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份】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试卷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单元质量检测:第二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滟.滟(yàn)剡.溪(shàn)渌.水(lù) 殷.岩泉(yìnɡ)B.东南坼.(chì) 饷.东蕾(xiǎnɡ)观朝槿.(jǐn) 铜钲.(zhēnɡ)C.初霁.(jì) 怆.然(cānɡ)絮.帽(xù) 西崦.(yān)D.邠.州(Bīn) 霹雳.(lì)姜夔.(kuí) 谢公屐.(jī)解析:A项,“殷”读yǐn。
B项,“坼”读chè。
C项,“怆”读chuànɡ。
答案:D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龙潜跃渌水荡漾丘峦崩催云霞明灭B.松下清斋杜郎俊赏豆蔻词工煮琴烧笋C.胡马窥江洞天石扉摧媚折腰列缺霹雳D.鸿雁长飞舐犊情深山盟海誓熊咆龙吟解析:A项,催-摧。
B项,琴-芹。
C项,媚-眉。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风流:英俊杰出B.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C.吴楚东南坼.坼: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D.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可惜解析:D项,可怜:可爱。
答案:D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
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
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单元质量检测:第三单元+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沏.茶(qì)雕栏玉砌.(qì)博闻强识.(zhì)锲.而不舍(qiè)B.撙.节(zǔn) 折冲樽.俎(zūn)否.极泰来(pǐ) 夙.兴夜寐(sù)C.淬.火(cuì) 荟萃.(cuì)犄.角(jǐ) 掎.角之势(jī)D.蛟.龙(jiāo) 矫.揉造作(jiǎo)孺.子(rǔ) 相濡.以沫(rú)解析:A项,“沏”读qī。
C项,“犄”读jī,“掎”读jǐ。
D项,“孺”读rú。
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宵衣旰食侯门似海事必恭亲装潢B.钟鼓馔玉繁文缛节天资聪慧目眩C.虚与委蛇云销雨霁誓不两立蛾眉D.骨骾在喉渡过难关彬彬有理蚊蚋解析:A项,恭-躬。
C项,誓-势。
D项,骾-鲠,理-礼。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径自B.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惩罚C.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拉开弓D.石破天惊逗.秋雨逗:招引解析:A项,即,就。
B项,悔恨。
C项,弹奏。
答案:D4.下列对诗歌的评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开始看似只涉及人生感慨,政治色彩极浓,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故而诗情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B.杜甫《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诗人在对三峡美景的欣赏中深蕴着悲壮深沉的感情,为后人所称道。
C.《李凭箜篌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仅对乐器及其效果进行描摹,并未直观评价,但全篇又处处表现出诗人的情思。
D.周邦彦的《苏幕遮》,写乡思之情,亦写荷之情态,情景交融,自然清新。
解析:结合主旨领会。
答案:A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正确的一组是( )我们考察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看渗透在大多数民众心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这些观念怎样转化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形成或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实际力量。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doc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布衾.(qīn)修葺.(qì)擘.画(bì)凝睇.(dì) 风驰电掣.(chè)B.签.名(qiān) 假寐.(mèi) 骊.山(lí)逶迤.(yí) 杳.无音讯(chá)C.休憩.(qì) 联袂.(mèi) 庑.门(wú)歧.路(qí) 千载.难逢(zǎi)D.闲暇.(xiá) 马嵬.(wéi) 绰.约(chuò)参差.(cī) 回眸.一笑(móu)解析:选D A项,“擘画”的“擘”读bò;B项,“杳无音讯”的“杳”读yǎo;C 项,“庑门”的“庑”读wǔ。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解析:选B佳期:佳,佳人。
期,约会。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解析:选A 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应为“《长恨歌》《琵琶行》”。
4.李清照的《一剪梅》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下列诗句和该词风格相同的一项是()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B.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测试题班级:姓名:分数: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鼙鼓(pí)踯躅..(yǐlǐ)..(chíchú)栖鹘(qīhú)萦纡.(yū)迤逦B.满襟(jīn)楼观亭榭(guān)会稽..(zhâgū)凝睇.(tì)..(kuàijī)鹧鸪C.回眸.(móu)肤如凝脂.(shī)玉扃.(jiōng)水裔(yī) 葭苇(jiā)D.眇眇..(bìlì)..(chányuán)薜荔..(miǎo ) 袅袅..( niǎo) 修葺.(qì)潺湲2、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3、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B、“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为慷慨激昂。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六+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六)(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早实.(结果实) 驼业.种树(以……为业)养人.(民,百姓) 故病.且怠(有病)B.城郭.(外城) 舍瑟而作.(起身)知方.(是非准则) 宗庙会同..(诸侯相见)C.逆.旅(迎) 凭几学书.(读书)群季.(指弟弟) 雨泽下.注(向下)D.饥馑.(五谷不熟) 运穷福艾.(停止)燕.坐(通“宴”) 瞻.顾遗迹(瞻仰,回忆)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吾一日长乎尔B.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C.因.之以饥馑/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宗庙之事,如会同..B.夫子喟然..叹曰C.故乡人...号之“驼”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②使不上.漏③风.乎舞雩④鼓.瑟希⑤驼业.种树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⑦前.辟四窗⑧乳.二世⑨东犬西.吠⑩雨泽下.注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C.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D.②⑦⑨⑩/①③④⑤⑥/⑧5.下列文言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吾又何能为哉③大块假我以文章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⑤其制稍异于前⑥故不我若也⑦不吾知也⑧异乎三子者之撰⑨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A.①⑨/②④⑧/⑥⑦/③⑤B.①⑤/②④⑦/③⑨/⑥⑧C.①⑨/②④⑥⑦/③⑤⑧D.①③/②④⑧/⑤⑥⑦⑨6.名句默写。
(6分)(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六)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

单元质量检测(六)(A 卷 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与.点也 :赞成 B .吾妻来归.:回娘家 C .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众 D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迎解析:选B B 项,归,女子出嫁。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字而.幼孩 B .莫.春者,春服既成 C .序.天伦之乐事 D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解析:选D A 项,“而”通“尔”;B 项,“莫”通“暮”;C 项,“序”通“叙”。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 何.以战徐公何.能及君也C.⎩⎪⎨⎪⎧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唯求则非邦也与.D.⎩⎪⎨⎪⎧ 官命促尔.耕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解析:选D A 项“且”,连词,而且/副词,将近。
B 项“何”,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
C 项“与”,动词,赞成/语气词,吗。
D 项“尔”,均为第二人称代词,你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抑耗其实..而已 B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C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D .室仅方丈..解析:选C A 项“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B项“不让”,古义:不谦让;今义:不允许。
D项“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或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②使不上.漏③风.乎舞雩④鼓.瑟希⑤驼业.种树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⑦前.辟四窗⑧乳.二世⑨东犬西.吠⑩雨泽下.注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C.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D.①③④⑤⑥/②⑦⑨⑩/⑧解析:选B ①②⑦⑨⑩为名词作状语,③④⑤⑥⑧为名词用作动词。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帝(注)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了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作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净尽、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夜泊牛渚①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3.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的际遇非常羡慕,夜泊牛渚,怀古之情涌上心头。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这首诗的诗意简明而又单纯,没有深刻复杂的内容,却有着一份悠然不尽的神韵。
4.诗人在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佚.(y ì)名 为.(w éi)欢几何 板滞.(zh ì) B .羽觞.(h ú) 惠.(hu ì)连 天伦之乐.(l è)事 C .雅.(y ǎ)怀 逆.(nì)旅 慷慨.(k ǎi ) D .冠(gu ān )冕堂皇 否(p ǐ)极泰来 塞(s ài )外【答案】 B (觞:sh āng)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有以也 良:善意。
B .何伸.雅怀 伸:抒发。
C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 .幽赏..未已 幽赏:幽幽地欣赏。
【答案】 B (A 良:确实;C 大块:大自然;D 幽赏:欣赏幽美的景色) 3.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大块假我以文章..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D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飞羽觞而醉月B .秉烛夜游C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答案】 D (A 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醉观;B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C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A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答案】 B (A 项比喻、反问;B 项引用典故;C 项对偶、拟人;D 项比喻、拟人)6.下面内容有一项没有运用典故,请选出来( )A.古人秉烛夜游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C.罚依金谷酒数D.飞羽觞而醉月【答案】D(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答案】D(全文仅②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8.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份】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试卷目录单元检测试卷(一) (1)单元检测试卷(二) (6)单元检测试卷(三) (11)单元检测试卷(四) (18)单元检测试卷(五) (25)单元检测试卷(六) (33)单元检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可羡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止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犹“频繁”,多次答案 B解+析佳:佳人,指湘夫人。
期:约会。
2.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这是东汉王逸认为屈原创作《九歌》的原因。
B.刘熙载《艺概·诗概》中的“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一句评价的是李白的诗。
C.“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是近人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
D.陆游的《书愤》一诗反映出陆游慷慨悲壮的诗风,而《临安春雨初霁》一诗则反映出他清淡、婉丽的诗风。
答案 B解+析“李白”应为“鲍照”。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所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答案 A解+析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错,《新乐府》是讽喻诗。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用夸张的手法写杨贵妃,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六宫妃嫔皆黯然失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湘夫人》中借秋风木叶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作者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中用诸葛亮的典故来表明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古代诗歌阅读(30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陆游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最堪笑”“羞自照”是对颓唐失意、容颜苍老的自我解嘲,中间蕴藏着无尽的不平与感伤。
B.“谁知得酒尚能狂”表明作者对自己“脱帽向人时大叫”的酒后狂态甚为惊讶,觉得有失体统。
C.“逆胡未灭”是作者“心未平”的根源,也是其醉思的核心,由此产生的抑郁悲凉之感贯穿全诗。
D.“孤剑床头铿有声”移情于物,通过床头孤剑发出铿锵响声把作者内心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E.“打窗风雨正三更”以景作结,景中含情。
既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又含蓄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答案BC解+析B项表面上是惊讶自己酒后失态,实际上是透视内心,借酒后狂态宣泄难以抑制的悲愤。
C项抑郁悲凉的感情不仅是“逆胡未灭”,更是由于报国无门。
这种感情并非贯穿全诗,诗歌前四句的情感是慷慨激昂的。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虚实(对比)结合的手法。
前四句写自己当年泛游东海、射虎南山的豪壮之举,是虚写;后八句描写自己如今处境颓唐、功业无成的失意之境,是实写。
虚实相反相成,对比强烈,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之情。
起笔虚写,情感豪迈;后面实写,情感悲凉。
这样使得诗歌具有跌宕起伏之美。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题元十八①溪居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②,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③,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
②红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③千年鹤:据《搜神后记》载,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语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短短的两句,却写了诗人次第相逢的许多意象,既显得气势阔大,又渲染了庄园的豪华优美。
B.颔联是将视线推进到主人溪居的周围,是实写环绕溪居的近景。
通过杜鹃、芙蓉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优美境界。
C.颈联转入虚写。
用“千年鹤”丁令威的典故,显示出庄园的主人是个看破红尘,超然世间的非凡人物。
D.“影落杯中五老峰”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表现了溪居主人的不俗。
E.全诗通过对好友元十八庄园环境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溪居优美宜人景色的喜爱和主客欢融无间的情意。
答案AD解+析A项中“豪华”理解错误。
D项没有拟人手法,应是神奇的想象。
(2)诗的前两联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物描写的手法: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答案CE解+析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
E项“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理解有误,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诗人心中的悲苦。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白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
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③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
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
四、语言运用(13分)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
(可增减词语)(4分)①《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叙事诗。
②白居易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作者。
③诗人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
(1)以《长恨歌》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白居易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创作了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及含蓄地批判其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其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把句子的主干排列好,然后将枝叶部分放到句子的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