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的;当一个反应的概率依赖于随后事件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_操作性的_。操作性的。

1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是_应答性的_,行为是对其之前出现的刺激的应答。另一位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另一种学习——操作性反应,并认为行为是被其之后的刺激_强化_的。应答性的,强化。

14、对行为起动力作用的个体因素很多,如:_需要动机_、_意志_、_价值观_、_理想信念_、_情绪_等。需要动机、意志、价值观、理想信念、情绪。

15、意识分为正常意识状态和异常意识状态;_注意_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16、一般把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叫_认知过程_,主要包括:_感知觉_、记忆、_思维_、_想象_和言语等心理活动。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

17、_心理动力系统_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的选择与偏向。

18、人如果把意识指向自己内部的大脑加工过程,这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叫_元认知_。

19、_心理理论_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心理理论

20、心理学上研究个体差异心理的主要两个方面是_能力,人格_。能力,人格。

21、如果说,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那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内隐行为_;另一类是_外显行为_。内隐行为,外显行为。

22、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_心理现象_。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现象。

23、个体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五大方面:需要动机和意志,意识和注意,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_能力和人格_。能力和人格。

24、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_弗洛伊德_,它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_潜意识_。弗洛伊德,潜意识。

25、采用多种先进的脑成像技术,研究认知活动、大脑神经元电生理反应和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是_认知神经科学_。认知神经科学

二、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B )。

A.1864年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

A 冯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3.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C ),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思维 B 脑电 C心理D 情绪

4.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下面(C )是人本主义代表。

A 皮亚杰

B 苛勒

C 马斯洛

D 科胡特

5.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 A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三、名词解释

1.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结构叫做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2、保护性抑制

保护性抑制,又称超限抑制,指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受到强烈刺激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称为保护性抑制。

3、面孔失认症

面孔失认症是一种神经心理性疾病,表现为对熟悉面孔的识别能力降低或丧失。一般来讲,面孔失认症病人不能再认出以往熟悉的知名人士及亲朋好友的面孔。

4、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5、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费洛伊德在对精神疾病进行治疗的实践中于19世纪末创立的,代表人物还有荣格,埃里克森,梅莱尼克莱因,费尔贝恩等。

四、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1.需要、动机和意志2意识与注意3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描述行为

解释行为

预测行为

控制行为

改善行为

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该学派于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机能主义

美威廉詹姆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研究对象:意识的过程。基本观点:意识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三.行为主义学

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 —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刺激-反应之间连结建立的后果。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四.格式塔学派

该学派1912年创建于德国,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研究对象:意识和行为。研究方法:知觉场。基本观点:心理意识是整体的或完整的。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五.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末,弗洛伊德。研究对象:潜意识。研究方法:临床实践。基本观点:

人格的三种构成相互作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沙利文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

六.人本主义

马斯洛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研究对象: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基本观点: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教育,人们就会完善自己、发挥创造潜能,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的。

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七.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对象:人的认知过程。研究方法:实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的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弗洛伊德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加以研究,在心理学界依然存在争论。

04第四章个性心理(心理学基础)

第四章个性心理 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 对需要种类的划分有不同的角度,通常从需要的起源和需要的对象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需要的起源) 生理需要是为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包括:①维持有机体内不平衡的需要,如对饮食、运动、睡眠、排泄等需要;②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危险的情景的回避等;③性的需要,如配偶、嗣后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生而有之的,人与动物都存在,但人与动物表现在生理上的需要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的生理需要已被深深地烙上社会的痕迹,已不是纯粹的本能驱动。 社会需要使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产生社会性需要,包括对知识、劳动、艺术创作的需要,对人际交往、尊重、道德、名誉地位、友谊和爱情的需要,对娱乐消遣、享受的需要等。它是人特有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级需要。人的社会需要因受社会的背景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有显著的个别差异。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的对象)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包括对衣、食、住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一种反映人的活动对于物质文明产品的依赖性的心理状态,因此,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化艺术的需要、对审美与道德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既是精神需要又是社会需要。 对需要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为了满足求知的精神需要就离不开对书、笔等学习工具的物质需要;对食物的需要虽然是生理需要,但其对象的性质又是物质的。因此不同种类的需要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的。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基本内容 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5个基本层次: (1)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生存就成了问题。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四、填充题 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及其(),以及()。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与()。 第一章概念 一、思考题 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 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 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 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 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二、概念解释题 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 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 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18概括 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 的基础之上。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的代表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 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 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 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 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 皮肤觉的等) ,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 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 显的普遍性, 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 法是 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 应该选用 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完形主义 D 、人本主义 ( B )16 、詹姆 斯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 A. 结构主义 B. 功能主义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练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神经冲动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动作电位_来说明。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电传导_,在细胞间主要是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突触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神经递质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兴奋_,另一种是_抑制_。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反射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反射弧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交感神经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额叶_、_顶叶_、_枕叶_、_颞叶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额叶_;_顶叶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枕叶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听觉中枢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语言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抑制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消退抑制、延迟抑制_;无条件抑制包括:_外抑制、超限抑制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相邻性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相倚性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12、在心理学上,当一个反应的概率由在其之前的事件决定的时候,其行为被归类为应答性

数据结构练习 第一章 绪论

数据结构练习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非线性结构?( ) A. 队列 B. 栈 C. 线性表 D. 二叉树 2.设某数据结构的二元组形式表示为A=(D,R),D={01,02,03,04,05,06,07,08,09},R={r},r={<01,02>,<01,03>,<01,04>,<02,05>,<02, 06>,<03,07>,<03,08>,<03,09>},则数据结构A是()。 A. 线性结构 B. 树型结构 C. 物理结构 D. 图型结构 3.下面程序的时间复杂为() for(i=1,s=0; i<=n; i++) {t=1;for(j=1;j<=i;j++) t=t*j;s=s+t;} A. O(n) B.O(n2) C. O(n3) D. O(n4) 4.数据的最小单位是()。 A.数据项 B. 数据类型 C.数据元素 D. 数据变量 5.程序段s=i=0;do {i=i+1; s=s+i;}while(i<=n);的时间复杂度为()。 A. O(n) B. O(nlog 2 n) C. O(n2) D. O(n3/2)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for(i=0; i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讲解学习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单项选择题(单选) 1、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 (A)树突 2、自主神经由()组成。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丘脑是()。 (C)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4、顶叶上靠近中央沟的回叫()。 (D)中央后回 5、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 (B)相互诱导 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B)感受性 7、"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 (C)颜色对比 8、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 (C)线条透视 9、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 (C)内隐记忆 1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C)间接性 11、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C)定势 12、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再造想象 13、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 1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5、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 (C)兴趣 16、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 (C)两极对立 1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 (C)情绪状态 1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 19、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 (A)受暗示性 2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 B. 1879年 C. 1903年 D. 1920年 正确答案:1879年 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特 B. 韦伯 C. 费希纳 D. 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特 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 B. 脑电 C. 心理 D. 情绪 正确答案:心理 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 需要、动机、意志 B. 能力和人格 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D. 情绪和情感 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 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1913年产生的 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C. 行为主义 D. 积极心理学 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在心理过程或部动力系统。 A. 需要 B. 动机 C. 意志 D. 情绪 正确答案:动机 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 B. 爱与归属的需要 C. 生理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 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 B. 效价低 C. 期望值高 D. 期望值低 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 参考答案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CABBB 6-9.DABD 二、多选题 1.ABD 2.ABCD 3.ABCD 4.ABC 5.ABC 三、填空题 1、行为或行为潜能 2、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3、观察学习 4、连续强化、间隔强化 5、认知地图、位置学习实验 6、观察学习 7、替代强化 8、替代 四、判断正误 1、正 2、误。“负强化”改为“消退” 3、正 4、误。“正惩罚”改为“负惩罚” 5、误。“分化”改为“泛化”。 6、正 7、误。“经典”改为“操作” 8、正 五、简答题答题要点 1、答: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 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2、答: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利用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对个体进行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训练方法。 (1)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斯金纳认为,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织。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物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物或事

件。强化物每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一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一次强化。 ○1强化的类型。斯金纳按照强化的性质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强化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正强化;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反应就称为负强化。 ○2强化程式。斯金纳认为,最有的强化程式有四个:第一,定时距强化程式。第二定比率强化程式。第三变时距强化程式。第四变比率强化程式。 (2)强化程序安排 案例:张栋上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玩电子游戏。在此之前,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学习和玩游戏两不误。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校的几次竞赛他都滑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老师建议张栋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以往,张栋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回家,先玩游戏到六点半,爸妈回来后吃饭,吃完饭就七点半,再开始写作业,一般八点半能完成,然后看电视或再玩一会儿游戏,九点开始洗澡。 根据以上案例,可按照以下程序来逐步控制张栋玩游戏的时间。 ○1确定最终行为目标。本案例的最终行为目标是逐渐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2确定基准线。如每阶段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至少半小时。 ○3划分阶段。本案例划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行为达标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第一阶段:取消八点半到九点的玩游戏时间,改为读书。 第二阶段:下午四点半至六点半之间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六点费事,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三阶段: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半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第四阶段:下午四点半到五为半之间玩游戏的时间缩减到五点结束,剩余时间为写作业、读书和户外活动。 最后控制在每天只玩半小时的游戏。 上述四个阶段,周一到周五之间犯一次就取消双休取消双休日玩游戏的权利。 ○4选择强化物。如双休日的玩游戏权利,双休日不上学,这对张栋是很有效的强化物。 ○5安排后果。严格执行规定,如有违反,取消强化物。 ○6评估效果。对前四项进行评估,呼气良要及时调整。 3、答:(1)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所谓完形,也称“格式塔”,指的是一种心 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一切学习,其实质艾在于通过对情境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而构造完形,学习并非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是指对情境的突然理解。学习的顿悟说,又称完形说,它与桑代克的联结说针锋相对。顿悟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直接联系,强调二者以意识为中介。 4、答:(1)道德行为是通过改变学习,模仿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起决定因素的是环境、 社会文化、榜样、强化等。 (2)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3)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是社会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它包括注意、保持、行为再生和动机四个过程。

钢结构习题第一章 绪论及第二章钢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钢材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时所对应的极限状态。 3、钢材的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用冲击韧性值指标来衡量。 4、时效硬化:轧制钢材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机械性能会发生变化,强度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 5、冷作硬化:钢材受荷超过弹性范围以后,若重复地卸载、加载,将使钢材弹性极限提高,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6、钢材的冷脆:在负温度范围,随温度下降,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提高,但塑性变形能力减小,冲击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冷脆。 7、应力集中:构件由于截面的突然改变,致使应力线曲折、密集,故在空洞边缘或缺口尖端处,将局部出现应力高峰,其余部分则应力较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8、塑性破坏:破坏前有显著的变形,吸收很大的能量,延续时间长,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时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 9、脆性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变形,破坏突然发生,断裂时断口平齐,呈有光泽的晶粒状。脆性破坏危险性大。 10、蓝脆:钢材总得趋势是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强度及弹性模量下降;但是在250℃附近,钢材强度有所提高,塑性相应降低,钢材性能转脆,由于在这个温度下钢材表面氧化膜呈蓝色,故称为蓝脆。 二、填空题 1.钢材的三项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分别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伸长率。2.Q235-B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B级常温冲击韧性沸腾钢。 3.普通工字钢用符号I 及号数表示,其中号数代表高度的厘米数。 4.根据应力-应变曲线,低碳钢在单向受拉过程中的工作特性,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钢材在当温度下降到负温的某一区间时,其冲击韧性急剧下降,破坏特征明显地由塑性破坏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6.钢结构有耐腐蚀性差和_ 耐火性__差的弱点。 7.钢结构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是_以概率论基础的极限状态_设计方法。 8.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_耐火_性能差。 9.钢材标号Q235B中的235表示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35N/mm2。 10.钢材在连续的循环荷载作用下,当循环次数达到某一定值时,钢材会发生突然断裂破坏

(完整版)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及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

第一章 绪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下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示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进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的任务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有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心理现象是动物适应环境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动物心理进展: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有感应性,没有心 理现象。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的活动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映像,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因此,心理 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同期研究结果 有184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的费希纳定律(开创心理物理学研究领域);艾宾浩斯开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 二、学派纷争: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现象,所以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特别强调客观性原则是必要的,不 能对心理现象进行主观的猜测,而忽视去寻找它的客观证据,以臆测代替事实。) 2、辩证进展的原则(动物从没有心理到有心理,再从低级发展到高级,直到出现人的意识,这是心理现象的 种族发展;人从出生,历经幼儿期,学龄期,青年期,中年期,最后到老年期,人的心理也有一个发生,发展 和成熟、衰老的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______以及它们之间的______和运算等的学科。 2.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______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______有限集合。 3.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______、数据的______和数据的______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6.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__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______后继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继结点。 7.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_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______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继结点数可以______。 8.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继结点数可以______。 9.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______。 10.数据的运算最常用的有5种,它们分别是______。 11.一个算法的效率可分为______效率和______效率。 12.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完成的两项基本任务是:______和______。 13.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在形式称为______。 14.概括地说,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______、定义在______、数据的______的实现。此外,该课程还要考虑各种结构和实现方法的______。 15.由一种______结构和一组______构成的整体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选择和实现是数据结构的核心问题。 16.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_实现。 17.数据表示任务是逐步完成的,即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18.数据处理任务也是逐步完成的,即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数据结构的观点看,通常所说的"数据"应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根据需要,数据元素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 21.在有些场合下,数据项又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它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 22.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实际反映了数据组织的三个层次,数据 可由若干个__________构成,数据元素可由若干个__________构成。 23.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基本逻辑结构,它们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 24.根据操作的效果,可将运算分成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A)__________型运算,其操作改变了原逻辑结构的“值”,如结点个数、某些结点的内容等; B)__________型运算,其操作不改变原逻辑结构,只从中提取某些信息作为运算的结果。 25.将以某种逻辑结构S为操作对象的运算称为“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26.一般地,可能存在同一逻辑结构S上的两个运算A和B,A的实现需要或可以利用B,而B的实现不需要利用A。在这种情况下,称A可以“__________”为B。 27.存储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数据的__________。 28.一般地,一个存储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 29.通常,存储结点之间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关联方式,称为四种基本存储方式。 30.可用任何一种存储方式所规定的存储结点之间的关联方式来间接表达给定逻辑 结构S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得到的存储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31.一个运算的实现是指一个完成该运算功能的__________。运算实现的核心是处理步骤的规定,即___________。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 B、洛克 C、冯特 D、缪勒 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 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C)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心理 D、情感过程 E、意志过程 2、心理过程包括(C,E,G) A、感知过程 B、知觉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E、情感过程 F、行为过程 G、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 A、认知 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 4、心理学可分为(A,D) A、理论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应用心理学 E、社会心理学 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 A、普通心理学 B、社会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E、实验心理学 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 A、社会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E、消费心理学 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 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 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 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D 、相关法 ( A )14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若研究者希望了解两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则应该选用 ________ 。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B )1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______ 。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 D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 的基础之上。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A )2 、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 .冯特 B .华生 C .马斯洛 D .弗洛伊德 ( C )3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 C )5 、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 结构主义 B. 精神分析 C. 机能主义 D. 行为主义 ( B )6 、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 、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 、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 、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个案法 D 调查法 ( A )10 、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 、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哪个流派? A 、功能主义 B 、行为主义 C 、结构主义 D 、精神分析 ( C )12 、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 、生理心理学 B 、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 、认知神经科学( A )13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个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