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操作指导书
福州案例-MRO数据在eSRVCC邻区配置中的应用

案例1:MRO数据在eSRVCC邻区配置中的应用图1: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GSM邻区关系SRVCC(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是3GPP提出的一种VoLTE语音业务连续性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单射频UE 在LTE/Pre-LTE 网络和2G/3G CS 网络之间移动时,如何保证语音呼叫连续性的问题,即保证单射频UE 在IMS 控制的VoIP 语音和CS 域语音之间的平滑切换。
切换流程:图2:esrvcc切换流程1)UE与eNodeB建立语音传输2)低于门限时UE启动测量,上报GSM测量报告3)eNodeB判断GSM小区满足切换条件,发送切换请求4)MME/IMS完成寻址,并搭建切换通道5)GSM小区资源准备完成后,响应切换申请6)IMS/MME向eNodeB 下发切换命令采集MRO 数据部署MR 并输出北向MR 文件解析需要字段并导入数据库现网LTE 和GSM 工参和配置数据分析汇总表异系统邻区优化建议图4:GERAN邻区相关参数基于MRO异频测量核查4G小区“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与其第4邻区序号GSM邻区“罗源乾溪-3”(BCCH:37,NCC:6,BCC:0)现网未添加邻区关系,MR测量样本数12329个,平均电平-85.17dBm,两个小区距离2.5KM,因该区域为农村区域覆盖较广,建议添加邻区关系。
LTE小区名称GSM邻区BCCHGSM邻区NCCGSM邻区BCCGSM小区名称样本数平均电平邻区序号现网是否配置邻区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 79 7 7罗源车岭-146514 -79.166 1 是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 86 7 7罗源车岭-224340 -76.7982 2 是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 75 4 5罗源车岭-323521 -82.5594 3 是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 37 6 0罗源乾溪-312329 -85.6026 4 否福州罗源-罗源车岭-HLH-17 18 4 4罗源吉际-311900 -81.1721 5 是表1:MRO解析数据此外,表1中的MRO的解析数据,我们不仅能够获知邻区的BCCH频点信息,还可以获知邻区的NCC、BCC信息。
LTE MR功能操作说明

LTE MR功能操作说明1.1L TE MR功能点介绍目前针对LTE MR已经做了如下专题功能,菜单界面如下:1.2TD覆盖分析系统利用MRO的邻区测量数据,从重叠覆盖、过覆盖等方面,展开LTE网络覆盖分析。
1.2.1基本概念小区相关性:在采用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小区s的某一个邻区在服务小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大于-6dB(邻小区-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数之和与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
主小区与每个邻区均计算一次小区相关性。
采样点重叠覆盖度:采样点中测量到的小区接收电平和主小区电平差大于-6dB的小区数量(含主服,即满足条件的邻区数+1)。
重叠覆盖采样点:采样点重叠覆盖度>=X(集团规定是5,可配置)的采样点,为重叠覆盖采样点。
小区重叠覆盖度:服务小区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与服务小区的采样点总数的比值。
过覆盖影响小区:主小区s与邻小区n的小区相关性>3%,且主小区与邻小区的距离小于5KM(可配置),则主小区s小区为邻小区n的过覆盖影响小区。
提示: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查看跟当前功能有关的指标算法说明。
1.2.2操作步骤点击“LTE覆盖分析”功能图标,选择MR统计时间,点击查询,查看查询结果。
查询结果界面如下:查询结果包括重叠覆盖、过覆盖等2项,每一项又包括指标统计结果表格和GIS云图两个部分。
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目,相应的结果会随之切换。
GIS上的带圈数字代表该区域中的小区数,地图放大到一定比例后,将显示实际小区。
1.2.3重叠覆盖选择重叠覆盖,可以看到如下的查询结果。
结果中详细列出了本地市每个小区在X分别取2、3、4、6、8、10时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和小区重叠覆盖度。
查询结果支持排序、过滤和导出到excel。
点击“小区GIS渲染”,系统以X=5的小区重叠覆盖度,进行云图渲染。
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重叠覆盖越严重。
双击指标结果统计表格,可以查看所在列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明细,了解不同邻区对其重叠覆盖贡献度。
LTEMR功能操作说明

LTEMR功能操作说明LTE MR功能操作说明1.1L TE MR功能点介绍⽬前针对LTE MR已经做了如下专题功能,菜单界⾯如下:1.2TD覆盖分析系统利⽤MRO的邻区测量数据,从重叠覆盖、过覆盖等⽅⾯,展开LTE⽹络覆盖分析。
1.2.1基本概念⼩区相关性:在采⽤周期性测量情况下,主⼩区s的某⼀个邻区在服务⼩区s的测量报告中出现且P-CCPCH接收信号码功率强度差⼤于-6dB(邻⼩区-服务⼩区)的采样点数之和与服务⼩区的采样点总数的⽐值。
主⼩区与每个邻区均计算⼀次⼩区相关性。
采样点重叠覆盖度:采样点中测量到的⼩区接收电平和主⼩区电平差⼤于-6dB的⼩区数量(含主服,即满⾜条件的邻区数+1)。
重叠覆盖采样点:采样点重叠覆盖度>=X(集团规定是5,可配置)的采样点,为重叠覆盖采样点。
⼩区重叠覆盖度:服务⼩区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与服务⼩区的采样点总数的⽐值。
过覆盖影响⼩区:主⼩区s与邻⼩区n的⼩区相关性>3%,且主⼩区与邻⼩区的距离⼩于5KM(可配置),则主⼩区s⼩区为邻⼩区n的过覆盖影响⼩区。
提⽰:可以点击右上⾓的,查看跟当前功能有关的指标算法说明。
1.2.2操作步骤点击“LTE覆盖分析”功能图标,选择MR统计时间,点击查询,查看查询结果。
查询结果界⾯如下:查询结果包括重叠覆盖、过覆盖等2项,每⼀项⼜包括指标统计结果表格和GIS云图两个部分。
选择不同的分析项⽬,相应的结果会随之切换。
GIS上的带圈数字代表该区域中的⼩区数,地图放⼤到⼀定⽐例后,将显⽰实际⼩区。
1.2.3重叠覆盖选择重叠覆盖,可以看到如下的查询结果。
结果中详细列出了本地市每个⼩区在X分别取2、3、4、6、8、10时的重叠覆盖采样点数和⼩区重叠覆盖度。
查询结果⽀持排序、过滤和导出到excel。
点击“⼩区GIS渲染”,系统以X=5的⼩区重叠覆盖度,进⾏云图渲染。
颜⾊越深的地⽅,说明重叠覆盖越严重。
双击指标结果统计表格,可以查看所在列⼩区的重叠覆盖⼩区明细,了解不同邻区对其重叠覆盖贡献度。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 NR邻区参数配置错误导致无法切换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 NR邻区参数配置错误导致无法切换目录深圳市-5G NR邻区参数配置错误导致无法切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问题描述 (2)二、分析过程 (2)1、切换原理介绍 (2)2、信令分析 (3)3、配置核查 (4)三、解决措施 (5)1、处理过程 (5)2、处理效果 (6)四、经验总结 (6)【摘要】5G网络优化中,邻区的优化必不可少。
本案例介绍了常规的切换问题处理,通过对邻区参数的核查,找到对应参数配置问题,通过配置的修改,最终解决了切换问题,确保了用户良好感知。
【关键字】邻区、5G、参数【业务类别】5G一、问题描述问题的详细描述,应包含问题现象,时间,范围,地点等。
测试车辆由白石路南往白石路北行驶:UE占用XJ-GM_南山深大南校区实验楼_0(PCI=120)小区,连续上发切换至XJ-GM_南山深圳大学南校区食堂_50(PCI=260)小区的A3测量报告,始终都未切换至XJ-GM_南山深圳大学南校区食堂_50(PCI=260)小区,导致该路段一直占用XJ-GM_南山深大南校区实验楼(PCI=120)小区,导致该路段SINR很差。
如下图所示:二、分析过程1、切换原理介绍切换的过程就是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与网络连接交互发生变化的过程,简单的图示如下图:源基站切换前UE和源基站联系目标基站图2 切换后UE和目标基站联系5G的整个切换过程由网络侧GNB控制,所以切换UE的行为需要GNB监控,当发现UE 处于切换区且存在比当前无线质量更好的小区时,根据情况适时命令UE切换到目标小区。
由于GNB并不知道UE所处的位置和无线质量情况,需要控制UE上报相关的无线质量信息来判断,当GNB收到测量或切换的事件上报时,会下发切换命令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中断与源小区的交互,按切换命令要求切换到目标小区,并通过信令交互通知目标小区,以完成整个切换过程。
邻区漏配

邻区漏配1. 现象和分析从掉话点位置联动到掉话前的信令流程,如下图,从信令流程上看,UE 在通话过程中收到系统消息,符合掉话的定义。
联动到信令视图的掉话点位置从信令上看,上报测量报告后就开始读系统消息图1 掉话前的手机记录的信令流程同时检查掉话点UE 和SCANNER 的导频测试数据,如下图,可以看出UE 激活集和SCANNER 的测试结果不一致,SCANNER 的170扰码在UE激活集中没有。
图2 掉话前UE 激活集和Scanner 记录的扰码信息可能有两种情况存在,一种是邻区漏配,一种是切换不及时导致,进一步查看UE监视集中扰码信息,如下图,发现在UE的监视集中也没有170扰码的小区,很有可能是170邻区漏配。
首先,察看监视集和检测集,看是否存在Scanner测量到的扰码监视集中没有找到扰码170,很有可能是邻区漏配图3掉话前UE监视集扰码信息继续查看掉话前RNC下发给UE的邻区列表,如下两幅图,从掉话前最近的一次测量控制看,邻区列表中没有170扰码,可以肯定是由于漏配了6号扰码和170号扰码的邻区关系导致掉话。
掉话点图4掉话前UE同频测试控制位置测量ID为1,为同频测量控制当前小区的主扰码为6检查测量控制中的同频邻区列表,没有发现扰码170图5掉话前UE同频测试控制信令解析如果测试时只有手机记录了信息,没有连接Scanner信息,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确认邻区是否漏配:首先确认掉话前手机测量的激活集所有小区的扰码以及监视集小区的扰码;然后确认掉话后手机经过小区重选最终驻留的小区的扰码信息,和掉话前手机激活集和监视集扰码进行比较,如果不在掉话前的激活集和监视集扰码列表中,那么有可能属于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最后可以通过检查邻区列表的方式进行确认。
该方式比较适合在路测现场解决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问题。
图6没有Scanner信息确定邻区漏配的方式2. 解决方法增加邻区(由于RNC根据最优小区来更新测量控制,最优小区一般可以通过查找测量控制下发之前的有1D事件的同频测量报告来获取,一般情况下配置成双向邻区)。
5G SA KPI优化指导书

5G SA KPI优化指导书一、 EPS Fallback 成功率指标定义:EPS Fallback成功率=基于EPS FALLBACK的NR到 LTE 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基于 EPS FALLBACK 的 NR 到 LTE 切换出准备请求次数优化思路:1. 目前EPS Fallback执行方式由盲重定向往切换过渡,存在大量频点或邻区错配漏配问题,需整体核查现网小区的频点和邻区,确保频点按需配置,邻区不漏配。
2、核查修改 EPS Fallback 关键参数。
3. 核查是否存在上行干扰,若存在干扰,先解决干扰问题;1. 必要时前台进行测试,精准定位问题,基本思路如下:(1)首先查看是否有下发测量配置,如果没有下发,那么重点排查:➢有配置LTE频点➢该频点被终端支持➢EPS FB优先级不为 0➢该UE连接建立时候,核心网传递给基站的MRL中,没有把 LTE系统禁止➢该频点有对应的异系统测量配置(2)如果有下发测量配置,但是UE未能上报MR,那么重点检查测量配置相关参数是否合适,尤其是相关的测量事件类型是否正确,门限是否过于苛刻。
(3)如果终端上报了MR上来,但是却没有触发切换请求,那么可能MR中的PCI是属于漏配邻区,或者已经配置邻区但是邻区状态是不支持切换,或者邻区的PLMN不正常等,重点是需要检查邻区相关的设置。
(4)如果已经触发了切换请求,但是切换准备失败,那么就需要联合4G侧一起来排查原因。
可能的因素有:配置中N26接口未使能、 N26接口虽然使能但是实际不通、4G侧小区有异常、邻区配置错误等因素,需要联合核心网、4G侧网元一起来逐步定位分析。
(5)如果切换准备成功,但是执行失败。
那么需要查看,切换执行的目标小区是不是 MR 中最强的PCI,如果不是,可能是最强PCI出现了邻区漏配,也有可能是最强PCI邻区出现了切换准备失败等。
如果已经是最强PCI了,那么就需要4G侧来分析为什么切换入执行失败,如NCS配置不合理、4G侧上行底噪高、4G PCI混淆。
怎样在路测中分析漏配邻区现象

漏配邻区一般可通过无线参数表结合测试数据检查,或者可以在后台直接通过信令跟踪确认收到测量报告后源小区是否向目标小区发生切换请求来确认,但某些场景下我们不易取得无线参数表,且无法进行后台信令跟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路测信令来分析得到:LTE网络在协议中是一个自优化的网络,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中会按照a3事件判断原则进行上报,上报的小区不受测量控制中邻区影响,所以只需要将切换异常点的测量报告和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控制中的邻区进行对比就可得出是否为漏配邻区。
1 路测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1.1 多次测量报告正常的流程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基站会很快发送切换命令,但如果有漏配邻区,源小区就无法得知目标小区的基站信息,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流程介绍中的(见图1-1)中的第三步,故无法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此时由于终端仍在行进中,源小区信号越来越差,满足a3事件小区逐渐增加,触发新的测量报告,直到有邻接关系的小区出现,基站才能正常发送切换命令。
图1-1 切换流程图下边选取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在某次路测中发现如图1-2情况,前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前三次类似图1-3,PCI相同,RSRP测量值略有差异),第四次测量报告(见图1-4)中有PCI28、19两个小区,从测量值上看,28比19高3个dB,接着收到了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见图1-5)中的目标小区不是最高的28而是19。
此时即可初步怀疑28为漏配邻区,图1-2 多次测量报告现象图1-3 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图1-4 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图1-5 切换命令图1-6 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1.2 测量报告发送后无响应上面介绍了漏配邻区导致的多次测量报告,直到某一次测量报告中上报的目标小区是源小区的邻区则才会收到切换命令,但如果上报的测量报告基站还未响应就失步则会发起重建流程,终端上报掉话事件这种情况的分析方法基本和1.1一致下边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某次路测中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导致无线链路失败发起了重建过程(如图2-1),首先检查测量报告内容(图2-2,两个测量报告PCI都为30),目标小区PCI为30,检查源小区测量控制(图2-3),发现的确未配置邻区。
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操作指导书

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操作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开启MR数据的订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采集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NIC采集MR数据(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M2000获取单个基站的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获取.XML配置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获取SIG日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合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Npmaster 工具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入地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入Site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操作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目录1概述 (4)2开启MR数据的订阅 (4)3采集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5)3.1NIC采集MR数据(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5)3.2M2000获取单个基站的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 (9)3.2.1获取.XML配置文件 (9)3.2.2获取SIG日志 (11)3.2.3数据合并 (12)4Npmaster 工具使用 (12)4.1新建工程 (12)4.2建立坐标系 (12)4.3导入地图 (14)4.4导入Site信息 (15)4.5导入Transceiver信息 (16)4.6导入Cell信息 (17)4.7导入MR XML (18)4.8分析观察与导出 (20)4.8.1过滤通过MR分析有邻区漏配的小区 (20)4.8.2漏配邻区观察 (21)4.8.3结果导出 (21)1概述基于MR测量核查邻区漏配是检查邻区漏配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具有准确性高,地理化呈现,图形操作等优点。
但目前受限于工具只支持同频邻区漏配检查。
操作主要步骤●开启MR数据的测量(备注:1,目前最多支持同时开启5个站的测量,部署了TraceServer服务器后,同时开启测量的基站数量可以提高,这种情况下建议按照一个个片区来开启MR测量;2,开启MR数据测量,会增加UU口信令开销,对空口的吞吐率有细微影响)。
●采集MR数据(SIG日志)、XML格式的基站配置文件。
●Npmaster工具使用,包括特定格式工参表的生成、数据(SIG,XML格式的基站配置文件)导入,和结果呈现。
支持版本:eRAN 2.0以上支持制式:LTE FDD/TDDNpmaster获取方式:联系作者2开启MR数据的订阅1. 登录M2000系统,M2000->Monitor->Signaling Trace->Signaling Trace Management2:双击选择LTE Cell Trace,Trace Name:可随意填写,但不能与其他跟踪任务名相同Select Cell(S):选择需要订阅的基站小区Reference No:可随意填写,但是不能与其他跟踪任务中的号码重复;选择“Medium Deep”的跟踪深度,选择7天跟踪时间,选择跟踪时间长一些可以更多的记录SIG日志的数据。
3:点击“OK”后,启动订阅:3采集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采集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有2种方式●使用NIC采集,采集方便后处理容易,推荐使用(3.1章节)●M2000直接采集,在没有部署NIC局点备用(3.2节)3.1NIC采集MR数据(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1. 在M2000 V2R11C01SPC230版本后,NIC会集成到M2000。
在M2000客户端IE 浏览器地址栏中键入https://M2000服务器的IP地址/nic,进入到如下的登录界面输入M2000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2. 启动NIC,创建任务。
待启动完成出现NIC界面,点击创建任务-基于自定义的收集项:Creater task based on Customize Collection Item3. 产品类型选择LTE:4. 设置时间(和MR测量时间一致):5. 添加网元:NE selection6. 选择收集项,需要选择sig log collection和eNB configuration:7. 点击下一步直到任务开始:8. 等状态变为Completed后,保存得到的数据。
9. 此数据一般为压缩文件,解压缩后得到一个类似“20120214140537”的文件夹,其内容如下所示:10. 在NPmaster邻区优化,数据输入时选择“20120214140537”文件的目录即可。
可参考文档包中NIC采集的数据样例。
3.2M2000获取单个基站的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M2000获取SIG日志和.XML配置文件在不同界面操作,操作后还要后处理才可被NPmaster使用。
可参考文档包中M2000采集的数据样例。
3.2.1获取.XML配置文件1. 进入M2000系统,Maintenance--Backup Management--NE Backup2. 选择ENodeB,以及需要倒出XML配置文件的站点,最后点击Backup3.等全部备份完成后,点击Download to OMC Client保存文件。
同一个基站有多个小区,一次只保存一个小区的配置文件。
因此本例中,Genius_172.31.3.10、Genius_172.31.3.11、Genius_172.31.3.12各选择一个小区保存文件。
以上就获取了基站配置文件,严格按照对应基站的名称重新命名这个.XML的文件,例如基站名称为“Genius_172.31.3.10”,需要将配置文件重命名为。
3.2.2获取SIG日志1.在M2000上输入LST LOGFILE: LT=SIGLOG;查询当前SIG日志文件列表;2.在M2000上输入ULD NEFILE,然后选择日志类型为SIGLOG,输入第一步中查询到的日志名称,并输入FTP服务器IP、用户名、密码(FTP服务器信息请向机房管理人员或者维护工程师索取),可以上传对应的SIG日志至FTP服务器。
这种采集日志的方法一次只能导出单个基站的日志。
导出的数据为一个.gz的压缩文件。
直接解压缩后得到另外一个文件:利用一个的解压缩工具,继续解压缩文件,然后得到.SIG文件:在这些.SIG文件名字前加上它的“enodeB name_”重新命名,得到如下:例如enodeB name为T314687的基站,将它的SIG文件:20111103_195815+0100_0000.SIG 改名为:T314687_20111103_195815+0100_0000.SIG。
备注:本文档包中,附带有批量修改文件名的工具。
3.2.3数据合并将3.2.1和3.2.2获取到的数据放在一起,就可以作为NPmaster邻区漏配检测的输入数据了。
3.2.1和3.2.2小节中,更改文件名称是为了NPmaster做邻区优化的计算时检索XML或者SIG属于哪个基站。
4Npmaster 工具使用NPmaster的数据源主要有三个工参数据,MR数据(SIG日志),XML配置文件。
●工具需要依次导入Site、Transceiver、Cell三张表格,表格制作可根据获取的工参表制作,按特定形式导入,详见4.3, 4.4, 4.5章节。
工参制作首先要确认工参准确性,避免数据错误、参数缺少、小区重复等问题。
工参制作,要挑选出当前onair站点。
建议整网工参一起制作。
如对需要核查的小区和周边小区位置都能确定,可以导入该站点为中心,五圈以内的所有基站信息。
●MR数据(SIG日志),XML配置文件,方法详见第2,3章节。
4.1新建工程打开工具,按照File->New->LTE-FDD->OK步骤创建新的LTE-FDD工程如图所示:4.2建立坐标系选择GEO->Map,点击右键->Coordinate->在Find in中选择所属区域坐标系,粗略选择大致位置即可。
4.3导入地图地图导入是可选项,此步可以跳过。
在有地图文件的情况下,建议导入地图,可更直观的显示基站位置、周边环境情况,例如可以显示两个相邻小区之间是否有遮挡。
单击切换到Geo页签,如图,在Map节点上点击右键,选择“Quick Import”弹出地图文件夹选择对话框。
浏览到地图所在的根目录然后点击“确定”。
最终导入的地图效果如下图所示:4.4导入Site信息1. 在N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r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Site 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Export…”导出获取表格,至少包括Site表格内容4项。
2.Site表制作:参考NPmaster数据样例—NP_Site.xlsx表格。
3. 在N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r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Site 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Import…”导入表格,4. Network->Site->随便选择一个站点,右键->Center in The Map4.5导入Transceiver信息1. 在N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Transceiver 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Export…”导出获取表格,至少包括Transceiver表格内容3项。
2. 表制作:参考NPmaster数据样例—NP_Transceiver.xlsx表格。
3. 在N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Transceiver 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Import…”导入表格4.6导入Cell信息1.在N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Transceiver 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依次选择“Cells”–“Export…”导出获取表格,至少包括Transceiver 表格内容9项。
3.Pmaster界面的左侧Project Explore里,切换到网元参数页签,右键点击Transceiver树节点,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依次选择“Cells”–“Import…”导入表格.4.7导入MR XML1.在Project Explorer里,选择Operation 即图标,打开它的目录树,找到Neighbor Optimizing –>LTE节点并勾选左边的框,如下图所示。
右键单击LTE文件夹,选择Missing Neighbor Analyzing。
2.选择分析的数据源在第一步弹出的窗口中,选择Data Import–> MR Data Import–>Import Unparsed MR Files,选择数据路径说明:NPmaster邻区漏配检测支持两种数据源,第一种为NIC采集得到的数据;第二种为通过M2000采集的SIG日志和配置文件(通过M2000采集得到的SIG日志和配置文件,每个SIG日志需要在文件名前加所属基站的名字和下划线进行重新命名,例如将20111103_195815+0100_0000.SIG 文件改名为T314687_20111103_195815+0100_0000.SIG,其中的“T314687”为该基站的eNodeB name;.XML配置文件需要按照基站名字重新命名,例如M000.XML改名为T314687.XML).对以上两种方法采集的数据,具体要求请见本文第2、3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