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传感器通用规约及说明
2024年传感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2篇)

2024年传感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一、传感器的简介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二、传感器的使用安装注意事项。
温度传感器1.传感器接地应可靠,传感器的导线连接不得短路。
2.动磁式水温表传感器的热敏电阻会随着温度上升,电阻值减小。
油量传感器1.油箱内浮子的移动应灵活,否则会因浮子与油箱隔板干涉造成指示不准。
2.油量传感器接地应可靠。
3.动磁式油量表的可变电阻式传感器的电阻值会随着油箱内部油量平面升高而升高。
转速传感器1.确保传感器底部与发动机齿顶间隙为0.8至1.0mm,否则会造成指示失准。
正确的安装方法是,先将传感器拧到底,即传感器底部碰到发动机飞轮齿顶部,然后逆时针回旋2/3圈,再用背紧螺母紧固。
2.怠速时转速传感器输出感应电压Urms1.0V。
压力传感器1.动磁式压力表的可变电阻值随压力升高而升高。
2.安装压力传感器时,不可直接拧外壳。
3.如传感器有报警,那么传感器线与报警线不可接反。
2024年传感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2)2024年的传感器技术相较今天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与突破。
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具体的升级和改进,但我们可以预计传感器在各个应用领域的使用将会更加普及和广泛。
而随着传感器的普及,对于其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也会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2024年传感器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隐私保护传感器能够采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个人隐私。
在使用传感器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
在采集个人信息前,需要经过用户的明确授权,并且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漏和滥用。
传感器数据管理制度

传感器数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和保障企业传感器数据的手记、存储、使用和共享,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部门的传感器数据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传感器数据:指通过传感器手记的各种物理量数值及相关信息。
2.传感器:指用于感知和手记物理量的设备。
第二章传感器数据的手记第四条数据手记准则1.全部传感器数据的手记必需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2.手记的数据必需真实、准确、完整,不得窜改、删除、伪造或隐瞒。
第五条手记设备和技术要求1.手记设备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安装位置必需选取合理,确保数据手记的准确性。
2.手记设备必需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避开数据手记停止或误差。
第六条数据手记流程1.数据手记前,需要订立明确的手记计划和手记频率,并将其记录备案。
2.数据手记过程中,必需依照设定的计划和频率进行手记,不得随便更改。
3.手记的数据必需经过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方可录入系统。
第三章传感器数据的存储第七条数据存储要求1.传感器数据必需进行合理的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数据存储设备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证存储本领和读写速度。
第八条存储格式和结构1.数据存储必需使用统一的格式和结构,方便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2.数据存储时必需标注数据来源、手记时间和其他必需的信息,便于数据的追溯和分析。
第九条数据备份和恢复1.传感器数据必需进行定期的备份,确保数据不会因存储设备故障而丢失。
2.数据备份必需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开数据泄露和损坏。
3.如显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必需及时进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四章传感器数据的使用和共享第十条数据使用权限管理1.不同部门和个人的数据使用权限必需严格掌控和管理,只有经过授权才略访问和使用数据。
2.数据使用权限的授权和撤销必需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记录备案。
第十一条数据使用规范1.全部使用传感器数据的人员必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024年监测传感器调校制度(二篇)

2024年监测传感器调校制度一、监测传感器的调校工作应由专业监测维修人员担任。
二、调校人员应了解、掌握设备性能和传感器的调校程序,在调校过程中按各传感器的调校步骤逐一进行调校。
三、监测传感器敏感元件在使用中其输出信号会逐渐衰减,致使测量精度下降,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调校周期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四、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调校,应使用相应的标准气样和空气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校,并佩带与其相适应的流量计等器具;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调校应使用相应器具,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校。
五、调校前,调校人员应用毛刷将传感器探头进行清扫,保持传感器清洁,以免影响调校数据。
六、在调校过程中,调校值如超过允许误差,应使用万用表对电位器进行调校,合格后在通入标气进行二次调校合格为止,但不得改变电器元件的电器参数。
七、传感器调校失效时,应立即更换,并升井检修。
八、在调校过程中,应有使用单位的电工配合整个调校过程,调校合格后,调校人员通知有关人员后,使用单位的电工方可按规定对电气设备复电。
九、调校前后应与地面中心站保持联系,并校对中心站系统与现场的数据是否一致,保证系统的传输数据的准确性。
十、调校中应及时记录调校中有关数据,调校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表并签字。
2024年监测传感器调校制度(二)目前,监测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环境监测、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然而,由于传感器的不准确性和精度问题,往往导致监测结果的误差,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传感器调校制度,确保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调校流程。
这个流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传感器选择、调校设备选择、调校参数的确定、调校方法的选择等。
在传感器选择环节,我们需要根据监测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在调校设备选择环节,我们需要选用合适的设备来进行传感器的校准和调试。
传感器管理规定

传感器管理规定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起着感知和收集数据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加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传感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传感器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和管理措施,以下将从传感器的选择、部署、运维和维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传感器的选择是传感器管理的基础。
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要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和量测范围,例如温度、湿度、光强等。
其次要考虑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具有长寿命和高抗干扰能力的传感器。
最后要考虑成本和供应情况,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传感器。
其次,传感器的部署是传感器管理的关键环节。
传感器的部署位置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效果。
为了保证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环境的变化,应将传感器部署在目标物体附近或环境变化频繁的区域。
同时,还要避免传感器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每个传感器能够独立工作。
此外,还应考虑传感器的防护措施,避免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
在部署过程中,应将传感器的布线和连接进行标识和记录,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接下来是传感器的运维管理。
传感器的运行状态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便及时检测和修复故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传感器台账,包括传感器的类型、序列号、安装位置等信息,方便查询和管理。
其次要定期巡检传感器设备,检查传感器的运行状态和数据采集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故障处理,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的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还应对传感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清理传感器表面的灰尘和污物,防止影响传感器的工作效果。
最后是传感器的维修管理。
传感器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或损坏。
因此,应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保障传感器的及时维修和更换。
IEC61850规约讲解

IEC61850-9-1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通过串行单方向多点共线点对点链路传输采 样测量值
主要定义了DO的相关内容。
IEC61850-7-4 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主要定义了LN的相关内容。
IEC61850规约的结构和内容
映射到实际的通信网络: IEC61850-8-1 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MMS(ISO/IEC9506第2部分)和 ISO/IEC8802-3
功能和设备模型的通信要求
功能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详细阐述了功能、逻辑节点和通信信息片三个概念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对不 同等级的变电站内的不同种类的通信报文的通信时间提出了要求,以及如何验证整个系统的通信性能要求。
IEC61850规约的结构和内容
配置: IEC61850-6 与变电站有关的IED的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数字化变电站的构建情况: 1、从变电站层次结构上来看 2、从使用设备上来看 3、从使用服务上来看
如何利用IEC61850规约构建数字化变电站?
—结构上来看,数字化变电站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 站控层设备:监控主机,工程师站等。 间隔层设备: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 过程层设备:光CT/PT,合并单元,智能开关等。
二、IEC61850规约的结构和内容
IEC61850规约的结构和内容
系统概貌: IEC61850-1 介绍和概述
介绍了整个61850系列标准的制定目的、历史沿革,对61850的其它标准的核心内容作了一个提炼并加以 介绍,对以后的标准中涉及的核心概念作了初步的阐述。
IEC61850-2 IEC61850-3 IEC61850-4
靠近感应传感器规格说明说明书

ICB 12 SF 04 PO ICB 12 SF 04 NC ICB 12 SF 04 PC ICB 12 SF 04 POM1 ICB 12 SF 04 NCM1 ICB 12 SF 04 PCM1 ICB 12 LF 04 PO ICB 12 LF 04 NC ICB 12 LF 04 PC ICB 12 LF 04 POM1 ICB 12 LF 04 NCM1 ICB 12 LF 04 PCM1
-25° to +70°C (-13° to +158°F) -30° to +80°C (-22° to +176°F)
Shock and vibration
IEC 60947-5-2/7.4
Housing material Body Front
Nickel-plated brass Grey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Sn : nominal sensing distance d : sensor diameter
d : sensor diameter
For sensors installed opposite each other, a minimum space of 6 x Sn (the nominal sensing distance) must be observed (See Picture 3).
Proximity Inductive Sensors Extended Range, Nickel-Plated Brass Housing Types ICB, M12
• Sensing distance: 4 mm • Flush types • Short and long body versions • Rated operational voltage (Ub): 10 - 36 VDC • Output: DC 200 mA, NPN or PNP • Normally open, Normally closed • LED indication for output ON • Protection: reverse polarity, short circuit, transients • Cable and M12 plug versions • According to IEC 60947-5-2 • CSA certified for Hazardous Locations
传感器管理规定范文

传感器管理规定范文传感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传感器的管理,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使用传感器的各类系统。
第三条传感器是指能够通过感知外部物理或者化学参数变化、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系统中其他模块的信号的装置。
第四条传感器管理应遵循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传感器管理应加强对传感器的维护、测试、校准等工作。
第六条传感器管理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传感器的技术发展和更新。
第七条传感器管理应加强对传感器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第二章传感器的选用与采购第八条传感器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并结合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安全要求等进行综合评估。
第九条传感器的采购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和质量要求。
第十条传感器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询价、比价、招标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传感器的采购应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第十二条传感器的采购应签订合同,并明确传感器的型号、规格、性能要求,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
第三章传感器的维护与检修第十三条传感器的维护工作应加强,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检查、清洁,并及时处理故障。
第十四条传感器的维护工作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周期、内容和责任人。
第十五条传感器的维护工作应保证维修设备的完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六条传感器的检修应选择有相关技术资质的人员进行,并做到专人、专岗、专项。
第十七条传感器的检修应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对磨损、老化、腐蚀等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四章传感器的测试与校准第十八条传感器的测试应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并选择可靠、准确的测试设备。
第十九条传感器的测试应选取适当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参数,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第二十条传感器的测试应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并保存相关数据和报告。
第二十一条传感器的校准应遵循校准程序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校准设备和方法。
第二十二条传感器的校准应定期进行,并确保校准结果符合要求。
安智传感器仪表说明书

2.配线注意事项:1)热电偶输入的场合,请使用规定的补偿导线;如果被测量设备为金属加热物请使用带绝缘的热电偶。
2)热电阻输入的场合,请使用导线电阻较小的,且(3线式)无电阻差的线材,但总长度应在5m 内。
3)为了避免噪声干扰的影响,请将输入信号远离仪器电源线、动力电源线、负载线进行配线。
4)为了减小动力电源线以及大负载电源线对本产品的影响,请在容易受到影响的场合,建议使用噪声滤波器。
如果使用噪声滤波器,请务必将其安装在接地的盘面等上,并使噪声滤波器输出侧与电源端子间的配线最短;不要在噪声滤波器输出侧的配线上安装保险丝、开关等,否则会降低滤波器的效果。
5)本产品在投入电源时到有输出时间约为5秒。
如果有联锁动作的电路等信号使用的场合,请使用延时继电器。
6)变送输出线请尽量使用带屏蔽层的双绞线;确保信号可靠稳定。
7)远距离RS485通讯线请使用带屏蔽层的双绞线,并将屏蔽层在主机侧接地处理;确保通讯可靠稳定。
8)本产品没有保险丝;需要的场合请按额定电压250V,额定电流1A 配置,保险丝种类:延时保险丝。
9)请使用适合的螺丝力及适合的压接端子端子螺丝尺寸:M4X8(带7.0X7.0方座)推荐拧紧力矩:0.7N.m合适线材:0.25~1.65mm 的单线或多芯软线10)请不要将压接端子或裸露线部分与相邻的端子接触。
智能传感器仪表说明书四、主要技术参数三、常规型号说明二、仪表型号SF 系列传感器表C:版本辅助电压:B: DC 24V 空白: 无T: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 空白:电压、电流输入通讯功能:0:无通讯 8: RS 485通讯 变送功能:I: DC 4-20MA变送输出 空白:无外形尺寸:3: 72W*36H*70.5L 4: 48W*48H 6: 48W*96H 7: 72W*72H 8: 96W*48H 9: 96W*96H 16:80W*160H 80:160W*80H 报警路数:空白: 无报警 2: 两路 3: 三路 报警类型:A :无报警 R:继电器报警输出输入信号4~20mA/0~10V4~20mA/0~10V 4~20mA/0~10V 4~20mA/0~10V 4~20mA/0~10V TC/RTD/mV/RT TC/RTD/mV/RT TC/RTD/mV/RT TC/RTD/mV/RT TC/RTD/mV/RT SF□-A0SF □-R20BSF □-R28BSF □-IR20BSF □-IR28BSF □-A0-T SF □-R20B -T SF □-R28B -T SF □-IR20B -T SF □-IR28B -T 22222222●●●●●●●●●●●●●●●●报警点数辅助电压变送输出485通讯型号1、电气参数表:3、隔离模式框图:五、通用面板名称1)在正常测量模式下,且参数2)进入参数3)4)在使用CAS、CAK 标定功能前,长按“SET”+“ ”(确保PSB=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通用协议说明
通讯报文格式:
0x68 1个帧的开始的字符(68h) 1 byte
Len1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
Len2 data数据域长度; 1 byte 第2字节等于第3字节的值
0x68 1个帧中第二个固定字符(68h) 1 byte
Addr 传感器地址1byte
Cmd 命令类型, 1bytes
Data 实际数据域, len bytes
<cs> 从addr到cs前1字节,累加和检验码, 1 bytes
0x16 整个帧的结束控制字符(16h); 1 byte
说明:len1和len2都表示data数据域长度,只是为了收数据错步时的一个判断,是重复的,数据格式没有特别说明都是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
一、设置传感器地址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1
命令格式:
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1
Newaddr—仪表当前地址。
例如主机发送: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
如果从机的地址是01,则回应:(68 01 01 68 01 01 04 06 16)无应答
命令表示把装置地址从01修改到04
二、读取传感器地址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2
命令格式:
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
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
0xFF 可理解为广播地址。
( 占一个字节);
从机向主机响应命令类型:0x02
格式:
Cmd = 0x02 ( 占一个字节);
Len = 1长度( 占一个字节);
说明:
此命令用于不知道数字传感器序列号和地址的前提下进行的。
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只允许接一只数字传感器,防止数据出错。
例如主机发送:68 00 00 68 FF 02 01 16
如果主机地址是4,则回应:68 01 01 68 04 02 04FF(0A 16)
三、设置传感器通讯参数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3
命令格式:
CMD = 0x03 ( 占一个字节);
Len = 0x07 ( 占一个字节);
Braud 通讯波特率。
(4字节无符号整形数高字节在前);
Data 通讯数据位。
(1字节);
Parity 通讯校验位。
(1字节0无校验,1奇校验,2偶校验);
Stopbits 停止位(1字节)
说明:数据位可以在说明中注释不用修改为8位,格式就留着吧,以备扩展需要,波特率如:9600直接把数值填充到缓存区0x00 0x00 0x25 0x80即可,范围传感器支持多大范围就列多大范围。
一般(1200-115200)这个范围即可。
返回值:成功了,则原命令返回,不成功则把数据域全部填充为FF即可。
Braud 通讯波特率。
(4字节无符号整形数高字节在前);(必须1200、4800、9600、19200、38400、56000、57600、115200,否则修改不成功)
Parity 通讯校验位。
(1字节0无校验,1奇校验,2偶校验);
(必须是0、1、2,否则修改不成功)
Stopbits 停止位(1字节)
(必须是1、2,否则修改不成功)1――1位停止位,2-2位停止位。
注意:主机修改通讯参数后,从机回应一条数据,如果成功,将生效新的参数。
例如:主机发送数据:68 07 07 68 01 03 00 00 25 80 08 00 01 B2 16//波特率9600, 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
从机回应数据:68 07 07 68 01 03 00 00 25 80 08 00 01 B2 16
四、测量值通用读取方法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8
命令格式:
CMD = 0x08 (占一个字节);
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
响应格式:
Data格式说明:
dataNo定义说明:
1:表示为温度;
2:表示为气压;
3:表示为湿度;
4:表示为雨量;
5:表示为日照;
6:表示为风速;
7:表示为风向;
8:表示为拉力值;
9:表示为倾角传感器X轴倾角;
10:表示为倾角传感器Y轴倾角;
11:表示为测温球温度1数据;
12:表示为测温球温度2数据;
13:表示为测温球导线X轴倾角;
14:表示为测温球导线Y轴倾角;
15:表示为测温球测量的导线电流;
16:测温单元电池电压
17:A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18:A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19:A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0:A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21:B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22:B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23:B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4:B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25:C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26:C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27:C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8:C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目前暂时先定义这几个数值,有新的类型值再相应添加;
ivalue格式说明:
所有数据统一为放大1000倍上送,即保留3位有效小数;
例如:主机发送数据:68 00 00 68 01 08 09 16假设目前数据是12345.678 从机回应数据:68 06 06 68 01 08 01 08 00 BC 61 4E 7D 16
说明:在与测温球通讯时,上位端不主动下发命令,上位端收到测温球主动上传
数据报文后,下发以下命令进行确认;
Data格式说明:
1:表示为测温球主动上传数据时间间隔(单位:秒);
2:表示为收到测温球数据状态,成功为0,数据异常为1(数据异常类型可扩展自行定义);
3-255:备用
五、测量值通用读取方法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9
命令格式:
CMD = 0x09 (占一个字节);
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
响应格式:
Data格式说明:
dataNo定义说明:
1:表示为温度;
2:表示为气压;
3:表示为湿度;
4:表示为雨量;
5:表示为日照;
6:表示为风速;
7:表示为风向;
8:表示为拉力值;
9:表示为倾角传感器X轴倾角;10:表示为倾角传感器Y轴倾角;11:表示为测温球温度1数据;12:表示为测温球温度2数据;13:表示为测温球导线X轴倾角;14:表示为测温球导线Y轴倾角;15:表示为测温球测量的导线电流;16:测温单元电池电压
17:A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18:A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19:A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0:A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21:B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22:B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23:B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4:B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25:C相泄漏电流平均值;
//26:C相泄漏电流最大值;
//27:C相超过3mA的脉冲频次
//28:C相超过10mA的脉冲频次
目前暂时先定义这几个数值,有新的类型值再相应添加;
例如:主机发送数据:68 00 00 68 01 09 0A 16假设目前数据是12345.678 从机回应数据:68 06 06 68 01 09 01 08 46 40 E6 B6 35 16
说明:在与测温球通讯时,上位端不主动下发命令,上位端收到测温球主动上传数据报文后,下发以下命令进行确认;
Data格式说明:
dataNo定义说明:
1:表示为测温球主动上传数据时间间隔(单位:秒);
2:表示为收到测温球数据状态,成功为0,数据异常为1(数据异常类型可扩展自行定义);
3-255:备用
六、直川倾角读取测量值(直川倾角厂家专用)
主机向数字传感器发送命令类型:0x06
命令格式:
CMD = 0x06 ( 占一个字节);
Len = 0x00 ( 占一个字节);
响应格式:
fvalueY Y轴倾斜角测量值(标准浮点数4字节)
说明:标准浮点数(也称单精度浮点数)的有效位数是6位,可以表示的精度可以是0.000001,每个单精度的浮点数占用字节数就是4个。
通常使用地址范围定义:
1、风速风向 1
2、直川倾角2-3
3、温湿度气压 4
4、泄漏电流5-7
5、拉力8-13
6、测温球14-17
//计算累加和检验码
u_char CalLpc(u_char* msg, int len)
{
int i;
u_char retval = 0;
for (i = 0 ; i < len; i++)
retval += msg[i];
return retv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