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语文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技巧1. 人物描写能让人物活灵活现啊!就像《水浒传》里对鲁智深的描写,“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这一下子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智深站在眼前。
那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啥呢?就是要抓住那些关键的特征词呀!2. 人物描写可以展现人物性格呀,这多重要!比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刻画,“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多鲜明的性格特点。
答题时就得分析这些描写怎么体现性格的,懂了吧?3. 人物描写能传达人物情感呢,这可厉害啦!像鲁迅《故乡》里对闰土的描写,那神情那姿态,都透露出他的无奈。
答题的时候要留意这些情感的细微之处哟!4. 它还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呀,你想想是不是!《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就为他后面的英勇事迹做了铺垫。
答题时要看到这种前后的关联呀!5. 人物描写能帮助我们理解主题呢,这很关键啊!比如一些小说中对主角经历的刻画,就是为了突出某个深刻的主题。
答题可别忽略了这一点!6. 人物描写可以营造氛围呀,牛不牛!《聊斋志异》里那些诡异的人物描写,就让人感觉阴森森的。
答题时要体会这种氛围的营造哦!7. 它能让我们对人物产生共鸣呢,这多神奇!像一些励志人物的描写,会让我们也心潮澎湃。
答题时要想想自己的感受呀!8. 人物描写能揭示社会背景呀,这可不容忽视!一些反映时代的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就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答题时要从这个角度思考呢!9. 人物描写能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呀,这还用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各种描写让他成为了经典形象。
答题时就要全面分析呀!10. 人物描写的作用太大啦,简直不可或缺!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就是通过各种方面的了解嘛。
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描写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人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它的作用和答题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呀!。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经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穿着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对人物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对话、自言自语等。
这种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思想。
它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 动作描写:描述人物的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习惯、性格和心理状态。
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鲜活,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4. 心理描写: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想法和感受。
它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
5. 神态描写:描绘人物的表情、眼神等,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这种描写能够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
6.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如习惯动作、随身物品等,来丰富人物形象。
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加独特,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7. 对比描写:将人物与其他人物或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这种描写方法能够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8. 环境描写: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间接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心境。
它可以为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提供背景支持。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人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作品更加丰满、生动,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介绍人物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巧。
一、外貌描写法外貌描写是最常见、最基础的人物描写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相貌、身材特点进行描绘,读者可以迅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外貌描写通常包括人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姿势、穿着打扮等方面,这些细节可以为读者构建一个直观、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身材瘦削、皱纹满面的老渔夫。
他的长长的白发和晒黑的皮肤,显示出他岁月的沧桑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二、内心描写法内心描写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通过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加了解和共鸣人物。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读者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推测人物的动机、情感和性格特点。
例如: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作为主角之一,通过对他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描写,读者可以逐渐理解到他的柔情脆意、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对他内心世界的描写,使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到他矛盾复杂的个性。
三、行为描写法行为描写是通过人物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来展现人物特点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行为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表情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人物所具备的特点和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物。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表现出了犹豫不决、忧郁沉思的性格特点。
通过哈姆雷特的对白和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深思熟虑的态度以及他在追寻真理和探寻人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
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文本材料,确保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之一、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装等方面的描写,可以一眼让读者对该人物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外貌描写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人物的形象印象,进而为读者之后对这个人物的所有行为和言谈做出合理的充分的推断。
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最常用的一种描写手法。
通过对人物的内心想法、情感、欲望、忧虑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进而增加对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共鸣感。
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的真实感受,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故事中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三、行为描写行为描写是具体展示人物性格和特点的一种描写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行为态度、举止动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魅力。
人物的行为描写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种特殊的动作、一句独特的台词,甚至是一个人物的习惯或者常做的事情。
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对人物进行全面立体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故事的复杂性。
四、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用词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内涵。
例如,当一个人物说话时充满幽默感、俏皮调侃,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人。
而当一个人物说话时常常带有讽刺、嘲笑的语气,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人。
通过这样的语言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立体地感受到人物性格的独特和个性的真实。
人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文学创作风格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
无论采用何种描写方法,都应该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使人物成为生动的、立体的形象,为故事的发展和情感表达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初中语文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
文章的描写手法之一,与“侧面描写”相对。
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以及对事件、环境、气氛的直接描绘。
正面描写基本类型:正面描写人物:所谓正面描写人物,就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
正面描写物体:要调动多种感官的能动性,把这个物写的活灵活现活、栩栩如生。
正面描写景物:描写景,使人如亲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氛围,获得艺术享受,受到美的教育。
如在朱自清的名作《春》当中,在描写到春风的时候,作者调动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把春风的温暖轻柔舒畅的特点非常鲜明的表现出来了。
练笔:刻画小强在赶大家去上课时的神态刻画小强在抓住学生玩手机时的神态刻画小强在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三法:一、对有关环境的描写。
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
二、对有关人物的描写。
这是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
三、对他人言论的描写。
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描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情的意义。
练笔:通过一位同学的语言来写另一位同学的品行。
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描写方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年龄、地位、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育等,使读者闻声便知其人。
加上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容貌,服饰,体型,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来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通过刻画人物的形象特征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按顺序描写:①先概括主要特征,再细写。
②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特征。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人物描写,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及其作用: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特征进行详细描写,如身高体型、面容特征、发型、服饰等,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人物的形象,产生视觉上的感受。
2. 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谈举止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温和、勇敢、聪明等。
性格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台词、思考以及其他角色对该人物的评价来展示。
3. 行为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行描写,如步态、姿势、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行、性格和情绪变化。
行为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式,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关系等。
对话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5. 内心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如思考、感受、愿望、矛盾等,来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描述、人物自述以及其他角色对人物的观察来实现。
6. 符号象征描写:通过使用符号或象征的手法,用具象的方式来代表人物的某种特征或意义,如对颜色、动物、物品等进行象征性的描写。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象征深度,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
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作品的需要和创作的目的而定。
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通过巧妙运用,能够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物描写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人物描写手法,让你的故事活起来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文章、故事立马变得生动有趣的魔法——人物描写手法。
你们知道吗?就像给画涂上颜色,给音乐加上旋律,人物描写就是给咱们的故事添上灵魂,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到那些角色。
不信?那咱们就一块儿看看,这些手法到底怎么发挥作用,又能带来哪些让人拍案叫绝的表达效果。
一、外貌描写:一眼万年,印象深刻首先,咱们得说说外貌描写。
这就像是给人拍张大头照,但可不是随便咔嚓一下那么简单哦。
你得挑最有特色的地方,比如老王的八字胡,小花的柳叶眉,还有李大爷那总是戴着的旧草帽。
这些特征一出来,人物立马就立体了。
比如,“小明个子不高,但眼睛大得像铜铃,一笑起来就弯成了月牙儿,让人忍不住想亲近。
”这句话里,小明的大眼睛就成了他的名片,读者一读就能在心里勾勒出他的模样,觉得这孩子既可爱又亲切。
二、动作描写:一举一动,尽显性格接下来,咱们聊聊动作描写。
人物的动作就像他们的第二张嘴,能说出很多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
比如,一个人走路风风火火,那他八成是个急性子;另一个人走路慢条斯理,还喜欢东张西望,那他可能就是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家伙。
举个例子,“小红每次回答问题前,总是要先挠挠头,眼睛转上几圈,然后才慢悠悠地开口。
”这里,挠头、转眼珠的动作就透露了小红的谨慎和爱思考的性格,比直接说她“很聪明但谨慎”要生动得多。
三、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直击灵魂语言描写,那更是不得了。
一个人说的话,能直接反映他的思想、情感、甚至性格。
比如,粗鲁的人说话往往带刺,温柔的人则语气温和。
“小强一见到新朋友,就兴奋地喊道:‘嘿,哥们儿,你是新来的吧?我叫小强,以后有啥事儿尽管找我!’这句话里,小强的热情、直爽就跃然纸上了。
读者一读,就能感受到他那股子自来熟的劲儿。
”四、心理描写:内心独白,触动人心心理描写,就像是打开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有时候,一个人的想法比他的行为更能触动人心。
用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范文4篇)

用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用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用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范文一》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在于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用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范文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一、知识回顾及方法归纳:1、阅读片断,明确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1)①她仰卧在床上,肩背被高高的枕头垫起,可依旧呼吸困难。
她嘴巴张得老大,脸像墙壁一样惨白。
②床前,静立着看护的人:大夫、护士、秘书、丈夫、念高小的女儿芳芳及揣着笔记本的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程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阔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着一身坦胸露乳的黑布衣,手提一把九齿钉耙。
”是不是脑海里就会有一个憨态可掬的猪八戒的形象呢?“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毛脸雷公嘴”,我们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孙悟空。
这就是人物刻画的作用。
一、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由于时代、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就是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
语言描写宜简洁得体,不可拖沓散漫,有悖人物身份。
语言描写主要表现为对话描写。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的判断。
例文:“当她拿叉子的时候,她发抖得那么厉害,那叉子竟掉了下来。
她饿到了这地步,她的头竟像老人一般颤巍巍的。
结果她只好用手指头拿菜吃。
当她把一块马铃薯塞在嘴里的时候,她忽然哽咽地哭起来。
两行粗大的眼泪从两腮上流下来,直流在面包上。
她始终只管吃,拼命地吞着那湿透了眼泪的面包,同时她喘得很厉害,她的下巴还抽动着。
顾奢迫使她喝酒,好教她不至于噎着;然而那酒杯碰着她的牙齿却发出的的得得的声音。
”点评:因为饿极了,吃起来极为异常;作者抓住这“吃”的细节动作,把人物的处境和神态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
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
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注意要点:A、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
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B、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C、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二、人物描写的例句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眼昏似秋月笼烟,眉自如晓霜映日。
3.他面皮如同旧皮包那样黯淡,高颧骨像皮包里塞着的什么硬东西支楞出来。
正好把一副普普遍遍的白光眼镜架住。
动作描写:1.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
2.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语言描写:1.“杰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看。
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我不送你一件礼物,我过不了圣诞节。
头发会再长起来的——你不会在意吧,是不是?我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
我的头发长的快得要命。
说句‘恭贺圣诞’吧!杰姆,让我们高高兴兴的。
你猜不到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多么美丽的礼物。
”2.“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他带着近乎白痴的神情问道。
1.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2.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有点发懵。
3.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神态描写:1.胡德林和胡福财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2.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3.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只是重复着一句话。
三、练一练(一)、中考中出现的提问形式:1、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第一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二)、答题模式:运用了()描写手法,写出了\表现了()心理变化,突出了\表现了()性格,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推动了()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取舍)(三)、练习:1.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
运用了()描写,表现了()。
2.那人身材高大,头戴笨重的铜盔,身穿厚厚的铠甲,腿上包着铜护膝,肩上扛着铜制长枪,枪杆有织布机的机轴那么粗。
运用了()描写,表现了()。
3.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运用了()描写,表现了()。
4、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5、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6、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
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
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
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7、说时迟,那时快。
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
8、在郎平排球生涯的头一次冬训里,教练们开始给郎平吃“小灶”。
长跑——郎平围着四百米跑道一圈又一圈向前跑……头好胀啊,胸口生疼,腿已经抬不起来了,停下吗?不!大脑清晰地发出指令,步子继续向前迈……汗水早把头发湿成一缕一缕,汗珠从额上流到嘴里又苦又涩。
多想一下子躺到跑道上,摊开四肢放松啊!突然,一丝奇怪的笑容爬上她的嘴角——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盼着尝尝再跳不动皮筋的滋味,而今果真尝到了,又苦又涩。
运用了()描写,写出了()9.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③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从中我们可以体(2)语段中对鲁迅的头发、胡须和精神的描写,表现了人10、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段中“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个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练习答案1心理,他善良,有同情心2外貌那人的高大威猛3.语言普罗米修斯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不屈不挠;坚持真理4、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老妇人生活窘迫的状况。