中蓝色最冷对比色:红—绿橙—蓝黄—紫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常见的绘画种类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线描画、漫画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笔用墨;中国画可以分为三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

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

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

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书法中常见的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雕塑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雕塑按使用材料可以分为:木雕、石雕、冰雕、根雕、泥塑、面塑等邮票的组成部分有:齿孔、图案、面值、发行国家,及文字;邮票按照种类可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航空邮票,宣传邮票等三角形构图,又称金字塔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在视觉上具有稳定感。

版画的制作方法是制版,拓印。

因印章大多采用篆书,先书后刻,故称篆刻。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

印章有朱文白文之分,朱文又称阳刻,白文又称阴刻照相写实主义雕塑作品主张“逼真”和“酷似”。

“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庙”“孔林”。

十一、人们把漫画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主要表现手法是:夸张、变形、比喻等。

漫画是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从表现形式上有:单幅漫画、多幅漫画、连环漫画;从种类上分:歌颂型、讽刺型、幽默型。

十二、蜡染是云南著名的民间工艺,它的基本色彩是:白和蓝。

十三、《司母戊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被誉为鼎中之最。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青铜作品。

是我国的旅游标志。

青铜器的纹饰有兽面纹、凤鸟纹、龙纹、三角纹、乳钉纹。

十四、俄罗斯的套娃是非常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图案色彩的基本知识

图案色彩的基本知识

(4)色彩的软硬 色彩在人的感觉中,有柔软感、坚硬感。一 般情况下,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坚硬,明 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柔软。
(5)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由色彩的明度决定。一般而言,明度 高的色彩使人感到轻松,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沉重。
( 6)色彩的华丽 与朴素 在有色系中,高 纯度的色彩会显 得华丽,低纯度 的色彩显得朴素; 在无色系中,黑 白灰显得朴素, 金银显得华丽。
(
湖蓝+品红=紫色
品红+柠檬黄+湖蓝=黑色 根据减色混合的原理,色料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自然界 中的一切色彩。 三原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一次色; 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得到的色称为间 色;两种不同的间色相混得到的色称为复色。
)
2. 3
中性混和
中性混合特点:混色后的明度效果介于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之间,是混合 色的平均明度。 中性混合的分类:旋转混合、空间混合。 旋转混合 旋转混合是指将几种不同的色彩并置在一张圆盘上, 并使之快速旋转,即可发生混色现象。
明度: 位于中心轴的明度系列, 从白至黑分为11级, 白色 为10,黑色为0,9至1是自 浅而深的灰色渐变系列。孟 氏色立体的每一纯度色相与 其等明度的中性灰色水平对 应。
无彩色明度色与有彩色的明度值
纯度: 纯度以中轴上的无彩色为0, 离 开中轴越远, 纯度越高。不同 的色相纯度等级也各不相同, 10个基本色相中红色(5R)的纯 度最高, 在视觉中可以划分的 等级最多共有14个过渡色阶; 蓝绿色(5BG)的纯度最低, 只 有6个过渡色阶。
明度的变化营造光感明度的秩序构成纯度的秩序构成纯度的秩序构成是将一个纯色分别与较之高1个明度色阶的灰色或同明度色阶的灰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810个过渡均匀的纯度系列色阶然后将纯度色阶色彩植入简洁生动的图形中形成含蓄而又丰富的画面

色彩基础知识篇——色彩与图案

色彩基础知识篇——色彩与图案
色彩基础知识篇
色彩的对比
回顾
• 色彩即颜色的光彩。
自然界的颜色可分两大类:无彩系和有彩系。
• 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如红色、桔色、蓝色; 2、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淡蓝、深蓝; 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如红色、橙红;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 色差大小与配置问题,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 地使用。
纯度对比是色彩鲜灰程度对比。 色彩的鲜艳与混浊、模糊与
生动的效果是不同纯度的颜色互相搭配产生的对比。同一个色 放 在不同的对比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一个橙红色放在暗红色 中
就活跃、生动,像燃烧的火焰。
冷暖对比是色彩冷暖感觉的对比。 冷暖对比色在色相环上的
两端,冷极色蓝,暖极色橙,红、黄为暖色,红紫、黄绿为中性 微暖色,青紫、蓝绿为中性微冷色。如果介入了明度、纯度的变 化,色彩的冷暖也会随之变化。
• 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色相
红 黄橙 黄 黄绿 绿 蓝绿 蓝 蓝紫 紫
明度
4 6 8 7 5 5 4 3 4
纯度
14 12 12 10 8 6 8 12 12
注:上表引自(美)蒙塞尔色彩研究资料
新授课
• 色彩对比的含义 • 色彩对比的形式 • 色彩构成范画欣赏
色彩的对比:
对比意味着对立、矛盾、差别、衬托等。 生活中任何一块色彩的存在都不会是孤立的, 不可能单独被视觉所感知,在它的周围总会有其 他的色相呼应与陪衬,所以色彩间的相互作用是 必然的,色彩的差异是对比的基本前提,差异大 小决定了对比的强弱程度。 色彩对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在同 一时间和同一空间内进行比较时,显示出明显的 差别,如蓝色、浅粉色、桔黄色,即色相对比。 色彩对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产生比较作用。

图案设计知识点总结

图案设计知识点总结

图案设计知识点总结图案设计是一门艺术和设计的综合学科,涉及到图形、色彩、构图、文化和传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包括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在内的广泛领域。

图案设计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下面将从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和设计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1. 构图原理构图是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指的是设计中对图形和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布局。

优秀的构图可以使设计更加美观、有力且易于被理解。

构图的设计原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对齐和间隔等,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则可以让设计更富有节奏感和动态感。

2. 色彩原理色彩在图案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情感表达和视觉引导的功能。

色彩的构成原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和对比度等。

设计师们在运用色彩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和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3. 图形原理图形是图案设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元素,它是设计构图的基础单位。

图形的特性和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大小、形状、轮廓、纹理、线条等。

设计师们需要在图案设计中灵活运用各种图形元素,以实现设计的效果和意义。

4. 文化原理文化是图案设计的重要背景和内容。

设计师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符号,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去,以创造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图案作品。

5. 可视传达原理设计师们需要通过图案来传达信息和情感,可视传达原理是指如何通过图案设计来有效传达信息和引导观众对设计作品的理解。

这包括视觉重点、信息层次、排版方式等内容。

二、图案设计的常见类型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图案设计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应用在平面媒体上的设计,比如印刷品、海报、名片、书籍装帧等。

平面设计在构图、色彩、排版和字体等方面有着丰富和独特的设计经验。

2. 服装设计服装设计是将图案应用在服装上的领域,它包括了服装的图案设计、面料选择和款式设计等内容。

服装设计需要考虑到服装的结构和廓形,以及图案与面料的配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度的秩序构成
明度的变化营造光感
5、3
纯度的秩序构成
纯度的秩序构成是将一个纯色分别与 较之高1个明度色阶的灰色或同明度色阶 的灰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8-10 个过渡均匀的纯度系列色阶,然后将纯度 色阶色彩植入简洁生动的图形中,形成含 蓄而又丰富的画面。
综合推移
二.色彩的心理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 情感和不同的联想 (1)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色彩通过人们的知觉和心理感受而产 生的,这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慢慢积累的一种心理 经验。如人们看到红色、橙色时都有温暖的感觉, 因为红色、橙色总是和火、太阳等联系在一起。而 看到蓝色、紫色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冷的感觉,因为 蓝色、紫色往往和夜空、海水、冰相联系。无色系 中的黑、白、灰、金、银都是中性色。在绘制图案 中,了解和运用冷、暖色调非常重要。
可见光谱表: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实验,他用三棱镜 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据牛 顿推论:太阳的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分解 叫做色散,虹就是许多小水滴为太阳白光的色散,各色波长如下:
单位:纳米
1.2 物体与色彩
[1]、固有色: 物体间色彩的差异取决于光源以及物体表
(2)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色彩对人的感官刺激有强弱之分,有些色彩让人感觉 抢眼,有前进感,有些色彩让人感觉有后退感。一般 冷的色彩、低纯度的色彩让人有后退的感觉,而暖的 色彩、高纯度的色彩让人有前进的感觉。
(3)色彩的收缩与膨胀 色彩由于人视觉的错视,会有膨胀和收缩感。在 通常情况下, 暖色和亮色有膨胀感,冷色和暗 色有收缩感。如橙色块在和蓝色块同样大小的情 况下,橙色块会显得比蓝色块大。而在面积相同 的情况下,白色块也会显得比黑色块大。
(
湖蓝+品红=紫色
品红+柠檬黄+湖蓝=黑色 根据减色混合的原理,色料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自然界 中的一切色彩。 三原色在色彩学上称为一次色; 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得到的色称为间 色;两种不同的间色相混得到的色称为复色。
)
2. 3
中性混和
中性混合特点:混色后的明度效果介于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之间,是混合 色的平均明度。 中性混合的分类:旋转混合、空间混合。 旋转混合 旋转混合是指将几种不同的色彩并置在一张圆盘上, 并使之快速旋转,即可发生混色现象。
(4)色彩的软硬 色彩在人的感觉中,有柔软感、坚硬感。一 般情况下,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坚硬,明 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柔软。
(5)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由色彩的明度决定。一般而言,明度 高的色彩使人感到轻松,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沉重。
( 6)色彩的华丽 与朴素 在有色系中,高 纯度的色彩会显 得华丽,低纯度 的色彩显得朴素; 在无色系中,黑 白灰显得朴素, 金银显得华丽。
4.2.孟塞尔色立体色彩表示法 孟氏色立体的表色符号中H表示色相,V表示明度,C 表示纯度。形式:H v/c=色相、 明度/纯度。如5R4 /14,5R为色相,4为明度, 14为纯度。 孟氏色立体的10个基本色相的表色符号为:
5. 色彩的秩序构成 色彩的秩序构成是将色彩的三属性按照一定的 规律演绎,体现色彩表达的节奏感与秩序感。 5 、1 色相的秩序构成 色相的秩序构成主要是采用孟塞尔10色色相环上 的全部色相或3/4左右的色相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 顺序植入简洁、抽象、富有意味的图形上,体验色彩 的绚丽、活泼与节奏。
面吸收与反射光的能力。
白色物体反射日 光中的全部色光
红色物体只反射 日光中的红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日 光中的全部色光
黄色物体只反射 日光中的黄色光
兰色物体只反射 日光中的兰色光
固有色来源于物体固有的某种反光能力和光源条件的相对稳定。 固有色的概念方便了人们对于色彩的交流和对事物特征的把握。
[2]、光源色
2.2
减色混合
减色混合是指物质性的色彩混合,主要指色料的混合。 减色混合的特点:参加混合的色彩越多,新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越低。 色料混合 色料指印染染料、绘画颜料、彩色涂料等物质性的色彩材料。 色料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 色料三间色: 品红+柠檬黄=橙色 柠檬黄+湖蓝=黄绿色
色 料 的 三 原 色 减 色 混 合
孟塞尔色彩体系下, 色相的明度、纯度的关系: 有彩色与无彩色的明度对应关系 同一色相的纯度变化
4.孟塞尔色立体
4.1.孟塞尔色立体结构 孟塞尔色立体是1905年美国的教育家孟塞尔创立的。 色相:孟氏色立体以红、黄、绿、蓝、紫5色为基础,加上它们的中间色相 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共10色为基本色相, 再将每个色相细分为 10个等级,分别用序号1—10表示, 如此可以一共得到100个色相,各色相 群的第5号色为该色相群的代表色相。如5R为该色相群的代表色相红色,1R 为紫味红,10R为橙味红, 位于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相互为补色关系。
黑色象征性感、神秘、高贵、内敛、富丽、权利、智慧。
白色象征纯洁、圣爱、优雅、轻盈。
作业: 24色相环(或色相推移)、明度推移、 纯度推移各做一张 规格:A4纸 例:
由于光的照射引起 物体受光部色相的 变化称光源色
在单色光下: 以红色光为例,白色物体只有一种光反射,因而物体呈现红色。
白 色 物 体
绿 色 物 体
绿色物体在红色光下没有绿色可以反射,因而物体呈现黑色。
[3]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由于光的照射,作 用到物体上,所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环 境色。环境色的强弱和光的强弱成正比; 光滑的物体环境色明显,粗糙的物体环境 色弱。
更加丰富、响亮,再现了色光所特有的流动感与闪烁感。
法国后期印象派的点彩风格、网点印刷、纺织品设计中的经纬并置等都是利用空间混合 这一原理完成的。
若 干 个 不 同 的 人 物 面 部 构 成 了 空 混 效 果 的 布 什 头 像
空 间 混 合 图 例
3. 色彩的属性
3.1、 色彩的分类 色彩可分为两大类: 无彩色和有彩色。 3.1.1 无彩色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黑、白混合而成的不同深浅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 上讲,它不包含在可见光谱中, 因而不能称之为色彩。但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 来讲,它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并在色彩世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黑、白、 灰的参与可以引起有彩色的明度和纯度的变化。无彩色系只有明度的差异,不具 备色相和纯度特征,如下图所示无彩色营造的细腻空间。
第五章 图案的配色原则
图案由形式、色彩、材料三因素综合产生的。 一、 色彩的基本知识 1. 色彩的物理属性 1.1 光与色
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 界。什么是光呢?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不是物体),它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包 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它们都各有不同的波长和 振动频率。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 的光的色彩我们肉眼都可以分辨。只有波长在 380纳米至 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 起人的色知觉。这段波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 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光。如:长于780纳米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纳米的电 磁波叫紫外线。
(7)色彩的象征 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性,这是由于人在社会和 自然的环境中,积累了对色彩的固定的联想 。 红色象征喜庆、热烈、革命、流血、恐怖、 警戒。
橙色象征温暖、可口、 热烈、警戒。
黄色象征明快、高 贵、幼稚、下流。
绿色象征生命、安静、希望、环保、和平。
蓝色象征希望、安静、永恒、美好。
紫色象征神秘、冷艳、优雅、高贵。
由于是在颜色旋转的过程中,第一种色彩刺激还未在 视网膜上消失之前,后一种色彩刺激已经发生作用, 不同的色彩刺激快速先后作用于视网膜,导致色彩在 人的视觉里发生混合,形成新色感。
旋 转 混 合
陀螺旋转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亦为并置混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点或色线并置在一起,借 助一定的空间距离,使之在人的视觉内进行混合。 空间混合特点:弱化了减色混合中的色彩明度、纯度降低的现象,色彩显得
2. 色彩的混和 色彩混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产生新的色彩。 色彩混合的形式有三种: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 2.1 加色混和 加色混合亦称色光混合,是将不同的色光投射到一起合成新的色光。 加色混合的特点:参加混合的色光越多,新色光的明度就越高。 色光三原色:朱红(R)、翠绿(G)、蓝紫(B)。 色光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 可以得到自然界中所有的色彩。 色光三间色:
色相的秩序构成
色相的推移(半个色环以内)
明度的秩序构成
5、2
明度的秩序构成
明度的秩序构成主要是指将白色按照一定的比例
与黑色或明度低的纯色混合;或者是将黑色按照一定 的比例与白色或明度高的纯色混合,形成不少于10个
明度序列的明度色阶,再将明度色阶进行组合,形成
抽象画面,寻求节奏的变化,从中体验明度秩序带来 的光感与空间感。
色位于可见光谱的边缘有 彩 色 明 度 系 列
3.2.2色相(Hue)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或名称,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不同波长的光波给人的视 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光谱色中的红、橙、黄、绿、蓝、紫是基本色相,像翠绿、 玫瑰红、橄榄绿、钴蓝等是指色彩的特定名称,它们之间的差别是色相的差别。
无彩色系只有明度的差异 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特征
无彩色营造的细腻空间
3.1.2
有彩色
可见光谱中的所有色彩都属于有 彩色, 其中包括具有某种色彩倾向 的灰色, 如蓝灰色、红灰色等。红、 橙、黄、绿、蓝、紫为基本色, 有 明确的色相、 明度和纯度。有彩色 之间的混合以及有彩色和无彩色的混 合使色彩的样式无限丰富。
3、2、3
纯度(Chroma)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亦称饱和度;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 为极限纯度。当一种色料颜色与其他任一色料颜色相混合纯度都会降低。无彩色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