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真题遥感概论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

遥感专业考研题库遥感专业考研题库遥感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通过使用航空器、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

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

对于想要深入研究遥感技术的学生来说,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遥感专业考研题库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遥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从遥感的定义出发,了解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遥感和现代遥感的区别。

2. 遥感数据的分类和获取方式:介绍遥感数据的分类,如光学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等,以及获取方式,如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

3.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应用:讲解如何解译遥感图像,包括图像增强、特征提取等方法,并介绍遥感在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4. 遥感平台和传感器:介绍不同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如卫星、飞机、无人机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1. 遥感数据预处理:讲解遥感数据预处理的步骤,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以及常用的预处理软件和方法。

2. 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介绍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基于像元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等,以及常用的分类算法。

3. 遥感数据融合:讲解不同遥感数据的融合方法,如光学和雷达数据的融合,以及融合后的应用。

4. 遥感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介绍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如变化检测、时序分析等,以及如何建立遥感模型进行预测和模拟。

第三部分:遥感应用与发展趋势1. 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讲解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如水质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以及遥感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2. 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介绍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如矿产资源勘查、森林资源调查等,以及遥感技术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3. 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讲解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如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以及遥感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4.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高分辨率遥感、多源数据融合等,以及未来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

历年遥感考研真题

历年遥感考研真题

历年遥感考研真题遥感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农业、林业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想要深入研究遥感领域的学子来说,考研是进一步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而历年的遥感考研真题,则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遥感考研真题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包括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应用等。

从遥感物理基础来看,经常会涉及电磁波与地物的相互作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比如,有真题会要求考生阐述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以及这对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的影响。

在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真题可能会聚焦于图像增强、几何校正、分类算法等。

像是让考生比较不同图像增强方法的优缺点,或者给定一组遥感图像数据,要求考生运用特定的分类算法进行地物分类,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遥感应用则是考研真题中常考的重点领域之一。

比如,会考察考生对农业遥感监测、森林资源调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让考生设计相应的遥感监测方案,并分析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以某高校的一道真题为例,题目要求考生结合遥感技术,分析在大面积森林火灾监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如何评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遥感技术的掌握程度,还考验了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另一所高校的真题中,给出了一组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要求考生分析分辨率对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分类精度的方法。

这就需要考生对遥感影像的分辨率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同时能够将其与实际的土地利用分类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历年遥感考研真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命题的规律和趋势。

一方面,基础知识的考查始终是重点,这要求考生对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扎实的掌握。

另一方面,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真题也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

对于备考的同学来说,充分利用历年真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遥感所GIS考研历年试题

中科院遥感所GIS考研历年试题

2003遥感所硕士试卷GIS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地理信息系统2. 空间信息网格3. 空间数据挖掘4. 数据互操作性5. 空间索引二.填空题(每空答对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共40分)1、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年代。

2、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工作起始于()年代,其标志是()。

3、()、()和()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要素。

4、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主要包括()和()。

5、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分为()、()和()三个层次。

6、空间关系通常分为()、()和()三类。

7、手扶跟踪数字化的精度受()、()和()三种条件的影响。

空间信息查询方式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的括弧中写入“对”或“错”,每一题答对得4分,答错不扣分,共20分)1、若某一弧段的左、右多边形分别为A和B,则A、B两个多边形相邻。

()2、若弧段A和多边形P无交点,则A和P是分离关系。

()3、利用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一定能够减少数据存储空间。

()4、对于等角投影,面积越大,造成的畸变越大,因而大面积的区域制图不适合使用等角投影。

()5、开放式GIS的目的是实现异构分布数据的共享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四.简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简述空间数据质量的标准要素3、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五.论述题(共两题,45分)1.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注目的重大水利工程。

若根据蓄水前后的水位计算淹没区范围、淹没耕地面积及淹没区移民数量,你需要哪些基本数据?并结合GIS的功能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现过程。

(25分)2. 给定某一海域的海面观测点分布地图及每个点的海面日平均温度观测数据,现需要计算该海域内某一天的海面温度等值线分布及温度变化梯度分布,请利用GIS的功能给出求解方法和步骤。

(20分)2005遥感所硕士试题GIS一、填空题1. 数据建模的三个步骤:2. 空间分析的三种类型:3. 矢量对象按其维数分为五类:分别判断集中对象是人为、还是自然空间对象。

843遥感概论

843遥感概论

843遥感概论中科院研究⽣院硕⼠研究⽣⼊学考试《遥感概论》考试⼤纲本《遥感概论》考试⼤纲适⽤于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研究⽣⼊学考试。

《遥感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等。

要求考⽣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法,并具有综合应⽤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

⼀. 考试内容(⼀)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概念、特点、类型2、遥感系统的组成3、遥感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遥感的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及⼤⽓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三)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2、常⽤遥感图像(TM、ETM+、SPOT、CBERS、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范围等3、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四)遥感信息提取1、遥感图像(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2、遥感图像⽬视解译原理、解译标志及解译⽅法3、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增强处理⽅法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五)遥感的应⽤1、了解遥感在植被、⽔体、⼟壤及地质、环境等⽅⾯的应⽤2、3S技术的综合应⽤⼆. 考试要求(⼀)遥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

(⼆)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了解遥感平台;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了解⽬前常⽤的传感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范围等;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考研遥感专业课真题与课后题答案解析第一套真题答案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 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探测;狭义理解:利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和动态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分类,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散射和吸收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该轨道叫~BIL 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格式。

波谱分辨率:指卫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辐射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这种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引起,例如气溶胶、小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并且向前散射强度大于向后散射强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 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方位分辨力愈高。

图像锐化:又叫图像增强,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与频率域处理两种。

1、黑体辐射的特性。

(1)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出射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满足斯忒-波尔兹曼定律,即黑体总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4T M σ=,作用:对于一般物体来讲,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能后就可以用此公式大致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遥感概论》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年《遥感概论》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大气散射 2.亮度温度 3.光谱分辨率 4.方位分辨率5.纹理6.植被覆盖度 7.辐射校正 8.图像空间增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健康植物从生长发育到成熟期,其光谱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用途。

3.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简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几何特性。

5.进行图像的几何校正时,地面控制点的选取需遵循哪些基本规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来探测、研究地面目标的科学。

2.举例说明色调或颜色在遥感图像解译中所起的作用。

3.如果需要对某个南方多云多雨的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请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中的注意事项。

4.结合实例说明在全球尺度上进行生态环境监测,遥感的潜力、遥感的局限性和对这些局限性有何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第1页共1页。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考研试题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年招收攻读硕士硕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科目名称::光学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3.可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1. 概念题(15分,每小题3分)1) 解释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2) 解释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3) 解释辐照度和辐亮度4) 同一个物体,经针孔与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何不同?5) 在夜晚的江面上,为什么路灯生成的倒影是拉得很长的一条光带?2. 置于空气中的平凸薄透镜,其光焦度为21−m ,折射率为1.5,求薄透镜焦距和凸面的半径。

(6分)3. 有一个焦距为200mm 的胶片照相机,在速度为18km/h 的列车上拍摄10m 远的物体,如果拍摄的方向垂直于列车前进方向,求能够拍摄到清晰照片时,允许的最长曝光时间是多少?(假定人眼的极限分辨角为1角分)(8分)4. 显微镜目镜焦距为25mm ,使用此显微镜分辨清楚相邻0.00075mm 的两个点,求需要选择物镜的倍率是多少?(假定人眼的视角分辨率为1角分,即0.0003弧度)(8分)科目名称:光学第1页 共3页5. 一架10×的开卜勒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00mm ,求望远镜目镜焦距?与观察无限远目标相比,当用此望远镜观察距离500mm 处的目标时,需要的调焦距离是多少?假定该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有足够的调焦可能,求此时仪器的实际视放大率等于多少。

(13分)6. 今有一振动方向与入射面的法线成o 45角的线偏振光以7348′o 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上,玻璃折射率为51.1=n 。

试确定反射光的偏振状态(光电场矢量末端轨迹、旋向)。

(12分)7. 一束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激光和一束太阳光分别以o 60角斜入射到折射率为5.1=n 的窗玻璃上,若不计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和折射,求其透过率,并说明它们透过窗玻璃后的偏振状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遥感原理》名校考研专业课真题汇编10套(无答案)

《遥感原理》名校考研专业课真题汇编10套(无答案)

名校真题汇编目录及说明说明由于许多院校官方是不提供真题试卷或者有些科目是新设科目,很多同学刷题练习不知道从何着手,市面上许多模拟试卷又不是特别贴合目标院校的题型考点。

为此精都考研网特别整理了名校真题汇编,提供给那些找不到目标院校真题或者已经有真题希望拓展练习的考生。

名校真题汇编有几方面的意义:1、择校阶段可作为备考前了解专业题型的必备资料以此判断本门专业大体考哪些题型;2、学习阶段可作为考点的归纳,通过名校真题常现的考点来归纳本门科目的重难点;3、刷题阶段可作为拓展练习,比大部分模拟试卷要来的更贴近考研的出题风格4、冲刺阶段避免无题可刷的窘境,通过练习名校真题可预防考场题型的变化及考点的变化,大量题型的练习就是专业课高分的保障。

目录(总共10套各校遥感原理真题试卷)杭州师范大学833遥感原理与应用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杭州师范大学833遥感原理与应用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杭州师范大学833遥感原理与应用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南京师范大学851遥感原理与方法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南京师范大学853遥感原理与方法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山东科技大学812遥感原理与方法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华中农业大学866遥感导论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昆明理工大学804遥感导论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江西理工大学621遥感导论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833考试科目名称:遥感原理与应用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 黑体2. 辐射通量3. 米氏散射4. 混合像元5. 辐射校正6. 图像镶嵌7. 解译标志8. 混淆矩阵9. 叶面积指数10.变化检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大气校正的基本方法。

2. 简述土壤的反射波谱特征,并分析它们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大气散射 2.亮度温度 3.光谱分辨率 4.方位分辨率5.纹理6.植被覆盖度 7.辐射校正 8.图像空间增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健康植物从生长发育到成熟期,其光谱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在遥感中的用途。

3.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简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几何特性。

5.进行图像的几何校正时,地面控制点的选取需遵循哪些基本规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来探测、研究地面目标的科学。

2.举例说明色调或颜色在遥感图像解译中所起的作用。

3.如果需要对某个南方多云多雨的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请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中的注意事项。

4.结合实例说明在全球尺度上进行生态环境监测,遥感的潜力、遥感的局限性和对这些局限性有何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