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举例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举例说明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举例说明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汉字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字形和用法。
下面我们将通过举例说明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差异。
古今字是指历史上存在的汉字,包括古代汉字、隶书字、楷书字等。
这些字在历史上一直沿用至今,并通过传承发展成现代文字。
举个例子,古代的“黄”字写作“黃”,字形较为繁复,楷书字则简化为“黄”,成为现代用字。
另一个例子是“洛阳”一词,其古代写法是“洛陽”,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也逐渐被简化。
相比之下,通假字则是具有相同或相近发音的汉字之间的互通。
这些字在语言交流中经常使用,以弥补汉字发音和拼音之间的差距。
例如,“衞”和“卫”是通假字,两者发音相同,都是wèi。
另一个例子是“謝”和“谢”,两字发音相同,都是xiè。
虽然这些字在发音上相同,但它们的字形却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在语言交流中通假字的使用应该谨慎。
尽管一些通假字在正式场合中可以使用,但也有些通假字是不能替代原本的汉字的。
此外,随着时代进步,汉语表达方式也逐渐趋向于规范化,通假字的使用也逐渐受到限制。
总之,古今字和通假字虽然在汉字中属于不同的类型,但它们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使用场合。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和区分这些字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汉语,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古今字

士贰其行,行为
与子偕行,往
言
载笑载言,说
言既遂矣,语助
静
静言思之,平静
静女其姝,文静
句式
氓之蚩,定语后置。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
与子同袍,省略主语
2.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是到了;今义为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以为: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
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
子:古义为对人的尊称;今义为儿子。
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请人喝酒吃饭。
3.通假字
氓之蚩蚩:“蚩”通“嗤”,忠厚的样子。
匪我愆期:“匪”通“非”,不是。
将女无怒:“无”通“毋”,不要。
乘彼垝垣:“垝”通“危”,高。一说毁坏、倒塌。
于嗟鸠兮:“于”通“吁”,表叹息。
无与士耽:“耽”通“酖(zh7n)”,本指好喝酒,这里引申为“沉醉”、“迷恋”。
古今字:
爱而不见[同现]
说怿女[同汝]美
词类活用:
二三[数词用作动词,三心二意]其德
其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而陨
古今异义:
氓[民众,百姓,今流氓]之蚩蚩
匪[不,非,今强盗]来贸丝
以我贿[财物,今用财物收买]迁
总角之宴[欢聚,今宴会]
一词பைடு நூலகம்义:
女
于嗟女兮,女子
说怿女美,通汝,你
见
不见复关,看见
爱而不见,出现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与子同泽:“泽”通“”,内衣。
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藏、躲起来。“见”通“现”,出现。
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丢开。
说怿女美:“说”通“悦”,高兴。“女”通“汝”,指代彤管。
古汉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二 异体字
(一)定义 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
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做异体字。
(二)异体字的构成方式(173页)
❖ (一)使用不同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 ❖ 岳——嶽 嫖——闝 泪——涙 ❖ (二)改换意义相近的义符 ❖ 灾——災 砖(磚)——塼 暖——煖 ❖ (三)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 粮——糧 蝶——蜨 鞋——鞵 ❖ (四)变换声符和义符的位置 ❖ 够——夠 峰——峯 群——羣 ❖ (以上各组,前者为正体字,后者为异体字)
❖ 1.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 2.有些简化字有古书中的根据
❖ 3.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本来在词义上是毫不 相干的,或显然有区别。仅仅因为是同音的 关系,简化时就采用了那个笔画较少的。例 如:
3.1 后/後
❖ 君主 皇后 落后
❖后 √ √
√后
❖後
√
3.2 适/適
❖
迅疾
❖ 适kuò √
❖
❖ shì
“避”——“辟” “避”在表示“躲避”义上 是一对古今字。
“莫”
❖ ①mu日落的时候。 ❖ ②mò没有什么,没有谁。 ❖ 按:①义后写作暮。即:表示“日落的时
候”,先用“莫”,后用“暮”——古今字。
思考:“今字”与“古今” 在形体上 的关系
❖ 一、要——腰 益——溢 / 禽——擒 坐——座
❖ 二、閒——間(间) / 说——悦 被——披
❖ “亡”通“无”。如:《论语·雍也》:“今也则 亡。”
❖ “沽”、“酤”,均表示买卖,是同义词,但同中 有异:“沽”的对象是所有商品,包括酒;而“酤” 的对象只能是酒。
三 繁简字
(一)什么是繁简字 繁简字是指繁体字和简化字。 从形体不同的角度说,繁简字也可以算是
古今字举例

古今字举例一、古今字的概念古今字呢,就是在不同的时代里,为了表达同一个意思,但是写法不一样的字啦。
这就好像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换了不同的衣服一样有趣呢。
比如说“莫”和“暮”,在古代啊,“莫”这个字就表示傍晚的意思,就像“日莫”。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需要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一些,于是就专门给傍晚这个意思造了一个新字“暮”,在“暮”字里,有个“日”,有个“莫”,很形象地表示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二、更多古今字举例1. 说和悦在古代,“说”这个字既有说话的意思,也有表示愉悦的意思。
像论语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就是愉悦的意思。
后来呢,为了把这两种意思区分开,就专门给愉悦这个意思造了个新字“悦”。
现在我们说“高兴、快乐”的时候就用“悦”这个字啦,而说说话的时候就用“说”。
2. 知和智以前啊,“知”这个字包含了知道和智慧这两种含义。
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面最后一个“知”就是智慧的意思。
随着语言的发展,为了更精准地表达,就有了“智”这个专门表示智慧的字。
3. 反和返“反”在古代有返回的意思,像“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后来为了把返回这个意思单独表示出来,就有了“返”字。
现在我们说回家、回去就用“返”这个字,而“反”更多地用来表示相反、反对等其他意思啦。
4. 坐和座“坐”这个字在古代有坐下的动作这个意思,同时也表示座位的意思。
像“停车坐爱枫林晚”,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但也能看出“坐”和位置有关系。
后来就有了专门表示座位的“座”字,像“让座”“座位”这些词就用“座”啦。
5. 昏和婚在古代,“昏”这个字和结婚有关系,因为古代结婚大多是在黄昏的时候进行的。
后来就专门造了“婚”字来表示结婚这个事情。
三、古今字产生的原因1. 词义的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也在不断地丰富。
一个字原来所表示的意义可能会逐渐变得复杂多样,为了更精确地表达不同的意义,就产生了古今字。
举例古今字在词义上的联系

举例古今字在词义上的联系古今字是指在古代形成的汉字和现代汉字中的复古字形。
古今字在词义上与其他汉字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
首先,可以以古代的“日”字和现代的“曰”字为例。
古代的“日”字表示太阳、太阳光,引申为天空、白昼等词义。
现代的“曰”字则表示说、叙述等词义。
这两个字形虽然不同,但在词义上有着相关的联系。
可以想象,古代人们观察到太阳运行的情景,逐渐形成了表示太阳的“日”字,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说话,用“曰”字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可以说,古代人们用心观察和总结自然现象,形成了相关的字形,并赋予了词义。
其次,可以以古代的“牛”字和现代的“才”字为例。
古代的“牛”字表示牛的形象,引申为力量、能力等词义。
现代的“才”字表示才能、能力等词义。
这两个字形也不同,但在词义上有关联。
可以想像,古代人们观察到牛的力量和能力,逐渐形成了表示力量和能力的“牛”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的才能和能力也可以像牛一样强大,于是就用“才”字来表示人的才能。
这两个字形的联系,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的抽象思维的总结和表示。
再次,可以以古代的“水”字和现代的“氵”字为例。
古代的“水”字表示水的象形,引申为水流、水液等词义。
现代的“氵”字是“水”字的简化形式,在一些汉字中表示与水相关的词义。
这两个字形相似,但在词义上有着联系。
可以想象,古代人们观察到水的流动、形态等特点,形成了表示水的象形字“水”,后来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人们以“氵”字表示与水相关的词义,这体现了人们对水的特性和性质的总结和表示。
以上这些例子只是古今字在词义上相关联系的几个示例,实际上古今字的相关联系非常多。
通过观察和总结自然现象、认识人类的能力和才能、认识物体的性质和特性等等,古代人们创造了汉字,并为每个字赋予了相应的词义。
到了现代,汉字的形态逐渐简化,但词义和相关联系则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对世界认识和表达的工具。
可以说,古今字在词义上的联系是我们对世界认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古今字对照

古今字对照古今字对照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字例对照●“为”统一替换为“爲”●並,并,併——古代完全不通用。
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很少写并、併“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才,纔“才能”之意,用才“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采,綵,採,寀,埰,棌“摘取”的意义写作採“彩色丝织品”的意义写作綵“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彩,綵——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彩色”,“光彩”用彩●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例词:教行于钞】●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冲,衝——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丑,醜“地支”用丑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鬦,鬭)●厄,阨——古代是两个字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例詞:豐年;豐茂】●复、復,複,覆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干,乾,幹,榦“天干地支”用干“冒犯”“干预”用干【例词:干戈】“干湿”用乾【例词:乾杯、乾旱】“树干”用榦【例词:樹幹、骨幹、幹流】“才干”用幹【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谷,穀“山谷”用谷“粮食”“俸禄”用穀●馆、館,舘“宾馆,客舍”“图书馆”用舘“饭馆”用館●尽,盡,儘“尽头”“顶点”“全部”,用盡【例字: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任凭”之意用儘●历、歷、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凭、憑“靠着”义项时用凭,其余义项用憑【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
古今字(古代汉语)

古今字(古代汉语)
古今字的形体
(1)古字+形符→今字。
如“其→箕”“取→娶”“昏→婚”。
(2)古字改变形符→今字。
如“说→悦”“振→赈”“没→殁”“张→胀”。
(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
如“大→太”“闲→间”“陈→阵”。
(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
如“亡→无”“伯→霸”。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正→征”“队→坠”“或→域”。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
如“责→债”“益→溢”“景→影”。
(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
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导”。
(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
如“辟→避”“厌→餍”“与→欤”。
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二者有交叉现象。
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古今字神马的汇总

古今字神马的汇总
古今字:
余——予;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共——拱(供、恭); 州——洲、止——趾、要——腰、责——债、监——、新——薪、闲——间、景——影、益——溢、莫——暮、孰——熟、然——燃、衰——簑、北——背、原——源、午——杵、县——悬、它——蛇、解——懈、知——智、被——披、坐——座、没——殁、反——返、食——饲、赴——讣、振——赈、潦——涝、张——帐、辟——避(譬、僻)、栗—栗、信—伸、胃—谓、舍—舍、戚—戚、采—彩、牟—眸、师—狮、莩—殍、澹—赡、母—毋、受——授、伯——霸、强——疆、内—纳、见—现、女—汝、闲—闲、泉—钱、辠—罪、迻—移、—俟、—溺、邪—耶、犹—猷、谕—喻、吏—事、沈—沉、著—着、—攀、鬻—煮、徧—遍、威—灭、—敷、—隙、喿—噪、复—复、厷—肱、通假字:
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由—犹、时—伺、趣—促、
异体字:
岳,岳、涎, 、耻,耻、泪,泪、磥,磊、黥, 、膻,羴、逼,逼、徧,遍、逾,逾、咏,咏、误,悮、溪,溪(榜,牓、暖,煖、糠,穅、馈,餽、昵,暱、棹,櫂、猿,猨、梅, 、裤,袴、蒂, 、掩,揜、溯,泝、楠,枬、,够、峰,峯、略,畧、惭,慙、
概, 、鹅, 、松,枀、秋,秌、冰- 、册,、皂, 、吴, 、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上下载
古今字举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选编
二○○六年六月
古字今字用例
敖——遨《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敖:①游玩。
②地名。
反——返《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
暴——曝《汉书·王吉传》):“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
”
被——披《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披:披在身上。
辟——避《史记·张丞相传》:“高祖尝辟吏。
”避:躲避。
辟——僻《史记·范雎传》):“秦国辟远。
”僻:偏僻。
扁——匾《宋史·吴皇后传》:“梦至一亭,扁曰侍康。
”匾:匾额,匾牌。
禀——廪仲长统《昌言·损益》:“天灾流行,开仓库以禀贷。
”廪:官府发给粮米。
薄——箔《宋书·礼志一》):“蚕宫生吞著薄上。
”箔:养蚕的器具,像筛子或席子。
步——埠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糜而上下者曰步。
”埠:水边停船处。
采——彩《荀子·正论》:“衣被则服五采。
”
采——睬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未声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
仓——舱杨万里《初二日苦热》诗:“船仓周围各五尺。
”
藏——脏王充《论衡·论死》:“人死五藏腐朽。
”
倡——娼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倡女。
”
钞——抄《后汉书·公孙瓒传》:“攻钞郡县。
”抄:强取,掠夺。
蚩——媸《后汉书·赵壹传》):“孰知辨其蚩妍。
”蚩:貌丑。
臭——嗅《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惬于鼻,尝之而甘于口。
”
垂——陲《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边垂不丧。
”垂:边疆。
大——太《左传·昭公十九年》:“大子奔晋。
”大:太。
镫——燈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众宾会广座,明镫熹炎光。
”镫:①油灯。
②盛熟食的器具。
度——渡贾谊《治安策》:“犹度江河亡维楫。
”度:渡过,越过。
队——坠《国语·楚语下》:“自先王莫队其国。
”坠:失掉。
尔——迩《周礼·地名·肆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
”尔:近。
冯——凭《左传·哀公七年》:“冯恃其众。
”凭:依靠,依据。
奉——俸《战国策·赵策四》):“奉厚而无劳。
”
府——腑《吕氏春秋·达郁》:“五脏六府。
”。
阁——搁《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
”
共——供《史记·仓公传》:“适其共养。
”
何——荷《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
”荷:背,扛。
画——划《孙子兵法·虚实》):“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
”
介——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
厉——砺《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
”
敛——殓《汉书·赵广汉传》:)“给敛葬具。
”殓:装殓。
两——辆《汉书·赵充国传》):“卤马牛羊十余万头,车四千余两。
”虏——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虏其人民而还。
”。
免——娩《国语·越语上》):“将免者以告。
”
冥——溟《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
”溟:海。
莫——暮《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夙则莫。
”
漠——寞《楚辞·远游》:“野寂漠其无人。
”
没——殁《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
”
内——纳《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额一级。
”
溺——尿《庄子·知北游》:“在屎溺。
”
女——汝《荀子·议兵》:“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频——颦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频蹙厄运。
”
齐——脐《左传·庄公六年》:“后君噬齐。
”
取——娶《史记·吴起传》:“吴起取齐女为妻。
”
然——燃《墨子·备穴》:“以须炉火之然也。
”
申——伸班彪《北诸葛亮传》:“行止屈申。
”
適——嫡《汉书·杜钦传》):“此必適妾将有宠。
”嫡:旧时指正妻。
受——授《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能而受官。
”
孰——熟《荀子·富国》:“寒暑和节,而五穀以时孰。
”
属——嘱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
说——悦《论语·学而》:“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素——愫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披心腹,见情素。
”愫:真情。
铤——锭《旧唐书·薛收传》:“今赐卿黄金四十铤。
”铤:古代重五两或十两的金银货币。
罔——网《盐铁论·刑德》):“罔疏则兽失。
”
希——稀《史记·货殖列传》:“地广人希。
”
戏——麾《汉书·灌夫传》:“驰入吴军,至戏下。
”麾:军中帅旗。
闲——娴《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败。
”
象——像《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
”
邪——斜《晋书·舆服志》:“安车邪拖之。
”
刑——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刑:①法式,典范.②刑法。
匈——胸《汉书·司马相如传》:“其于匈中曾不芥蒂。
”
羞——馐《陈书·高祖本纪下》:“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
”馐:美味食物。
虚——墟《荀子·哀公》:“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
”
牙——衙《新唐书·泉献诚传》:“命宰相,南北牙群臣。
”衙:官署的称呼。
研——砚《后汉书·班超传》:“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厌——压《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
”
雁——赝《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
鲁以其雁往。
齐人曰:‘雁也。
’鲁人曰:‘真也。
’”要——腰《荀子·礼论》):“量要而带之。
”
掖——腋《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后遂病掖伤。
”
叶——页王彦泓《寓夜》诗:“鼠翻书叶响,虫逗烛花飞。
夷——痍《左传·成公十六年》:“子反命军吏察夷伤。
”
倚——椅《金石萃编·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绳床十,内四倚子。
”
益——溢《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
”
亿——臆《旧唐书·李道宗传》:“不可亿度。
”
庸——俑《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
永——咏《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与——欤《论语·宪问》:“管仲非仁者与?”
原——源《左传·昭公九年》:“木水之有本原。
”
责——债《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章——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
”
箴——针《荀子·大略》:“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
”
振——赈《后汉书·赵典传》:“散家粮以振穷饿。
”
支——枝《汉书·晁错传》:“支叶茂接。
”
直——值《史记·张汤传》:“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
止——趾《汉书·刑法志》:“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趾:脚。
擿——擲《庄子·胠箧》:“擿玉毁珠。
”
志——誌《史记·屈原传》:“博闻强志。
”
周——赒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周人之急。
”赒:周济,救济。
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
”
坐——座《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
酢——醋《齐民要术·作酢法》:“四月四日可作酢。
”酢:①醋.②客人用酒回赠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