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据库原理实训报告范本

数据库原理实训报告范本

数据库原理实训报告数据库原理实训报告目录1.实训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训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知识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能力与技能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素质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数据库概念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据库逻辑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数据库的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数据表的设计和关系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数据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完整性约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数据表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具体要求是: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核心功能;
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创建,维护和应用技术;
4.掌握基于SQL查询语言(SQL)的SQL语句的使用;
5.学习SQL语言的基本知识;
6.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的实用技术;
7.掌握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
8.熟悉数据的事务处理;
9.掌握数据的并发控制等。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环境为Oracle Database,版本为11g。

三、实验内容
1.概念部分:
(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概念主要是指数据库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数据库结构与模式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综合的数据管理软件,它有助于保护组织内的数据,并帮助实现全面的数据管理;
(3)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是一种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是用来收集、组织、存储、操作和检索数据,以满足组织内的信息需要;
(4)SQL查询语言:SQL查询语言(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库查询语言。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实验一是关于数据库定义的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和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

1. 数据库的定义意义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集合,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可以提供查询、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功能。

数据库的定义是建立数据库的结构和特性,包括数据表的定义、数据类型的定义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定义。

数据库的定义可以规范化和统一数据存储结构,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管理方便性。

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在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1) 数据表:数据表是数据库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多个数据行和数据列组成,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格式和表达方式,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型、布尔型等。

(3) 主键:主键是数据表中的一列或者一组列,其值用来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每一行,主键的值不能重复。

(4) 外键:外键是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表达,它是一个指向其他数据表主键的列,用于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系。

(5) 索引: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3. 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SQL语言来创建数据库表格。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语言的创建表格语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字和语法:(1) CREATE TABLE:用于创建数据库表格。

(2) 表名:指定创建的表格的名称。

(3) 列名和数据类型:指定表格中的各列名称和数据类型。

(4) 主键:指定表格中的主键。

(5) 外键:指定表格中的外键。

4. 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在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时,我们需要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包括表格的名称、列名、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

《数据库原理》实践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践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本次实践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加深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践,能够加深对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设计和实现能力。

二、实践内容1.数据库设计和建模在实践开始前,需要明确数据库的需求和目标,然后设计合适的数据模型以及相应的关系模式。

本次实践中,我选择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和成绩信息表等。

2.数据库实现在数据库设计完毕后,需要根据设计的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表和字段。

本次实践中,我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SQL语句创建了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和成绩信息表,并设置了相应的主键、外键和索引等。

3.数据库操作数据库的操作包括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例如,通过INSERT语句插入学生的基本信息,通过SELECT语句查询学生的成绩信息,通过UPDATE语句更新学生的信息,通过DELETE语句删除学生的信息等。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库备份、数据恢复和性能优化等。

通过实践,我了解了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例如,我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了数据库的数据和结构,使用MySQL的导入命令恢复了备份数据,使用索引和优化查询语句提高了数据库的查询速度。

三、实践总结通过本次实践,我对数据库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我对数据库的表、字段、主键、外键和索引等基本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了操作和管理,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库技能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实践,我还学会了如何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关系模式,并通过MySQL创建了相应的表和字段。

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管理,包括数据的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

数据库原理实习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原理,提高数据库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数据库原理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维护的能力。

二、实习目标1.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

2. 熟悉数据库设计工具,如ER图、数据库设计器等。

3. 掌握SQL语言,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查询、删除等操作。

4.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5. 提高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维护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与数据模型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包括ER图设计、规范化理论、完整性约束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转化为关系数据库模式。

3. 数据库设计工具我们使用了ER图工具和数据库设计器进行数据库设计。

通过绘制ER图,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关系。

数据库设计器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创建数据库表,设置字段属性和约束。

4. SQL语言我们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查询、删除等操作。

5. 数据库管理系统我们选择了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习。

通过安装、配置MySQL,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MySQL命令行工具进行数据库操作。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MySQL图形界面工具进行数据库管理。

6. 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维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数据库设计、开发与维护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部署等。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

数据库实验报告(通用3篇)数据库试验报告篇1一、实训时间:20_年5月13日至5月24日二、实训地点:三、实训目的与意义:1,这次实习可以使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学问用于实践增加了我对电脑技巧的一些认知。

2,通过这次实习也可以让我体验到上班族的生活为我将来毕业后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3,并且这次实习可以非常好的关心我完成将来的毕业论文。

四、实训感悟:还依旧记得来的第一天对这里很茫然,不知道实习要做些什么。

然后经过老师的急躁讲解,熟悉了自己实习要做些什么,得到了许多心理熟悉,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

同时,我熟识了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中国丝网出口基地“—河北省安平县。

使我们队公司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

经过这半个月的实习训练,我了解到自己所学的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当然学的更多的是如何在更新网站内容和添加商品,每天不厌其烦的更新添加,观察自己的胜利更多的是兴奋。

还有发布了一些关于公司产品的博客,比如新浪,网易。

而后又尝试在百度知道上提问与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网站搜寻相关内容来回答各种丝网问题,通过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我对公司又了更一步的了解。

经过半个月的实训我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有学过没有接触到的东西,熟悉到自己的不足,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尽快的学会在社会上生活,敢于面对社会的压力,使自己可以在社会上成长进展。

数据库试验报告篇2由于平常接触的都是一些私人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一些类库,其他人的沟通相对可以忽视不计,因此也就不考虑规范化的文档。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受来看,我们接触的学问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进展快速的IT行业相比许多状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

虽然这次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

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六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1)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技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完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巩固理论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方法。

(2)对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2实验内容给定一个应用环境,如学生选课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综合积分管理系统等等。

(同学们课从上述选定一个题目,也可以选取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应用环境)。

完成下面的工作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对系统的语义进行描述(包括功能、所需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2)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3)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2.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1)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将E-R模型转化到逻辑模型(2)根据应用需要和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2.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1)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

(2)优化物理模型(3)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2.4 装载数据(1)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2)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3)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以测试数据库性能。

3实验要求(1)可以借助POWERDESIGNER等系统分析与设计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使用WORD文件直接生成各种设计文档。

(2)选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该规模适中,不宜太大太复杂,可能做不完;也不宜太小太简单,甚至仅有三两个表组成。

(3)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4)思考题:数据库设计通常由哪些辅助工具?各有哪些优缺点?4实验步骤4.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学生需要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信息。

选课需要有学号、课号、成绩等信息课程需要有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学分等信息(2)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2级本科班学号:07173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06月18 日实验项目列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纸实验一数据库创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SSMS中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2、熟练掌握SSMS查询编辑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熟练掌握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二、实验内容1、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数据库(2)修改数据库(3)删除数据库2、利用企业管理器备份和还原数据库(1)备份数据库(2)还原数据库3、T-SQL语句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SPJ数据库:在SSMS中“新建查询”,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CREATE DATABASE SPJON(NAME=’SPJ_Data’,FE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a.MDF' ,SIZE = 3,MAXSIZE = 10,FILEGROWTH = 10%)LOG ON(NAME = 'SPJ_Log',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Log.LDF' ,SIZE = 1,FILEGROWTH = 10%)(2)修改SPJ数据库: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ALTER DATABASE SPJMODIFY FILE(NAME='SPJ_Data',SIZE=4,ALTER DATABASE SPJADD FILE(NAME='SPJ_Data_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e_2.n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0%)(3)删除SPJ数据库:DROP DATABASE SPJ4、界面方式创建数据库XSBOOK,写出操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实验)[《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模块一: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 (1)实验一、熟悉ORALCE环境并练习SQL的定义 (1)一、目的与要求 (1)二、操作环境 (1)三、实验内容 (1)四、思考题 (5)实验二、记录查询 (5)一、目的与要求 (5)二、操作环境 (5)三、实验内容 (5)四、思考题 (6)实验三、SQL的数据操纵 (7)一、目的与要求 (7)二、操作环境 (7)三、实验内容 (7)四、思考题 (7)实验四、视图及权限控制 (8)一、目的与要求 (8)二、操作环境 (8)三、实验内容 (8)四、思考题 (9)实验五、数据库触发器与过程 (10)一、目的与要求 (10)二、操作环境 (10)三、实验内容 (10)模块二: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2)模块三:心得体会 (12)模块四:参考文献 (13)模块五:代码汇总 (13)附录:ORACLE有关命令及内部字典 (18)ORACLE 的SQL*PLUS基本命令 (18)Oracle的哑表与数据字典 (19)模块一: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实验一、熟悉ORALCE环境并练习SQL的定义一、目的与要求本实验主要是熟悉ORACLE的运行环境,在CLIENT端进行联接设置与服务器联通,进入ORACLE的SQL*PLUS的操作环境,进一步建立表格,并考虑主键,外部键,值约束。

二、操作环境硬件:主频2GHz以上服务器(内存2GB以上、硬件空闲2.2GB以上),主频1GHz以上微机,内存1GB以上。

软件:WINDOWS XP/2000/2003 SERVER 可安装ORACLE/9i/10g/11g/13iFOR NT/WINDOWS(注意在32位与64位的区别,可选企业版) 如果windows 非server如XP等,安装时请选择个人版(PERSONAL)三、实验内容1.上机步骤单机版:(1)先启动PERSONAL ORACLE(START DATABASE)(2)用sql*plus登录(开始--程序-ORACLE FOR WIN-SQLP*PLUS(与网络版相同)进入SQL*PLUS用户名:SYSTEM/manager (其中manager为缺省口令,安装需要设定,根据设定的密码进行相应变化;不要数据库联接串,其中SYSTEM为DBA用户)还有一般用户scott/tiger(3)进入SQL>状态,可以执行SQL中的任何命令(建表,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等),还可建立用户、数据库等操作。

(4)退出,在SQL>状态,EXIT回车网络版:在实验室上机时,一般安装时管理员已设置好.先找到windows中的oracle服务(一般为oracleserviceORCL),启动此服务,再找到sql*plus所在的位置(一般桌面上有),运行即可进行登录界面.实验室现有环境操作步骤:(1)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启动Oracle ServiceORCL或者如图通过界面或资源管理器右键找到管理:再找服务:启动的服务如下或有OracleService****的服务:(2)从桌面执行SQL*PLUS或在程序中(3)输入:system/manager(4)在SQL>状态输入建立用户命令:create user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其中username与password不要数字开头,用户名username中按规则加班级学号后缀如:U_42402表示4班学号尾数为2402号的用户。

(5)给用户授权:grant resource,connect to username;(6) 连接用户:connect username/password在SQL>就可以建表等操作了2.根据要求建立如下表DROP TABLE T_DEPT_42402; /* 系,42402为班级学号如t_dept_42405,4班2405号,不能别人的同名,否则视为抄袭,以下各类对象类同要求 */create user U_42402 identified by zxh;grant resource,connect to U_42402;connect U_42402/zxh;DROP TABLE DEPT_42402;CREATE TABLE T_DEPT_42402(DNO CHAR(3) PRIMARY KEY,DN VARCHAR2(32),DEAN CHAR(8),TEL CHAR(8) CHECK(SUBSTR(1,4)='8887'));DROP TABLE T_STUD_42402; /* 学生 */CREATE TABLE T_STUD_42402(SNO CHAR(10) PRIMARY KEY,SNAME varCHAR2(8) ,BIRTHDAY DATE, ADDRES varCHAR2(10),DNO CHAR(3) REFERENCES T_DEPT_42402(DNO));/* ALTER TABLE T_STUD_42402 ADD AGE NUMBER(2) 在修改时候用,去掉注释即可 *//* DROP TABLE T_ST_42402;CREATE TABLE T_ST_42402(SNO CHAR(10),SNAME CHAR(8),AGE NUMBER(2));在建触发器时用,去掉注释即可 */3.插入样本数据/*要求有一个本人的数据记录 */DELETE FROM T_STUD_42402;DELETE FROM T_DEPT_42402;INSERT INTO T_DEPT_42402 VALUES('D01','计算机系','王大明','88879626');INSERT INTO T_DEPT_42402 VALUES('D02','物理系','张大奔','88879726');INSERT INTO T_DEPT_42402 VALUES('D03','化学系','李水明','88879826');INSERT INTO T_DEPT_42402 VALUES('D04','管理系','欧阳卫红','88879926');INSERT INTO T_DEPT_42402 VALUES('D05','外语系','宽左右','88879526');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524','胡明天',SYSDATE-365*21,'湖南长沙','D01');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134','唐明海',SYSDATE-365*21,'湖南长沙','D01');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224','张丽梅',SYSDATE-365*20,'湖南长沙','D01');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324','李有能',SYSDATE-365*22,'湖南长沙','D02');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424','王汉中',SYSDATE-365*22,'湖南长沙','D02');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464','高强',SYSDATE-365*21,' ','D02');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474','JONE',SYSDATE-365*23,' ','D03');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484','SMITH',SYSDATE-365*21,' ','D03');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594','TOM HONE',SYSDATE-365*22,' ','D03');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264','张三', SYSDATE-365*22,' ','D04');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274','李四', SYSDATE-365*21,' ','D04');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0284','王老五', SYSDATE-365*20,' ','D04');INSERT INTO T_STUD_42402 VALUES('0909102402','密密麻麻', SYSDATE-365*23,' ','D05');四、思考题1.改变表的名称及数据类型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答:改变表名的操作为:ALTER TABLE 当前表名RENAME TO 新表名;可以通过以下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ALTER TABLE 表名MODIFY(列名数据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