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综合实践课 粽情粽意.ppt

合集下载

10端午棕 课件(共27张PPT)

10端午棕 课件(共27张PPT)
我 们 在外 婆家 美滋滋⑤地吃了之 后,外婆还会 装
yìxiǎo lán zòng zi yào wǒ men dài huíqù fēn gěi lín jū chī
一 小篮 粽 子要我 们 带 回去,分给邻居吃。【句解】“美滋 滋”写出了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喜爱 之情。 ❸ ❹第二部分(第 2、3 自然段):粽子色美味香花样多。 写外婆做粽子的花样有很多。
10 端午棕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吃粽子是端 午节的传统习俗。那又黏又甜、花样繁多的粽子凝聚了多少人对屈原的敬意 啊!让我们唱着童谣,走进课文,品尝香甜的粽子吧!
1. 会认“ 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 “午、节”等7个生字。 (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重点) 3. 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弘扬我国的传统 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难点)
❶ 品析:这句话写了包粽子 使用的材料,“青青的”“白 白的”“红红的”写出了作者 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❷拓展:你能按作者写粽子的 样子的顺序,介绍一种自己喜 欢吃的食物吗?
饺子是用白白的面皮包的, 里面是肉和蔬菜等做成的馅料, 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
wǒ men zài wài pó jiā měi zī zī de chī le zhī hòu wài pó hái huì zhuāng
读写易错提示 辨形:“午”的最后一笔竖上边不出头。“节”的第四笔是横折
钩。“真”里面有三横。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jiān(中间) 间
jiàn(间断) fēn(分别) 分 fèn(分外)
运用:①他坚持学习书法,中间 (jiān)从未间( jiàn)断过。 ②见到分(fēn)别已久的亲人, 他分(fèn)外高兴。

粽情端午PPT

粽情端午PPT

六是端午节习俗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从人类学或民族学 的视野看,端午节的来源是十分多样而又互为歧异的。每一个 民族,每一个地区,都各有自己独特的端午节来源的传说。如 湖南省麻阳县的龙舟竞渡并非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祭祀盘瓠。 节日的活动内容也因地而异。如彝族在端午节期间,要进山采 草药;仫佬族则要抬纸船到田间,由师公巡船赶虫,以为可保 禾苗成长;藏族青年男女则到野外进行赛马、对歌、丢手帕、 抢帽子等活动;一些地方的苗族,还有跳鼓舞、赶花山及唱歌 游方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端午节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 样性是人类文化演进的自然结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促进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类文化良性成长的自身要求, 也是当今构筑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石。这也正是端午 节文化的重要现代价值之一。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千鬓不少 七 载丝效年 律 贤日艾佳(端 愚日符节唐午 同添趋倍) 瞬白习多殷 息头俗情尧 ,,,,藩 几榴但老 人锦祈去 湮年蒲谁 没年酒知 几照话感 垂眼升慨 名明平生 。;。; .
心端来午值的健企要以事滋初缠酒午关 所午说节存生康盼失,象生夏五、节爱五 在节,习在活,吉去我都。,彩采有生是 。文也俗的主消祥这们是因天线草插命端 化就的前题除幸一在为此气等药艾、午 意是文提,邪福防过了,温等、叶强的 蕴以化和因恶的病端驱端热习兰、身许 和人意基为毒文祛午辟午潮俗汤挂防多 现为蕴础生害化灾节邪节湿。洗菖病习 代本,。命永意、时恶的,端浴蒲的俗 价。从所是远蕴祈,毒许瘟午、、意体 值这根以一是。求切害多疫节挂饮蕴现 的也本,切人追健记。民易正香雄。着 核是上端价类求康不所俗于值包黄端 、 、

端午节ppt设计(综合实践实践课)ppt

端午节ppt设计(综合实践实践课)ppt
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掌握 了PPT的基本设计和高级技 巧,如动画效果、图表制作
等。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在PPT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 种问题,同学们学会了独立 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案,提高
了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PPT设计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内容深度不够
部分PPT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 度和说服力,需要加强内容策划
和资料收集。
优秀案例二:端午节旅游推广
总结词
以推广端午节旅游资源为主旨,通过PPT 展示端午节期间的特色旅游活动和景点 。
VS
详细描述
该PPT以端午节旅游为主题,介绍了端午 节期间各地举办的特色旅游活动,如龙舟 比赛、包粽子比赛、端午文化节等。同时 ,该PPT还展示了端午节期间值得一游的 旅游景点,如屈原故里、汨罗江风景区等 ,并提供了旅游攻略和行程建议。此外, 该PPT还强调了端午节旅游对于当地经济 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古代夏至节
端午节的起源也与古代夏至节有关,夏至节时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健康。
端午节的习俗
1 2
3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盛行的活动之一,人们划船前来捞救屈 原,后来演变为竞相划船,以此纪念屈原。
包粽子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用树叶包裹饭团,外 用彩丝缠住饭团,以此喂饱江中的鱼虫虾蟹使其不再咬食屈 原的身体。
内容布局和排版
内容布局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述端午节的历史和意义,再分别 介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最后总结端午节的重 要性和影响。
排版
使用清晰、简洁的字体和排版方式,确保文字和图片的布 局合理、美观。
具体建议
使用大标题和小标题的组合,突出重点内容;适当使用项 目符号和列表,使内容更加条理清晰;注意文字的字体、 大小和行距,避免拥挤和难以阅读。

精致《粽情端午》端午节PPT课件

精致《粽情端午》端午节PPT课件
标题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标题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标题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标题文本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目录
Mù lù
端午节由来
Du­­ān wǔ j ié yoú lái
1
端午节习俗
2
Du­­ān wǔ jié xí
端午节诗词
3
Du­­ān wǔ jié
端午节活动
4
Du­­ān wǔ jié
端午节的当地演化
Du­­ān wǔ j ié de dāng dì yǎn
主 / 题/ 班 / 会 / 教 / 学 / 课 / 件 / 传 / 统 / 文 / 化 / 介 /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标题文本预设
74.8%
第三 部分
借问汉宫谁得似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用户可以在投影仪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用户可以在投影仪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用户可以在投影仪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News 3

粽情端午PPT课件

粽情端午PPT课件
,。,。,。,
Jìng dù shí
竞渡诗
-唐·卢肇
Wǔ SÍ
五丝
-唐·褚朝阳
把但锦章水越 酒夸绣施底人 时端侔文深传 伸午新胜休楚 奠节段质也俗 ,,,,,, 汨谁羔列日截 罗荐羊匹中竹 空屈寝美还竞 远原旧于贺萦 而祠诗姬之丝 。。。。。。
4 Duān wǔ jié huó dòng 端午节活动
Chí zòng zǐ
吃粽子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 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 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 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 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 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 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 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Duān wǔ
端午
-唐·文秀
Duān wǔ
端午
-唐·李隆基
忠亿当事盐端 贞兆轩古梅午 如同知人已临 不归槿留佐中 替寿茂迹鼎夏 ,,,,,, 贻群向年曲时 厥公水深糵清 后共觉缕且日 昆保芦积传复 芳昌香长觞长 。。。。。。
果向跃冲兽鼙馆石 然道浪波头鼓驿溪 夺是争突凌动楼久 得龙先出处时前住 锦刚鸟人雪雷看思 标不退齐微隐发端 归信飞譀微隐机午
Huà é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 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 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 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 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 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 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 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 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粽情飘香端午节课件

粽情飘香端午节课件

三、 端午节的粽子文 化
三、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
粽子的起源
粽子的制作方法
粽子的地方特色
三、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
粽子的起源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的屈原为了抗议贪 污腐败的政府,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为了防止 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划船投入江中,同 时还投入了米饭、鸡蛋等食物,希望能够让鱼 虾吃饱不去伤害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 人们将米饭包成三角形的粽子,投入江中,以 此来祭奠屈原的精神。
一、 端午节的起源
要点标题: 传统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 、插艾草和挂菖蒲。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赛龙舟是模仿救屈原的人们划船寻找他的遗体 ,插艾草和挂菖蒲则是为了驱邪避灾。
一、 端午节的起源
要点标题: 习俗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的习俗也发生了一些 变化。现代人除了吃传统的粽子,还会品尝各 种口味的粽子,如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 赛龙舟的活动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有专业的龙 舟比赛,也有业余的划龙舟游戏。同时,插艾 草和挂菖蒲的习俗也逐渐减少,但人们依然会 在端午节期间欣赏艾草的清香和菖蒲的美丽。
二、 端午节的传统习 俗
二、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起源
赛龙舟
包粽子
二、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 之一。相传,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楚国,是为 了纪念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屈原是楚国的 大臣,因对国家的忠诚和才华过人而备受赞誉 。然而,由于朝廷内部的阴谋和诽谤,屈原最 终被流放。在他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抒发 思念祖国和忠诚之情的诗歌。据说,屈原在端 午节这天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祖国的忠 诚和对不公正待遇的抗议。

高中主题班会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粽情端午 教学PPT课件

高中主题班会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粽情端午 教学PPT课件

“粽”情端午主题班会目录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节端午节历史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文化特征端午节传承价值01P a r t O n e端午节由来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02P a r t O n e介绍端午节端午节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

”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

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午节 综合实践课 粽情粽意.ppt

端午节 综合实践课 粽情粽意.ppt

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教育,通过 “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的主题教育 活动,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和节气文化紧 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培养 “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 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 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教育通过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和节气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 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 秋、除夕四个假日。新鲜之余,我们的学生 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纷纷表示反 对。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学们崇尚过洋 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 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在 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又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 临之际,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以“体验‘粽情 粽意’,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 活动。
1.查阅资料并收集和 整理
2.调查访问当地居民 庆祝端午的各种形 式
3.学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
4.手抄报制作
1.老师和班干部们负责购买粽叶、糯米、卡纸等所需材料。
2.老师讲解、查找资料的方法,教授怎样对所搜集资料做整 理工作和讲清楚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3.由教师联系教授包粽子的食堂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预定 使用场地,邀请其他老师担任评委,通知学生家长。

4.学生分好组,明确分工,每5人一小组,共10组。
1.通过书籍,电脑等途径学生自主查阅关于端午节和屈原的资 料,包括诗歌、故事、历史背景来历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查阅资料并收集和 整理
2.调查访问当地居民 庆祝端午的各种形 式
3.学包粽子
4.手抄报制作
1.老师和班干部们负责购买粽叶、糯米、卡纸等所需材料。
2.老师讲解、查找资料的方法,教授怎样对所搜集资料做整 理工作和讲清楚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3.由教师联系教授包粽子的食堂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预定 使用场地,邀请其他老师担任评委,通知学生家长。
5.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社区居民、附近的福利院等地方送粽子, 体验分享的乐趣。
6.将收集的资料做成手抄报,在社区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做宣传。
1.每小组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每组的成果和搜集的照片做成一个 小册子在班上展示。
2.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每小组推荐一名成员当评委,另外的成员 上台进行文艺表演,并展示该小组成果,评委打分,获胜组或
4.学生分好组,明确分工,每5人一小组,共10组。
1.通过书籍,电脑等途径学生自主查阅关于端午节和屈原的资 料,包括诗歌、故事、历史背景来历等,并对资料进行整理。
2. 调查访问当地市民庆祝端午节的形式。
3.组形式在食堂工作人员和教师指导下和家长一起学包粽 子,学习制作过程,体会其中的乐趣和包含的传统民族文化意 义。
在国务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 长假被取消,而分别增设了清明、端午、中 秋、除夕四个假日。新鲜之余,我们的学生 对其背后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纷纷表示反 对。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学们崇尚过洋 节,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淡化。 如果再不弘扬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导 致我们民族无形文化的急剧消亡和流变。在 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又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 临之际,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以“体验‘粽情 粽意’,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 活动。

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历史背景等相关 知识,使学生了解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形式,和 各地庆祝端午的差异。学生能通过有关端午节 和屈原的诗歌、故事、戏剧等理解屈原爱国的 精神。
2.学生能学会包粽子,能搜索各种资料信息, 并对其加以筛选、分类、整理,能掌握一定 的朗诵,演讲,表演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2.学会合作交流与分享,具有团队精神,集
体荣誉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能通过感受端午节,表达出自己的所感 所想。
2.学生能意识到民族地区差异,感受民族文化 的多样发展。
3.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弘扬民族文化特色与精 神。
材料:相机、摄影设备、包粽子材料、手抄报用的卡纸等 材料(由老师带领班干部统一购买,预算300元)
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教育,通过 “走近端午节,感受节气文化”的主题教育 活动,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和节气文化紧 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培养 “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 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 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
(一)知识与技能
得 奖励,老师选取优秀作品和成果在班级墙上展示。
3.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并在全班交流。
4. “体验‘粽情粽意’,传承民族文化”活动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自互教家综 评评师长合
评评评
参与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本次活动不仅意义深刻,而且通过各种丰富活 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亮点在于让学校食堂工作 人员与家长都参与其中,这有利于该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将做好的粽子送给福利院等活动更 是意义深刻,很好地将学生融入到传承民族文化 的氛围中去。
获得体验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7、在活动中,有一定的责任心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 10、不怕吃苦,敢于客服困难
学习方法 11、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
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能力
13、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现、提出、解 决问题
地点:教室、福利院、
人员:食堂工作人员、教师评委、家长
食堂、社区
小学五年级2班
50人
本次活动围绕端午节展开,以加强学生们的爱国教育与弘 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通过开展包粽子、访问调查、手抄报
制作、文艺表演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们在亲 身参与中获得全面发展。
5.主题班会---文艺汇演 6.成果小册子制作 7.写作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