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对其功能 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质特性展开。德国 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特别 是造型艺术,除掉它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之外,还可以产生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格监视的。 美的人物产生美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反转过来影响 美的人物,国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美的雕像。”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 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 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 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 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认 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 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 烈的愉悦。”
➢艺术学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坚持认为 “国有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力 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墨子指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 夫彻县”。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 ,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子的看法是:“ 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 ,“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 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 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 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 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认 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最 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最强 烈的愉悦。”
➢艺术学概论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而艺术 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 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坚持认为 “国有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力 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 ,墨子指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 夫彻县”。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 ,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子的看法是:“ 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 ,“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
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 对其功能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 质特性展开。
• 德国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 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 “特别是造型艺术,除掉它 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 免的影响之外,还可以产生 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 格监视的。美的人物产生美 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 反转过来影响美的人物,国 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 美的雕像。”
• 中世纪充满宗教的气息,其中不乏神秘主义、禁 欲主义以及对所谓彼岸的憧憬。神学家们认定人 的原罪,而上帝则是至美至善的。他们一方面认 定艺术会令人滋生情欲,败坏道德;另一方面又 觉得艺术可以显现“真理”,对于教义的理解有 促进意义。
•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得
以蓬勃发展,其功能也就重
新得到了重视。许多当时最
• 孔子同样十分精通音 乐,在《论语》里, 他赞叹道:“子在齐 闻《韶》,三月不知 肉味,曰,不图为乐 之至于斯也。”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 从个体来讲有仁、义、 礼、智、信、恕、忠、 孝、悌等。
• 对于与《韶》乐相对立的音乐,孔子也有鲜明 至极的态度:“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 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卫灵公》)在另一处,孔子又道:“恶紫 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
• 但是,柏拉图也并非一味 地排斥艺术,而是相信艺 术的美可以滋润人的心灵, 要求艺术接近包含真与善 的理想形式,从而拒斥丑 恶的东西,最终为其“理 想国”服务。
讨论公道正义,教育,艺术等问题
• 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 是并非笨拙的实录,而 是具有真实的内容,是 一种有价值的、严肃的 人类行为,并认为这是 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 一。
2-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二章【备注:不知道怎么删-还是专业人员删比较妥当】

• 肯定论者的观点
• 与墨子针锋相对的则是荀子 (儒家)。他在《乐论》中
写道:“夫乐者,乐也,人
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
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
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伟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蒂、
达·芬奇、丢勒等,都认为
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忠实地
复现现实社会,因而,现世
的人间之美、理想生活之美
都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尽管
这一时期并没有留下为数可
观的理论篇什,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术家
的非凡实践也让后世见证了
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的高 文艺复兴时期将艺术视为镜
度。
子,突出的是艺术对现实的 认识功能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 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 界”的方式上加以展开。 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 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 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 是深刻意识到艺术的认 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 的美的规律、诗意的裁 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 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 而艺术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 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 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艺术现象进行综合研究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艺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
03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的几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艺术起源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简介: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种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舞蹈艺术
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舞蹈的定义与分类
舞蹈艺术的特征
舞蹈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戏剧艺术
定义与特点: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来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种类: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
艺术特征:包括动作、语言、音乐、舞蹈、舞美等
艺术概论教案ppt课件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艺术概论概述
03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04
艺术的种类与特征
05
艺术创作与欣赏
06
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07
艺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艺术概论概述
艺术概论的定义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本质、特征、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和艺术史等方面的研究
代表作品:如《哈姆雷特》、《茶馆》、《雷雨》等
05
艺术创作与欣赏
创作主体:艺术家作为创作的核心,具备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创作客体: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现象以及文化成果等,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和素材创作手段: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各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创作过程:包括构思、构图、塑造形象、表现情感等步骤,最终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的要素艺术创作的要素灵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启发,产生创作冲动和想法构思:艺术家对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形成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构图:艺术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具有整体感和层次感表现手法: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如夸张、变形、对比等,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艺术创作的要素艺术创作的要素主题: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选择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素材: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各种素材,如人物、景物、事件等,为创作提供灵感和素材艺术手法:艺术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将素材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创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 艺术创作的要素艺术创作的要素情感表达: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审美价值: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美感文化内涵: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社会历史和民族特色艺术风格: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特点
《艺术概论》课件

文艺复兴艺术
4
建主义为主。
15-16世纪欧洲的艺术复兴运动,强调人
文主义、自然观察和透视绘画等技法。
5
工业革命后的现代艺术
19-20世纪的艺术创新,包括印象派、立
当代艺术
6
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体现 了当代社会和技术的变化。
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绘画艺术
通过颜料和画笔在平面上表现形象和情感。
艺术与社会
1 艺术的社会功能
艺术可以传递思想、表达 情感、引发反思、推动社 会变革和提升个人和社会 的美感。
2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
3 艺术与政治
艺术可以改变观念、塑造 文化认同、启发创造力, 以及促进社会的多元发展。
艺术在政治中有时被用作 宣传、抗议、反叛和思想 解放的工具。
艺术教育与艺术市场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2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艺术的定义因时代和文化而异,通常包括美 学和情感表达。常见艺术分类有视觉艺术、 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等。
艺术的发展史
1
史前艺术与原始艺术
早期人类通过岩洞壁画等形式表达祈祷、
古代艺术
2
狩猎和生活场景。
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时期的艺术,强
调神话、尊崇权力和展示美的理念。
3
中世纪艺术
基督教影响下的艺术,以宗教题材和封
建筑艺术
通过设计和构建建筑物来实现美的追求和实用 功能。
音乐艺术
通过声音和乐谱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美感。
舞蹈艺术
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技巧表达情感和故事。
雕塑艺术
通过雕刻、塑造和组合材料来创造具有立体感 的艺术品。
文学艺术
通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字作品表达人类的 思想和情感。
艺术概论ppt完整版x-2024鲜版

艺术概论ppt完整版x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艺术概述 • 艺术发展史略 • 造型艺术赏析 • 表演艺术探讨 • 语言文字艺术解读 • 影视传媒艺术鉴赏
2024/3/28
2
CHAPTER 01
艺术概述
2024/3/28
3
艺术定义与特点
艺术定义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性的、审 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触与肌理
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肌理则是画面表面的纹理结构,它 们体现了绘画的材质美感和独特风格 。
2024/3/28
13
雕塑空间造型美感
体积与空间
雕塑艺术通过塑造三维立体的形 象,利用体积的大小、空间的虚 实、透视的远近等手法,营造出
丰富的视觉感受。
2024/3/28
材质与肌理
雕塑作品采用不同的材质如石、木 、金属等,通过其特有的质地和肌 理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中世纪艺术风格
介绍中世纪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并分 析其特点。
中世纪艺术流派
探讨中世纪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如国际哥特式、文艺复兴前奏等,并分析其代 表作品及影响。
2024/3/28
9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新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5
艺术功能与价值
2024/3/28
艺术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多种 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 文化素养。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社会价值等,是艺术作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艺术 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创新性 等多个方面。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 艺术概述 • 艺术发展史略 • 造型艺术赏析 • 表演艺术探讨 • 语言文字艺术解读 • 影视传媒艺术鉴赏
2024/3/28
2
CHAPTER 01
艺术概述
2024/3/28
3
艺术定义与特点
艺术定义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性的、审 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精神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触与肌理
笔触是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肌理则是画面表面的纹理结构,它 们体现了绘画的材质美感和独特风格 。
2024/3/28
13
雕塑空间造型美感
体积与空间
雕塑艺术通过塑造三维立体的形 象,利用体积的大小、空间的虚 实、透视的远近等手法,营造出
丰富的视觉感受。
2024/3/28
材质与肌理
雕塑作品采用不同的材质如石、木 、金属等,通过其特有的质地和肌 理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 力。
中世纪艺术风格
介绍中世纪艺术的典型风格,如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哥特式艺术等,并分 析其特点。
中世纪艺术流派
探讨中世纪时期的主要艺术流派,如国际哥特式、文艺复兴前奏等,并分析其代 表作品及影响。
2024/3/28
9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新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特点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5
艺术功能与价值
2024/3/28
艺术功能
艺术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多种 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 文化素养。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备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 值、社会价值等,是艺术作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艺术 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创新性 等多个方面。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17页PPT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艺术学概论 ppt课件

2020/12/17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是意味着指示;
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
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2020/12/17
ppt课件
6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2020/12/17
ppt课件
7
第一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 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 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5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 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 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2020/12/17
ppt课件
16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 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者,琼斯的 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 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 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 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ppt课件
9
第一节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见,孔子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音乐,而是 有所区别的,既有对其所认同的音乐(《韶》 乐)的赞美,也有对其不予认可的音乐(郑声) 的鄙夷。
• 孔子明确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阳货》)其用意就在于让艺 术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人认识社会与历史,同时 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 肯定论者的观点
• 与墨子针锋相对的则是荀子 (儒家)。他在《乐论》中
写道:“夫乐者,乐也,人
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
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
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 但是,柏拉图也并非一味 地排斥艺术,而是相信艺 术的美可以滋润人的心灵, 要求艺术接近包含真与善 的理想形式,从而拒斥丑 恶的东西,最终为其“理 想国”服务。
讨论公道正义,教育,艺术等问题
• 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 是并非笨拙的实录,而 是具有真实的内容,是 一种有价值的、严肃的 人类行为,并认为这是 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 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 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 移默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 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 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 认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 最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 最强烈的愉悦。”
核心的功能?
吾谎两真 优 爱言个正 秀 我自躯的 是 师有体朋 一 ,理里友 种 吾由。, 习 更, 是惯 爱真 一。 真实 个 理则 灵 。无 魂
缘孕 无育 故在 。
• 亚里士多德把人看作是肉体与心灵、理性和非理 性的结合,因而,他认为要实行和谐的结合,形 成幸福、完美的人格,既培养理性,又不排斥感 性,而艺术可以是一种理想的手段。通过“净化 说”,他深刻地解释了悲剧艺术何以给人带来快 感的问题,从而为悲剧艺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 的价值判断。
• 孔子同样十分精通音 乐,在《论语》里, 他赞叹道:“子在齐 闻《韶》,三月不知 肉味,曰,不图为乐 之至于斯也。”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 从个体来讲有仁、义、 礼、智、信、恕、忠、 孝、悌等。
• 对于与《韶》乐相对立的音乐,孔子也有鲜明 至极的态度:“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 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卫灵公》)在另一处,孔子又道:“恶紫 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 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 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 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 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 在他看来,艺术的模 仿甚至可以反映事物 的必然性与内在的规 律,较诸个别事物更 真实、更美,因而, 在追求真理上,艺术 的模仿甚至可以获得 高于历史的特别价值。
• 也就是说,人们喜爱音乐,是其内心的需求。而 且,音乐亦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秩序。
• 他进一步指出:“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 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 不和顺。”荀子无疑是将音乐的效果与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了。
• 无论是对音乐消极的否定还是积极的肯定,都属 于围绕着功利主义的观念,忽略了艺术的非功利 的特殊意义,同时,也都在夸大音乐的功能。其 实,比墨子与荀子的论述更早也显得更为辩证的 当属孔子的观念。
• 当然,更为根本的目的则使外在、他律的社会规 范更加自然地内化为个人内心的自律的诉求,从 而,社会与个人之方的论述
•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 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程度不同地表达过 对艺术的肯定性意见。
• 1.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里 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忧虑。 首先,艺术有可能是虚假 的,不能提供真理。其次, 艺术家有可能模仿人性中 的“卑劣部分”,而如果 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模仿其 中的人物的言行,就有可 能产生伤风败俗、戕 (qiāng)害心灵的严重问 题。
• 中世纪充满宗教的气息,其中不乏神秘主义、禁 欲主义以及对所谓彼岸的憧憬。神学家们认定人 的原罪,而上帝则是至美至善的。他们一方面认 定艺术会令人滋生情欲,败坏道德;另一方面又 觉得艺术可以显现“真理”,对于教义的理解有 促进意义。
•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得
以蓬勃发展,其功能也就重
新得到了重视。许多当时最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
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 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 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 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 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 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 源于感觉。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
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 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 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 基础上的。 在讨论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就需要用审美这一 核心将这些功能整体地联系起来,即审美认 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 美体验功能。
一、审美认识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主要是指人们 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 地认知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
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 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 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墨子指 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 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
他提出了“兼爱”、 “非攻”、“尚 贤”、“非乐”、 “节用”等观点。
• 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 三,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 子的看法是:“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 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今圣有乐而少, 此亦无也”。
• 3.古罗马时期,贺拉斯也是 力图要将艺术中的理性与情 感统一起来,尤其是提出了 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念。 同时期的朗吉弩斯在提出 “崇高”命题的同时,其实 也看到了崇高(包括自然和 艺术的崇高)的审美效应, 认为它可以激发壮丽、尊严 的情感,拓宽和提升思想境 界,使人能够高瞻远瞩,俯 视真理,从而胸襟开阔地追 求理想的、有意义的人生。
伟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蒂、
达·芬奇、丢勒等,都认为
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忠实地
复现现实社会,因而,现世
的人间之美、理想生活之美
都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尽管
这一时期并没有留下为数可
观的理论篇什,但是艺术家
的非凡实践也让后世见证了
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的高 文艺复兴时期将艺术视为镜
度。
子,突出的是艺术对现实的 认识功能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 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 界”的方式上加以展开。 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 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 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 是深刻意识到艺术的认 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 的美的规律、诗意的裁 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 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四、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接受者应当进入到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 状态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所体会到 的那种从不确定的、压抑的情感再过渡到充 分表达后的“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墨子与荀子在艺术功能问题上的分 歧?
• 2.试以具体例子说明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 3.为什么说艺术的审美体验功能是最为重要或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 对其功能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 质特性展开。
• 德国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 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 “特别是造型艺术,除掉它 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 免的影响之外,还可以产生 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 格监视的。美的人物产生美 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 反转过来影响美的人物,国 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 美的雕像。”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 而艺术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 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 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墨家)坚持认为 “国有
• 在“非乐”篇中,墨子对音乐的存在意义则作了 更为直接的否定。
• 同样,墨子一概反对建造超乎日常需要的华美宫 室和观赏游乐之所、华丽衣裘、精美舟车等。
• 显然,他是站在上法“圣王之事”、下中“万民 之利”的政治角度上而不看好音乐艺术的。然而, 这种崇俭尚用的功利主义态度却是极端的,根本 没有顾及黎民百姓也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 的精神需求,因而,在历史上也并未得到广泛认 同。
• 孔子明确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阳货》)其用意就在于让艺 术发挥积极的作用,让人认识社会与历史,同时 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 肯定论者的观点
• 与墨子针锋相对的则是荀子 (儒家)。他在《乐论》中
写道:“夫乐者,乐也,人
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
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
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 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 但是,柏拉图也并非一味 地排斥艺术,而是相信艺 术的美可以滋润人的心灵, 要求艺术接近包含真与善 的理想形式,从而拒斥丑 恶的东西,最终为其“理 想国”服务。
讨论公道正义,教育,艺术等问题
• 2.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艺术确是一种模仿,但 是并非笨拙的实录,而 是具有真实的内容,是 一种有价值的、严肃的 人类行为,并认为这是 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 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达·芬奇《蒙娜丽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 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 移默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 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 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与娱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联系。古希腊人就 认为,巨大的乐趣就来自于对美的艺术品的观照。 卡西尔:“没有一个人会否认,艺术品给了我们 最高的愉悦,或许是人类本性所能有的最持久、 最强烈的愉悦。”
核心的功能?
吾谎两真 优 爱言个正 秀 我自躯的 是 师有体朋 一 ,理里友 种 吾由。, 习 更, 是惯 爱真 一。 真实 个 理则 灵 。无 魂
缘孕 无育 故在 。
• 亚里士多德把人看作是肉体与心灵、理性和非理 性的结合,因而,他认为要实行和谐的结合,形 成幸福、完美的人格,既培养理性,又不排斥感 性,而艺术可以是一种理想的手段。通过“净化 说”,他深刻地解释了悲剧艺术何以给人带来快 感的问题,从而为悲剧艺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 的价值判断。
• 孔子同样十分精通音 乐,在《论语》里, 他赞叹道:“子在齐 闻《韶》,三月不知 肉味,曰,不图为乐 之至于斯也。”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 从个体来讲有仁、义、 礼、智、信、恕、忠、 孝、悌等。
• 对于与《韶》乐相对立的音乐,孔子也有鲜明 至极的态度:“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 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卫灵公》)在另一处,孔子又道:“恶紫 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阳货》)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 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 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 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 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 在他看来,艺术的模 仿甚至可以反映事物 的必然性与内在的规 律,较诸个别事物更 真实、更美,因而, 在追求真理上,艺术 的模仿甚至可以获得 高于历史的特别价值。
• 也就是说,人们喜爱音乐,是其内心的需求。而 且,音乐亦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秩序。
• 他进一步指出:“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 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 不和顺。”荀子无疑是将音乐的效果与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联系在一起了。
• 无论是对音乐消极的否定还是积极的肯定,都属 于围绕着功利主义的观念,忽略了艺术的非功利 的特殊意义,同时,也都在夸大音乐的功能。其 实,比墨子与荀子的论述更早也显得更为辩证的 当属孔子的观念。
• 当然,更为根本的目的则使外在、他律的社会规 范更加自然地内化为个人内心的自律的诉求,从 而,社会与个人之方的论述
• 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 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程度不同地表达过 对艺术的肯定性意见。
• 1.柏拉图在其《理想国》里 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忧虑。 首先,艺术有可能是虚假 的,不能提供真理。其次, 艺术家有可能模仿人性中 的“卑劣部分”,而如果 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模仿其 中的人物的言行,就有可 能产生伤风败俗、戕 (qiāng)害心灵的严重问 题。
• 中世纪充满宗教的气息,其中不乏神秘主义、禁 欲主义以及对所谓彼岸的憧憬。神学家们认定人 的原罪,而上帝则是至美至善的。他们一方面认 定艺术会令人滋生情欲,败坏道德;另一方面又 觉得艺术可以显现“真理”,对于教义的理解有 促进意义。
•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得
以蓬勃发展,其功能也就重
新得到了重视。许多当时最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
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 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 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 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 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 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 源于感觉。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
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 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 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 基础上的。 在讨论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就需要用审美这一 核心将这些功能整体地联系起来,即审美认 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 美体验功能。
一、审美认识功能
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主要是指人们 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 地认知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
七患”,其中第三患就包括“先尽民 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 于无用”。正是基于这一点,墨子指 出,当国家遭遇凶饥时,“人君彻鼎 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
他提出了“兼爱”、 “非攻”、“尚 贤”、“非乐”、 “节用”等观点。
• 意思是说,危难之际,国君应撤掉鼎食的五分之 三,而大夫则不再聆听音乐。有关音乐本身,墨 子的看法是:“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正因为音 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所以,“今圣有乐而少, 此亦无也”。
• 3.古罗马时期,贺拉斯也是 力图要将艺术中的理性与情 感统一起来,尤其是提出了 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念。 同时期的朗吉弩斯在提出 “崇高”命题的同时,其实 也看到了崇高(包括自然和 艺术的崇高)的审美效应, 认为它可以激发壮丽、尊严 的情感,拓宽和提升思想境 界,使人能够高瞻远瞩,俯 视真理,从而胸襟开阔地追 求理想的、有意义的人生。
伟大的艺术家,如阿尔伯蒂、
达·芬奇、丢勒等,都认为
艺术可以像镜子一样忠实地
复现现实社会,因而,现世
的人间之美、理想生活之美
都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尽管
这一时期并没有留下为数可
观的理论篇什,但是艺术家
的非凡实践也让后世见证了
一个时代的思想与艺术的高 文艺复兴时期将艺术视为镜
度。
子,突出的是艺术对现实的 认识功能
•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功能 观则更多地从“掌握世 界”的方式上加以展开。 马克思对19世纪英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 评价,恩格斯对巴尔扎 克的推崇,都说明他们 是深刻意识到艺术的认 识作用的,而他们在意 的美的规律、诗意的裁 判等,则表明他们深入 到了艺术功能的核心。
许布纳尔《西里西亚织工》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四、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接受者应当进入到艺术家的语言的形式 状态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艺术家所体会到 的那种从不确定的、压抑的情感再过渡到充 分表达后的“轻松自如”的“解救”状态。
思考题
• 1.如何理解墨子与荀子在艺术功能问题上的分 歧?
• 2.试以具体例子说明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 3.为什么说艺术的审美体验功能是最为重要或
• 自启蒙时代以来,艺术的独立性得以确认,从此 对其功能的描述和概括也就更多地环绕艺术的本 质特性展开。
• 德国理论家莱辛把艺术的功 能几乎强调到了一种极点: “特别是造型艺术,除掉它 们能对民族性格发生不可避 免的影响之外,还可以产生 一种效果,是必须由法律严 格监视的。美的人物产生美 的雕像,而美的雕像也可以 反转过来影响美的人物,国 家有美的人物,要感谢的是 美的雕像。”
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艺术的功能
既然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 而艺术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 产物,那么,它就理应满足人的特定 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的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艺术功能的理论回顾
一、中国的论述 否定论者的观点 墨子(墨家)坚持认为 “国有
• 在“非乐”篇中,墨子对音乐的存在意义则作了 更为直接的否定。
• 同样,墨子一概反对建造超乎日常需要的华美宫 室和观赏游乐之所、华丽衣裘、精美舟车等。
• 显然,他是站在上法“圣王之事”、下中“万民 之利”的政治角度上而不看好音乐艺术的。然而, 这种崇俭尚用的功利主义态度却是极端的,根本 没有顾及黎民百姓也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外 的精神需求,因而,在历史上也并未得到广泛认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