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巴中市2023年秋七年级历史期末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D2.B3.A4.B5.A6.C7.B8.B9.C 10.A11.C 12 .D 13.B 14.C 15.A 16.B 17.C 18.D 19.B 20.C二、材料解析题(24分)21.(12分)(1)历史事件:商鞅变法;(1分)主要措施:废井田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4分,一点1分)(2)“他”指的是北魏孝文帝;(1分)民族融合的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形式多样等。
(2分,一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启示: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应该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等。
(4分,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12分)(1)制度:禅让制;(1分)(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2分)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的不同/地理环境或气候不同。
(1分)(3)思想家:孔子;(1分)意义: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或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3分,任答一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国家治理:爱惜民力,顺应历史潮流。
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
人与自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政府环保立法和政策支持;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人与人:要和睦相处,要尊重、理解、体贴、爱护他人等;(4分,任选一点进行阐述,若三点都进行阐述则只选取其中最优一点进行评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综合探究题(16分)23.(16分)(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1分)地方:郡县制;(1分)(2)巨著:《史记》;(2分)(3)品质:忠诚奉献;英勇无畏;坚毅不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戴石珠项链B.北京人使用陶器盛放食物C.北京人使用火防寒照明D.山顶洞人饲养猪狗等家畜2.在河南贾湖、湖南玉蟾岩等多处遗址出土了稻谷,科学检测得知是1万多年前的遗迹,由此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这个研究过程说明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影像资料3.《史记·五帝本纪》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
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
司马迁意在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世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C.说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说明中央集权的历史渊源4.距今约5000年的山东省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百余件随葬物品,部分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时期的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和其他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说明,当时A.中华文明辉煌B.原始农业形成C.禅让制度盛行D.社会分化出现5.右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A.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B.夏桀的残暴统治C.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D.大禹治水的经过6.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

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役?A. 官渡之战B. 淝水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4.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A. 后梁B. 后周C. 前蜀D. 南唐5. 丝绸之路起点是哪个城市?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杭州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
(√/×)4.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5. 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开始于____朝。
2. “三国演义”中的“三足鼎立”指的是魏、蜀、____。
3. 北宋时期,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____。
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
5. 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郑和,他的船队被称为“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简述明朝的“靖难之役”。
5. 请简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唐朝的皇帝,你会如何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2. 如果你生活在宋朝,你会如何参与到海外贸易中?3. 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你会如何应对倭寇的侵扰?4.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你会如何处理与外国的关系?5. 如果你是一位历史学家,你会如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标准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完成了大一统,建立了汉朝?A. 秦始皇B. 汉高祖C. 隋炀帝D. 唐太宗标准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汉朝时期与匈奴和亲的政策?A. 安置匈奴B. 抗击匈奴C. 和亲匈奴D. 驱逐匈奴标准答案:C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标准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A. 东魏B. 西魏C. 南齐D. 北周标准答案:B6. 下列哪个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A. 洛阳B. 长安C. 开封D. 扬州标准答案:A7. 下列哪个是唐朝时期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A. 怛罗斯之战B. 燕然之战C. 白马之围D. 淝水之战标准答案:A8. 下列哪个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A. 后梁B. 后唐C. 后晋D. 前蜀标准答案:D9. 下列哪个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清照标准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元朝时期的蒙古族统治者?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铁木真D. 窝阔台标准答案:B11. 下列哪个是明朝时期的女真族领袖?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福临D. 慈禧标准答案:A12. 下列哪个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收复台湾的人物?A. 康熙帝B. 乾隆帝C. 顺治帝D. 施琅标准答案:D13. 下列哪个是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A14. 下列哪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天津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5. 下列哪个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D16. 下列哪个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签订者?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北京条约D. 中日马关条约标准答案:C17. 下列哪个是辛亥革命的首领?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8. 下列哪个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黄兴D. 陈独秀标准答案:B19. 下列哪个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废除二十一条B. 打倒军阀C. 反对帝国主义D. 实现民主标准答案:A20. 下列哪个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A. 上海B. 广州C. 武汉D. 长沙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绘制时间轴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重要方法。
观察下面时间轴,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AB.BC.CD.D2.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前往黄帝陵和炎帝陵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之情。
这是因为他们( )A.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朝代B.创立了禅让制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开创了大一统3.《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工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
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4.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蕴含着“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下列思想流派的思想中与这一道理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先秦时期,各地“衣冠异制”,即服饰的形制有很大不同;至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现了趋同现象。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审美理念逐渐变化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6.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 )A.削藩——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汉文帝D.分封制——秦始皇7.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与西汉统称两汉。
前期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州牧势力的膨胀 B.农民起义的打击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东汉黄巾起义爆发前的10多年,张角就创立了太平道,在社会底层传教并收纳信徒数十万人。
由此可见,与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相比,黄巾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人民参与起义的积极性高 B.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C.起义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D.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9.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桃、茶树、桑蚕、方竹等也随之传向西方。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初一下学期历史科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答案:B3. 下列哪个战役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决战?A. 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4. 下列哪个文档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定的,规定了土地、人口、赋税等制度?A. 《农战法》B. 《九章算术》C. 《汉律》D. 《推恩令》答案:D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度?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元朝答案:D6. 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他是南宋的建立者B. 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C. 他是北宋的著名词人D. 他是明朝的名将答案:B7.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中英《南京条约》B. 中法《北京条约》C. 中日《马关条约》D. 中英《天津条约》答案:C8. 下列哪个事件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9. 下列哪个会议确立了为党的指导思想?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七大答案:D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1949年1月1日B. 1949年10月1日C. 1950年1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发明了____,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答案:十进位制3. 隋朝时期,开通了__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案:大运河4.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杜甫、白居易等。
答案:李白5. 宋朝时期的两大发明是____和指南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河水在寒冷的冬季结冰,是以下哪个自然条件的影响?A. 人口增长B. 季节变化C. 地形变化D. 磨擦作用答案:B. 季节变化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电视D. 活字印刷答案:C. 电视3. 羽毛球、航空飞机和火箭都要受到哪个物质的阻力?A. 空气B. 沙石C. 金属D. 木材答案:A. 空气4. 下列哪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A. 辛弃疾B. 苏轼C. 梁思成D. 韩干答案:D. 韩干5. 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秦国B. 楚国C. 晋国D. 曹魏答案:D. 曹魏二、填空题:1.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和()。
答案:造纸术2.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又称为中国的()。
答案:第一个封建王朝3. 战国时期出现了七国之间的割据局面,这七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
答案:魏国4.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是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答案:豪放5.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易记,主要讲述了()和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人伦道德等内容。
答案:历史常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历史背景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秦朝,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答案:中华五千年文化,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思想文化、道德观念、艺术表现、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详细介绍。
答案:选择项完成以上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